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板出兵抗美援朝,可谓毛泽东一生中“最艰难的决断”。叙述的文章很多,无须重复。只是突然感觉,这个决策实乃顶天立地之举。
所谓顶天,即顺应天道、合乎情理,是“替天行道”之举。所谓立地,即符合自身的利益需求,是脚踏实地的选择。
首先,毛泽东拍板出兵,“替天行道”的态度十分鲜明。
就在1950年10月4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面对各种有理有据的反对意见,毛泽东说:“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而且,出兵前后,在向人解释出兵理由时,“邻居有难、不能置之不理”,是他经常提出的理由。
可见,毛泽东拍板出兵,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替天行道”之举。
至于利益方面, 更是有充分的考量。
对此,毛泽东有言,“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可见,这是充分权衡对比之后的决策。
至于具体的利弊,主要体现在“三把刀”上。正如毛泽东所言:“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其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而且,如果我国不出兵,金日成溃败后会在我国的东北建立一个流亡政府,朝鲜残余部队会在我国东北与美军隔江对峙、互相骚扰。为此,苏联方面可以根据条约在我国东北大量驻军,中长铁路、旅顺港和大连港依旧被苏联控制,等等。我国的处境十分被动。
无疑,毛泽东辗转往复,权衡利弊得失,那是费尽心血。得出“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结论,使他痛下决心、断然决策。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确实是毛泽东的顶天入地之举!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