共 2000 篇文章
北约举行领袖峰会,北约秘书长斯托尔腾贝格针对中国,发表谈话。 完全不掩饰赤裸裸的恶意跟赤裸裸的霸权。 视中国为敌,要全力打击中国。 1 他说,中国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这个国际秩序,就是美国主宰的秩序。 北约的主子本就是美国。 他直接指控中国挑战北约的秩序。 2 他指控,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 拒绝谴责俄罗斯,竟然是一种
2023-07-15
互动:72
7月13日,德国政府终于公布了首份“中国战略”,这是自俾斯麦统一德国以来,德国第一份专门针对中国的“国家战略文件”。中国不肢因为一份德国的“中国战略”而回到100年前,但德国很可能会因此掉落万丈深渊。
2023-07-15
互动:31
刚刚落幕的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对中国的攻击再上新的台阶,其会议公报断言中国对北约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挑战;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系统性挑战;中国致力于颠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包括太空、网络和海洋,等等。
2023-07-15
互动:132
随着美国的国务卿布林肯和美国财长耶伦访华结束,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又成为很多人的热点话题,中美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粗略来看美国这两位高官访华后的各种说法,可以发现布林肯尽管受到我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却根本没有表现出对我国尊重,放出了什么”要继续做中国不喜欢的事,说中国不喜欢的话”。显然,布林肯访华并没有想改变中美整体关系恶化的趋势,不是为友好而来的
2023-07-14
互动:71
7月12日,中国外交部批驳了菲律宾炒作所谓“南海仲裁案”的行为,用词之严厉是这七年来罕见的。 汪文斌指出:仲裁庭违背“国家同意”原则,越权审理、枉法裁判,严重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一般国际法,所作裁决是非法的、无效的。 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不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充
2023-07-14
互动:105
珍妮特·耶伦来了,来的时候并不值得什么期待;珍妮特·耶伦又走了,走的时候也并未引起什么波澜。与她的内阁同僚布林肯相反,耶伦的到访获得了较高的期待和礼遇,离开却缺乏戏剧性的噱头——随着访华高官召开发布会宣示美方立场渐成惯例,美国大使馆手忙脚乱熨星条旗的乐子恐怕再也看不到了。 但相比布林肯,耶伦的个人背景确实更具迷惑性,不仅美国人着力渲染其
2023-07-14
互动:101
如今,包括电竞在内的游戏已成为虚拟地缘政治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兴的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前沿阵地,游戏需要唤起人们的充分重视与警觉。
2023-07-14
孙佳山 尹孔阳
互动:18
众所周知,随着美国经济的日益恶化,美国国内的种种矛盾及忧外患也随之凸现,故美国祈求中国出手相助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又碍于“世界霸主”的“尊严”以及担心失去“狐朋狗友”们的依赖,不愿直接开口向中国“乞求”;只有一边打压威逼中国“就范”,一边靠“软实力外交”巧取豪夺;最近,美国先后已让国务卿布林
2023-07-13
互动:154
被人用枪指着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而北约这几年针对亚洲的所做所为就是要让中国不舒服。 7月11日-12日,“北约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并发表了“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公报” 公报主要内容有“援助乌克兰、抵抗俄罗斯、成员国提升军费比例、加强防御能力、巴尔干半岛、伊朗……” 不过,中国人最关注的当然是其关于中国
2023-07-13
互动:90
关注台海局势,我们就不难发现,美国现在是越来越过分了,上观新闻7月11号报道:据台媒报道,美国要求台湾防务部门预防医学研究所投资建设新型P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四级实验室),秘密建立研发病毒能力,开发“生物战剂”。消息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 也因此,最近岛内良心的时评人和学者都纷纷站出来批评蔡英文当局在美国的要求下开建p4实验室,他们认为台湾聚集着内地各个省市的
