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经济视点

2000 篇文章

吴铭|为什么说人民币走向世界的说法是荒谬的

  人民币走向世界,似乎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达,所以,很多同志都很支持。但,我问什么叫“走向世界”,他们多答不上来。对于自己尚搞不清楚内涵的概念,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走向世界这个荒谬的说法,我已经写文章批评过。有许多同志表示理解不了。所以,今天再写一篇,尽量写得通俗易懂,期望更多同志能够明白其中的陷阱所在。  人民币国际
2023-10-25 互动:307

佐伊23|我国抛售美国国债,能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吗?

  每一次我国出售美国国债的时候,都有人跑出来说什么我们应该大量抛售,引爆美国金融危机。  这恐怕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要理解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只需要大致看一下美国国债的结构就行。  2023年10月18日,美国国债合计33.63万亿,其中公众持有26.51万亿,美国政府内部持有7.11万亿。公众持有的美国国债,可以简单理解为能够上市交易的国债,政府内部持有的可以理解为不能上市交易的
2023-10-20 互动:53

吴铭|四家巨额外资投资公司,堪称使人心惊肉跳、难以置信

  一个多月前,恒大许皮带被采取刑事措施,恒大一案正式从由许皮带自行整改,进入到由政权采取刑事手段进行处置的阶段。对许皮带采取刑事措施,可谓石破天惊!立即成为舆论焦点。接下来,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等被刑拘,舆论立即怀疑这是许皮带“在点名”,并推测可能还会有很多名银行、金融领域的“大老虎”级人物落马。  显然,恒大暴雷事件,乃至
2023-10-19 互动:561

从最新的房地产数据中,我们能看出些什么?

  每个月都会发房地产数据,但是仅仅看同比、环比,没有多大意义,你看不出其中的门道。  怎么通过官方数据分析房地产的内部情况呢?首先,你必须清楚数据的内部结构。我以房地产投资为例切入讲解。  下图是2011-2023年9月累计数据,从数据可见,2023年的数据比2018年数据还低,倒是比2017年数据好。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房地产投资已经恢复到2017年的情况了呢?事实上不能这样看。要明白这个
2023-10-19 互动:118

吴铭|吴院长的金融理财是怎么回事

  8月24日,由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大会——《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3上)》发布会”暨“大金融思想沙龙(总212期)”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围绕发布会发表主旨演讲。  吴晓求说,“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化的增速,以及

2023-10-15 互动:131

世界经济危机,以史为鉴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次巴以冲突会不会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石油危机。  不过,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第四次中东战争所引发的石油危机,并如何导致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发生。  以史为鉴,从历史里去吸取教训,提高警惕。  但我们也不能刻舟求剑,当前世界大环境虽然跟上世纪70年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一样。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塌  说到世界经
2023-10-13 互动:29

吴铭|从货币发行权说起

  我是说过,人民币可以随便发行,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而且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主权经济发展,需要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我重申这句话。  有同志批评我,说我不懂货币,不懂经济,没有常识:货币,怎么可以随便发行,要有“锚”的限制。  我想说的是,今天的人民币的发行量,不就是随便的吗?不就是想发多少就发多少吗?哪有什么“锚”?尤其是并没有“锚”美元外汇。这么铁一
2023-10-08 互动:181

美国就业数据炸裂

  过去几天,美国方面发布了截然相反的两份就业数据。  10月4日,美国公布9月ADP就业人数增加8.9万人,市场预期值15.3万人。  10月6日,美国公布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3.6万人,市场预期值17万人。  这就很离谱,确实很炸裂,因为都裂成两个相反的方向了。  先解释一下几个名词。  非农就业人数,就是指“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每月新增就业人数。  ADP就业人数,是指美国自
2023-10-08 互动:50

