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驳斥《不必为80后杞人忧天》

刘杰文竹 · 2010-06-15 · 来源:乌有之乡
80后90后观察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今天登陆《中国网》专家博客,拜读了文行天下先生(以下简称作者)的大作《不必为80后杞人忧天》。该文已有千余次点击率,说明已有不少网友阅读,却无一人发表回复感言。为什么?是不屑一言?抑或是别有原因?我不得而知。不管其他网友对此文做何感想,我却是有话要说。

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我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80后以外的人们,请各位少烦一点80后,多给他们一些宽松的生存环境。文章的核心也就这么一个意思。照此意思推理,言下之意就是,无论那个阶层,那个领域,那个职业,那个群体……总之,凡关注80后成长的一切言行,在作者看来均属“杞人忧天”的“庸人自扰”。

为什么不需要他人去关注80后呢?作者的依据是:“对80后过分的担心是没必要的,也是丝毫没有道理的。社会总是在发展的,人类总是在进步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体到发展和进步的未来现状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个预见恐怕谁都难以把握。传统的优秀成分需要继承,但我们不能总是用传统来规范和约束后人的一切行为,这样做也不现实,更不可能。不然的话,妇女的裹脚布能成为历史吗?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些谬论能成为垃圾吗?”(引自原文)

在我看来,这个依据既站不住脚,还难脱牵强附会之嫌。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老祖先留给我们可圈可点的传统文化多得去了,作者为什么偏偏要把什么“裹脚布”、“君臣死不死”的例子端出来?且自己还不能自圆其说:一方面认可“传统的优秀成分需要继承”,一方面又认为“我们不能总是用传统来规范和约束后人”,既然是优秀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传承、发扬呢?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求我们的下一代有什么不好呢?

早几年,在一些80后女孩子的行为上,出现了在公众场合"露股沟"的现象,这种现象时下已经演变成了"露XX",面对此种世风败坏的现象,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予"宽松"呢?最近一个时期,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几个孩子围着一个孩子拳打脚踹、揪头发扇耳光,这样的视屏、文字我们已经见到了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暴力影视、网络游戏潜移默化的副作用;二、家庭"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的结果;三、时有发生的社会打架斗殴及家庭暴力事件——成年人(包括家长)现实生活中言传身教的罪过。面对此种侵犯人权、穷凶极恶的现象,我们是不是还要高擎起"纯属个人自由"的挡箭牌而任其发展呢?我是一个追求个性独立自由的人,但我的观点是:不是什么样的自由都允许在公众场合展现,任何个人的自由都必须受到公众道德规范的制约,而绝不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这样,我们的社会就成了无政府的社会。以上仅仅举了两个小例子。面对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这些现象,我们的有识之士、教育工作者、家长长辈、学者专家,提出善意的批评,表示出忧虑,这难道是"杞人忧天"吗?而任其发展,就是关爱孩子,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心灵生存发展空间"吗?这显然是荒谬的!这荒谬的结果已然导致了,从"露股沟"到"露XX"的程度,再发展下去还要让这些孩子们"露"什么?

我们有些人在对待青少年的问题上,不是无知,就是忘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基本特性——因为思想单纯、幼稚,缺乏生活经验,是非曲直、识别能力欠缺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节段。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抹杀这个"必然"。是以,我们才要不遗余力的下大力气去教育下一代。当然,对孩子们的教育不是横加指责,不是粗暴干涉,不是唯命是从,不是唯我独尊。这一点,我与作者的观点没有歧见。我驳斥的是作者如下的悖论:"不管是80前,还是80后,乃至100后,只要是人,只要是条件允许,那么,他就必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本质属性,那就是有思想,会劳动,有尊严,求上进,谋生存。"(这又是作者主观臆断的谬论——这世上没有懒惰的人吗?没有不要尊严的人吗?——行文最好不要用绝对的语句,例如作者这里的:人类共同的本质属性)作者的这句话的意思很明了,既然孩子们已具备了这样的"属性"(这纯属对青少年成长特性无知的论调),外人的一切关爱皆属多余(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把100后也牵扯了进来),孩子是有能力自己成长的,"他们的事情他们自会承担"(作者语)。无论这孩子长大成人是条虫还是一条龙,都与我们无关。赤裸裸地暴露出了作者否定对下一代教育(非文化、知识)的荒唐思想!

现在有一种现象颇为流行:凡在文章中举例子,动不动就把美国的例子拎出来,为什么,人家是老大呀,有权威性呀。今天我也跟着流行一回。看看人家美国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

先看学校教育: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最大特点,是讲授主要由“当代文明”和“人文经典”两门课组成,“当代文明”其实是讲从古到今的西方文明,“西方文明”课,而“人文经典”课则是指西方经典。

哥伦比亚这一由“史”和“经”交互构成的通识教育构架,实际是以后芝加哥等各校通识教育课程体制都贯彻的基本原则。这非常契合我国传统教育的“经-史传统”,“史”讲一个文明的盛衰变化,“经”或经典则是这个文明的最基本智慧结晶亦即科南所谓“传统形成的智慧”。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早把自己的“经史传统”扔得干干净净,我们现在的大学从未把中国历代经典还当经典看待,也从未有任何努力系统发展中国经典通识教育课程,而我们的悠久历史更被归结为“封建专制”四个字而弃之如糟粕(摘自<<生命经纬>>作者:BIOX.CN )。

再看社会教育:

在费城独立广场有一幢宪法博物馆,美国大多数博物馆不收费,这个博物馆不但安检严格,还要收费,每人12美元,在美国这是很高的。

    这里展示与美国宪法有关的各种文物资料,有多台电脑可供参观者来查阅档案。参观者大 都是由 老师带领的学生,学生很认真地看资料,听老师讲解;有的还一边查看博物馆的电脑一边抄写做笔记。

博物馆有一个小型环绕放映场,大约可坐三百人左右,影片播放美国历史:从早期到美洲的五月花号清教徒、到宪法草签、到南北战争、到马丁路德金、到尼克松下台、直到今天小布什执政。讲解员是一位黑人妇女,她并不讳避美国历史上的丑恶罪行,随着影片的放映,一步步讲述美国先贤们争取自由、平等,不断完善宪法的艰苦努力。她的结束语是这样说的:“我们生活在太阳升起的国家,国家怎样发展,就由在座的你们决定……”(大概的意思,据说英语原意很振奋人心的)。(摘自昶生的博客<<旅美见闻续21:美国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三看家庭教育:

在我们常见的学校里面,它只重视,基本都是比较注重于理性(这也是好听的话),所以它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它忽略了灵性,它忽略了文化,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它就显得过于简单、单薄而缺少。因而,像他们在美国,就花很长的时间学习《圣经》,花很长时间学习莎士比亚,花很多时间学习比如说柏拉图的、亚里士多德的这样一些经典著作。所以,像这样子的一个运动,就是从家庭的客厅里面开始,就是从家长自己开始,从七十年代开始,就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情况(摘自<<美国在家教育>>北师大 沈力 博士演讲)。

以上三方面的例子,应该能清晰地看出美国人对下一代教育的思路、方法以及重视的程度。美国在一些人眼里可谓很自由的国家。但聪明的美国人,并没有因为了维护"自由女神"的世界形象,而让他们的下一代"自由成长"。他们不仅没有这么愚蠢的去行事,相反十分重视对下一代道德品质、人格魅力的培养与关爱,而这培养与关爱,主要的还是通过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经史传承来渗透、完成的。一个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尚且知道珍视、传承自己的历史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当下,我们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一些国人,又是怎样看待、认识祖国的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呢?

我一直认为,一个民族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丧失民族尊严与灵魂,精神和信仰的极度贫乏、传统文化的无情舍弃,才是最最无知,最最可怕的!如今在某些人眼里,中国传统的一切统统是糟粕,是垃圾,恨不得明天就全盘西化。一个连自己的尊言、灵魂、文化都可以出卖的民族,即使"地球都在一切如常地滚滚飞转,一天都不会停歇"(作者语)。这滚滚飞转、一天都不停歇的地球又有你这个民族几寸的心灵栖憩之地呢?

是以,在我看来,我们对80后也好,还是对90后也好,乃至100后也好的关爱、教育(不仅仅指生活和文化、知识),不是"关爱"、"教育"的太紧了、太多了,恰恰相反,是关爱、教育的太无序、太放任、太薄弱、太功利了,而且还走入了"关爱"、"教育"的误区。

   

                  刘杰文竹(原创)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相关专题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作家”杨军:外交部的他,是怎样成为美国间谍的?
  2. 这也太明目张胆?
  3. 昨夜,“丧尸围城”......
  4. 陈先义|这么多女生窒息式追星,该查一查,钱谁出的?
  5. 一次涂鸦,集体破防
  6. 11万在华外国间谍,6成是中国籍,为何他们甘为西方当“内鬼”?
  7. 果然对国企攻击变本加厉,这些人真正的目标暴露了!
  8. 不沾泥的鞋,是某些人最后的倔强
  9. 张薇是党员,董思槿会不会是党员?----2023年“七一”后的冷思考
  10. 陈先义|对“杨子荣”的质疑不能装聋作哑!
  1. 小心!“内鬼”开始“作妖”,制造矛盾,给国家战略安全造成隐患
  2. 为什么一些人不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刺激消费像是一个智力笑话
  4. 官方回应?
  5. 成都小心!高度警惕“零金牌”的美国队
  6. 滠水农夫:刀郎新歌爆红乃是深沉的悲哀
  7. “作家”杨军:外交部的他,是怎样成为美国间谍的?
  8. 《罗刹海市》为什么火爆全球?
  9. 滠水农夫:由细思极恐的几则信息想到的
  10. 大帝的出路
  1. 赵磊:可懂“惊险的一跃”?——评林毅夫“消费拉动误导中国”
  2. 对中国渗透没白费,美国扶持的“内鬼”,开始露头了
  3. 《罗刹海市》为什么突然爆火?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将要来临
  5.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6.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7. 不许援朝?34国施压中国,话音刚落,中方宣布将派高官赴朝访问
  8. 扒一扒北京耶伦女性精英饭局
  9. 刘振起:最痛的感受,剥功予罪,天下奇冤
  10. 警惕“叶利钦式”人物:被外国收买、培养、扶持,对国家破坏极大
  1. 看当下贪腐之风横行,精致利己;忆往昔,毛家当年满门忠烈
  2. 美国可能直接插手干预,中菲南海纷争面临重大升级
  3. 刺激消费像是一个智力笑话
  4. 大帝的出路
  5. 郭松民 | 缅怀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勇士辉煌化金星”!
  6. 成都大运会严禁转基因,中国出生人口倒退回抗战,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