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经济视点

2000 篇文章

从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对待

  所谓从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就是向国际金融资本“借钱”的意思,即,我国的政府、企业到国际金融市场上(比如南港)发行国债,供“国际金融资本”采购,然后,我们可以发行与国债数量相应的人民币,而同时我们欠了“国际金融资本”一定量的钱,并向国际金融资本支付高昂的利息。  这种发行货币的方式方法,是荒谬的,是错误的,是愚蠢的,是出卖国家货币主权的,是授人以
2023-06-18 互动:286

美联储暂停加息、美股、AI,一些思考

  6月13日晚上,美国公布了5月通胀率为4%,市场预期值是4.1%,相比上个月又有了较大幅度回落。  这基本意味着明天凌晨2点,美联储的议息会议,暂停加息是板上钉钉了,基本没啥悬念。  目测市场预期美联储明天暂停加息的概率是95.3%。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市场就基本在提前交易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的预期,对此我之前也分析过很多次。  所以过去这两个月,除了A股和港股之外,全球股市基本都
2023-06-15 互动:47

西南省出现财政困难

  西南某省没有钱了,欠了许多债。没办法,只得到上海去讨钱,因为它是上海的对口支援对象。  此消息一传出,有三位死人气得活了过来,破口大骂;两位活人,则心花怒放,相视一笑。  死去而又被气得活了过来的三个人,一个是中国人民币的祖宗、首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毛泽民,第二位是国民政府云南省前主席龙云,第三位是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党委老书记雷金河。  三个人一方面怒气冲冲,另一方面,又
2023-06-11 互动:404

马斯克和美国去风险化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是说马斯克这次来华期间,动员不少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  这个消息一出来,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马斯克是不是过来挖墙脚了。  毕竟美国现在到处鼓吹所谓的“去风险化”。  不过我后来仔细思考一下,这事倒也没那么简单。  凡事有利有弊,我们也是得辩证去看待。  1、马斯克动员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某种程度也是符合美国&ldqu
2023-06-11 互动:42

针对未来立体混合战争状态下中国建设自主保障体系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未来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战争,而是金融、科技、粮食、能源、生物、供应链、太空、网络、舆论、外交、军事等领域的全面立体混合战争。其中,粮食自主、能源自主、科技自主和金融自主,是中国能够战胜一切外敌、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俄罗斯敢于
2023-06-10 互动:51

西南一省居然出现财政困难

  西南某省没有钱了,欠了许多债。没办法,只得到上海去讨钱,因为它是上海的对口支援对象。  此消息一传出,有三位死人气得活了过来,破口大骂;两位活人,则心花怒放,相视一笑。  死去而又被气得活了过来的三个人,一个是中国人民币的祖宗、首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毛泽民,第二位是国民政府云南省前主席龙云,第三位是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党委老书记雷金河。  三个人一方面怒气冲冲,另一方面,又
2023-06-09 互动:344

​如果房地产崩溃

  5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说,广东惠州的房价“腰斫”,“惠州降价最狠的楼盘,直接打4.8折,破了大亚湾的最低纪录。”然后当地房管局对这个情况的评价也非常出圈拉好感,工作人员表示:“降价属于市场行为,我们规定是不能高于备案价。只要手续完备,可以正常网签。”简直是跟不允许降价的地方唱反调!要知道,前几天还出现过江苏昆山房地产降价被政府阻止并给予罚款
2023-06-08 互动:468

简说我和马老师观点的​相同和不同

  马老师能够看到美元对中国经济的寄生关系,能够看到是中国开放市场、开放金融、出口创汇、储备美元、依照外汇储备发行人民币等政策,是用中国经济支撑了美元的信用,也支撑了美元霸权。我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问题抓得很准,中国主流经济学界,有此种眼光的,还不多。仅此一点,他应该就可以算是中国货币、金融领域的一家。  但,在如何挣脱美元霸权对中国的寄生关系,争取人民币主权独立、中
2023-06-08 互动:106

