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得知毛岸英1950年牺牲朝鲜,贺子珍哽咽落泪:他是我的儿子啊

博览历史 · 2022-11-26 · 来源:今日头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1930年,国民党的监狱中宛若成了毛家妻子的“大集合”。

  带着毛岸英的杨开慧、两位妯娌王淑兰和周文楠,三人在狱中同时空相存,遗憾的是,杨开慧没能活着走出,她殒命在11月14日的识字岭,29岁的美丽年华就此为之,而毛岸英也自此成为了没妈的孩子。

  杨开慧

  但是到1938年,痛失杨妈妈的毛岸英与毛岸青,却多了一位贺妈妈,她不仅用拼命工作所得的牛奶、酸面包和温暖的怀抱让兄弟二人捱过了莫斯科的寒冬,得知毛岸英殒命朝鲜战场的时候,这位贺妈妈还痛心的说出一句“岸英是我的儿子,毛主席怎么舍得让他上战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

  作为毛主席的第一个孩子,毛岸英出生在1922年10月24日的清水塘。他的降生让毛主席多了一层新的身份,可动荡的时局却让父爱深藏口中,踏上革命道路的毛主席唯一能提供给儿子只有动荡的生活。

  毛岸英

  在岸英很小的时候,毛主席曾经心情复杂地说出过一句“为了革命事业,这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终日颠簸在不平静之中”。

  听到这里,杨开慧知道主席这是心疼孩子了,她既然选择成为毛主席的妻子,那便意味着她不仅接受了毛主席这个人,也接受他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听到丈夫这么说,杨开慧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毛主席

  她悄摸得起身走到毛主席的身后,双手放到毛主席的肩上一松一弛的为他按摩,轻声的说出一句“吃百家饭,走万里路,这些都是别人没有的经历,等岸英长大了,一定会感激你的”。

  杨开慧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但在1930年的10月,她却被敌人关进了监狱,再也没有了陪同孩子成长的机会。

  母亲用自己的慷慨就义守住了父亲的革命,也让同样作为筹码的毛岸英无罪释放,他恢复了自由之身,但生活却自此陷入了波澜。

  毛岸英

  身为娘家人,舅舅杨开智抚养了妹妹的孩子,可杨开慧辞世之后,敌人勒索毛主席的筹码便极有可能锁定在三兄弟的身上。

  长沙有亲人但不安全,毛泽民很快送来消息可将三个孩子送到上海抚养,辗转进入大同幼稚园,三兄弟以为折腾的生活终于可以告一段落安稳生活,但顾顺章1931年的叛变却让幼稚园被迫解散。

  毛泽民

  彼时最为年长的毛岸英不过9岁,可他却成了“沪漂”带着两个弟弟在繁华中夹杂着不平静的上海讨生活。

  毛岸龙生了病没钱医治、毛岸青遭到毒打无力还手,为了活着,他们卖过报纸、捡过地上的烟头,仅是生存就让他们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也终于在1936年的时候重新与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毛岸英与毛岸青

  活下来的二人被送到了苏联领事馆,看着年幼脸上却显有风霜之疲惫的二人,康生红着眼眶将两个孩子揽入怀中,“都过去了,等到了莫斯科,日子会满满好起来的”。

  14岁的毛岸英和13岁的毛岸青被送进了国际儿童院,脏兮兮的衣服被脱掉,他们也不用在街上饥一顿饱一顿的过生活,可对于毛岸英而言,他心中那片关于母亲的地方却日益寒冷,好似让他在麻木不仁的生活。

  毛岸英与毛岸青

  虽然国际儿童院中有很多孩子的父亲都是像毛主席一样投身革命的领导人,但毛岸英知道,对于他们而言,分别都是暂时的,等仗打完他们回到家,母亲依旧会一边念叨一边给他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会贴心的孩子掖背角,可对于毛岸英而言,这些已经是不可能。

  直到贺子珍的出现,毛岸英心中那片杂草丛生的地方才终于被爱再次填满。

  贺子珍

  1938年第一次见到贺子珍的时候,毛岸英并不知道他是谁,他的内心只是觉得这个姨姨很漂亮,却也很奇怪。她的眼睛看起来亮亮的,可对视的时候总是给人一种心境悲凉的错觉。

  这本不该是毛岸英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感知,但“讨生活”的日子毛岸英早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他一脸正经地打量着贺子珍,回过来神只听见老师的一句“好孩子快来,这是你们的贺妈妈。”

  贺妈妈?妈妈?

