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重塑民族精神脊梁(旧文)

李清平 · 2009-09-01 · 来源:乌有之乡
建国六十周年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重塑民族精神脊梁  

   

——民族的伟力来自于具有坚定共同信念的人民大众  

2002年“中国战略”杂志发刊词  

   

李清平原创作品

   

回望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华夏民族一直昂首走在人类的前列。然而自1840至新中国成立,我们的民族曾在一百余年的近代工业和枪炮争斗中跌倒,受尽侮辱和欺凌。  

   

曾几何时,我们还是被文明遗忘,被列强践踏掳掠,被嘲笑为猪猡病夫,被集体用机枪扫射的东方一族贱民。  

   

是什么力量使我们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是什么力量使我们能够重新站直身躯?是什么力量使我们让列强们感到恐惧?是什么力量使我们抛弃自卑,重燃在民族竞技场上夺冠的信心?  

   

那是因为在这个星球上有着五分之一的人类流着同样的血液,是因为这个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高山大海般的胸怀。是因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有一种共同的历练几千年而不变的精神。  

   

而这一切力量中最大最关键的力量不是别的,那是因为几万万的炎黄子孙曾经被一种称作“共产主义”的信念和理想动员了起来,组织了起来。对,几万万乃至十几万万人民被动员并组织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奋斗,想想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力量!这是一切力量中最伟大的力量,这是解释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切奇迹产生的钥匙。这也正是令帝国主义和西方列强恐惧的真正原因所在。  

   

然而,这种神奇的力量正在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无情的荡涤、冲刷而渐渐变得苍白无力。充满铜臭的功利主义正在侵蚀我们民族每一个健康的细胞。多少世人在金钱和商品的追逐中变得势利、冷漠、狭隘;多少公仆在钱权交易中已经或正在堕落、变节、腐烂。  

   

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建立起无数的高楼大厦,但我们的精神家园却日渐荒芜。我们的钱包日益饱满,而我们的脊梁却日见弯曲,我们的飞船已经远征太空,可我们的眼光却已囿于卧榻餐桌之前。  

   

我们的精神正在焕散,我们的灵魂正失落,我们的信念正崩塌,我们的力量正在萎缩。  

   

脑满肠肥人民公仆们,腰缠万贯的肥商巨贾们,汲汲于绿卡的莘莘学子们,满嘴洋文的专家学究们:  

   

你是否知道我们曾有过开疆拓土、崇军尚武的汉唐之风?  

   

你是否还记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须努力”的遗训?  

   

你是否能够领会“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  

   

你是否能够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你是否有过“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气慨?  

   

……  

   

龙的传人们啊,长此以往,  

   

我们将凭什么重新凝聚起13亿苍生成为一个战无不胜的整体?  

   

我们将凭什么说服十亿工农在无孔不入的资本面前放弃牢骚和怨言?  

   

我们将凭什么指望我们的战士再次用血肉之躯勇敢地堵住敌人的枪眼?  

   

我们将凭什么让台湾人民长夜猛醒,良心发现,重归家门?  

   

我们凭什么来反击帝国主义者在世界到处挥舞的民主和人权大棒?  

   

……  

   

为什么我们会在虚伪的“民主”叫嚣面前总是显得羞愧难当,无言以对?  

   

为什么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权”大棒愚弄而手足无措?  

   

为什么我们的国际弟兄在横遭恶霸欺压时,我们只能保持沉默,袖手旁观?  

   

为什么我们的英雄在敌人的导弹和飞机下丧生时,我们只能作无力的抗议?  

   

为什么数以千万的民众崇拜一个无知狂徒,练功打坐,追求“园满”?  

   

……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失去了我们原有的信念,迷失了我们原有的方向。我们空有一万亿美元GDP的庞大躯体,但我们却已近于成为精神的侏儒。我们虽然已有足以毁灭任何一个敌国城池的核武,却找不到一件有效的精神武器同一钱不值的“民主”、“人权”较量。我们已开始远离甚至唾弃曾为我们献出一切却依然贫贱的工农阶级,再也没有“咱们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力量作为我们强大的后盾。  

   

金钱和商品是我们的必然追求,但他绝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它能给我们带来富足,带来虚荣,但他也带来自私和狭隘,带来堕落和胆怯。资本可以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一时的繁荣,但不一定带来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必然的强大。  

   

我们不但要有富足的生活,而且要有坚定的意志、良好的风尚和不朽的精神。  

   

我们需要一部份人先富起来,但我们决不能扔下仅得裹腹的十亿苍生。  

   

因为我们的力量曾经来自于,而且将来也只能来自于我们的工农大众——用共同的、坚定的民族信念武装起来的工农大众。  

   

精神的家园如果我们不去耕耘播种,就会杂草丛生,逐渐荒芜廢弃。劳苦者如果我们不去亲近,不去尊重,他们的痛苦和绝望就会变成国家和民族的痛苦和绝望。  

   