安生|机票、酒店房价跳水了,下一个是房子吗?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这次黄金周比往年冷清不少。  为了让这次黄金周火爆,提振信心,真是费了心思。  一是特意和中秋假期结合,拼成一个八天长假。  二是许多人都提前领到了工资,有了出去疯的钱。  但是,多数知识星球的读者反馈,这次黄金周一线城市都比往常冷清,人数少是一方面,人均消费额也少。许多往年摩肩接踵的景点,今年很快就结束了人流高峰。一句话,人流差强人意,逛的多,花钱少
2023-10-07 互动:138

黄庭民:评《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这是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声称中国抛售美债,外国资本家也抛售中国债券,似乎中美在金融领域面临问题类似。但这其实是美元意识形态洗脑下的错误认识。  简单解释,就是中国抛售美债,最终都变成美元,而美元是美国政府发行的不负责兑现的欠条,你无法短期内大量兑现。相反,美国资本家抛售中国债券,得到的人民币,却可以到中国
2023-10-07 互动:150

日元持续贬值,日本又要出手干预吗?

  10月3日晚上,日元汇率出现巨大的波动。  在3日22点07分,日元汇率突然向上脉冲,一度摸到150的高点。  但仅过了3分钟,在22点10分,日元汇率突然出现瞬间1.7%的巨大波动,一下子从150向下刺探到147.37,然后又瞬间拉回到149附近震荡。  这就有可能是日本央行出手干预的痕迹。  去年9月和10月,日本央行有过3次出手干预,其中两次都出现类似于这次的这种上蹿下跳波动,我们可以来对比看
2023-10-06 互动:38

安生:看空不做空——《大空头》心得

  在交流之前,先说点题外话。  前两天刚在知识星球说了一句,资在外,债留内,加印之流确实是这么操作的,就出了某件大事。具体什么大事。你懂的,不懂也别问。  大量的房产和土地有待抛售。什么时候传导到银行?是先传导到银行,还是先传导到地方政府?估计很快就会进一步降息。对所有人都是利空,对人民币也是。  国内的房地产供远远大于求,除了开发商,还有大量的盘活的限制资产和投机房产
2023-10-02 互动:61

美债估计要出大问题了

  最近,随着美国海量发债,美债收益率持续飙涨。  作为全球资产价格之锚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持续飙升到了4.6%,这是2007年以来的最高值。  收益率飙升,就意味着美债价格大跌。  10年期美债期货价格已经从2020年140元的峰值,一路暴跌到现在107。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之所以被称为资产价格之锚,是因为其收益率飙升,会导致其他资产估值下降。  所以,随着10年期美债收益率7
2023-09-29 互动:124

“大A”变大A并不难,查清八个问题即可

  “大A”脱帽转身,由人人嘲讽人人嘲弄的小丑变成帅哥靓女并不难,驱熊迎牛、止跌回涨成为真正的大A并不难,查清楚以下八个问题,搞清楚这个八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中国股市就有希望了。  一、年初以来,谁在制造舆论,极力推动股市?谁在鼓吹“A股是中国经济破局的唯一路径”,谁在鼓噪“活跃股市、释放消费活力”,谁在宣传“促消费资本市场大有可为&rdquo
2023-09-28 互动:154

房地产敌不过历史周期

  从2021年下半年起,我们很多熟知房地产企业不少债务违约,股票腰斩或斩到了脚踝,破产或进入破产边缘。拉开绵亘的暴雷名单,有蓝光、新力、阳光城、奥园、富力、金科、世茂、远洋集团……当然最重量级的还是昔日的民企地产行业的三巨头:恒大,融创,碧桂园,他们带着天量的债务规模躺平,最后让全民为其买单。  遥想17-18年这些地产企业扶摇直上,正是风光无限时,头部企业老板轮
2023-09-28 互动:86

吴铭|谈谈货币不出“国门”问题

  本文,与方家请教,真的是请教,不是商榷,因为我不确定我完全明了贸易结算体系。  但,我认为我所提出的“美元不出国门”的观点,应该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被中国经济界严重忽略的,至少,以我井蛙之见,我没有看到有谁讨论过这个问题。  如果我的认识有问题,请为我指出来,我衷心地表示感谢。  在毛主席时代,人民币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政策,就是“人民币不出国门”,不追求美元
2023-09-27 互动:54

佐伊23|为什么全球都有危机,就是我国不发生危机?

