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到现在,中国有那么多民怨沸腾的事情,如房价,医疗,教育,中美国债等,中央的领导人不可能不知,但为何却无所做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为何总理都讲了话,却仍然没有下文,答案很简单,这涉及到了不同的集团的利益,目前中央领导人的个人权威已经无法驾驭各个利益集团,而是不得不通过利益来平衡各个集团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地.从目前看,这已经是很可怕的事情了.而对于利益的追逐,是永无止境的,每一个集团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选择自已集团的人来成为代言人,今后的国家领导人,很有可能将为变成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并听命于这个集团.否则,将没有任何资格与机会成为执政者.
当前中国现已逐渐形成或部分形成几个利益集团,并且有不断壮大的趋势,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有房地产,石油,通信,金融,能源,医疗,教育,媒体等等利益团体,每一个集团都在不断的蚕食社会大众的血汗,来扩充各自集团的利益.而这种利益集团已经从最初的单纯以利益为主,变成了现在开始的政治与利益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利益更加稳固,那么最终必将会走到政治为利益的附属物与代言人的地步.
按这个趋势走下去,今后的官员选拔与任免,必将由各不同的利益集团来决定,每一个所选的官员,也将成为其所属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官场中,为人民服务将变成为利益服务,任何一个官员入仕后,必将快速归属于一个利益集团,如果想有作为,一定要得到利益集团的认可,而不是人民的认可,这种趋势,会慢慢的由地方逐渐扩大到中央,最终国家领导人的任免,也将成为各个不同集团的权力与利益平衡的产物.
利益集团也会慢慢的由多头变为几个寡头,由"组织"变为家族利益.会再次出现解放前的"蒋,孔,陈.宋"这样的资本家族,任何一个官员和官位的任免,都会成为这些家族首要争夺的目标,每一个利益家族为了其利益的稳定与长久,必需要有军队来保驾护航.从政府的争夺,会逐步渗透到军队,每一个军官的认免,也同样逃脱不掉这种趋势,军队由慢慢由这些家族势力与控制,军阀将会再一次的出现.在利益相对平衡的时候,国家或许还可以稳定,一旦利益出现分配不均,那么,必将引来利益集团的争夺.这种争夺是否会升级成战争,不得而知.
目前社会道德的全面沦丧,官员信仰的全面迷失,政府公信力的全面扫地,已经使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逐步对立,人民对政府的失望及不信任,将使那些清明和想有作为的官员也无能为力,也只能变成众多追逐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可以说,"特别是"的这三十年,已将中国执政的根基逐步摧毁,官员所控制的宣传越来越脱离群众,也越来越加深群众的不信任,可悲与可笑的是,官员越是希望将中国宣传成为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事,社会就越是民怨沸腾,如火山下的暗流湧动.这就是历史的唯物主议辩证法,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现在越来越能了解毛主席所说的,"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要害怕群众"这些话的意思,也明白了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深义,他老人家把中国官员看透到骨子里,知道只有发动群众监督的手段,官员才不敢胡做非为,他赋予了人民群众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权力,以及游行罢工的权力,可惜的是,这些法律被"特别是"的发起人在第一时间给篡改废除了,将人民正当权力转成了违法行为.让人叹惜!
现在各种学者都在探讨改革的的意义,但却少有人探讨改革的初衷和目地!同样,也条件反射的认为最高领导人一定是爱国爱人民的,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是否有必要问一句,如果这个领导人是不爱国的怎么办?如果改革是由一个不爱国的领导人发起的,那么这个初衷就很值得我们怀疑,那么目的是什么?一直到现在,"特别是"前的我们普通大众的所有权力都被夺走了,那么这是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如果这还不是,那最终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为各种利益集团进行铺路,那么这种改革就绝对是错的,任何改革都不能以牺牲民众的利益来成全某些集团的利益,否则,这就与执政时对人民的承诺背道而驰.一个时时都在蚕食人民血汗的政权,是不会得到民众所拥护的,即使某几个中央领导人表现得再亲民,也无法追上民众对政府的失望的速度.现在的国家,还能维持一种相对的稳定,但这些年各种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已经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群众对政府的不满,已经到了临界点,这些矛盾与利益集团逐利正是一个因果关系.而且这个势头将会越来越猛.将来会怎么样,现在真的不得而知!
到什么时候,我们的执政党才真的从根本上来探讨改革这一话题,来探讨毛泽东思想的真谛,能够从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得失的角度出发?谁是历史的伟人,谁是历史的小人,现在百姓心中清清楚楚,无论官方如何宣传,这只会让人觉得越来越清晰,人民心中是有一杆称来衡量的.无论你如何的禁止人民去喊出心声,在人民的心中,也会永远的呐喊:毛主席万岁!
而不顾人民利益的小人,最终都会被扔到了历史的垃圾堆里,由后人来评论吧.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