“共产主义”作为那个时代的信念,也许曾经代表的只是工农劳动阶级的理想和利益,无法满足当今新兴有产者和权力者们的兴趣。当然,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信念仅仅只能代表某一个阶级的理想和利益是显然不够的,他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某些新兴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的抵制和抛弃。特别是在以苏联为首的西方共产主义世界崩塌之后,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原有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我们的工农大众也对共产主义失去了信心,开始动摇这个曾经让他们翻身作主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伟大信念。  

   

随之,我们的人民开始迷惘。有的开始练功打坐寻求圆满;有的修庙宇,求仙拜佛,寻求庇佑;有的悬梁刺股,十年寒窗,只为一张绿卡,成为美国公民;有的则为追求所谓的民主自由,不惜卖国求荣,甚至如狗般受人豢养;而更多的是完全陷入了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和追逐。贪欲,欺诈,冷漠,淫糜之风充斥弥漫世人的心灵。  

   

一个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轻易放弃自已理想和信念的民族将会同前苏联一样是即将面临崩溃的民族。  

   

今天,已经到了我们猛醒并振作的时候了。必须尽快建立一个全民族共同的、崭新的、融汇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理想和信念。  

   

这个新的理想和信念必然是:  

   

  以民族主义为支柱的,  

   

  以民族自信为基础的,  

   

  以民族文化为本质的,  

   

  以英雄主义为形式的,  

   

  以富民强国为宗旨的,  

   

  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的。  

   

可喜的是我们国家的领导者已经及时的意识到了民族信念缺失的危机。胡*锦*涛主席提出了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新三民主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大众回归的开始。  

   

但理想和信念的建立仅仅只靠领导者的提倡和政府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如下几个方面的大力配合才能取得成功:  

   

一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酝酿和参与,  

   

二是社会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宣导,  

   

三是对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认同,  

   

四是对中国先秦至汉唐民族精神的重新认同。  

   

五是对西方价值观渗透有效反击,  

   

六是从根本上建立民族自信,摈弃洋奴哲学。  

   

自晚清洋务运动至今,我们在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面前曾经经历了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过程;而对我们自已的民族的传统精神和文化则经历了一个破坏破坏再破坏的过程。我们的确已学得太多也破坏得太多了。  

   

现在是该我们拿出勇气和创造力来建立我们自已的东西的时候了。而这个需要建立的不是别的,就是我们新的民族理想和信念——我们新的民族精神脊梁。  

   

我们商品已经渗透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航空母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走向深远的海洋。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高高地竖起一面全新的民族理念大旗,凝聚起地球上近五分之一的灵魂,并将他插到每一个有人类居住的地方。  

   

我们也要设立属于我们自己的“诺贝尔奖”,理直气壮地推销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要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已的“胡罗卜和大棒”,扫荡精神殖民者的“民主与人权”。  

   

总之,我们不能忘记一条永恒的真理:民族的伟力来自于具有坚定的共同信念的人民大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相关专题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在中国如此受益的他们为何会铁杆反华?
  2. 曹兴:美国铁了心要赖账?中国是时候清空美债了!
  3. 司马南: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金标准
  4. 1965年,毛主席:“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
  5. 一条“北极鲶鱼”浮出水面,水下还有多少?
  6. 假如没有发生西安事变
  7. 孙女炫富,靠爷爷单位自查恐怕不行
  8. 湖北石锋:焦点是坚持公有制还是坚持私有化
  9. 中国万亿投资俄罗斯资源: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
  10. 吴震:来自半脑人的指控
  1.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2. ​郭松民 |关于马先生登陆及其他
  3. 今天,我要理直气壮的替“公知”正名!
  4. 1986年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5. 历史文献:苏修为何翻来覆去让人民奋斗?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
  7. 可叹一个三观端正的好青年,竟死于非命。苏州女子杀夫案背后......
  8. 前三十年犯了“集体性的方向性错误”吗?
  9. 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10. 出来洗地了!
  1.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2. 吴铭|挣脱错误货币理论的枷锁,是打破美国霸权的前提
  3. 中美拔刀,暴风雨真的来了!
  4. 当权派的反击,最惨烈的政治报复来了!
  5. 厉以宁走了,留下了他最爱的贫富两极分化
  6. 谁是老人家“第二件大事”中最大的受益者?
  7. 谁在搞极左?——四清运动与毛刘的决裂
  8. 顽石:说说慈禧太后
  9. 先被美国抄家,再被中国审判,这就是汉奸的结局
  10. 赵磊:刘伶不穿裤子,还是刘伶 ——毛刘的差距为啥这么大(五)
  1. 全国学毛著的标兵廖初江,后来怎么样了?
  2. 《功过在人心》
  3. 中宣部原副部长:后悔当初没有听毛主席的话
  4. 知青上山下乡是新中国的战略决策——兼评“就业危机”之说
  5. 她能怎么办?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