美元的发行,是随便印

  请先看下面的消息:  “美国永久取消债务上限。  “或许是为了彻底解决债务问题,美国众议院议员对外公开宣称,美国需要永久取消债务上限。  “至于这样的提议是否会被认可,目前不得而知,但一旦得到同意,那么美国的债务将获得长足的解决。  “但问题在于,一旦债务取消上限,那么美国的债务将不断累积,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偿还,那么财政部的压力会十分的庞
2023-06-08 互动:61

中国改革后呈现欧州工业革命的“缩影”

  三月份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国计民生之事。可以说,国家发展和民众幸福,都是在于建立良好的经济体制,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最大政治问题。  说到经济体制,大家都知道,人类经过奴隶时代、封建时代的历史演变,迄今形成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体制对抗。私有制让少数权贵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独自显富,公有制能使全体民众享有生产资料共同致富。显然,私有制是野蛮邪恶
2023-06-08 互动:59

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合法转移赋税到国外的问题

  有人说美国的财政是一定要枯竭的,因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将自己缴纳税收的地方转移到了美国以外低税负的国家,如微软,202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其复杂的公司结构使用爱尔兰子公司,因此科技巨头微软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拥有利润丰厚的公共部门合同的国家避免了数十亿美元的税收。美国企业税收问责与研究中心(Cictar)表示,这家公司坚持在其运营的所有地方都尊重当地的法律和法规,在
2023-06-05 互动:42

当前形势的危与机

  今年以来,美国加息等原因导致外需不振,国内则以房地产收缩形成内需不足,总体经济形势不是很好。以千万毕业生为代表的就业难问题十分严峻,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由于财政收入不足而凸显。在国际政治形势以及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面临显著的瓶颈,到了应该寻找新发展路径的关键时刻。本文试图论述并提出建议抛砖引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回顾改开后的经济发展历
2023-06-05 互动:135

平心静气地说,也许我们到了应该还债的时候

  为什么题目上加了个平心静气地说?是因为本文中会使用的几个词,如超前、透支、还债等,都很容易引起情绪化的反应和争论。其实,这大可不必,我们就将其看作是一种需要经历的过程就是了。  前几天,我梳理了日本从高速发展到停滞30年的过程(见《日本在从长达30年的停滞中走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逻辑的脉络: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后发国家的经济起飞,往往都会经历一个二三十年狂飙猛进
2023-06-03 互动:67

评马霞对藏汇于民政策的看法

  这是针对昨天马霞在今日头条上发布的看法(链接附后)所作的评论。  首先,一致的看法,藏汇于民政策是错误的政策。但是,藏汇于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哪些?从最基本的道理,或者说基本逻辑来看,市场经济下,一定经济规模下的市场都需要一定量的货币,政府就可以发行对应数量的货币,从而免费获得对应数量的资金。藏汇于民,就是让市场所需要的部分货币让外币占领,从而减少政府能够使用的货币,等于将
2023-06-03 互动:27

地方债务、房价与土地出让金

  地方债务到底有多严重,回顾近一个多月的三件事,或许可以窥见一二。  4月12日,贵州发展研究中心发了一篇名为《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靠自身能力已无化债方法》。文中谈到,截止到2022年12月份,贵州省的地方显性债务达到12470亿元,其中省本级2035亿元,省以下10435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文发出后迅速引起大众关注,各大媒体和网民纷纷将目光投向地方债务。  5月24日,网上流传一份
2023-05-31 互动:94

吴晓波要的救楼市真是救楼市吗?

  最近这段时间,朋友圈里差点被吴晓波的《救楼市才能救内需》给轰炸了,各路好汉轮番转发,并配以自己看似忧国忧民的解读。  呵呵,屁股决定脑袋,没错,我的朋友圈里从事地产行业的人太多了,要么就是行业利益链的,眼看着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戈然而止,利益相关,能不着急吗?  我不知道房地产要怎么救,还是说先救“企业家”们?  2017年第一个自救上岸的王首富最近又出事了,万达的消
2023-05-31 互动:111

外媒也担忧流动性危机

  最近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又发生很大变化。  5月20日的时候,市场对6月不加息的预期概率还高达82.6%。  但是现在,反而是6月再加息25基点的概率更高。  6月不加息的概率已经降至35.8%,6月加息25基点概率上升到64.2%。  每次分析这个市场预期的时候,都得跟大家强调一遍,这个市场预期不是一层不变的预测,是不断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因为层出不穷的事件,还有一些重要经济
2023-05-31 互动:22