  迎着毛岸英的不理解,贺子珍解释了自己与毛主席的关系,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她还特意说出一句“你们是来莫斯科读书的,我也是,以后的日子咱们一起互相帮助”。

画中人竟是父亲

  接受“继母”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贺子珍不着急,而是用实际行动撬开了岸英兄弟的心门。

  贺子珍

  屋子里乱糟糟,贺子珍手脚麻利地就开始收拾,屋子里干净了,她又烧了满满一大桶水让兄弟洗澡,二人沐浴的时候,贺子珍便拿着二人的脏衣服到河边去洗。

  屋子焕然一新,兄弟二人的身上也是干干净净,打理好一切的贺子珍准备离开,却忽然间折返回来,塞进毛岸英手中一个字条“上面写的是我在东方大学的地址,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去找我,我不在的时候,你们俩可要好好学习功课,表现不好,我可是要惩罚的”。

  听到这句话,表情一直紧绷的毛岸英却瞬间笑了起来,因为她在贺子珍的身上看见了“母亲的影子”。他攥紧纸条笑着与贺子珍挥手告别,东方大学他始终没有去,但在心中,他却很快接受了贺子珍。

  因为贺子珍对毛岸英兄弟真的很好。

  毛岸英与毛岸青

  知道两个孩子需要学习用具,贺子珍即便为着支援前线,每月要织一件毛衣和三双袜子,双手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贺子珍还是会在深夜额外做工,只为多挣点钱给孩子们添置。

  每次去看兄弟二人的时候,贺子珍从来不会空着两个手去,她知道两个孩子喜欢吃水果,无论应季与否,她都会给两个孩子买着吃,即便自己每月只有70卢布的生活费。

  1941年李敏与朱德的女儿朱敏一同乘坐苏联的轰炸机离开了延安,四岁的李敏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只是一脸兴奋的看着越来越小的地面。

  贺子珍与李敏

  落地的时候,与自己一样长着黑发黄皮的人不见了,入目的多是与自己迥然不同的陌生脸庞,李敏很害怕,但很快就被贺子珍接回了家,一个热热闹闹,所有人都热烈欢迎她到来的家。

  对于小妹妹的到来,毛岸英与毛岸青一个赛一个的兴奋,每个节假日他们都会聚在一起,准备礼物的时候,贺子珍也总会一样三份,不会委屈任何一个人。

  李敏

  贺子珍的真心相待换得了两兄弟“贺妈妈”的称谓,在贺子珍忙的时候,毛岸英也总会带着李敏去玩。

  儿童院里的孩子们没有讨论父母身份的习惯,李敏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每每为这个问题烦恼的时候,她都会躲进一间活动室,因为这间屋子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张男人的画像,他和李敏一样都是黄种人。

  有一次,李敏坐在画像下发呆的时候,毛岸英正巧看见了,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坐在一边,等李敏觉察到的时候,他才小心的问出一句“妹妹,你是想父亲了吗?”

  “父亲?岸英哥哥你在说什么?画像之上的人就是我们的父亲吗?”毛岸英点了点头,但李敏却并不相信,认为毛岸英是在哄骗他。

  李敏

  毕竟是小孩子忘性大,这件事情很快就被李敏忘在了脑后,终日高高兴兴的,一家四口相偎捱过了莫斯科一个又一个的寒冬。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再一次被打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毛岸英有了选择的权利。

他是我的儿子

  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被迫转为战争轨道,儿童院的学生们也放下了学习的纸笔,开始在后方做些救护伤员、缝制衣物的工作。

  图片源自网络

  毛岸英是个例外。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经历是人生的第一次,可毛岸英已经在1931年经历过大同幼稚园的解散,他比别人更懂颠沛流离战战兢兢的感觉。

  身份的特殊让毛岸英本可不必奔赴战场,可在战争最为残酷的1942年,毛岸英却给斯大林写了一封请战书。开篇之时他绝口不提自己是毛泽东的儿子,直言自己是一名普通的中国青年,承蒙苏联五年的照顾,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法西斯的铁骑蹂躏苏联国土,自己却无动于衷。

