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熊十力对“社会主义”的儒家形态做了具有极限性的思考尝试,在今天一片通过复古来“告别革命”的声音中,为我们呈现出儒家的复杂面目,也为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儒家”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2019-09-01
周展安
互动:47
点击阅读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30/c_1124940654.htm
2019-08-31
互动:10
点击阅读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28/c_1124930688.htm
2019-08-28
互动:13
点击阅读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26/c_1124921161.htm
2019-08-28
互动:11
点击阅读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08/27/c_1124925942.htm
2019-08-28
互动:9
点击阅读http://www.qstheory.cn/llwx/2019-08/26/c_1124921823.htm
2019-08-26
互动:3
点击阅读http://www.qstheory.cn/llwx/2019-08/26/c_1124922069.htm
2019-08-26
互动:9
点击阅读http://www.xinhuanet.com/2019-08/23/c_1124911861.htm
2019-08-26
互动:8
点击阅读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08/22/c_1124906370.htm
2019-08-26
互动:5
点击阅读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08/21/c_1124901326.htm
2019-08-26
互动:0
点击阅读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08/20/c_1124897310.htm
2019-08-25
互动:12
鹤龄:也谈“与传统文化决裂”——与吴铭先生商榷 吴铭先生一谈再谈“共产党人要理直气壮地和传统文化决裂”,强调“共产党人,优秀的共产党人,更应该注重改造自己,和自己过去的不正确的、不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东西决裂!而且,要更严格地改造自己,比对战犯改造的要求严格多了。因为,我们和共产主义的标准要求,还差得很远”。 文章
2019-08-25
互动:118
点击阅读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08/19/c_1124892967.htm
2019-08-23
互动:15
点击阅读http://www.ah.xinhuanet.com/2019-08/23/c_1124903867.htm
2019-08-23
互动:9
中华帝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缺少明显的交流,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更像是在找不同。相比之下,处于东西方十字路口的波斯帝国疆域广大,建立了大一统的体制,并且与中华帝国交往密切,似乎是更好的比较对象。
2019-08-22
李零
互动:59
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思考“文化自信”,理解场域首先是社会历史,据此可把握中外会通意蕴的马克思与王阳明“思维科学对话”,寻求世界科学和中国文化的机理相通。从工作实质性规定看,这恰恰是“中国人的方法论概念”。可以说,这是思维科学线索上中国与世界的“内在相通”。
2019-08-10
许光伟
互动:61
所谓理想,就是超越个人功利的、把个人利益和价值融入到更高事物(天下、国家、部落、种族、万民)之中的思想趋势、价值信念。人是社会动物,个人的福利、荣誉、价值,都必须仰仗社会才能实现。个人永远渺小而短暂,社会生命却可能伟大、久长。只有具备远大理想、高超价值的民族,才能把社会建设为一个有生命的、有价值的、能持续的伟大存在,并让个体生命借助社会价值而伟大,借助社会生命
2019-07-23
互动:60
有人认为阳明心学是“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之大成”,“治疗当今社会癌症的一剂良药”,“21世纪一定是王阳明世纪”。将王阳明心学视为救世良方不过是以往某些人观点的翻新而已。有人臆造材料,强拉毛泽东为“王阳明热”抬轿更不可取。对王阳明及其心学应取具体的历史的科学分析态度。将王阳明心学视为救世良方,主观愿望虽好,但完全不符合当代实际。
2019-07-11
许全兴
互动:88
司马迁:小人物猎夫之志 这个楚国猎夫没有姓名,是个真正的村夫野老。他擅长用带着细绳子的微型弓箭射击北归的小雁,闻名乡里。顷襄王听说了,就召见他,想聊聊猎雁的事。 顷襄王是楚怀王的继位者。楚怀王听秦王欺骗,被扣留在秦国,迫害致死。顷襄王不敢跟齐赵等国搞合纵抗秦,而是继续亲秦,主张合纵抗秦的屈原继续受到顷襄王迫害,楚国政治、外交都被秦国操纵。老百姓对权贵们的卖国行
2019-07-03
互动:50