2023-07-13
互动:32
点击阅读习近平会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新华网 (news.cn)
2023-07-13
互动:7
点击阅读习近平会见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新华网 (news.cn)
2023-07-13
互动:1
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将于7月16日至19日访华,双方将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交换意见。 在布林肯、耶伦访华之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消息很短,但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这次克里访华仍然是"经中美双方商定",而不是中国政府邀请,是美国主动要来,中国并没有主动邀请他来。二是双方将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交换意
2023-07-13
互动:78
从根本上说,霸权就是人类社会的毒瘤与祸害,但具体到各个不同的国家,由此所带来的现实危险又各有不同。对中国而言,霸权都给我们带来哪些现实的危险呢?这是一个必须搞清楚的大问题。 首先是经济威胁。过去,人们经常讲中美两国在经济关系上如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当成资本引以为豪、引以为傲。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打破了这一神话,使人们知道这其实是一把可怕的双刃
2023-07-12
互动:167
曾几何时,霸权对华战争的叫嚣声势熏天,甚至一度喊出“一夜醒来就开战”的豪言壮语。可是现在,他们却络绎不绝、争相恐后地跑到中国来沟通协商,为此还表现出有点低三下四、谦卑自秽的样子出来,前后的对比反差如此鲜明,所为何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应该说,美国当局对华关系的一系列姿态表明,当前阶段他们确实想避免同中国发生战争冲突。此前来中国访问的国务卿布林肯也好,刚
2023-07-12
互动:217
去美国很危险! 去美国很危险!! 去美国很危险!!! 刚刚,外交部领事司在公众号发文-提醒在美和拟赴美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全文摘录如下: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枪击暴力和针对亚裔歧视事件频发。美国以各种借口对入出境美国的中国公民滋扰盘查,近来,还恶意抹黑中国追逃追赃工作,不惜动用司法手段任意拘捕中国公民,还在芬太尼问题上甩锅推责,「钓鱼执法」、跨国绑架诱捕起诉中国公民,
2023-07-12
互动:266
耶伦为期4天的中国行,似乎谦卑的三鞠躬后面,既有犹太资本看到中国机遇的心动,也有成功麻痹中国之后的满足,更有在中国经济体系中投下“集束炸弹”的窃喜,但无论如何,在美军已经进驻台湾,继续对中国压实“芯片铁幕”的同时,耶伦的表象实在无法代替拜登围攻中国的严酷。而随即传来亚洲四国参加北约峰会、外交部发出美国旅游警告、美军“里根号”航母游
2023-07-12
互动:103
2023年7月6日,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乘机抵达北京。 北京,依然只有红线,没有红毯。 2023年7月9日,耶伦结束了四天访华之旅。美国财政部公共事务办公室发布了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在这次讲话中,耶伦对中国之行做了总结,她主要谈到以下几点: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美国方面相信,世界足
2023-07-12
互动:73
2023-07-11
肖志夫(一壶茶一闲人)
互动:14
7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终于开启了她的访华之旅。 四天三夜,多场会谈,这位77岁老太太的行程安排要比布林肯丰富得多。 耶伦抵达北京时,刚好雨过天晴,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还特意提醒她欣赏一下天上的彩虹。耶伦:哦,是LBGT吗? 玩笑归玩笑。其实耶伦在中国这几天,无论她说了多少话,表了多少态,也无论是刺耳的,还是顺耳的,都不重要,听听就好。 耶伦最主要任务是完成本职工作,也就是
2023-07-09
互动:63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老太太来了,经济学家开始分析,如果双方各让一步,那么美国就不会和中国脱钩了,二狗子们还给国家出主意呢,说“美国放松技术封锁,可以换取中国购买美债!”这是完全不了解中美矛盾深层的本质。 中国正是因为被美国“钩”的太深,苦不堪言,欲摆脱这种“寄生吸血”的经济合作。而美国方面的不满恰恰不是要和你“脱钩”,而是每次
