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革命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深厚力量

李方祥 · 2019-04-01 · 来源:中国教育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观点提示

  革命文化是厚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为不断增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在一脉相承的三种文化形态中,革命文化传承升华了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革命文化凝结着无数革命先烈对民族复兴的奋斗历史,是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宝贵的思想资源,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然而,部分青少年学生对这段血与火的革命历史知之甚少、恍如隔世,如何防范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断裂的风险,是新时代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理直气壮地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播革命文化的基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最深厚的力量。

  革命精神铸入思政课使立德树人营养有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青少年学生处于人生的 “拔节孕穗期”,最需要有充足的精神营养来精心引导与栽培。

  一个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尘嚣甚上,英雄人物遭到恶搞、历史真相遭到歪曲、革命精神遭到瓦解,其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是价值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学生有较大诱惑性和破坏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革命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罕见的精神遗产。据不完全统计,仅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牺牲的中共党员就多达320万,中国共产党付出的牺牲和代价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极其罕见、无法比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又创造出无数人间奇迹:从一个最初仅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执政党,从建党之初党的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的年轻政党成长为治理着13多亿人口的成熟大党,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之前建立起完整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以及改革开放创造的辉煌成就,再到新时代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帜,永远是一部常学常新、百读不厌的智慧之书,为立德树人、培土固基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营养。学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革命精神元素,通过革命精神的滋养,使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学生心中闪亮。

  革命故事走入思政课让课堂教学鲜活有趣

  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时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体,同时也是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与挖掘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统一体。不少人习惯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挖掘,因而在教学中多注重理论灌输,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教学过程单调乏味,难以与青少年的接受方式相对接,从而制约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革命故事情感真挚、鲜活有趣,将其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通过鲜活的革命故事讲活、讲透抽象理论和深邃规律。

  革命故事孕育于革命斗争实践,是中国革命精神栩栩如生的展现。思政课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不仅要注重革命故事的真实性、完整性,更需要通过讲革命故事来揭示背后所蕴藏着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给学生以深刻的历史启迪。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正是由一个个鲜活精彩的革命故事串联起来的。讲好革命故事,必须深刻领悟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历史上英雄人物、仁人志士为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鲜活事例,为青少年学生勾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由来和动力源泉。

  思政课讲革命故事,要声情并茂,既要深刻再现革命故事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同时更要深入挖掘革命故事令人深思的聚焦点,找准革命故事与当代实践的结合点,使革命故事真正从历史深处走入学生现实生活,使思政课政治导向亮起来、教学内容红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革命遗址引入思政课让实践教学真实有据

  实践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学生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中国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遍布全国,留下了大量反映革命文化的遗址、遗迹和纪念建筑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的历程,是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流动课堂”。

  革命遗址实践教学体现了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一个个革命遗址,印刻着无数革命英雄先烈与仁人志士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挥洒热血而留下的深深足迹,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回到历史现场,在革命文化体验的主题实践教学活动中感知革命文化的魅力、体验革命文化的力量,使青少年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思想和心灵接受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洗礼,在穿越历史时空中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红色基因的种子,擦亮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全局,思政课的关键地位更加凸显。革命文化是厚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为不断增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力量。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小石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今天,我要理直气壮的替“公知”正名!
  2. 出来洗地了!
  3. 她能怎么办?
  4. 绞杀在继续
  5. 减持美债
  6. 不会再有人叫他少爷,因为再没有人是老爷了
  7. 瑞士信贷被低价收购,台湾省被收割千亿,传导效应扩散
  8. 锐评”共青团中央对‘孔乙己文学’的锐评”
  9. 瑞士的这个骚操作,将成为拉崩美西方集团的导火索
  10. 给编译局提点意见
  1. 昨晚高层公布的方案, 让许多人第一时间想起毛泽东的独创
  2. 过江伟人无分歧
  3.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4. 张志坤:中俄两国正在做同一件事情
  5. 海牙国际法庭对普京发逮捕令,意味着什么?
  6. 秦明|不许污蔑鲁迅!“孔乙己太少、闰土太多”
  7. 那些还在鼓吹房产泡沫的人,到底安的什么心?有请日本人告诉我们真相!
  8. 1070万吨钢铁指标是谁的过错,为何一人担责?
  9. 中俄携手已成定局,美国无法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10. ​郭松民 |关于马先生登陆及其他
  1.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2. 吴铭|挣脱错误货币理论的枷锁,是打破美国霸权的前提
  3. 中美拔刀,暴风雨真的来了!
  4. 当权派的反击,最惨烈的政治报复来了!
  5. 厉以宁走了,留下了他最爱的贫富两极分化
  6. 河南不雅信息中的“三大金句”,必将遗臭万年!
  7. 谁是老人家“第二件大事”中最大的受益者?
  8. 顽石:说说慈禧太后
  9. 先被美国抄家,再被中国审判,这就是汉奸的结局
  10. 赵磊:刘伶不穿裤子,还是刘伶 ——毛刘的差距为啥这么大(五)
  1. 这个小学生靠读毛选,15岁当社长,29岁当委员,后来怎样了?
  2. 《功过在人心》
  3.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4.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5. 她能怎么办?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