中国增持200亿美债的真相!金融生化大风暴或将到来!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2023年5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三月份中国大陆所持的美国国债规模较二月增加205亿美元,增至8693亿美元,结束了连续七个月的减持。  当前正值中美金融博弈的紧要关头,突然传来中国增持百亿美债的消息,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下巨石,激起千层浪。对此,有砖家认为,这是中国已经顶不住压力,开始暗地里向美国低头的表现,还认为目前增持美债就是活脱
2023-05-30 互动:91

黄庭民:从英美布雷顿森林货币战看货币互换

    【摘要】历史上西方从不通过货币互换推进货币国际化,否则二战期间,英国印钞和美国搞货币互换,就解决了购买美国军火所需资金问题了。货币互换实质是一方将发行的基础货币免费送给需要的另一方。  1944年7月1日,此时离二战盟军转折点之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已经过去一年多,东线苏联红军以横扫之势挺进明斯克,势将德军赶出苏联。西线诺曼底登陆于上月6日开始实施,战争已经到了
2023-05-30 互动:25

子午|当卖地收入赶不上“城投债”到期数额……

  日前,一份题为“昆明银行口专家路演要点”和《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的内容在网络上流传,引发了民众热议和市场担忧。  5月24日,昆明国资发布了一份《严正声明》,称相关内容为“不实信息”。  然而,海通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团队的这场“线上交流会”确实是开了,会上邀请的民生银行昆明分行员工马某某也确有其人。海通证券面对昆明国资的“
2023-05-27 互动:89

惊现负首付,买房倒送钱

  在中国楼市惊现零首付后,又出现了负首付,破了全球楼市的先河。  零首付的意思是买房一分钱不用花,贷款协议上签个字房子就是你的了。  而负首付的意思是只要你肯在贷款协议上签字,不仅房子是你的了,开发商还会倒送你一笔钱,把你实际付出的首付金额降到了负值,被称之为负首付。  当年第一个搞出零首付的是临近深圳的惠州。  当地政府的政策是允许开发商降价,但最多只允许降到
2023-05-27 互动:53

云南城投惊险一刻!地方债务会如何收场?

  云南省昆明市城投债差点就“火爆”了一把。  这周,网上流传出了一份《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随后立即被昆明市国资辟谣,严正声明其内容完全是不实信息,在会议上发表观点的相关银行员工完全是个人观点,已经责令其单位与他撇清责任,内部反省。  说是辟谣,但是这份纪要的内容到底是不是不实,大家都懂。  在中国,你可以不说实话,或者少说实话,但切记不可说太多实话。  
2023-05-27 互动:80

失业率,危机和一些地狱笑话

  昨天有人问我,老师,你对现在的失业率怎么看啊?  我们来看一张图。  如图,美国和住房相关的消费有33.8%。  这还是直接和住房相关的,其实美国住房占消费比例也就正常,中国还高一些,很多小朋友误以为:只要地方大,那房子肯定不值钱。房子贵是因为地价贵,而地价贵是地方政府为了财政收入炒上去的。  我们有请居住在悉尼的朋友来谈一下你们所在地方贵不贵。  请居住在悉尼的朋友
2023-05-27 互动:34

欧洲金靴|地方债,房价,人口

  1  地方债这颗巨雷,从狭义的角度,埋于2014年底/2015年初。  当时,新的《预算法》赋予了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权力,开始全面采用“自发自还”模式。  于是自2015年以来,全国地方债发行就呈现加速扩张趋势,目前总存量达到36.85万亿元。  如果将地方城投债(大致始于2009年的“四万亿救市”,十年时间涨了十万亿)也计算在内的话,地方债务总额早已突破50万
2023-05-25 互动:230

建议国家停止出口换汇,将产品免费发给人民

2023-05-25 为了祖国强盛 互动:24

黄庭民:​短评增持美国国债的原因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上了热搜,在连续7个月减持美债的情况下,今年3月份又增持美国国债205亿美元。这是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不会是造谣传谣。数据一公布,国内可以说举国哗然,网民骂声、质疑声一片。人们很难理解,美国正在构建亚洲北约,叫嚣要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情况下,我们却做出增持美债的决策。其原因何在?  表1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各国购买美国国债(十亿美元)     直接原因是中国
2023-05-23 互动:147

