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日媒:美不当"世界警察"是合理选择

参考消息 · 2014-04-18 · 来源:参考消息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参考消息网4月18日报道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4月15日发表题为《美国的“合理选择”——“世界警察”不复存在》的文章,作者为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政策调查部长安井明彦。文章称,“美国不是世界警察。”2013年9月,奥巴马总统就叙利亚局势发表演说时明确表示。正是在这次演说中,奥巴马选择了通过与俄罗斯举行外交谈判而非军事手段解决叙利亚问题的道路。半年后俄罗斯成了主角,乌克兰发生了严重危机。针对奥巴马在外交上的软弱无力,美国国内有人指责奥巴马政府应该为乌克兰危机负责。

  收缩战线确保优势

  不容忽视的是,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国目前所处的环境。美国选择“军事上的后撤”已不可避免。即使不是奥巴马总统执政,同样也会出现“真空”。

  美国选择“军事上的后撤”,最主要原因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恐战争结束。通过解除战时体制来缩小军事规模,是历次战争之后都会发生的自然现象。同时,长期的战争也容易导致美国民众对军事力量的反感。美国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发动战争,并且身陷泥潭,使得美国民众对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产生了一种近似“失望”的厌倦感。

  美国民众对外交的厌倦明显体现在民意调查当中。2013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就外交政策实施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52%的民众认为“美国应优先考虑本国事务,他国的事情应该由他国自己来解决”。即使从过去50年的调查结果来看,这一数字也是首屈一指的。关于外交与内政的平衡问题,超过80%的民众认为“应该优先解决内政问题”。

  民意对外交的厌倦已经影响到了美国的财政运营。近年美国大张旗鼓地精简了财政。由于民众不关心,军事预算似乎也失去了以往的“神圣地位”。政府优先考虑的是养老金和医疗等费用,目前美国的军事预算只能确保推行国防战略所需的80%左右的资金。为了应对这种财政方面的制约,奥巴马总统在今年3月宣布将陆军的兵力缩减至二战后的最小规模。

  美国在军事上的后退不只是因为反恐战争的结束。从长远来看,由于经济力量相对衰落,美国已经无法继续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而反恐战争的结束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趋势。

  在奥巴马总统看来,其外交政策并不意味着“软弱”和“内向”。奥巴马总统认为,美国从“世界警察”的角色中转换出来,是确保外交影响力的必要手段。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罗兹指出,如果美国战线拉得过长,疲于应付各种危机,那么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确保美国的优势。

  如果说奥巴马外交存在着问题,那也只能说是过于理性,而非“软弱”。奥巴马总统清楚地意识到美国外交所处的环境,专心致志地推行“军事上的后撤”,似乎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然而,奥巴马总统的“合理选择”却遇到了一个现实的难题,那就是很多国家对“世界警察”的缺席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典型的是盟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表现。美国要求作为盟友的欧盟负起相应的责任,但欧盟却未能发挥其作用。

  对于美国而言,目前还找不到一种能够取代军事来维护国家利益的强大力量。

  值得期待的是经济力量。全球化加深了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制约了国家为所欲为的行为。不少人指出,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外资流出对经济造成的打击。换言之,“市场”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警察”。

  不过,市场是很难驾驭的。一旦市场极度动荡导致俄罗斯经济陷入危机,那么与俄关系密切的西方国家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即使事态朝着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但只要局势趋于稳定,市场方面也会感到放心。

  经济制裁是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力量。重要的是各国之间应该保持协调。美国单独实施经济制裁,效果是有限的。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与俄关系密切的欧洲的态度至为关键。

  多边协调需要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涉及的国家越多,利害关系就越是变得错综复杂。俄罗斯在军工产业方面与法国往来密切,在金融领域与英国关系较深,法国和英国所能接受的制裁显然不同。美国即使不充当世界警察,也应发挥领导作用。

  乌克兰危机的加剧有可能延缓美国在军事上后撤的步伐。美俄之间的对立令人想起了冷战,美国国内不少人要求增加军事预算。不过,从长期来看,美国很可能会告别“世界警察”角色,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如何为此做好准备。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成都小心!高度警惕“零金牌”的美国队
  2. 明德先生|河北日报发布抗洪救灾假新闻,是不是低级红、高级黑?
  3. 小心!“内鬼”开始“作妖”,制造矛盾,给国家战略安全造成隐患
  4. 惊涛骇浪,备战打仗,选人用人的标准只有一个:敢于斗争!
  5. 为什么一些人不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腐败为什么制不住
  7. 建方舱上瘾,又曝出一堆?
  8. 沙特扯了美帝遮羞裤
  9. 一个唱歌会,搞的像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10. 大帝的出路
  1.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2.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3. 我们都被骗了!像“美国特工”见面会,说成耶伦与经济学家聚餐会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做梦解决不了房价下跌
  6. 滠水农夫:刀郎新歌爆红乃是深沉的悲哀
  7. 当外交部成立大会开始时,周恩来起身说:“首先我要纠正李克农副部长的一个错误……”
  8. 张志坤|朝鲜真是够神奇的了
  9. 成都小心!高度警惕“零金牌”的美国队
  10. 《罗刹海市》为什么火爆全球?
  1. 赵磊:可懂“惊险的一跃”?——评林毅夫“消费拉动误导中国”
  2. 对中国渗透没白费,美国扶持的“内鬼”,开始露头了
  3. 《罗刹海市》为什么突然爆火?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将要来临
  5. 不许援朝?34国施压中国,话音刚落,中方宣布将派高官赴朝访问
  6.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7. 扒一扒北京耶伦女性精英饭局
  8. 刘振起:最痛的感受,剥功予罪,天下奇冤
  9.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10. 警惕“叶利钦式”人物:被外国收买、培养、扶持,对国家破坏极大
  1.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2. 沙特扯了美帝遮羞裤
  3.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郭松民 | 缅怀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勇士辉煌化金星”!
  6. 还在卖,国家的利益还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