  传统的市场经济危机,表现为产能过剩,一方面是堆积的商品,一方面是无力购买的人群。这种过剩以每几年一次的方式周而复始地爆发。当危机爆发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放任生产力被消灭(典型的就是倒牛奶),用西方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市场出清。过剩生产力被消灭后,经济再次走向相对平衡,重新开始下一个周期。  凯恩斯主义以来,市场经济国家强调需求管理,消灭过剩产能的作用在减弱。  
2023-09-27 互动:131

吴铭|谈谈打打,打打谈谈, 切断美元霸权对中国的寄生关系

  据央视,9月22日,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根据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
2023-09-24 互动:354

安生|美国的黄金热

  在美国的读者在知识星球问我,怎么看待眼下美国国内的黄金热,为什么美国国内的金价遥遥领先于国际金价?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话不是马克思说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的。不过,马克思引用这句话,说明他起码同意这句话。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必须投入循环吸收剩余价值,才能增殖。  一箱子黄金,埋在地下100年,挖出来还是一箱黄金。在经
2023-09-24 互动:71

余云辉: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性质、根源与对策——兼评“币权独立化”

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如鼓励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外资来华投资、降低贷款利率、刺激购房需求、活跃资本市场等等,遗憾的是,中国经济体仿佛病入五脏,虚不受补,出台各项政策如鸡汤下肚,病情并未缓解,指标还在恶化。
2023-09-22 余云辉 互动:89

什么是通缩?我们会陷入通缩吗?经济下滑的时候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现在描述通缩的理论,很多都是建立在辜朝明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分析框架之上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解释一下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概念。  “资产负债表衰退”及其影响的逻辑推论如下:  (1)正常情况下,企业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只要项目收益高于借贷成本,企业就会借贷投资。因此,降低银行贷款利息进而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就能促进企业投资。但是在某种
2023-09-21 互动:87

吴铭|原本就是陷阱,如今图穷匕见

  据“第一财经资讯”消息,9月19日,融创在美国根据《破产法》申请破产保护。报道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此前包括佳兆业、当代置业、荣盛发展等多家房企均在美元债重组过程中获得了第15章认证。按融创此前公布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27.5亿美元强制可转债,加上10亿美元可转债,以及按照13.5亿港币价格转为融创服务股权的债务最多约7.78亿美元,即融创通过俩转股消减债务总额将超过4
2023-09-20 互动:330

中融暴雷之后,信托何去何从

  中融信托在业内素以“胆子大”著称,一些别人不敢做的项目他都敢做。    中融信托出事是房地产导致的。之前有人用企业预警通统计了中融今年作为原告的案子,不到100件,其中超过9成是房地产相关。  中融数据显示,2022年规模6293亿元,其中10.69%投向房地产。这个比例看起来似乎不大,但是房地产目前是信托违约大户。某券商统计,2022年信托违约金额1229亿元,其中房地产违
2023-09-18 互动:69

并未转守为攻,仍无跳出美元霸权陷阱的迹象

     2023年9月15日,公众号“老叶思维”发表作者老叶的文章《中美金融大战,一旦中国转守为攻,美国估计还没有还手之力。因此,金融大战,中国最终胜出。看明白此文的都是高手》。  我觉得,这个作者言过其实,昧于时、昧于事、昧于势,恐怕会误导视听。应友人之请,对此文简要批驳。  首先,要知道所谓金融战争究竟是要争夺什么。而要搞清楚金融战争夺什么,就要搞清楚今天中美
2023-09-18 互动:113

美国GDP的水分

  今年上半年,美国GDP达到13.23万亿美元,同比实际增长2.2%。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达到59.3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5.5%。  上半年,中国GDP按美元计算为8.56万亿美元,约为美国GDP的64.7%。  然后,就出现很多关于中美GDP差距扩大的文章。  因为在2021年,中国的GDP,是约为美国GDP的76%,这也是双方GDP差距最小的时候。  现在从78%,一下子变成64.7%,乍看上去自然比较吓人。  但很多人
2023-09-17 互动:62

佐伊23|存量房过剩的时代,放开限购后,楼市会如何走?