如何分析关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消息

  美国财政部网站消息:在连续7个月减持美债的情况下,中国3月份增持美国国债205亿美元。3月份增持美国国债的还有日本,增持了59亿美元。  看到这样的消息,首先不能只是愤怒!应该分析,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者是谁,紧密结合其一贯作派和现实情况,分析其要给受众传递什么样的信号;通过传递这种信号,要达到什么样的意图。其次,想一想,这样的消息是否是事实,是部分属实,还是全部属实,或者完全不属实。
2023-05-20 互动:184

政府服务——淄博文旅经济中的GDP批判

  新疆天山下的烧烤摊也打起了淄博分场的招牌,德国人在油管视频下请求淄博人到德国开些分店……  淄博现象,是政府服务市场流通的成功案例。在64年前建的市委办公大楼里的领导班子,合乎逻辑地让外地人领教了淄博的上下同心。有短视频简单对比,淄博市委办公楼寒酸陈旧,各地办公楼雄伟奢华,在相互映衬下,旧楼前“委员会”红字的全称显得朴素、谦逊、威严。  
2023-05-18 互动:89

银行害怕储户存款?

  “银行不要存款了?”近日,带着几十万资金到一家农商行想办理定期存款的老李,竟然被银行柜员婉拒了,走出银行的他一脸困惑。  近期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3家银行密集发布了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公告。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本轮降息中,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相对较大,其中,渤海银行3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由3.25%调整为2.95%,下调了30个BP。这是继4月多家中小银
2023-05-15 互动:98

美元为什么不绑定粮食

  美国农业那么发达,生产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美元不能“锚”定粮食呢?有人这么问我。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美元从来不绑定任何实物,既不绑定黄金白银,也不绑定粮食、工业品,曾经的英镑、法郎、马克,也是如此。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前,美国宣称美元绑定黄金,其实是假的,因为,美国是拒绝美元外汇兑换黄金的!当然,少量的兑换黄金,可以满足,但是,一旦美元外汇太多,再要兑换黄金,美元就拒
2023-05-12 互动:94

美国债务证券化的阴谋

  美国目前的债务已经接近40万亿美元了,美国2022年的GDP是25万亿美元,犹太财阀搞的这种GDP算法可不是净利润哦,美国打官司的律师费都占GDP很大一部分,这个他们也算的,还有高利贷产生的利息也算GDP的,吸食大麻、皮肉交易都算的。若仅仅按实体商品产值来说,美国根本就没有GDP。  我们就按西方经济学模式算,认可他那一套吧,但是他的GDP和债务是严重的偏差,这说明美国已经破产了。为什么美
2023-05-07 互动:87

当今必须最重视的一条政治经济学规律:利润率下降

  这是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5周年而写。  今年5月5日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诞辰205周年。关于马克思的一般的介绍我这里就省去了,我想,学习马克思的原理是比介绍他的生平更好的纪念方式。  马克思的理论是真理,而真理就是一定要表现出来,要在实践中起作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的。对于今天来说,中国的各种问题可以凝结为马克思的一条政治经济学规律,就是利润率下降的规律。 
2023-05-06 互动:87

炒客不炒,刚需族仍然买不起房

  据时代周报报道,2023年的“五一”小长假,深圳招商蛇口、华润置地、万科、中洲、东海等在内的多家开发商推出特价房源,超过百万的降价并不少见,有的房价甚至超过千万,然而并没有迎来“抢房潮”,楼市仍然不咸不淡的,刺激不了人们的购房欲望。  首先说我不是房地产“专家”,是个“吃瓜群众”,本来对这个问题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也提不出什么刺
2023-05-05 互动:241

温教授与杰克马的布局

  中国最著名、唯一的“三农”问题专家温教授提出,在中国股市低迷、房地产市场受限的大环境下,为了解决金融资本的出路问题,“三农对接国际金融资本”,建立一个“资金池子”。大约两三个月之前,我写过几篇文章,评述了温教授的这些观点,我基本的观点如下:所谓“三农”金融池子,其实就是把“三农”变成新的房地产、股市,成为收割小散户
2023-05-04 互动:451

