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仁义慈悲的毛泽东

秦东兴 · 2022-06-21 · 来源:滹沱石桥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自古以来,就有慈不掌兵的说法,兵法就是严厉无情的,兵圣孙武子为吴王练兵,吴王为了考验他,就把后宫的姬妾交给孙武训练,孙武在多次申明纪律规章之后,吴王后宫的姬妾还是不服从命令,于是孙武就行兵法,斩杀了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姬妾,于是纪律肃然,令行禁止,把后宫姬妾们训练成了铁血队伍。这就是成语三令五申的由来。

  毛泽东祖辈,也是出身行伍,毛泽东的祖先毛太华,被韶山毛姓奉为始祖,在《毛氏族谱》中,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二修一卷载:“始祖太华,元至正间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澜沧卫。娶王氏,生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以军功拔入楚省,惟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与之偕,解组侨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没,葬五里牌道士山,后清一、清四二公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七都七甲韶山家焉,开种韶山、铁陂、乌塘、东塘等处,共田四百余亩,编为一甲民籍。”

  毛泽东18岁就读于曾国藩创建的湘乡中学,在第一次护国运动中,积极参军,但是旧军队很明显是不符合他发展的环境,所以在部队解散之后,他选择求学进入了湖南师范。

  在湖南师范受到溃兵威胁时,毛泽东以他的勇敢,睿智和仁慈漂亮地完成了他人生之中第一次大胜仗:

  为了防止本校师生受到劫掠,湖南第一师范校方决定,将全校师生疏散到长沙城东暂避灾祸。身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友会总务的毛泽东,听到这一消息后,向校领导提出,可以让正在接受军训的学生自愿军负责守卫学校,校方同意了毛泽东的建议,指派军训的学生把守住校门口及周围地区。北洋军阀一些零散的溃兵途经校门口时,都不敢妄自闯入。

  18日,一支上千人的北洋军阀溃兵到来了,因不知长沙的虚实,他们只是在第一师范以南的猴子石一带徘徊。

  隐蔽在一旁的毛泽东,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溃军的症结所在。他认为,这些北洋军阀的溃军在此逗留不进,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长沙城里的虚实。于是,他把200多个军训的学生军和50多个护校警卫分成3队,让他们手拿木枪,分布在猴子石周围的几个山头上;同时,与附近的几个警察分所达成了默契,决定由他们鸣枪并呐喊,学生军则大放鞭炮。这样,就造成了对北洋军阀溃军包围的声势。

  经过毛泽东这样造势,本来就惊慌失措的溃军以为,长沙城里果然壁垒森严,不敢冒进。就在这时,毛泽东又采取了进一步措施,他让湖南第一师范的两个同学用桂林话高喊:“傅良佐早跑了,南军(桂军)已经进城了,你们赶快投降吧!”随后,毛泽东又派人去和溃军交涉,把北洋军阀这上千溃军带到湖南第一师范的前坪上,他们竟然全部缴械投降了。

  第二天,毛泽东又与湖南商会协商,决定由商会出钱,对这一些溃军进行了遣散,至此,长沙城避免了一场劫难。

  毛泽东圆满地赢得了这次胜利,基本上奠定了他勇敢智慧仁慈的用兵风格的基础。

  秋收起义的部队收到了挫折,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毅然改变了原定的进攻并夺取省城长沙的计划,及时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走上了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秋收起义中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基本骨干之一。

  三湾改编,把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实际只有第一、第三两个营,每营三个连,加上原来的特务连,共有七个连队。多余的干部组成军官队。伤员与战斗员分开,成立卫生队。经过整编,人员虽然减少了,但队伍却精干了,战斗力有明显提高。

  整编过程中,毛泽东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宣布:

  革命自愿,愿走者走,愿留者留。走的人,根据路途远近,发3至5元路费,开证明信允许离队,并希望他们回到本地继续革命。将来如愿意回来,还可以归队。

  支部建在连上,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制度,官兵平等,组织了士兵委员会,等等凝聚力极强的以人为本的政策。

  善于争取群众,成为了红军和共产党的法宝!

