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行操控中国股市的机制:A股负泡沫的由来
钮文新
几乎所有国际投行对美国经济的评价都显得极有分寸,绝不吐露过于悲观的看法。相反,华尔街投行对中国经济所发表的悲观看法,明显要放肆得多。
7月15日(16日面向公众公开),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在香港高调唱空所谓中国“石油双雄”的H股股价。它把中石化评级由“中性”下调至“减持”,把目标价由9.45港元下调至6港元,调整幅度高达36.5%。
大摩甚至无视中国能源价格改革不断深化的事实,预言说:“中石化未来三年的盈利可能会下跌50%至63%”。
对于中石油H股,大摩尽管依然维系了它的“增持”评级,但却将其目标价由17.8港元大幅下调至13.3港元,调降幅度高达25%。
我们权且不表大摩降低“石油双雄”的理由有多么霸道与含糊其辞,仅就结果而言,15日当天,港股:恒生指数在H股下跌的拖累之下,大跌839点,跌幅3.81%;A股:中石油、中石化分别下跌3.78%和3.70%,拖累A股大跌将近100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股好端端的一轮行情,正值技术上稍需喘息之际,突然遭到强力打压,使得刚刚微露的曙光再次乌云笼罩。
此后,如果不是石油期货市场跳水,恐怕A股需要在2500点以下再寻支撑了。一个“不做脸”的A股市场很可能就此相伴奥运。
屡试不爽
这不是第一次,这样的一种市况在过去10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比比皆是。已经非常明显,华尔街大投行在香港呼风唤雨,让本来需要调整的A股市场,变得失去理性、恐慌脆弱、惨不忍睹。
远的不说,6月30日A股的大跌为什么?
去看看香港,高盛当天发表最新研究报告称:“基于H股指数12000-14800点运行区间的判断,高盛认为目前H股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但将H股指数未来12个月的目标点位从15800点下调至14800点,以反映每股收益的下降风险”。这分明是“明多暗空”!它实际是说,就算H股已经显露投资价值,但它没有多大的上涨空间。
高盛还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恶化”、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紧缩力度加强、上市公司盈利风险加大以及大宗商品飙升继续令股票市场承压,但目前H股和A股价格风险处于合理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长线投资价格。
试想,如此漆黑一团中国经济前景,又有谁会愿意长线投资?真够狠的!我们从未看到高盛用同样“凶狠”的语言去描述美国经济。
不仅高盛,在整个“次按危机”过程中,华尔街表现是如此齐心协力,他们就算会对美国经济做出一些负面评价,但最后总是要说上一句:这并不表明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而且,几乎所有投行对美国经济的评价都显得极有分寸,绝不吐露过于悲观的看法。
相反,华尔街投行对中国经济发表悲观的看法,明显要放肆得多。如果,一位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同时看到这些投行对美国和对中国的两份报告,他们也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前景远不及美国。
在香港,大声唱空中国股票的华尔街投行上演着“车轮战”。
除了中石化、中石油外,遭到同样命运的还有中资银行股、内房股(香港对内地房地产股的简称)、电信股、有色金属股等等。几乎是轮番打压。
道理何在?说不清!但能看清的是,一系列针对H股的下调估值动作,均发生在A股关键时刻。
热钱开心
中国股市6000点显然已经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繁荣”的特征,但是3000点呢?2700点呢?如果我们把股市看作经济的“晴雨表”,那当中国A50的平均市盈率甚至低于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时,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前景尚不及美国?这是不是一种“非理性萧条”?
很明显,今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除了出口以外,其他数据漂亮无比――外需下滑、内需上升;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在剔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之后,其他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8.4%,同比加快7.6个百分点。
我们当然无须讳言中国经济未来的风险,但这个风险比美国还大吗?
华尔街的大投行,它们并不糊涂,他们十分懂得中国经济对于未来世界的重要意义和它所可能具有分量,他们也十分明白中国经济目前的健康程度。
那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唱空中国,甚至不顾事实地夸大其词?
回答很简单,中国股市的“负泡沫”状态,符合“热钱”购买中国资产的利益,而这些“热钱”的投资顾问们,正是这些华尔街的大投行。
著名的谢国忠先生希望A股跌至2500点以下,当中国政府严查并有效抑制“热钱”流入速度之后,谢国忠又大喊“现在不要捞底”,这恐怕都代表了“玫瑰石投资咨询公司”客户的愿望,而这些客户恐怕没有中国人。
我们绝不可以天真地认为“热钱”会在高位接盘A股,它们极具长线投资的理念,它们必然遵从低吸高抛的原则。因此,在它们进入的初期,一定会营造市场“负泡沫”状态以便购买;而买足之后再吹“泡沫”,以便套现出逃。而帮助它们营造“负泡沫”和“泡沫”――两极市况的是华尔街大投行。这一点,在亚洲、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危机中已经屡屡被证实。
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热钱”之所以在全球每每大获其益,就是因为它们获得了华尔街大投行的鼎力相助;而华尔街大投行之所以能称霸全球金融市场,也正是因为它们可以指挥或调度“热钱”的流向。两者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支招A股
香港股市的确是个高度国际化的股市,也正是因为这种所谓的国际化,香港股市根本没有本土属性,中国人在那完全没有资本定价权,甚至没有话语权,它是一个听任华尔街玩弄的市场。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现实,港人不仅认账,而且早就习以为常了。
所以,中国必须强化对香港金融主权的控制力。否则,A股势必也会和港股一样,变成华尔街手中的玩偶;否则,中国金融乃至经济主权也会伴随着A股定价权的丧失而丧失。现在看,这个可能性正在与日俱增。
防范A股和港股市场发生大问题的需要两市兼治。
对港股,在加大H股对恒生指数的影响力的同时,H股的控制力也必须强化。而一个最为市场化的做法是:同时在香港和A股市场,对A50股票实施“竞争性做市商”交易制度,并允许担负做市商职能的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允许A50股票进行A、H股互换。
如此所为,至少可以获得八大好处。
第一,可以迫使担负做市商职能的证券公司大规模短线买进、长线持有A50股票,有力地对当前疲软的股市构成支撑。
第二,使中国的大盘蓝筹股流通筹码更多地控制在中国人手中,并避免“热钱”控制后对中国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第三,不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市场建设的方法同样可以达到迫使证券经营机构大量买进蓝筹股的目的,而且这种方法比平准基金更加市场化。
第四,稳定A50可以起到稳定A300的作用,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五,结合“竞争性做市商”交易制度的建立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使得融资融券业务更加有的放矢。
第六,通过A50股票的A、H互换机制,强化了A股市场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力,也可借助港股市场避免A股市场的大起大落。
第七,方便监管者的日常监控。监管者只需对A50的交易实施重点监控,就可以稳定大势,避免整体戏弄市场行为。
第八,借此可以强化内地和香港监管机构的合作。(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