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设置“教师节”的要害是复辟“旧社会”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2009-09-09 · 来源:乌有之乡
建国六十周年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设置"教师节"的要害是"尊孔读经",复辟"旧社会",

          坚决反对设置"教师节"!强烈要求废除"教师节" 

                   探索者  

   

引言:设置“教师节”的所谓“理由”,不堪一驳。要把现“教师节”由9月10日改为9月28日的实质是要把孔老二的“生日”设为“教师节”。让教师“过节”是假,为孔老二“拜寿”是真;提高教师的地位是假,让孔老二重新骑在人民头上是真。因此,设置“教师节”的要害是“尊孔读经”,复辟“旧社会”。  

对此,笔者表示坚决反对设置“教师节”,强烈要求废除“教师节”。  

昔日甚至于连蒋介石都“不屑于”干的勾当,今天的共产党是否“屑于”去干?  

教师是被“复辟党”从整体上裹挟了!强奸了!当枪使了!  

昔日,“孔教会”、“尊孔会”是“复辟党”;今天,各种名目的“孔教会”、“尊孔会”、“仁学会”等等都是“复辟党”。  

拙文详尽地批驳了含盖了所谓设置“教师节”全部的七条“理由”。希望读者逐一认真看看,笔者的拙论是否真有道理。假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如果有道理,敬请予以鼎立支持是为至盼。  

   

其一、“中国古代有尊师的传统,曾把天、地、君、亲、师并称。历代在太学或书院讲学的硕学鸿儒,往往被尊为一代宗师,他们的道德和文章受到后人的尊崇,历久不衰。即使在民间,教师也普遍地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推崇。”  

   

屁话!实际上是“读书做官”,把“尊孔读经”—— “尊师读经”,看作是敲开“富贵”之门的敲门砖!

   

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者,未有与焉。”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孟子·离娄下·8·31》)  

   

其中,曾子,是孔子弟子。后儒称其深谙孔子“仁道”的内涵,他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论语·里仁·4·15》),即对“长上”、“富贵”者,既忠心耿耿,又任劳任怨,死心塌地。伋(jí),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实际上,就是说曾子、子思遇上狼是羊,遇上羊是狼;碰主子是奴才,碰上奴才是主子。

何“师”?孔儒就是教人“遇上狼是羊,遇上羊是狼;碰主子是奴才,碰上奴才是主子”之“师”,既教人学碰上比自己尊贵者,如何做奴才;又教人学碰上比自己卑贱者,如何做主子的“老师”!尤其是那些“硕学鸿儒”!

对于这些,要看有关孔子的,有文字记载的事例那就太多了。笔者在此就不多说了,读者可参见笔者的拙文:《孔子——一个难画难描的野心家、阴谋家和牛皮匠》、《“圣人”是周殷奸、奴才的代名词,“儒学”是“二丑”之“术”,孔子是“二丑”之祖》等等。  

“学”何?当然是孔儒之所教,既学碰上比自己尊贵者,如何做奴才;又学碰上比自己卑贱者,如何做主子的“本事”。孔儒一类“师”只有这点“本事”,也只能教人这点“本事”。所以当“卫灵公问陈于孔子”时,孔子只能无奈地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并且“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15·1》),悄悄地溜掉!有人可能要问:孔子说是“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除了“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以外,难道孔子就没有再学点什么?笔者说:“没有!”让我们看看至今为止有关对孔子的文字记载吧,年幼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稍长,《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成年,《孔子家语·观周》:“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论语·子张·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所“尝”“学”而“闻”之者,只是“俎豆之事”也!“俎豆之事”者,就是教人“碰上比自己尊贵者,如何做奴才;碰上比自己卑贱者,如何做主子”的“学问”。当然,其中还包括着“事鬼神”,对大大小小各种级别的“鬼神”,是当“老爷”?还是做“孙子”?据孔儒说,“鬼神”与“人”一样,也有“尊卑”、“贵贱”之分,并且分得还很细致严格。  

人称 “子以为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7·25》)孔子教其子伯鱼是“学《诗》”,“以言”;“学礼”“以立”(《论语·季氏·16·13》),皆“俎豆之事”也!

孔子所特别强调的“学”,是“学诗”、“学礼”,并非安邦救世之策或强工益农之识,而是教,教育、培养所谓“言语得当,举止得体”的统治阶级奴隶主贵族或封建官僚地主所喜欢的奴才。这是两千余年以来旧中国教育之痼疾,其贻害无穷。

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好好学习,将来好建设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现在的教育是“好好学习,将来好找个好工作,多挣钱,孝顺父母”。打开电视,除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多角恋爱、亲亲抱抱、打打杀杀、贪污行贿、抢劫盗窃等等,就是这些。笔者几次看到,电视主持人问所采访的新入学的大学生的理想是什么,无一不是这类回答,这已经成了现在大学生关于“理想”的标准答案。这与其上,也只差一步之遥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1·2》)  

   

只要“孝弟”了,则“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再加上对“钱”的崇拜,即对“权贵”的崇拜,与“奴才”也就相差无几了!

孔子是如何“教”弟子,弟子是如何“学”的?在《论语》的第一章第一段第一句话就说得很清楚:“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túi)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据钟肇鹏的《孔子年谱》,时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鲁哀公三年),孔子60岁。“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讲授和演习近于失传的被时人厌恶、恨透了的周王朝礼仪,即做“奴才”的“经典标准动作”。诸如: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趣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论语·乡党·10·3》)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论语·乡党·10·4》)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论语·乡党·10·5》)

   

你看:孔子“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趣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你看:孔子“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你看:孔子“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孔子做奴才的一招一势,绝对是“专业”中的大师级水平!

这就是孔子师徒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中庸·27》)。“周礼”乃孔子师徒的猎取“富贵”之本,不仅时时叫卖,也处处演练,以“待贾”(《论语·子罕·9·13》)也!孔子师徒也就是靠这些东西招摇过市,到处招摇撞骗。

这就是孔儒千年万年不变的“以一贯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这就是孔儒两千余年来在中国的为教!!!  