  1928年3月30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桂东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47年重行颁布,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因为红军的纪律严明,官兵平等,买卖公平,进门担满水缸,离开清扫院子,红军赢得了军心民心,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在没有任何外援,资源匮乏的井冈山区,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中央红军根据地。

  南昌起义的部队,平江起义的部队,宁都起义的部队,哪一只都比秋收起义的部队人多,训练有素,但毛泽东以其胸襟和气魄,征服了这些同志的心,比如说曾经对他有意见的陈毅,后来衷心钦服,曾经对项英说:你不信润之,只能证明你没水平。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元帅,也曾与人衷心的说,我哪里会打仗,都是跟老毛学的。

  人少不是问题,枪破不是问题,天寒地冻也不是问题。那么,红军为什么能打胜仗,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为什么能以弱胜强?事实上,毛泽东写的那首诗词,就给出了答案: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众志成城,就是红军能打胜仗的根本原因。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为中国工农红军制定了优待俘虏的政策:一不打,二不骂,三不搜腰包;受伤的给予治疗,自愿留下的就接收当红军。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中共中央提出了以下新的工作方针:一、对俘虏释放或留用,应权衡利弊,灵活应用,应以积极争取为主,不应以消极放走了事;二、俘虏教育问题,是争取俘虏的极重要工作;三、大胆使用俘虏,进行对敌军的瓦解工作极为重要。”

  1947年12月21日,毛主席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对晋绥平剧院演出队发表讲话,他举例说:“一年多的自卫战争,我们已消灭敌人一百六十多万,其中俘敌一百零几万。我们打仗,部队主要是靠俘虏来的蒋军士兵补充,……这是我们解放军扩大队伍的一个特点。这是世界上任何军队所少有的,而我们一贯就是用这个老法子。”

  在解放后,对待俘虏的一些战犯,也是经过思想教育,促进转化,然后特赦:

  毛主席还提到,这些人还有工作能力的可以给他们安排工作,那些有病的则要像对待自己干部一样给他们治病,而且要来去自由,他们想回台湾也要让他们回去。

  毛主席高瞻远瞩的伟大决策

  看到这份批示后,华国锋瞬间就感受到毛主席的大气魄和深谋远虑。

  不过当时也有人不解,不明白毛主席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这些战犯曾经作恶无数。

  其实毛主席这么做,是有非常深远的考虑的,绝对是高瞻远瞩。

  首先第一点,我们这么做可以改善与台湾的关系,促进祖国统一。

  在这些战犯中,基本上都是国民党人员,而且有一些人的家属还在台湾,把他们特赦是可以修复两岸关系的。

  比如前几批特赦的廖耀湘,杜聿明等人,他们在特赦后就曾多次呼吁两岸统一,为改善两岸关系做了很大的贡献。

  廖耀湘

  第二,这么做可以展示新中国宽广博大的政策,彰显大国气魄!

  要知道,之前被特赦的战犯虽然大多数都幡然醒悟,投入了新中国的建设中,可仍旧还有一些顽固分子竟然恩将仇报,无耻的扭曲战犯管理所中的事实,而释放这些战犯就可以十分有力的反驳这些无耻之徒。

  就比如最后一批战犯中的段克文,他在特赦后到了美国竟然在报纸上污蔑中共政策,歪曲战犯管理所中的事实。

  这个时候,同样是最后被释放的黄维和周养浩十分愤怒,直接站出来进行反驳,对段克文进行反击。

  黄维

  周养浩在媒体镜头前说道,“正是由于伟大的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政策,我才能和家人团聚,段克文这家伙一向反动,他的话是不可信的。”

  通过周养浩等战犯的表现,我们更能看出新中国对战犯的宽大处理和博大政策,更能看出毛主席的高瞻远瞩。

  1975年3月19日,最后一批共293名战犯获得了特赦,当得知这个消息后,众人全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纷纷感谢毛主席和伟大的新中国。

  3月23日下午,293名特赦战犯身穿崭新的军便服来到北京饭店参加欢送会,现场喜气洋洋,大家都非常高兴。

  杜聿明、李仙洲等前6批被特赦的人员,全都特地赶了过来。

  叶剑英、华国锋等中央领导也都到达现场,特赦人员全都激动鼓掌,十分兴奋。

  会上,黄维、文强作为特赦人员代表做出了发言:

  “过去我们为维护反动独裁统治,犯下了许多恶行,如今在伟大的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获得了新生,我们以后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特赦人员都非常激动,自发的一起高呼口号,纷纷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欢送会的情况及时地送给了毛主席,他听后很是高兴,决定再给每个释放人员200元和100斤粮票。

  这就相当于,他们每个人可以得到300元和100斤粮票,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钱。

  会议结束后,大部分特赦人员都前往全国各地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但有10个人留在饭店门口,因为亲属在台湾,所以他们报名前往台湾。

  新中国早就说过来去自由,不问任何理由,只要他们报名就批准。

  于是随后政府便派飞机把他们送往香港,并把他们安全安置到了兰宫饭店和帝国酒店中。

  他们很快就和台湾的亲属取得联系,都非常的兴奋。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虽然新中国对他们宽大处理,可台湾方面却拒绝接收他们,生怕他们泄露国民党当局的一些谎言。

  这让他们10人感到十分愤怒和不解,也引起了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

  随后,台当局再次派然到达香港,告诉他们只要发表反对共产党的宣言,就让他们回台湾。

  他们10人在改造期间都接受了共产党的优待,因此全都拒绝了这个条件。

  因为无法前往台湾,他们只能另谋出路,有4人前往了美国,其中便有周养浩,3人返回了大陆获得了很好的安置,2人留在了香港,其中有一人叫做蔡省三。

  留在香港后,他一直坚持发表正义文章,一直呼吁两岸统一,坚决反对“态度”,为推动两岸统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022年1月6日,蔡省三去世,享年104岁。

  蔡省三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发现我只说了9个人的下落,还有1个人没说。

  这个人叫做张铁石,当时到达香港后,他的儿子在台湾工作,可台当局执意要他发表反对共产党的宣言,否则不让他回台湾。

  张铁石无比悲愤,直接撕碎了“悔过书”,然后选择了自杀。

  这件事发生后立马在台湾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台当局被指责为“脓包”。

  可就算这样,台当局竟还不允许张铁石的儿子去香港办理后事,后来他只能偷偷前往香港,才算是把父亲的骨灰带到了台湾。

  从这件事我们便能看出台湾当局是有多么的心虚,在气量和政策上完全不能和毛泽东相提并论。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滠水农夫:刀郎新歌爆红乃是深沉的悲哀
  2. 成都大运会严禁转基因,中国出生人口倒退回抗战,应调查!
  3. 涿州水灾是一个信号,华北地区今后可能会经常遭遇类似情况
  4. 绝不允许“清华二胎奶爸”诋毁中国人民和人民领袖
  5. 改革到底难在哪里?——小岗村参观有感
  6. 美国人害怕了,不让中国人幽默了么
  7. 来自台湾的狠话:最早2年后美国就要对中国开战!
  8. 反间谍,是谁“脊背发凉”?
  9. 尼日尔政变背后的中美惊天对决!
  10. 子午|大灾面前,先斩“巨婴”?--别再污名化人民群众了
  1.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2.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3. 今夕何夕、竟然遍街的黄世仁和他的狗腿子?
  4. 赵磊:远离胡锡进
  5. 我们都被骗了!像“美国特工”见面会,说成耶伦与经济学家聚餐会
  6.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7. 发现《罗刹海市》爆火后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玩味。
  8. 老板们敢听《罗刹海市》看得懂《欢颜》?
  9.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10. 做梦解决不了房价下跌
  1. 赵磊:可懂“惊险的一跃”?——评林毅夫“消费拉动误导中国”
  2. 《罗刹海市》为什么突然爆火?
  3. 对中国渗透没白费,美国扶持的“内鬼”,开始露头了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将要来临
  5. 不许援朝?34国施压中国,话音刚落,中方宣布将派高官赴朝访问
  6. 你这么叼,中纪委知道吗?
  7. 常征:胡锡进的舞蹈再拜与山呼万岁
  8. 扒一扒北京耶伦女性精英饭局
  9. 刘振起:最痛的感受,剥功予罪,天下奇冤
  10. 警惕“叶利钦式”人物:被外国收买、培养、扶持,对国家破坏极大
  1.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丨因为毛泽东,解放军成就了“仁义之师”
  2. 预测全错,反杀好莱坞
  3.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毛主席时代的《人民日报》准确预判当下中国
  6. 还在卖,国家的利益还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