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包产到户是毛主席抓“阶级斗争之纲”、反修正主义和防和平演变的纲中之“要”。
当年,公知们从形而上学的——就包产到户谈包产到户,叫人相信:“这跟走资本主义道路没直接关系”。这是荒唐的。事物是联系的、发展的,农业包产包干作为基础性的问题,它总要逻辑地要求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作相应的发展;总要、总会影响到其它方面,影响到上层建筑,而显现其“道路、路线”(这一点,使“事后知”的很多人,不久便看到,——其真理性已毋庸置疑;毛主席当年是在“不领错路”的高度历史责任感下,凭借辩证法早于人们看到这一点)。毛泽东主义的“路线论”十分明确,无论是社教,还是后来的文革,都贯穿了关于包产到户的社、资两条道路、路线的讨论;对以包到户为重要内容的资反路线的批评和批判。
毛主席在1965年,他通过对包产到户问题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阐述,作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发动亿万人民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曲。1965年5月25日,多年来一直苦口婆心——以至有点”喋喋不休“——地劝导、反对搞包产到户毛泽东,在井冈山对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反复叮嘱说:
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马社香:《前奏——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第151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人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了几百年,比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帝国主义在能源、资金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既合作又排挤,怎么可能让落后的中国独立发展,后来居上?过去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和井冈山的追求。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所利用。四分五裂,危险得很。印度不是分裂了吗?”“我们要摸索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防止修正主义,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的一些好制度、好作风。”
“包产到户”路线的运作,最终必然走向资本主义,——对刚进入社会主义大门的——经济上原本相对落后的国家,尤其如此。文革前夕,毛主席又一次地对此特别作了系统而具体的预警。他认为,一是,两极分化很快;二是,共产党很难保护工农基本群众基本利益;三是,出现阶级分化、时有人搞分裂活动;四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受帝国主义要挟;五是,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不通,即使搞成资本主义,不是人家的附庸,就是——极可能(!)——参与新老资本主义争霸,世界不得安宁,或同老牌帝国主义互相争霸(这更危险);只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吓阻资本主义战争,才能战胜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后的资本主义“人各为己”,在战争中无法凝聚民心,不能激发战斗力量。
很明显,毛泽东主义的认识是,中国要对人类作出贡献,自当坚持社会主义,支持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造育世界的良性社会生态、自然生态,避免资本帝国主义的战争。
……等等,等等。
在毛主席去世后,他的预警,不幸全部言中。令人欢欣的是,我党十八大后,已在为包产到户带来的两极分化、腐败和西资的要挟、包围,作“解套性”努力。尽管形势严峻,但希望还在。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