   

孔子之学,饾(dòu)饤(dìng)拘谨,止于自为,不与治乱相关。(《破邪论·从祀》)  

   

“孔子之学,饾饤”之事,与治国无关。[明清]黄宗羲的这个结论是很深刻的,千真万确,真是入木三分!  

皇帝是天下之“至尊”、“至贵”,别人都是他的“奴才”,只有他是“主子”。《韩非子·显学》:“儒之所至,孔丘也”。故皇帝惟赐封孔子为“万世师表”——世世代代做“奴才”的“经典标准”!舍其岂谁!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在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统治或半统治中国的东西。这一部分文化,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办理的文化机关之外,还有一些无耻的中国人也在提倡。一切包含奴化思想的文化,都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又有半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经济的东西,凡属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反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人们,都是这类文化的代表。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个兄弟,他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论》)  

   

建国领袖毛主席说得清楚明白:“在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统治或半统治中国的东西。这一部分文化,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办理的文化机关之外,还有一些无耻的中国人也在提倡。一切包含奴化思想的文化,都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又有半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经济的东西,凡属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反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人们,都是这类文化的代表。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个兄弟,他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  

“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在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统治或半统治中国的东西”,即反映旧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东西。“这一部分文化,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办理的文化机关之外,还有一些无耻的中国人也在提倡。一切包含奴化思想的文化,都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又有半封建文化,这是反映中国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经济的东西”,即反映旧中国半封建性质的东西。“凡属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反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人们,都是这类文化的代表。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个兄弟,他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  

毛主席说得很清楚:“凡属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反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人们,都是”“封建文化的代表”。“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个兄弟,他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  

据此,请中国现在诸位“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的人们,你们自己说说,你们自己给自己定个位,你们是何类“文化的代表”?你们“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的目的是什么?笔者真不知道现在当政的这些共产党大员,读没读过《毛泽东选集》,怎么连“尊孔读经”是“封建文化”,它是“帝国主义文化”的“非常亲热的”“兄弟”,“他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都不知道,这个官是诸君是怎么当的?社会主义诸君是怎么干的?起码象这样一些马列毛的经典警句诸君是应该知道并记住的,甚至于应该背过,做个“教条主义者”也比现在这样好!……做着共产党的官,却不知道共产党是干啥的?当着共产党的大官,革了那么多年的命,却不知道“尊孔读经”、“旧礼教旧思想”都是“封建文化”,是革命的敌人,是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不知道“凡属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反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人们,都是”“封建文化的代表”!“革命”都“革”到这个分上了,“革”这样的“命”还有个啥劲!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应该把革命推向前进,非但不推进,反倒把费了九牛二虎的气力已经打倒了的“尊孔读经”、“旧礼教旧思想”的“封建文化”,重新再放出来扶植起来,只在国内“尊孔读经”还不行,还要让全世界都“尊孔读经”,共产党在世界上不是建“马列学院”,而是在世界上到处建“孔子学院”,笔者真不知道这搞的是哪门子的“革命”?这样,让人民大众如何跟着走?是否诸君能给人们讲出个一二?是没读过不知道,还是读了,而倒行逆施,明知故犯?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明文写道:  

   

……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序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一章总 纲·第一条》)

   

《宪法》上明明写着“……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现在诸君却是提倡“尊孔读经”“封建文化”,把“封建文化的代表”重新再扶植起来,让“封建文化的代表”“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不是在“自毁其国”吗?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zhú)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苔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尊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国相,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jiǎng)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史记·曹相国世家》)  

   

据《史记·曹相国世家》载:刘邦死后,其子刘盈(公元前195年)继位,是谓惠帝。据史书说他是一个不喜欢权术,而讲究实际的皇帝。他在相国曹参的协助下,继续推行刘邦的治国方针,轻徭薄赋,获得人民的欢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曹参任国相后,推荐和选拔了一大批务实而不图虚名的官吏,用以代替那些不干实事而又好生事端的官吏。从此,一些具体的事物他就不再过问,整天在家喝酒闲聊;公卿大臣去找他请示政事,他也借故岔开,待之以酒,使其喝得酩酊大醉而归。惠帝见他整天不理政事,就让曹参的儿子窋去问他。他却把儿子痛打了一顿!惠帝知道后便直接把曹参找去,亲自询问。曹参恭恭敬敬地问道:请问陛下,你与先帝相比,谁更英明?惠帝说:我怎敢和先帝相比?曹参又问道:我与萧相国相比,谁更贤良?惠帝道:似乎卿不及萧相国。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既然陛下不及先帝,我又不及萧相国,先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制订了一套完备的法令政策,我们认真遵守,继续推行不是很好吗?惠帝听后,称赞道:很好!曹参根据“黄老之术”,认为只有当政者清静无为,简政安民,才有国家安定,百姓富足。这种思想正适宜于经过秦二世昏政和楚汉相争长期战祸之后,人民渴望国家安定的需要。惠帝根据曹参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生养的政策。他奖励人口增殖与土地开垦。他注意减轻百姓的徭役和赋税,两次修长城,每次只征民工十四五万人,每次每人不超过30天,把刘邦时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他继续贯彻与匈奴和亲的政策,而获得了一个安定的边境。当时,百姓歌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太史公曰:“参为汉相,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当然,官方史书不可能没有水分。象“嫁祸与人”、推委己过”的事,在汉惠帝刘盈身上也是时有发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然今亦请诸君“自察”:君孰与毛泽东、周恩来?  

笔者是一个所谓“人家起来都干了半天活,才睡醒的人”,诸上所述,估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中国人都早已经知道了。其中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今天只是随便说说。中国有寓言《掩耳盗铃》、谚语“光屁股推碾子,转圈丢人”。西方有寓言《皇帝的新衣》。无论是“寓言”还是“谚语”,其实都是一些“劝人方”。

“尊孔读经”是什么样的“传统”?是中国反动统治者的“愚民”“传统”!获得解放新生的中国人民应该彻底砸烂这种“传统”!与其彻底决裂!