  我国当前存量房已经过剩了。好些人手持数套房,还着房贷,等着房子涨价。以前,每年房子涨价的金额能够覆盖利息成本,现在,不跌就不错了。怎么办?一看不限购不限贷了,马上抛售。  我国住宅拥有量并不平均,部分家庭拥有多套住房。下表是西南财大2011-2017年统计数据。从2017年数据看,两套房家庭有39.4%的空置率,三套房家庭有48.2%的空置率。  有多套住房的家庭,部分住房往往闲置。闲置
2023-09-15 互动:65

供需逆转、预期崩塌,目前的楼市政策难以奏效!

  一个又一个城市出台取消限购限贷的政策!  一个又一个城市出台认房不认贷的政策!  甚至还有城市降低了首付的比例!  但是,房市仍然疲软,韭菜们到底上不上车啊?  难!难!难!  取消限购政策,作用可谓是微乎其微,其他城市的情况我们都看到了。降低首付比例,理论上有可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实际上不一定有用。我们以青岛为例,青岛在9月1日降低首付比例,首套房调整至20%,二套房调整至30%,但
2023-09-13 互动:151

金融战真的来了吗?一篇文章看懂人民币汇率下滑的逻辑

  跌!跌!跌!人民币即期汇率跌至7.36,中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金融战真的来了吗?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大概理解人民币近期为什么下滑,以及下滑和美国加息有什么关系。    01 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关系  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核心因素是我国的国际收支,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这种收支会体现到外汇储备的变化之中。  汇率本身是在货币买卖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顺
2023-09-11 互动:95

安生|站长,您说这钱还是钱吗?这就是纸啊,只有美元和金条才站得稳,敲得响啊。

  《潜伏》就是神剧,每次看都感觉不同。  有军统的历史和特务技术的细节,有日寇灭亡前多方博弈和国共斗争,有办公室政治,有心路历程,有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  《潜伏》剧情后期,国统区经济崩溃的迹象越来越明晰。  比如,站长、余则成、李涯三个人打赌,赌注100万(?)。听着挺吓人,其实都是小钱。  比如,作为掩护的书店引起了李涯的注意,地下党以拖欠房租为名撤退。 
2023-09-09 互动:93

关于未来房价到底会怎么走?这篇文章你必须看!

  如果不发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未来的房价大概率会回到均衡房价。什么是均衡房价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明白房屋的两重属性,以及房屋定价的一般模型。     一、作为住宅的房屋价格  中国地产资本,是在计划经济蜕变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城市居民绝大部分人“居者有其屋”。这个阶段有一个重要的特定,购
2023-09-08 互动:80

中国应当尽快恢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中国应当尽快恢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的是增加值。“国民生产总值(NGP)”统计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海外投资价值。“国民收入(NI)”统计的是国民实际所得。  2023年3月22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场报告会上,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重申,“我在多种场合说,在2035年之前,我国经济有8%的增长潜力。今年除非有黑天鹅事件发
2023-09-08 互动:58

吴铭|​与卢老师商榷——谈谈人民币与中国电能挂钩问题

  将人民币与中国电能挂钩,这是卢麒元老师的观点。我问过他,什么叫挂钩,如何将人民币与中国电能挂钩。我看到卢老师的一个视频,讲了中国电能的优势。我承认这些事实。但是,他回答的,并不是我的疑问。  我想问的是“挂钩”是怎么回事。  我这里谈谈我对所谓挂钩的理解。  这个事情,简单地讲,可能还讲不明白。因为,这个问题早被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搞成一盆浆糊了。  通常
2023-09-07 互动:172

政策密集发声,非菜何去何从,现在能上车买房吗?