2023-07-09
互动:84
2023年7月7日,负责政策的美国防部副部长科林·h·卡尔在五角大楼向记者通报情况。 据美媒报道,2023年7月7日,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科林·卡尔在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人需要了解盟友和伙伴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有多重要。 他打了一个非常浅显的比喻,迈克尔·乔丹可能是最好的篮球运动员,但是“即使你是迈克尔·乔丹,你
2023-07-09
互动:10
关于中美关系,中国、美国都强调要搞“好”。但什么样的中美关系才是好的呢?怎样才能搞“好”中美关系呢?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同,耶伦说得很明白,所谓好的“中美关系”,就是中国必须购买美国的国债,中国不能搞什么制造业,也不能发展搞科技,不能动美国优势产业的奶酪,中国必须开放金融、开放市场,让美国金融资本自由进出,中国在政治上必须接受美国的领导,中
2023-07-08
互动:175
(一)财长耶伦,一个上门骗钱的伪鸽派 最近中美斗争很激烈,有很多大瓜。可蛋总这段时间跑了很多地方,没工夫码字。看到中国出手,将对锗和镓两种金属实施出口管制时,我在大巴车上差点笑出了声。 我一边笑一边对身边的好友说:兔子终于学坏了。以前美国总是在同中国会谈前,搞一些小动作,企图无中生有制造一些筹码,给中方施压。 而这一次,却轮到了我们先出手。7月5日耶伦动身来华,7月3
2023-07-08
互动:111
犹太人、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后闯关中国,有人以耶伦抵达北京时,北京天空刚好出现一道彩虹,判断中美关系将会雨过天晴。 很多人认为,随着布林肯和耶伦访华,中美关系的大门已经重新打开,正进入一个平稳期,对此我并不乐观。中美关系不仅远没有进入平稳期,而且还在继续向更深的谷底滑去,可以说,中美关系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我认为,中国人对美国本质的认识还是太善良
2023-07-08
互动:143
随着布林肯访华后说出来还要“做中国不喜欢的事,说中国不喜欢的话”,让国人再次看到了美国强盗霸权的嘴脸。当然,说中国不喜欢的话,那是嘴上的功夫,由他去,当不得真,国人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行动,看美国会在哪又要翻脸,在哪又在做中国不喜欢的事。 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哪一片海域会成为美国最先翻脸的地区呢? 在布林肯访华前,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就在南海搞三国联合军
2023-07-07
互动:72
昨天下午美国财长耶伦来到北京。随她来的还有美国媒体和企业家、专家的与过去不同的言论。 中央电视台在报道耶伦到北京的同时报道了美媒和美企、专家的言论。 美媒:“中美有责任在国际事务上保持合作,与中国脱钩将是灾难性的” 美媒:“现在的考验在于两国能否确立’新常态’” “耶伦中国行,将专注于重新调整两大经济体的关系&rdq
2023-07-07
互动:230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一而再地强烈寻求访华后,终于2023年7月6日如愿踏上了中国国土。 然而,中国普通民众似乎并不欢迎。尽管这一访问是国事,但国事必须基于民事。国与民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这意味着,来访者如若还有一点点清醒,那就必须尽可能收敛些,不可颐指气使胡搅蛮缠,更不可损害中方权益,无论“言”还是“行”。接访者呢?必须时刻心怀主流民意,国家利益高于一
2023-07-07
互动:138
今天下午5点左右,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抵达北京,预计7月9日离开。 从现场照片看,地上仍然没有红毯。 接待人员是中国财政部国际经济关系司司长,以及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整个接待规格,跟之前接待布林肯差不多是一致。 包括7月3日,宣布耶伦访华的通稿里,也是用“经中美双方商定”。 这个意思是,耶伦并不是我们邀请过来,是耶伦自己主动说想过来,然后才经过
2023-07-07
互动:35
近年来,钓鱼岛争端持续升温,琉球地位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2023-07-07
罗欢欣
互动:107
马保国,自称中国什么什么太极拳掌门人,在和年轻人的挑战对打时,被随便击倒无数次,直到站不起来。马保国并不认输,却说“年轻人不讲武德”,让年轻人“好自为之”,遭全网嘲笑,直到如今。 马保国,是中国猥琐形象的代表,猥琐、无能、愚昧又自以为是,是其最关键的、最突出的特征。内外资本控制的主流媒体之所以弄出马保国这么个形象,让马保国成为中国人在国际上形象的