忽悠着中国人民重新恢复这种传统,为此甚至于还设置了什么“教师节”,无论名称如何好听,旗帜如何漂亮,其目的都是复辟被人民大众打倒了的万恶的封建社会!让中国人民重新恢复被愚弄、被毒害了两千余年,深受其害的而经过无数流血牺牲、千难万险才砸烂了的“尊孔读经”,重新自己再恢复起来,无疑是对中国人民最明目张胆、最卑鄙的侮辱!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最肆无忌惮的颠覆!对中国人民力量和智慧最无耻的挑战!

“即使在民间,教师也普遍地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推崇。”这是在公开地强奸民意!“人民”“尊敬和推崇”这样的“教师”,那是“人民”还没尝够、受够他们的“苦头”!  

   

其二、“1932年,我国国民党中央政府,曾规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这是蒋介石1925年公开叛变革命之后,否定五四反帝反封建,重新恢复“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复辟封建思想道德专制所干的一庄丑事!对其不应该赞扬,而应该鄙视!因此,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作领导人发表书面谈话,宣布废除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  

蒋介石是孙中山的叛徒,是“国民革命”的叛徒。难道也要昔日没被蒋介石杀光剿灭的中国共产党人,今天也要以蒋介石和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央政府”为榜样,学一个蒋介石!

好一个“我国国民党中央政府”!你给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倒是打得火热!蒋介石的“中华民国”那是你的“国”,可不是人民大众的“国”!那是一小撮封建地主、官僚资本家、帝国主义华奸所霸持的把人民大众当牛做马的“国家”。人民大众的国家是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我国国民党中央政府”,就把提议案人的面目昭示得一清二楚了!原来是一个“封建文化的代表”,是一个“帝国主义文化”“非常亲热”的“兄弟”!是一个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在大陆上的遗老遗少!

   

其三、“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作领导人发表书面谈话,宣布废除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因劳动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活动内容很多,而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实际上几乎等于不存在。”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作领导人发表书面谈话,宣布废除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  

“废除”得好!“改用”得也好!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一个胜利成果,也是使“教师”走上劳动自新道路的开始。把教师视为劳动者的一部分,团结了广大教师,让教师在团结中得到改造而获得新生。  

据说教师是“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也属于“劳动人民”。既然教师也是“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已经有了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其他行业的“劳动者”对此也均无异议,为何独独教师却不愿意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自己的节日?这不是教师在公开地与“劳动人民”离心离德,划清界限吗?

对此,据说“因劳动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活动内容很多,而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实际上几乎等于不存在。”这是在胡找理由!“劳动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活动内容很多,而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实际上几乎等于不存在”,若要这样说,那么其他人也都可以这样说,那么“五一劳动节”对谁也“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实际上几乎等于不存在”!“劳动者”有各行各业,分门别类种类繁多,这样是否每一种行业都需要单独设立一个节日?如果这样,不仅“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多余,必将使中国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忙于“过节”,陷于“过节”的灾难之中,一天过两个节也来不及!然而,现在看来,只有教师这个行业的“劳动者”独搞“特殊”,其他行业的“劳动者”还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但实际上也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虽然各类“劳动者”都在 “五一”这一天过节,但基本上在各类“劳动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集体活动,基本上是各过各的节,几十年来都是教师自己过节,怎么会没有“特点”?并不存在“活动内容很多”,“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的问题!没有“特点”,那是教师领导组织上的问题,与“5月1日”过并没有什么关系!教师自己拉不出屎来,却埋怨建茅房的日子选得不对!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那么一大群,都是所谓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拉不出屎来,却不知道应该去吃“通便灵”,或喝“通便茶”,而要求“重盖厕所”!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教师这个行业的“劳动者”,却是马上就与其他行业的“劳动者”,特别是“工农大众”拉开了距离,而向“国家公务员”靠拢过去。这不正说明“教师”这个行业的“劳动者”仍然与其他行业的“劳动者”,特别是“工农大众”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同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5·4》)这是两千多年以前奴隶主贵族的教师爷孟轲给人们的第一教义。而“教师”这个行业的“劳动者”的所作所为,不正是在向世人昭示着自己的“劳心者治人”,“治人者食于人”的实际“身份”吗?

   

其四、说“教师”这个职业高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需要特别地予以尊重”。  

   

如果这样说,那么“工农大众”,还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来!没有“人类的衣食父母”,哪来的“人类灵魂”,没有“人类灵魂”,要“灵魂工程师”干啥?

进步的、革命的“教师”,在人民解放事业中是值得尊重和爱戴的,但也不要太高看、拔高自己了!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各种各样!也不是都一样。脱离了工农大众一切都是扯淡!

   

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sǎn),十日,子路为享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女:曩(nǎng)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嬴饱,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墨子·非儒下》)  

   

其中的“孔某”,就是孔丘。“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嬴饱,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这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皇权御封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二先生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灵魂”和他所塑造的“灵魂”!  

笔者的小学时的第一个老师是每逢“八月十五”之前,都要在课堂上挨个同学统计“八月十五”这一天能给他送些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并一一登记在册,到时“按图索骥”。读中学的最后一个老师,是被学生“抓”了“奸”,从床底下拖出来的!当然,这要比现在那些死于小卧车中的中学校长、嫖洋妞被警察捉了(这种事现在一般警察并不管),反而以什么“是有感情的‘一夜情’”相抵赖的大学教授、逼着女学生跳楼自杀的“博导”等等诸类还要光彩得多些!笔者的小孩上小学时的老师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是:老师询问了班上每一个同学的父母工作单位、职务、电话号码等,下课后,老师让他们做的第一个家庭作业是让他们回家告诉他们的爸妈到学校找她,我家是小孩妈去的,任务是给她量体做了一套“时装”……  