摩根大通先吃了第一共和

  2008年3月,摩根大通收购了频临破产的贝尔斯通,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次贷危机就此爆发。  次贷危机里很多普通老百姓失去了自己的房子,美国梦碎,但华尔街有什么损失呢?反倒能在后续的救市里大发其财,奥巴马在国会里激情表演流泪下跪,求通过救市计划,果然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完以后,退休靠着抢手代写的自传和去华尔街演讲当上了大富翁,别问,问都是合理合法的收入。  这让我想起了旧社会的
2023-05-03 互动:61

关键数据异常,美债违约风险大幅上升

  最近有一个十分异常的数据,让我比较关注。  就是美国的一年期CDS居然创过去十几年来新高。  这个CDS名为“信用违约掉期利率”,可以简单理解为债券违约的保险。  假如对应债券违约,那么购买这个CDS的人,就可以获得一笔赔偿,来覆盖自己债券违约的损失。  所以,这个CDS的价格越高,意味着市场认为该债券违约的风险就越大,有大量投资者去购买这个CDS,来防止债券违约所
2023-05-03 互动:59

人民币不能追求美元那样的所谓国际化——谈人民币的结算(之一)

      作者:老吴(20230502)    最近,各大国连续推出去美元化措施,提出本币结算,美元霸权的崩溃,恐怕是无法避免了。而美元霸权崩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民币结算越来越广泛,美元结算越来越萎缩。  在美元霸权行将崩溃之际,那些被美国金融霸权收买和豢养的“经济学家”,自然要出面挽救。但又由于再鼓吹美元是硬通货、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有美国政府背书这样的谎言,是
2023-05-02 互动:117

韩国对华出口暴跌,美国政策效果显现

  据韩媒4月30日报道,随着半导体等主力产品对华出口持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韩国对华出口降幅最大,下降近三成。  韩媒4月30日对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贸易统计进行分析后发现,按美元计算,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对华出口额为38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8.2%。同期,中国进口总额同比下降7.1%。在23个主要贸易伙伴中,韩国对华出口降幅居首。日本同比下降19.5%,美国降幅仅为1
2023-05-02 互动:64

美国又一家大银行被接管,这次是美国“银行倒闭史”上第二大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路透社5月1日报道,美国监管机构接收了第一共和银行并达成协议,将其大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阻止了其崩盘。该银行的崩盘可能重燃上个月银行业危机。  报道称,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1日表示,监管部门已经接管第一共和银行。这是两个月内美国倒闭的第三家主要银行。  据报道,联邦储蓄保险公司1日早些时候表示,摩根大通将承担第一共和银

2023-05-02 互动:40

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为何再度“爆雷”

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为何再度“爆雷” (cctv.com)  距离三月的股价暴跌不到两个月,如今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再次面临生死危机。有分析指出,受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等因素影响,很多美国区域性的中小银行正面临着与第一共和银行类似的困境。  02:34  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在3月份相继关闭后,第一共和银行当时也面临较为严重的挤兑风险,为避免其成为下一个倒下的美国区域性银
2023-04-30 互动:60

不要搞错了,消费的真正问题是过度、超前、透支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的消费问题,一直是这样的一种叙事:中国人的特点是节俭,不爱花钱,偏爱储蓄;于是,造成消费不足,内需疲软,拉了经济发展的后腿;要促进经济发展,就要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这是真的吗?我的看法是,如果说在改革前这大体是事实,现在已经完全不是这样;如果说在一些老年人身上还有这样的倾向,年轻的一代已经完全不是这样。  有一个观点,我已经讲了起码十年: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
2023-04-27 互动:95

为何美国商务部长戴琪也不愿意与中国“脱钩”

  4月20日,继美国财长耶伦之后,一贯主张对化强硬、大打贸易战的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嘴软了。她还说:鉴于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重要性,美国与中国的脱钩 “不是目标,也无法实现”,“华盛顿并不寻求将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脱钩”。她还强调,拜登政府所有成员都非常明确地表示,“无意与中国经济脱钩”。然后又说了诸如“对中国进行针对性很
2023-04-26 互动:83

解决经济危机应该用整体的思维,而不是半截子办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章36自然段有如下一段论述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话,他的大意是,经济危机的产生不是由于个人消费需求的直接缩减,而是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缩减:  资本主义生产所生产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决于这种生产的规模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而不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待满足的需要的预定范围。在大量生产中,直接购买者除了别的产业资本家外,只能是大商人。在一定的界限
2023-04-21 互动:68

听说苹果要革华尔街的命了,你信吗?