  降息!降价!认房不认贷!  政策密集发声,楼市似乎又要翻盘,菜菜们要不要跟上啊?  很多人都在犹豫,毕竟这可不是小数,动辄上百万,踩空了就麻烦大了。  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什么是浮云?短期的政策变化就是浮云。什么是最高层?具有必然性的趋势就是最高层。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现在所处的大阶段,不然就会迷失在短期的政策波动之中。  一、泡沫是怎么形成的
2023-09-07 互动:36

黄庭民丨现代货币理论告诉我们:如何清除违背市场规则的恒大现象

  【摘要】恒大严重资不抵债,本是正常市场经济很难出现的现象,其背后不仅是恒大很多违法活动,更是因为我国市场上缺少净资金。其根本原因是当代货币制度下,中央政府必须一直负债,才能为市场提供净资金,本人应用现代货币理论估算,国债应与当年国民产值相近。由于一直负债,也就等于不需要偿还本金。随经济增长,国债还必须增加,等于每年为中央政府提供一大笔资金,不仅可以按市场规则维护市场
2023-09-06 互动:32

安生|房价在什么情况下会企稳反弹?

  美国的房价什么情况下会企稳反弹?  在星球等多个平台,许多读者关心美国经济,都问过这个问题。  很简单,需要稳美国人的工资,至少是稳名义工资。  降首付用处不大,允许美国人多套住房贷款也意义不大。  买房两类人,一类是需要解决住房需求的人,一类是囤积炒作的人。  如果认为美国的社会财产分布是不均匀的,少数人占有较多财富或者说占有较多财富的是少数人的话,那么需要解决
2023-09-01 互动:78

温铁军:房地产危机,想说救你不容易

  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个热点话题,不是现在的热点,已经热了好几年了,就是房地产的危机问题。  我在几年前曾经跟大家汇报过,房地产的危机不是房地产问题,而是三个泡沫危机连在一起——既有地产泡沫,又有金融泡沫,还有债务泡沫。  为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热点?我们这几年连续的调控政策,使我们避免了一次相当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严重的危机。大家都知道,2007年在
2023-08-31 互动:172

​常征|略论“当前的最大政治”

  在疫情之后迅速走出低迷,重振经济,的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但是,如果有人借此夹带私货,那就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  没错,常征在这里指的就是顶流网红胡锡进。  8月28日,胡锡进发帖,以他习惯的失禁式语气说,  “我们社会对‘政治正确’的整体认知没有跟上形势,抓好经济就是当前的最大政治,这一点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没有确立下来。”  &ld
2023-08-31 互动:300

股市一叹:资本市,还是政策市?

  8月27日,财政部网站公告: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来自2023-08-27每日经济新闻《重磅利好!两部门:印花税减半!上次调整A股全部涨停》)同日,证监会出台落实活跃资本市场的三项重要政策。  股市混到了需要政策刺激、需要政府支持、需要政府救助的地步,究竟是股市有了问题,还是政府出了毛病?究竟是政府离不开股市,还是股市绑架了政
2023-08-30 互动:105

城投债震荡

  还是老规矩,新闻连起来看:  四川的省级城投平台共有十五家,其中发债的十二家,分别为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简称“蜀道投资集团”)、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发展”)、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能投”)、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 有限公司(简称“四川高速”)、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ld
2023-08-30 互动:71

从加息到危机,还有多远?

  8月25日,美联储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发表演讲。  由于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到了尾声,投资者自然更关注美联储会何时结束这轮加息周期。  总体来说,鲍威尔这次的演讲仍然属于那种模棱两可的废话,可以说是鹰中带鸽,似鸽又似鹰。  说白了,就是要让投资者自己去猜。  鲍威尔称,“我们准备在适当的情况下进一步加息,并打算将政策利率保持在对经济增长具有限制性的水平
2023-08-27 互动:90

吴铭:谈谈经济衰退的本质及其预防思路

  前几天,一则“高盛称中国经济将逐渐进入衰退周期,建议及时清理各类中国资产”的消息截图在社交平台传播。后有媒体说,据多方查实,该消息为假消息。  虽然是假消息,但是,讨论一下所谓“衰退”问题,其实很有意义,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不太成熟,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  衰退是什么意思?  仍然从货币发行和流通对经济的决定作用讲起。结合今
2023-08-26 互动:158

陈曾明|排队七个小时,赴港存款划算吗?