五年多前,2004年1月4日晚上8点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剖露了一个案例:说山西省白水县尧禾镇车庄小学原教师王富荣因强奸幼女被判死刑。王富荣供认其从1987年以来,十几年中在三四个学校里,对于十几个幼女强奸了数百次之多,虽曾有多次暴露,许多教师也早有所察觉,却没有人出来揭发;甚至于当被害学生的家长找到学校、县里主管教育的部门,也都被他当时所在学校的校长和有关县里主管教育的领导给“协调”,“私了”了,也就是给包庇下来了。不仅如此,王富荣还获多次提升,由一个“民办教师”,转成一个“公办教师”。最后问题是由一位原车庄小学的女民办教师贺赵兰,在受害学生找她哭诉,寻求她的保护时,点燃了她的良知和正义,才向当地有关公安部门举报,让王富荣这个恶魔得以制裁。与恶魔王富荣恰成鲜明对比的是:当记者采访贺赵兰时,贺赵兰却已被免职在家。她说,学校里对她的这一义举“没有一个人认为是对的”,“他们说外人报案犹可原谅,你作为一个本学校里的老师,你怎么能去报案呢!应该‘捏了包子’,挡住才对”。也就是由于贺赵兰的这一义举还使她失去了工作。贺赵兰原所在的学校当局,借“整顿民办教师”队伍之机,把她驱逐出了车庄小学。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这就是当今我们教师队伍的现状!至少是现状的一个个案的缩影吧!然而个别地方可能比此更为严重!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13·18》)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 闻 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7·31》: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gǔn)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孟子·万章上·9·3》)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zōng)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訢(yīn)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13·35》)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孔儒的行为,特别是“修史”,的教条、遵则。孔儒崇尚“亲亲”、“贵贵”、“上上”,崇尚其之间相互隐瞒包屁。根本就无所谓社会生活中的“公平”、“公正”和“正义”可言!

   

其五、教师“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那么工农不是“熬干自己,喂大了别人”?教师是聪明人,很熟悉“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赚横财不富”的“道理”。按照“教学大纲”应该在课堂上讲授的课程有些教师故意不讲,而把它安排到“辅导课”上讲,再让学生付钱听他(她)的辅导课。或者任何找个什么“理由”,例如“不准毕业”什么的,收取点学生或学生家长的“大礼”!教师与学生,这种近乎“狼与羊小”的关系,教师要想找个“理由”,并非难事!现在培养一个学生,往往需要一个普通家庭一辈子的全部积蓄也犹不及,如果是一般工薪家庭,那么父母两个整天拼命撅着腚干活,拼命地挣钱,恐怕也供不起一个学生上大学。君不见,因付不起学费,逼得跳楼的、上吊的、喝农药的,甚至在现在的媒体上,不也是时有报道吗?

好一个“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到底是谁“燃尽了自己”,是“照亮了”谁?  

当然,“教师”也有好的,并且好的和比较好的是占绝大多数,而且还有很好的。笔者更希望它坏的是小小的少数,好的是大大的多数。笔者说这些的目的,只是希望“教师”也应该有个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捧得太高尚了!

   

其六、“教师肩负的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民族一定会是个尊重教师的民族,一个会尊重教师的民族也注定会赢得世人的尊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不幸岂不是国家和民族的不幸?教师的无望和屈辱岂不是国家和民族的无望和屈辱?”  

   

敢问倘若这个国家和民族没有“工农大众”这个“衣食父母”,又当如何?“工农大众”才是这个国家的基础、栋梁和专瓦。说到底:“工农大众”是实践者,是创造者,不仅是“衣食”等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科学”等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创造之源!因此,实际的结论与上恰恰相反:“工农大众”“肩负的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民族一定会是个尊重”“工农大众”“的民族”,“一个会尊重”“工农大众”“的民族也注定会赢得世人的尊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工农大众”的“不幸岂不是国家和民族的不幸”?“工农大众”的“无望和屈辱岂不是国家和民族的无望和屈辱”?而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偶于“工农大众”之中。旧中国之所以被世界诸国鄙视,嗤之以鼻,戏称为“东亚病夫”,被世界列强视之为一个“大西瓜”,任其“瓜”而“分”之,不是在于它不“会尊重教师”,恰恰相反,那时的中国是最“会尊重教师”的,也是最能“尊重教师”的,不仅仅是“尊重”,而且还“尊敬”!尽管那时的“教师(孔儒)”只是天天月月岁岁,两千年一贯制地都是教人背诵“子曰学而时习之”,然而,那时,是“天、地、君、亲、师”,把“师”与“天、地、君、亲”并称,“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把教师都抬到“天上”去了,难道还不是最“尊师重教”!而对“工农大众”却是非但不“尊重”,而且是鄙视,非但鄙视,而且是把“工农大众”踩在脚下,压迫盘剥至走投无路,没有活路,被逼得只有上了井冈山!新中国所以在国际上地位高,“我们的朋友变天下”,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工农大众”得到了最起码应有的“尊重”,曾记否,不正是在“文革”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运动之后,即被今天某些自诩为“精英”的人们斥责为“迫害教师、废弃教育”,“整整耽误了一代人”的“动乱”中,中国被“抬进联合国”的吗?把“尊师重教”偶于“重视工农”之中,而不要把其与“工农”脱节,更不能把其与“工农”对立!“教育”对于“工农”是非常重要的!说“工农”不重视“教育”,亵渎“文化”,那是放屁!无耻污蔑!  

   

教育“脱离政治”,教育“不问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伪善的说法,这正是对百分之九十九受教会势力和私有制等压迫的群众的欺骗。(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是一种武器,其效果是决定于谁把它掌握在手中,用这个武器去打击谁。(斯大林:《与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  

   

问题是什么样的“教育”和为谁服务!  