  斯大林

  为了双重保险,也为了如愿上战场杀敌,在信件的末尾,毛岸英才注明自己的父亲就是中国的毛主席。

  时任苏军政治部主任的曼努意斯基注意到了毛岸英的这封信,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赞叹毛岸英的所为是“虎父无犬子”,自愿请缨的毛岸英如愿上了战场,同时也带走了贺子珍的心。

  贺子珍不在乎毛岸英担任坦克连指导员转战千里,直攻柏林,在碧海蓝天之上与法西斯军队屡战屡胜,她的内心只盼望毛岸英能够毫发无伤的回来。

  贺子珍

  身为“母亲”,贺子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建伟功立大业,她只希望他们可以平安健康,长命百岁。

  毛岸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时日,贺子珍一个安稳觉都没有睡过,家中的屋门发出一点动静,她都以为是毛岸英回来了,非要推开门去看一看。

  幸运的是,毛岸英毫发无伤,在1947年时候,李敏也与贺子珍一同回到了东北哈尔滨,回到了熟悉的国土之上。

  贺子珍(中)

  心中不忍与贺子珍分开,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回国之后的毛岸英先是请缨补上了劳动这一课,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他又一次请愿奔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朝鲜军民一同向恶势力开战。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毛岸英赴朝作战成了秘密事件,他的妻子刘思齐不知道,他的贺妈妈也无从得知,20世纪五十年代再次得到岸英的消息,距离他殒命在朝鲜已经过去了几年的时间。

  毛岸英墓碑

  李敏有了自己的事业未能伴在身边,见证贺子珍喃喃自语“主席怎么舍得?岸英小的时候日子都过得这么苦,好不容易生活有了盼头,主席怎么可以让他上战场,他是我的儿子啊”是她的侄女贺小平。

  贺子珍哭得伤心,好不容易哄住,可自此无论是在书上还是别人口中听见毛岸英的名字,她的双眼都会立刻通红,一副随时都会落泪的模样。

  虽然贺子珍与毛岸英并无血缘关系,但在苏联那段携手共度的岁月,她早已把两兄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她像毛主席一样真诚的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的活着,岸英离世的事实,贺子珍无力更改,但每每李敏前去看望她的时候,贺子珍都会着意叮嘱一句“你有时间多去陪陪思齐,她的心中肯定更不好过”。

  合照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她75岁的光阴,贯穿着爱与奉献,高尚和无私的品性,亦是值得所有人缅怀学习。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2.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
  3. 吴铭|温铁军关于工业化导致农业“贫困”的胡编、荒谬之处
  4. ​郭松民 |关于马先生登陆及其他
  5. 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6. 刘金华对胡鑫宇死亡之问四
  7. 蔡英文确认窜美,大陆发警告对她改变称呼,表明事态严重性!
  8. 她能怎么办?
  9. 绞杀在继续
  10. 官媒锐评“孔乙己文学”被喷,说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1. 过江伟人无分歧
  2. 昨晚高层公布的方案, 让许多人第一时间想起毛泽东的独创
  3. 张志坤:中俄两国正在做同一件事情
  4. 海牙国际法庭对普京发逮捕令,意味着什么?
  5. 秦明|不许污蔑鲁迅!“孔乙己太少、闰土太多”
  6. 那些还在鼓吹房产泡沫的人,到底安的什么心?有请日本人告诉我们真相!
  7. 1070万吨钢铁指标是谁的过错,为何一人担责?
  8. 请胡锡进过来一下:见识一下清华海归教授的“买办思维”!
  9. 中俄携手已成定局,美国无法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10.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1.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2. 吴铭|挣脱错误货币理论的枷锁,是打破美国霸权的前提
  3. 中美拔刀,暴风雨真的来了!
  4. 当权派的反击,最惨烈的政治报复来了!
  5. 厉以宁走了,留下了他最爱的贫富两极分化
  6. 河南不雅信息中的“三大金句”,必将遗臭万年!
  7. 谁是老人家“第二件大事”中最大的受益者?
  8. 顽石:说说慈禧太后
  9. 先被美国抄家,再被中国审判,这就是汉奸的结局
  10. 赵磊:刘伶不穿裤子,还是刘伶 ——毛刘的差距为啥这么大(五)
  1. 学习耿世生同志,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2. 《功过在人心》
  3.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4.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5. 沉痛悼念天津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刘晓铎同志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