  这几天到处都在炒苹果的Apple Card提供4.15%的年利率,没有费用,没有最低存款,也没有最低余额要求。然后热搜来了个“你还在用余额宝吗?”  呵呵,想搞热度可以,拿了苹果的宣传费帮忙宣传可以,但您不是个小自媒体,大平台何必玩惊悚体,还要不要可信度?  Apple Card的储蓄功能只在美国开展,接受美元存款,跟你人民币玩家的支付宝有一毛钱关系?  不过苹果这把倒也揭露了一个秘
2023-04-21 互动:39

西方左翼对数字资本主义人的“新异化”的批判及其启示

西方左翼认为,数字资本主义引发了人的存在论变革,正在使人从现实实体向抽象虚体、从有身份的人格向无人格的身份、从独立性个体向独异性群体转变。
2023-04-17 巩永丹 互动:18

全球金融风险还在路上

  周五老美公布了一份很糟糕的消费数据:三月份零售环比下降1%,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0.4%。  有人可能觉得这也没啥,但你得跟CPI数据放在一起看,三月份CPI环比增长0.1%,在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零售额还在下滑,说明消费已经出了大问题,老百姓没钱买东西了。  美国信用卡支出的数据则更恐怖,三月份第三周支出下降10.3%,扣除食品外的支出下降幅度则达到了13%。  以前世界经济运转的
2023-04-16 互动:65

子午|大水漫灌还行不行?不可回避的两极分化

  4月11日,央行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的说法是,“尽管银行持续下调存款利率,但依旧不能阻挡老百姓的存钱热情”。  “老百姓”这个词的用法未免太过广泛了——  某财经媒体综合央行此前发布的数据,将“北京人均存款接近27万元”这个话题推上了热搜,
2023-04-15 互动:294

吴铭: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很好!

  本月4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访问中国时,向中国领导人请求,由中国出面来组织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这事,发生在马克龙访华、聆听经典名典《高山流水》期间,发生在中国巴西贸易即将以本币结算期间,发生在俄罗斯对西方贸易用卢布结算之后,发生在中国促成伊朗-沙特和解、中阿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之后,发生在美国刚刚解决了硅谷等银行破产之后,发生在瑞士宣布重新中立、又旋即宣布不再中立
2023-04-11 互动:152

这个数据清晰表明,美元霸权5年内必崩塌!

  2022年,哪些国家是逆差大国,哪些国家是顺差大国?  看明白这些数据,你就明白,美元的霸权,很难再扛过未来5年。  2022年,所有的顺差大国,都是资源国,几乎都是中国的朋友,他们都不缺美元,但纷纷想放弃美元,都在向中国靠拢,和中国本币结算。  而所有的逆差大国,都是欧日韩的制造国,几乎都是美国的狗腿子,以后他们的美元只会越来越少,只能抛售美债或推动本币结算!  特朗普刚走出法庭,就抑制
2023-04-08 互动:146

黄金和摩根大通,谁会率先崩盘?

  又是惊心动魄的周五,国际金融市场最近特别喜欢趁周末暴雷,这叫迅雷不及掩耳盗铃。  好多悲催的投资者在周五还做财富美梦,到周末直接开始怀疑人生,到周一说不定自己持有的标的物已经被强行打一折出售了,百年瑞信不就是这么玩的?  最近市场上疯传摩根大通手上一堆黄金的空头头寸已经超过自己的资产,只要黄金敢涨,小摩就会爆仓,真要发生此等大事,那可要比2008年引爆次贷危机的雷曼兄
2023-04-08 互动:63
1 2 3 4 5 6 7 40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大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