从历史看,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就在于他“重视”“工农”,而不是“重视教育”,其甚至于被孔儒斥责之为“废弃教育”。秦用商鞅、韩非子之政。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农战》)。而孔子主张“去兵”、“去食”,反对耕战(《论语·颜渊·12·7》)。韩非子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反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而孔子主张“尊古籍”、“法先王”。“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30》)。因此,“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反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就是不用孔儒那一套,废除孔儒的空泛教育,而注重法家的实用教育。注意:其废弃的是孔儒的教育而不是一般教育。重“农”,就是重“工农”;而重“战”,必须(必然)重“农工”,“农工”是“战”的物质基础,诸如“衣食”、“武器”。商鞅痛斥孔儒所教的旧典章制度、道德规范等为“六虱”,是使国家贫弱的祸害。商鞅曰:“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战,必贫至削。十二者成群,此谓君之治不胜其臣,官之治不胜其民,此谓六虱胜其政也。”所以“有六虱,必弱”,“好用六虱者亡”(《商君书·靳令》)。他反对儒家要求恢复古代礼制的主张,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提出“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商君书·更法》)。他反对孔儒鼓吹的“亲亲”伦序及德治教化观,主张任法不任贤,任法不任私”(《商君书·慎法》)。他说:“国用诗、书、礼、乐、孝、弟、善、修治国者,敌至必削国。不用八者治,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必能有之,按兵而不攻必富。”(《商君书·去强》)

是否秦国之亡,是亡于秦始皇的“暴政”,还是亡于赵高李斯的政变阴谋、秦二世的昏庸、成叔通等孔儒的欺骗以及陈胜吴广的起义和“六国”复辟势力的反扑等诸多原因共同作用下?  

如据说在秦始皇死之前,公元前211年,东郡(今山东与河南的接界处)由天上掉下一块陨石,有人在其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字。此事,绝对不是因秦始皇的“暴政”,当时的平民所为,而必定是当地旧贵族仇恨秦始皇灭其国,妄图复国之所为。什么“由天上掉下一块陨石”,很可能就是人工搬去的块普通的石头。陨石经过大气层掉到地上都基本燃烧殆尽,体积都很小,刻不了字,而据说那块石头却很大……旧势力特别会利用所谓“天命”!“天命”总是和他们在一起!由此,可见被灭“六国”中的旧势力,遗老遗少早就秘密地鼓好了劲,联合起来,只等待“始皇帝死”这一天,他们就各自闹独立,复辟旧国。其中“而地分”,就是被灭“六国”贵族“复辟旧国”的另说。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突然病死在东巡途中的沙丘(今河北省平乡、广宗一带)。而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乘机密谋了一次政变,假借秦始皇之命赐死始皇的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而让始皇的小子胡亥继位。胡亥是一个从小就在赵高怂恿下,吃喝玩乐,不学无术,胡作非为的家伙。他靠阴谋上台后,对赵高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他首先是诛杀功臣手足,杀掉自己二十几个兄弟姐妹,最后他自己也被杀。《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戎卒攻蕲(qí)入陈,于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烁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còu),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牙齿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二世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言盗者皆罢之。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赵高和李斯虽然知道事情的真相,赵高甚至于可以对秦二世“指鹿为马”,他也不对秦二世戳穿叔孙通的欺骗。赵高和李斯伙同叔孙等孔儒共同欺骗了秦二世、搞垮了秦的国政。而赵高本是赵国的贵族之后,他的父亲是赵国君主的远房本家,因为犯罪,被施以宫刑,其母受牵连沦为奴婢,赵高弟兄数人也因此而当上了太监。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赵,赵高被掳往秦国。秦始皇听说他身强力大,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由于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胡亥的赏识和信任。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蒙毅按律要处他死刑,秦始皇却赦免了他并复其原职,由此不难看出秦始皇对赵高的偏爱,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在自己眼中“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1·14》)的宠臣,日后会成为断送大秦江山的祸首。赵高就是被灭赵国在秦国的内奸。“火借风势风借火势”,而原已被灭“六国”的旧势力也纷纷起来复国,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楚国旧贵族项羽。刚刚统一仅十余年的秦王朝,被赵高李斯秦二世很快就搞空了,又被抛入战火之中。因此已经摇摇欲坠的秦王朝,在起义军和六国复辟势力的打击下,很快就土崩瓦解轰然倒塌了。真是其立也难也,其毁也易也。  

对于项羽。《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籍者,下相人也,子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梁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远在春秋末年,楚就已灭吴越,占领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对云南、贵州也进行了开发。《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qiāo)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可见,此时的楚国已经完成了统一中国南方的工作。战国末期,七雄并立,竞相兼并。当时其斗争阵势,基本上是以楚、齐、燕、韩、赵、魏六国为一方,以秦国为另一方。六国联合共同抗秦,称“合纵”;秦国拆散六国联盟,让其分别依附它,而伺机各个击破,谓“连横”。其斗争策略,基本上是“合纵”、“连横”的运用。“合纵”与“连横”形势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双方势力的消长,左右着斗争局面的趋向。楚国在当时,占有今湖北全部及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的大部或一部,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冶铁业发达,军队善战,是一个疆域辽阔、实力雄厚的国家。《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今湖南常德市)、巫郡(今湖南西南部),东有夏州(今湖北江陵县,或湖北旧夏口县北)、海阳(今扬州海陵),南有洞庭、苍梧(今湖南零陵县及广西苍梧县一带),北有汾陉(xíng)(今河南新政县南)之塞、郇(xǘn)阳(今陕西旬阳县东)。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楚国曾在“合纵”联合抗秦阵线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一度居六国“合纵”之“长”。当时的纵横家苏秦曾用“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同上)的话,来说明当时楚秦两国在争霸天下斗争中的地位。然而,由于楚怀王及楚顷襄王的相继昏庸和国内贵族旧势力的强大,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郢都,楚迁都至陈(今河南淮阳),更处颓势;数十年后,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国最强被秦灭较晚,因此楚国贵族的复国势力最强,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之说。  

《史记·陈涉世家》:“……(楚)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胜、吴广所领导的起义军很快就被楚国的复辟势力所篡夺。  

秦朝的军事力量大部是被项羽的军队消灭的。而刘邦的力量是在秦朝灭亡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实际上,秦国是被项羽灭的。所以司马迁才要在《史记中》为项羽立《本纪》。项羽的失败在于他继续实行奴隶制的“分封制”等等一系列的倒行逆施。其失败是必然的。然而,在书中司马迁却对项羽、刘邦有着明显的褒贬倾向。笔者认为司马迁写《史记》,是带有很大的倾向性的,他明显地倾向于孔儒和项羽等旧势力。因此,其中并不完全属实,也有不实和错误的地方,不能对其太迷信了。当然,这是本文的题外话了。  

