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佐伊23|刺激!刺激!还是刺激!楼市到底会如何走?

佐伊23 · 2023-11-18 · 来源:下班来玩啊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为了帮助房地产去杠杆,政策密集发声,开发商连夜配合,然而,今夕不复往日了。

  最近又出了一系列的刺激措施,各种解禁,认房不认贷,一万亿刺激楼市,现在央行又表态要求金融机构对正常经营的房企不抽贷。

  一系列的刺激之下,楼市会好转吗?我认为还需要观察。因为经济规律和行政手段并不能保持一致。

  在房地产市场向上的时候,调控能起到的遏制效果是有限的;同样的道理,在房地产市场预期逆转,向下滑落的时候,调控能起到的作用也不会太大。

  我们回想一下,2008年后房价暴涨,数次调控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遏制房地产了吗?并没有,它不过是导致出现了大量的金融创新。只要房地产市场并未实质性逆转,只要开发商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强烈,只要房地产仍然能够赚钱,金融结构就会变着法的把资金提供给开发商。为了把资金提供给开发商,金融机构发明了大量规避监管的“金融创新”。比如,银行把贷款伪装为信托贷款,这样表内业务就成了表外业务。

  当时的情况是,制造业大规模过剩,利润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得益于城镇化的推进,得益于高杠杆购房的优惠政策,房地产成了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怕制造业还不上钱,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制造业,大量资金变着方儿的流向房地产。到底有多少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光看银行报表根本看不出来,因为大量流向房地产的钱都被包装成了理财产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夏斌曾经做过一个估算,他认为真正和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比约有70%左右,甚至更高。

  我讲这个是想说,行政命令不能违背经济规律,靠行政命令对抗经济规律,起到的作用不一定好。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是房地产整个供需关系发生了实质性逆转,单边上涨的预期完全崩塌。房地产不赚钱了,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自然会想办法抽贷惜贷。

  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分析,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为什么出现了预期崩塌。

  首先看需求端。

  房地产行业有句话,“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之前那一波长达二十年的大涨,其中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快速发展。1998-2017年间,城镇化率从33.35%增长至60.24%,平均每年增长1.42个百分点。2018年后,城镇化率增速明显下滑,2018-2022年间,分别增长1.26、1.21、1.18、0.83、0.5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增速降缓,新增城镇人口增速自然降缓,潜在购房需求自然也会降低。

  不仅如此,人口结构的逆转也导致潜在购房需求降低。谁在买房?未成年的小孩不会买房,超过65周岁的老人也很少买房,买房的都是所谓的“劳动人口”,也就是那些在上班的人。

  什么是人口结构逆转?就是上班的人在人口中占比下滑了,不上班的小孩和老人占比增多了。

  2011年以来,在整个人口中,老人和小孩等非劳动力人口比例增加,劳动人口比例下滑,这制约着当下的购房需求。

  在非劳动人口中,老人的比例不断上涨,而小孩的比例不断下滑,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不仅仅是现在不行,未来潜在的购房需求会继续下滑。

  城镇化增速减低,人口结构发生逆转,共同导致有购房需求的人群不断减少。

  有购买需求的人在变少,这些有购买需求的人中,有能力买房的也在变少,因为房价太高了。

  曾经我们是无债一身轻,现在高企的房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贷款/GDP)可以反映老百姓的负债情况。1998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为5.2%。从1998年开始,居民部门杠杆率快速攀升,2007年低达到第一个高点19.4%,十年间攀升14.2个百分点。金融危机以来,经历两大一小三次刺激,杠杆率从19.4%暴涨至2020年底的62.3%,十四年间攀升了42.9个百分点。