中银香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银行的营业厅成了不少赴港游客的“打卡点”,而位于中港城的中银香港更因所需材料较少、可以当场拿卡等原因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汇丰银行位于铜锣湾的柏宁分行也因预约人数较多,最早只能约到次日上午11点的号(来源:2023-08-23 海报新闻)。 存30万元人民币,利息多得6000元,赶赴香港存款,排七个小时的队,你说划算不划算?如果不划

2023-08-26 互动:59

安生|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

  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句话几乎所有人都读过,考申论的人都熟悉。  产品最终必然都被消费掉。要么变成消费品,被劳动者用于衣食住行;要么变成武器弹药、荒山野岭的公路之类,被统治者用于杀人放火或者浪费掉;要
2023-08-25 互动:136

又有专家惊恐地呼吁救楼市?孙玉良:紧搂房地产不放是一种惰性!

  房地产价格下滑是好事还是坏事?很多地方的房价已经是天价了,打工仔干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农民干几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普通人要掏空六个钱包才能勉强付得起首付,还要一辈子背负房贷过“房奴”的苦日子,请问这样的房价正常吗?无非就是一堆钢筋水泥,偏要当成金元宝供着,而且坚持要它稳升不降,这样的畸形经济泡沫,吹破大天我也不信有多牛!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党的
2023-08-24 互动:139

美元加息,暴击中国房企和媒体

  大家知道,我是一直在持续爬取知名大媒体的文章的,现在有了向量数据库和大模型,对我的合订本系列帮助巨大。今天给大家看看我的研究成果之一。  8月16日,恒大地产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另外,恒大的皮带哥可能也跟妻子丁玉梅离婚了,因为在恒大的公告上,对于许家印妻子丁玉梅的表述
2023-08-23 互动:41

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吗?政治经济学的回答(二)

  三、所谓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  前文说到,7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会比6月还低。果然,8月15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2023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比6月还低,也比去年同期低。  前文说到,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支出占比的提高,建立在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的减少基础之上。把国内生产总值区分为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是一种
2023-08-23 互动:25

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吗?政治经济学的回答(一)

  消费能不能拉动经济增长?这个问题的现实性早就浮现了。自从进入“新常态”之后,“内需”简单化为国内消费,就有必要研究消费究竟能不能拉动经济增长、如何拉动经济增长。按照宏观经济学中大家最熟悉的索洛模型,显然是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这其中没有消费什么事。其它的模型大多七七八八的添加进去了许多别的因素,但是消费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被考虑得并不多。  
2023-08-23 互动:15

建议房地产市场:降价让利

  继续涨价、继续推高房价、继续维持高价,以高价维持房地产金融属性、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已经没有市场基础、消费基础、现实基础,继续实行无异于饮鸩止渴、杀鸡取卵,只会让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泥沼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加速崩溃。其理由:  1、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供需关系出现拐点,市场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卖方决定市场价格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023-08-20 互动:105

卢荻 | 中国经济状况——现实与话语

不能简单地把中国经济的问题归结于市场化不足,否则便是顺着资本的话语遂了他们的心愿。
2023-08-20 卢荻 互动:75

美债收益率飙涨的风险不容忽视

  过去3个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一波持续上涨的过程,并且在过去一周已经突破去年10月创下的4.21%高点。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这样快速上涨,意味着美债市场价格大跌,并会对全球资产价格还是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背后蕴藏的风险,对此我们也需要警惕。  首先,我经常说的美债危机,表现形式并不一定是美债违约。  而是更有可能以美债收益率飙涨的形式出现,这是我两年前就分析过的。 
2023-08-20 互动:33
1 2 3 4 5 6 7 40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大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