因此,秦不是亡于秦始皇的“暴政”,而是亡于奴隶主贵族、孔儒等旧势力的复辟。  

如果秦是亡于秦始皇的“暴政”,那就应该早亡于“六国”被灭之前,被“六国”所灭,而不是灭“六国”。为何在“六国”存在时秦不亡?而秦亡了“六国”?要说秦国的秦始皇是“暴政”,那么相比之下,“六国”之“政”较秦始皇则更“暴”,更是“暴政”。试设想如果秦始皇没那么早就死了?试设想如果没有赵高、李斯的政变阴谋,或有没得逞?那样,秦王朝是否会亡于秦始皇的“暴政”?当然不会!所以说秦不是亡于秦始皇的“暴政”而是亡于被灭“六国”奴隶主贵族、孔儒等旧势力的复辟。  

毛泽东也被旧势力斥之为“现代的秦始皇”,同样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的“失败”,不是因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的“暴政”,而是毛泽东去世后,这时拥护他的人民大众……,而反对他的旧势力却急剧地联合起来进行反扑,一举把革命绞杀在襁褓之中……。这两段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旧势力之所以给毛泽东冠以“现在的秦始皇”,就是因为毛泽东与秦始皇在中国的历史作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过要把毛泽东与秦始皇相比,那是太贬低毛泽东了,太抬举秦始皇了,秦始皇与毛泽东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秦始皇只是一个小小的“巫”,而毛泽东却是一个大大的“巫”,一百个、一个千个秦始皇也不及半个毛泽东,对此,好象毛泽东在其生前也说过类似的话。秦始皇的历史贡献仅仅是中国,而毛泽东的历史贡献,那就不是仅仅一个中国了,而是整个世界,他和他的思想,尤其是他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和实践,必将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它对人类进步、解放,对人类历史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无论如何估计,也不会过分!  

秦始皇与毛泽东,各自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前者开辟了一个中国的“劳心者”与“劳力者”的矛盾相对平衡的相持时期,后者不仅开辟了中国的“劳力者”开始觉醒,有意识地要求自身解放,开始主动地向“劳心者”进攻的时期,并且还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一个探索已经挣得解放了的“劳力者”如何建立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才能保证这个国家不被颠覆而继续前进的时代。  

对于中国“劳力者”的觉醒,有意识地要求自身解放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极少开明封建仕大夫已经看出了它端倪,但其与毛泽东相比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并不可同日而语。例如:  

   

 夫仕之为美,利乎人之谓也。与其给于供备,孰若安于化导?故求发吾所学者,施于物而已矣。夫为吏者,人役也。役于人而食其力,可无报耶?今吾将致其慈爱礼节,而去其欺伪凌暴,以惠斯人,而后有其禄,庶可平吾心而不愧于色。苟获是焉足矣。(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柳宗元借友人之口提出了“官为人役“的观点。柳宗元记述了这一观点并表示赞同。柳宗元要求官吏为民众做事,而不是做民众的主宰。这在封建专制时代已是破石天惊之论了。封建等级制度把民众置于社会最底层。即使仁德的官吏也是以上的姿态施惠于民。柳宗元已表现出具有某种真正“民主”意味的的思想。《送薛存义序》在此基础上则更加以发挥: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蚤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又重之以辞。(同上)  

   

在这里,柳宗元不但要求重新安排官和民的位置,而且还有许多的新发挥。诸如:一、指出官是民众所雇佣者,民众所出赋税就是所付的酬劳,这和封建时代统治者的孔儒“养民”、“牧民”观念正相反对;二、进一步主张民众雇佣官吏是执行“司平于我”的职能,这与他在其《封建论》里对阶级和国家制度形成的认识一脉相承。在他看来,在上位的统治者本是在社会发展中根据形势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他们就要完成形势所赋予的“司平”的职能。这也就意味着统治者不能随心所欲地上下其手施行手中的权利,其职责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安定;三、对官吏的任免赏罚的权力在民众,就像雇佣佣人一样,并指出民众完全有力量行使这一权力。这样,他突出强调了民众应有的历史地位和他们的作用与力量。最后,柳宗元更警告说,在现实中民众之所以不能行使他们的权力,只是因为“势不同”,即是说统治者手中握有权力,压迫民众,使他们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志,行使本来是他们的权力。柳宗元明确地指出了这个“理”,并说“达于理”的人应当“恐且畏”,因为一旦民众觉醒起来,就会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施行黜罚的权力。这种对骄盈自持的统治者的警告真是振聋发聩。柳宗元所揭示者是非常深刻而衿创。这番议论,在阶级社会里,都具有现实意义。当然,柳宗元所讲,其根本出发点仍然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统治者的“治人”的道理。他强调“能者用而智者谋”,为官者包括他自己当然属于“智者”。他所讲的“法”是统治者的“立法”。他要重用的“人”也还是统治阶级中的人。他的目的在于求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这都是毫无疑问的。

问题的关键是:民众的觉醒。孙中山则说:“唤醒民众”。笔者却说:“民众的自我觉醒”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19·20》)  

   

至于秦始皇的“暴政”之甚,是否真是如孔儒者所说?  

子贡说实际上纣并非如此坏,只是因为他失败了,所以就把他说得一塌糊涂。纣,这还是孔子的“先祖”,对他人就更可想而知了。更有甚者,孔儒还有什么“三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16·8》)、“三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及修史中的“春秋笔法”,说什么意在“寓褒贬,别善恶”,做到“微而显,志如海”,“婉而成章”,因而字字寓褒贬,应让后世学者从其字里行间中去搜寻“微言大义”等等。孔儒对历史任意捏造篡改。因此,出自孔儒笔下的所谓“历史”,还能算是“历史”吗?然而,中国以往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出自孔儒之手!怎么办?这都有待于“工农大众”的考古工作者的认真考察、研究和清理,其工作量是巨大的。

笔者越“研读四书”,就越令笔者鄙视孔老二,而敬仰毛泽东。越“研读四书”,就越令笔者看清孔儒们“修史”中的丑恶和谎言。  

毛泽东还没有“焚书坑儒”,就被斥责为“秦始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可以说让孔儒恨透了他!因此,秦始皇在孔儒嘴里就不可能有一句好话。孔儒捏造罪名,嫁恶与人的本领是炉火纯青的!诸如在孟子时代,孟子还说是“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綿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孟子·告子下· 12·6》)的“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到秦始皇死后,就变成了“孟姜女哭其夫而哭倒了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在这个所杜撰的故事中,说孟姜女所哭的丈夫万喜良,就是一个“儒生”。故事说万喜良之所以藏到孟姜女家的后花园里,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儒生”,怕被秦兵所捉,而他与孟姜女结婚之后被捉去修长城,也是因为他是一个“儒生”!