  2008年坊间已经戏称,房地产是压在xx头上的xxxxx,但是那个时候的大山相比于现在而言,轻多了也小多了。

  房价越来越高,居民的负债越来越多,甚至是中低收入老百姓的钱包都快被掏空了。这使得刚需群体购房能力越来越弱,房地产销售越来越困难。

  接着我们再看看供给端。

  在需求下滑的同时,供给出现明显过剩。

  中央党校的周天勇在2016年时发文称,2015年底“城镇住宅存量大约在32881万到35411万套之间”,如果算上2015年正在施工和新开工的,2016年后即使新楼盘一个也不开工,“城镇全部住宅供给将达到41594万—44594万套……可容纳12.69到13.6亿人口居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2018年后新开盘项目去化率明显走低,房子越来越难卖了。中银证券报告称,“重点城市开盘去化率降至历史冰点”。

  一方面是需求不断萎缩,一方面是供给面临过剩,房地产供求关系在2020年前后发生了实质性逆转。

  自从三道红线以来,房企资金来源受限,房地产企业违约明显增多。

  一个又一个知名房企爆发债务危机,先是各种非标融资违约,随后波及到标准化债券市场。2019年债券市场全行业违约金额2420亿元,房地产违约金额仅为87亿元,占比仅3.61%。2022年债券市场全行业违约金额累计6221亿元,房地产违约金额累计高达1755亿元,占比暴涨至28.20%。2023年8月22日,房地产债券违约金额累计为2353亿元,占整个债券市场累计违约资金的34.08%。

  为了帮助房地产去杠杆,政策密集发声,开发商连夜配合,然而,今夕不复往日了。

  2008年的时候人们感叹,要是在2005年买了房该多好啊。

  2012年的时候人们感叹,要是在2008年买了房该多好啊。

  2016年的时候人们感叹,要是在2014年买房多好啊。

  2020年的时候人们感叹,要是在2018年前买房多好啊。

  2023年的时候人们感叹,幸好没在2021年买房。

  历史完成了一个轮回。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起到的作用有多大,还需要谨慎观察。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这次中美缓和,可能让6国不爽
  2. 重要会晤
  3. 毛主席敢打破所谓国际惯例 中国大客机为何不能
  4. “恶意讨薪”说可以休矣!
  5. 周娟: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6. “惊弓之蛙”:从草木皆兵到固步自封!
  7. 一个曾要暗杀斯大林的人的醒悟
  8. 紫虬|思想体系是怎么产生的——评胡德平先生对于光远的引用
  9. 盘点以色列撒过的谎、作过的假、造过的谣
  10. 司马南三答俄共同志:面对霸权一再扩张逼迫,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1.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2.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3. 【场面震撼】内蒙敬立毛主席塑像,李敏、李讷祝贺
  4. 恒大许家印事件的宏观启示
  5. 毛主席机要秘书震撼发言:我有责任为毛主席说句公道话​!
  6. 30年前叶利钦访美,亲美动作留下笑柄,最终导致国家重大危机
  7.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8.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八点看法
  9. 陈先义:丑楼之十:墓碑大楼
  10. 侯立虹|如何称呼领袖 是素质也是良知 ——有感于尊称领袖的呼吁与倡议
  1. 子午|前总理的挂念:六亿人月入千元,还不够租房
  2. 一场颠覆国家的阴谋叛乱
  3. 铁穆臻|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理论和实践的伟大意义(完善版)
  4. 高层或隐藏大量战略汉奸
  5. 内部是有坏人的
  6. 孙锡良|诋毁毛主席公开化了?(科大讯飞事件)
  7. 毛主席的这段话,现在没人敢说了!
  8. 秦明|毛主席为何给刘少奇推荐《淮南子》?驳何新的诛心之论
  9. 1958年,毛主席写给赵紫阳同志这封信,特证清白!
  10. 张文木|跪着造反及其升级版
  1. 【场面震撼】内蒙敬立毛主席塑像,李敏、李讷祝贺
  2.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3. 湖北石锋|短文两篇
  4. 这次中美缓和,可能让6国不爽
  5.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面观(三):蒲公英一路飘来
  6. 10亿巨贪不死,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