2023-07-06
互动:228
中国和日本近期又发生了争议,那就是关于中国国歌的问题,日本人认为,这是一首抗日歌曲,中国不能把仇恨放在国歌里面,每天广场升旗,各大学校升旗,都会响起这首抗日歌曲,这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中国国歌的诞生和一部叫《风云儿女》的电影有关,原定计划是作为它的主题曲发行。一开始这部电影是没有主题曲的,最早是从田汉手中发现了一首歌词,聂耳为这首歌词谱了曲子,一九三五年五月
2023-07-06
互动:216
美国之所以难相处,就是因为它总在挑事。这些年,从台湾问题到涉港、涉疆问题,从病毒溯源到“民主”“人权”,美国把能对中国打的牌都打了个遍。现在美国又翻炒起另一张牌,那就是芬太尼问题。 ▲ 美国政客将芬太尼问题“甩锅”中国,只会把问题拖得越来越严重。(漫画丨刘蕊) 2023年6月,美国搞了一出针对中国公民的“钓鱼执法”。美国警察
2023-07-06
互动:43
点击阅读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 (news.cn)
2023-07-05
互动:6
应该怎样抗击霸权对中国的打压,随着美国拜登政府推出新的国家安全战略,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了。 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复杂深刻的战略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但有些人却大不以为然,对此抱着十分轻松的态度,认为完全能够一招致胜,可以一下子就解决其中的所有问题。 公开放出如此大招的说法,目前主要有如下二种: 一是“更加开放”论 提出这种主张的人认为,更
2023-07-05
互动:89
2023年7月1号,在汉语里“七”与“起”同义,大吉,七一不但是党的生日,还是香港回归纪念日,今年七一,有两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开始施行,一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另一部就是6月28日通过,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第一部《反间谍法》我们曾经多次讨论过,而后一部《对外关系法》,我们还没有讨论过,把国家的对外关系置于法律管理之下,这事本身就让
2023-07-01
互动:87
战略空间以及由此所派生的回旋余地,是国家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战略大国争衡于世的根据。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一直在为战略空间而争斗,所谓战略斗争,在相当程度上说,就是有关战略空间的斗争 有关战略空间问题,一般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在内的方面,就是一个国家基于领土主权范围所占有的地方,即国内战略空间。在外的方面,就是能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正常交流互动的友
2023-07-01
互动:55
阿巴斯前脚刚走,内塔尼亚胡后脚就来。以色列这次拜对了庙门,和谈是第一步,实现巴以和平,机会在中国。 内塔尼亚胡下月访华 以色列媒体透露,总理内塔尼亚胡将于下月访问中国,两国近日就出访安排进行了深入沟通。 虽然两国目前并未公布出访计划,但从官方措辞和态度看,基本十拿九稳。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称“现阶段不予置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目前没
2023-06-30
互动:53
近日,《以色列时报》等多家以色列媒体都在发布一则消息--内塔尼亚胡总理将于下月访问中国。 6月27日,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发布声明称,内塔尼亚胡在会见美国国会代表团时表示即将访问中国。 在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此事:我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国同以色列保持着友好交往,我们也愿同以色列共同努力,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这
2023-06-29
互动:73
据报道,美国核动力航母“里根”号6月25日抵达越南岘港。这是越战结束以来,美派遣航母第三次访问越南。近期,美着眼塑造印太战略态势需要,加大南海问题干预搅局,联手盟友伙伴在南海持续展示军力存在。拜登政府为何突然在南海问题上发力,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值得深思。 美越全面伙伴关系持续走深 美海军“里根”号航母编队6月25日至30日访问越南岘港。航母停
2023-06-28
互动:97