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使中国获得新生而强盛者,不是(或主要不是)什么“教育”,也不是什么“科技”,更不是“儒教”,而是“革命”,“工农大众”的“革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是个“纲”,“纲举目张”!  

所谓“教育救国”、“知识救国”、“科技救国”,早已被历史实际砸得粉碎!请看《毛泽东选集》。笔者在此特别向“科技界”的同行们呼吁:要与孔儒彻底划清界限。在所谓“儒学”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一丁点的“科学”,甚至于连“一加一等于二”的“科学”也没有!  

“儒教”是祸国殃民,卖国求荣!置中国于“水火之中”的罪魁祸首者,乃孔儒者也!“儒教”祸国殃民、卖国求荣,岂能救国!  

看看历史,不仅每一个旧王朝的垃圾需要“工农大众”清除,每一个新王朝的大厦也需要“工农大众”打造,而且每一个王朝也需要“工农大众”支撑。  

看看历史,在中国大凡所谓“盛世”,都是重视“工农大众”的时期,而不是什么“尊重教师”的时期,更不是“尊重孔儒”的时期;恰恰相反,一旦这个社会开始“尊重孔儒”了,说明这个社会已经开始快速腐败了,快完蛋了!“尊孔读经”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已经走向衰亡的“风向标”。请读者参看笔者拙文《〈道德经〉的历史沧桑和社会影响》中《〈道德经〉与中国政治》部分。  

尊重这样的一些“教师”,又有何用?  

这样的一些“教师”不都是被尊重、惯出来的毛病!

希望教师朋友、同志们,牢记毛泽东的教导:“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坚决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不要与工农大众离心离德。

   

其七、“……,有关教师节节日的重新定位的呼声再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近年来,有学者建议把教师节改在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前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教育部已经注意到了教节改期的呼声,但这一建议并没有进入论证阶段。”“把孔子的诞辰作为教师节节日确实是不错的想法。孔子在中华文明史上不单是儒学的宗师(构成两千年封建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大思想家,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教育家,历来被尊为教育界的祖师爷,教师的节日同这个人物关联起来,无疑有更大的文化的、民族的和历史的内涵。这样的节日也就能够超出现实的意义。”  

   

要把“教师节”由现在的9月10日,改为孔老二生日9月28日”,实际上也就是要把孔老二的“生日”设为“教师节”!这才是问题的实质!什么“提高教师的地位”,教师的地位不高吗?与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平起平坐了,能说“不高”!所谓“提高教师的地位”,实际上就是恢复旧社会的“尊孔读经”、“独尊儒术,废除百家”!恢复孔老二的统治地位!打的是“教师”旗帜,搞的是“孔二”勾当!打的是社会主义旗帜,搞的是封建皇帝勾当。

“孔子在中华文明史上不单是儒学的宗师(构成两千年封建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大思想家,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教育家”。你看:提议人很清楚孔子,孔二先生,是个什么玩意!因此,提议人也很清楚其提议的目的。其目的就是复辟“旧社会”!其实,设置“教师节”就是一个阴谋,其要害就是复辟“旧社会”!

宋庆龄在1937年4月曾撰文《儒教与现在中国》说:“孔子学说是彻头彻尾地封建的、专制的”。“既然儒教是封建主义的哲学”,“只要一天封建制度存在,就一天需要孔子之道”。认为“孔子的伦理体系已经堕落成为纯粹的繁文缛节,同时,他的学说束缚了学者们的智能,限制了学问的范围,并且使大众陷于愚昧”。由此指出:“新社会的秩序自然需要新的意识,新的道德和新的关系。”“儒教已经完全失去了实际价值,只有那些头脑反动的人,才想要恢复它。”强调“必须尽最大的力量”,把儒家的“思想意识从我们的生活与思想的每一个角落里根除出去”。

注意!孙夫人,“中华民国”的“国母”,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的宋庆龄说的是:“孔子学说是彻头彻尾地封建的、专制的”。“孔子的伦理体系已经堕落成为纯粹繁文缛节,同时,他的学说束缚了学者们的智能,限制了学问的范围,并且使大众陷于愚昧”。“新社会的秩序自然需要新的意识,新的道德和新的关系。”“儒教已经完全失去了实际的价值,只有那些头脑反动的人,才想要恢复它。”“必须尽最大的力量”,把儒家的“思想意识从我们生活与思想的每一个角落里根除出去”。

是“必须尽最大的力量”,把儒家的“思想意识从我们生活与思想的每一个角落里根除出去”!!!

陈独秀在其发表于1917年8月1日《新青年》的《复辟与尊孔》檄文中,专门阐论了“复辟”与“尊孔”的关系。批判了当时的“尊孔读经”的复辟逆流。明确地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pǒu)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指出“孔子之道,以伦理政治忠孝一贯,为其大本”,故“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认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理之自然,不足怪者。”揭露“孔教会”、“尊孔会”就是“复辟党”。又说“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合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注意!甚至于陈独秀也知道,也强调:“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理之自然,不足怪者。”指出:“孔教会”、“尊孔会”就是“复辟党”。认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合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我亲爱的人民,教师们,赶快睁开眼睛看看吧!是谁,都是哪些人希望、要求、建议、忽悠设立“教师节”!并且还要把“教师节”改设在“孔老二”的生日,让全中国人民都给“孔老二”“过生日”!给“孔老二”“拜寿”!庆祝“教师节”是假,给“孔老二”“拜寿”是真;“尊师重教”是假,重新让“孔老二”骑在人民头上是真!而让“孔老二”骑在人民头上,就是复辟“旧社会”!让“旧社会”重新回来!

亲爱的教师们,朋友们,同志们!那些“复辟党”是把教师从整体上裹挟了!强奸了!当枪使了!若把“教师节”改设在孔老二的生日这一天,也就是把孔老二的“生日”设为“教师节”。对此,那些“复辟党”们也并不隐讳。这样,无论你们愿意不愿意,实际上你们全都成了孔老二的孝子贤孙!  

亲爱的教师们!你们是如何被“复辟党”从整体上裹挟了?强奸了?当枪使了?“复辟党”又是如何从整体上裹挟了你们?强奸了你们?当枪使了你们?就是因为你们大多都有好清高喜欢人捧好图小利的弱点。“复辟党”就是利用了你们的这个弱点,对你们进行种种吹捧,使以小惠,对此,你们也都一一地欣然接受了,他们把你们从整体上吹捧起来,使以小惠,也就是从整体上裹挟了、强奸了、当枪使了你们!其实,笔者在文中所驳斥的所谓设置“教师节”种种“理由”,也就是这些东西,都是“复辟党”给教师戴的“高帽”,有意吹捧。虽然我们的职业不同,但都是一类人,都是“知识分子”,这个毛病在笔者身上也有,而且还很严重,之所以笔者今天没上“复辟党”的当,可能是因为笔者没有被“复辟党”“吹捧”而已!对于这个毛病怎么办?吃一亏长一智,慢慢在实践中接受教训吧。  

主张“尊孔读经”者是“封建文化的代表”。“儒之所至,孔丘也”。“孔老二”乃“封建文化的代表”之“首”也。要让中国人民年年给孔老二“过寿”,那真是是痴心妄想!难道中国人民都是些奴才,傻瓜,受封建社会的苦难还没受够!

笔者不相信今天的中国教师,都心甘情愿地愿意当“孔二先生”的孝子贤孙!更不相信今天的“工农大众”对此会答应,会沉默,会不做声!会连个屁不放!  

我亲爱的人民,教师们,难道你们要设立这样的“教师节”吗?难道你们不反对这样的“教师节”吗?沉默,就是默认!我亲爱的人民,教师们,现在,是该明确地表示个态度的时候了!

不管别人对此如何态度,笔者个人是坚决反对设立“教师节”!坚决要求取消“教师节”!更坚决反对把“孔老二”的生日设为“教师节”!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2·24》)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请读者参见笔者的拙文:《孔子绝非“教师之祖”,更非“人民教育家”,而是人民的死敌》。那些尊孔丘为“祖”者,敬孔丘为“师”者,除了一些“权贵”或“想做权贵”者外,就是一些不知自己的祖宗是谁而拜错了祖宗的“谄”者和一些不知有天的“井底之蛙”。  

统治阶级利用“孔老二”统治盘剥虐杀了中国人民两千多年。“孔老二”是旧社会给新社会留下的一大毒瘤,一大祸害!时到今日,还忽悠着人民大众对其继续顶礼膜拜,真是欺负人,欺人太甚,是在把中国人民当猴耍,是对中国人民的赤裸裸地侮辱!

今天的那些鼓吹“尊孔读经”人们的目的,就是复辟“旧社会”!让“旧社会”重新回来!或者恢复他们昔日失去的“天堂”,或者保住他们今天窃取的“天堂”!今天那些名目繁多的各种“孔教会”、“尊孔会”、“仁学会”等等,就是大大小小的“复辟党”!

注意!甚至于蒋介石虽然设置“教师节”,然而是设于6月6日,也“不屑于”把其设于9月28日孔老二生日!!!!  

在昔日忽悠着蒋介石干,连蒋介石也“不屑于”干的勾当,在今天却又在忽悠着“共产党”干,真是用心险恶啊!

昔日连蒋介石也“不屑于”干的勾当,今天的“共产党”是否“屑于”干?

笔者设想即便是“复辟党”一时得逞,也不会长久!中国人民必将会逐渐稳步地把这些历史垃圾统统清除干净!

(请进入《研读四书 评说孔孟》,其网址:http://blog.sina.com.cn/juerenqiyiminfuxiaoti)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相关专题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在中国如此受益的他们为何会铁杆反华?
  2. 曹兴:美国铁了心要赖账?中国是时候清空美债了!
  3. 司马南: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金标准
  4. 1965年,毛主席:“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
  5. 一条“北极鲶鱼”浮出水面,水下还有多少?
  6. 假如没有发生西安事变
  7. 孙女炫富,靠爷爷单位自查恐怕不行
  8. 湖北石锋:焦点是坚持公有制还是坚持私有化
  9. 中国万亿投资俄罗斯资源: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
  10. 吴震:来自半脑人的指控
  1.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2. ​郭松民 |关于马先生登陆及其他
  3. 今天,我要理直气壮的替“公知”正名!
  4. 1986年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5. 历史文献:苏修为何翻来覆去让人民奋斗?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
  7. 可叹一个三观端正的好青年,竟死于非命。苏州女子杀夫案背后......
  8. 前三十年犯了“集体性的方向性错误”吗?
  9. 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10. 出来洗地了!
  1.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2. 吴铭|挣脱错误货币理论的枷锁,是打破美国霸权的前提
  3. 中美拔刀,暴风雨真的来了!
  4. 当权派的反击,最惨烈的政治报复来了!
  5. 厉以宁走了,留下了他最爱的贫富两极分化
  6. 谁是老人家“第二件大事”中最大的受益者?
  7. 谁在搞极左?——四清运动与毛刘的决裂
  8. 顽石:说说慈禧太后
  9. 先被美国抄家,再被中国审判,这就是汉奸的结局
  10. 赵磊:刘伶不穿裤子,还是刘伶 ——毛刘的差距为啥这么大(五)
  1. 全国学毛著的标兵廖初江,后来怎么样了?
  2. 《功过在人心》
  3. 中宣部原副部长:后悔当初没有听毛主席的话
  4. 知青上山下乡是新中国的战略决策——兼评“就业危机”之说
  5. 她能怎么办?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