22日,中国驻朝鲜特命全权大使王亚军和一些使馆成员参观了平壤外国语大学和金成柱小学。 王大使参观平壤外国语大学和金成柱小学时表示,通过参观确信两国先烈们以鲜血缔造的中朝友谊深深扎根于新一代的心中,中朝传统友谊将一如既往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希望平壤外国语大学、金成柱小学同中国有关教育单位之间蓬勃开展交流与合作。 当天,王亚军大使和使馆成员还参观了柳园鞋工厂
2023-06-27
互动:57
6月20日,刚刚访华回国的布林肯,立马变了张脸,声称我方“错误羁押”了3名美国公民,要求我方立即放人。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严正告知,这3名美国人是触犯了中国法律才被拘捕的,所以没有同意释放。 随后,美国惯例式地“玩起脏活”,立即抓了2名在美执行任务的我方执法人员,并以“强行让居住在美国的人返回中国”之名义,给2人定了罪。 很明显,这2名在美的
2023-06-24
互动:108
在布林肯离开北京后,中美之间的博弈,并没有出现缓和,反而有激化的态势。 这个打打谈谈,并不是指打一会,谈一会。 很大程度是一边打,一边谈。 在谈的时候,双方的盘外招并不会停歇,反而还会更激烈。 (1)全网刷屏轰-6K 6月20日,我们全网宣传,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获得“时代楷模”称号。 6月20日,估计全网都收到这条短信。 这个宣传力度之大,还是比较罕见
2023-06-23
互动:127
布林肯访华画上了句号。在如何看待布林肯访华成果上,美媒认为,高层对话正在恢复,“巨大鸿沟”仍然存在。 中美间的“巨大的鸿沟”,突出表现在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理解、表述和内涵上。 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会见布林肯时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风险,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
2023-06-22
互动:94
布林肯特意在父亲节来了一趟中国,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一会各表,不欢而散。会谈没什么成果,但也各自表明了中美对当前局势的分歧和立场,话说清楚也不是坏事。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中美都需要一点缓和来调整内部。但中美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单纯的各说各话,必然不能达成妥协。那么,这种缓和随着危机的持续发酵,则又有可能成为更大冲突的前奏。 可以说,这次的会谈从公告内容上看,仍然是
2023-06-22
互动:90
拜登政府自上台以来最高级官员终于实现了访华的“愿望”,美国的国务卿布林肯来了。看双方分别发布的会谈内容,好像没有触及实质性的问题,也似乎看到美国是在向中国摇起了橄榄枝,拜登政府上台以来,这种现象似乎是一种例外,美国真的是想与中国改善关系吗? 要知道,在布林肯访华之前,拜登政府早就把美国的第三号人物佩洛西派到台湾去与台湾分裂势力进行过勾联,虽是去年的事,
2023-06-21
互动:106
这段时间,美国政客一直公开表示要到中国来访问,中国这面,一直不予答理。前天,18日早上,美国的“请求”终于得到满足,国务卿布林肯终于成行。 总体看来,这次访问,清汤寡水,冷冷清清,似乎,近些年来,中国似乎还没有这么冷清的外交活动,不要说与前段时间的西安中亚峰会无法相比,就是接待美国企业家马斯克,也比这隆重得多。 在访问期间,布林肯两天过了“三堂”,受了三翻
2023-06-21
互动:84
布林肯访华终于成行了。很明显,中方并不欢迎他来,而是他非要死乞白赖地来。既然硬要来,接待规格也就那么回事,红地毯没给铺。 这次的访问,双方都没有抱任何期待,行前的吹风都是在降低预期。而在秦外长与其谈了5个小时后,发出的新闻,也基本没有任何新意,还是各说各话。 可以确定,布林肯这一次来没有实质性成果,白来了。 既然白来,布林肯为什么非要来? 要知道美帝从来都是非常
2023-06-21
互动:145
布林肯的中国之行成效显著,这突出地表现在美国总统拜登的情绪当中。据报道,当布林肯还未启程离开北京的时候,拜登就相当干脆直接地回答了记者有关布林肯此行成功与否的提问,他对记者说,“我不用感觉,你知道我们就是取得了进展。你不用问这个问题,你可以问取得了多少进展”。他还明白无误地宣告,“他(布林肯)做得非常好。我们(中美)的关系走在正确的轨道上”,等等。不
2023-06-21
互动:77
今天聊聊布林肯访华。 选择父亲节这一天来,还算诚恳。 很多人都希望布林肯此行是破冰之旅,因为世界需要稳定的中美关系。 但布林肯此行的第一天,就收到几个杀威棒。很多人不太理解,中国为什么要这样做?会不会让本就脆弱的中美关系雪上加霜? 对此我开始也很担心,直到下午布林肯被接见,我才反应过来,中国正按照自己的外交节奏推进,先抑后扬,不卑不亢,令人叹服! 正是我们凭借
2023-06-20
互动: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