✪ 马戎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导读】作者认为,中华文明的特质之一是对异文化有超强的宽容度和包容力。它对“内”“外”边界的理解,与对“华夏”“蛮夷”概念的理解一样,二者的关系是动态和辩证的。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次“蛮夷”“入主中原”并导致改朝换代和皇族族属、姓氏的改变,但大量史料显示,这些“
2019-07-03
互动:35
谈谈我对儒家的历史作用的理解 作者:吴铭(20190701) 所谓儒家思想,在先秦、秦朝、西汉初,并不是显学,相反,是非常窝囊的一种学术思潮。注意,一是学术思潮,就是说和实践关系不大;二是不流行,相反,还受到时人的反感。当时最流行是法家思想。特别是秦朝,是法家指导下强大起来、建立起来的王朝。 一、问题的提出 战国结束于秦的统一。秦虽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让普通人从心
2019-07-02
互动:140
司马迁把底层贱民融入到帝王将相叙事之中,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社会内容、人物形象和文学价值,而且体现了民人一体、共同创造历史的历史观。 古代世界,全球各地的族群都相信人类是神灵的造物,进而相信人类的政治命运和历史前途,都是由神灵决定的。基督教世界的上帝说、中国古代的天命观和“奉天承运”的政治命题,都是这种观念的文化表现。 以这种古代观念为背景来考察
2019-06-18
互动:89
行业分工和身份尊卑,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前提。可是,身份的尊卑发展下去,就是长久的、坚固的等级制度,这与原始社会遗留的平等体验产生抵触,对人类精神造成伤害。有的种族,比如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干脆一条道走到黑,把等级制度固定下来。华夏族却一直为此纠结。为了维护文明发展,必须讲秩序、重差异、别尊卑,于是讲究君君臣臣;为了尊重平等权利,必须信守天下为公,反抗等级压迫,于是
2019-06-12
互动:77
过去几十年,东西方学术界的中国研究模式及其走向,深深影响并左右了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方向,无形中也加大了西方价值观的输入。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广为东西方各国所忽视的研究课题和问题意识,面对他们所热衷的中国研究课题,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尤其值得关注东西方各国的对华政策在不同内阁下、不同时期四层“中国”含义上侧重点的变化。
2019-06-08
柳不如是
互动:24
天下为公的理想,与天下为公的行为实践,几乎是同时诞生的。后来,天下为公的实践越来越少,但是天下为公的理念却越来越发达。人们显然是想以公天下的理念,对私天下的实践,进行某种批判和约束。司马迁撰写《黄帝本纪》时,显然抱有刻意突显远古先圣天下为公实践、放大天下为公理念之意。
2019-05-21
摩罗
互动:56
毛泽东的文化自信和美学精神 陈晋 2017年03月10日08: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7/0309/c85037-29135001.html 1964年春,毛泽东词《贺新郎·读史》手迹 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精神,人不会有出息。一个党也是如此,没有精神,这个党立不起来。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
2019-05-15
互动:255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长期以来,人们感慨西学东渐的魅力时,却往往忽略双向文明交流中的“中学西传”。其实,中国思想文化一经传播,便受到西方世界尤其是西方思想家们的青睐。比如,不同流派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类型文学艺术被引介到西方世界,对西方思想界、文艺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对中学西传产生了浓厚的研究旨趣。学
2019-05-09
互动:22
建国后毛泽东诗词中的境界和情怀 发布时间: 2016-11-16 09:33:51 | 来源: 学习时报 | 作者: 毛金香 | 责任编辑: 王静 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6-11/16/content_39714477.htm 毛泽东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他的诗词与历史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诚如古人所说:“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
2019-04-30
互动:163
毛泽东诗词中的“伟大民族精神” 汪建新 2018年05月09日13:1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8/0509/c85037-29974745.html 原标题:毛泽东诗词中的“伟大民族精神” 2018年3月2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把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定义为:伟大创造精
2019-04-29
互动:144
所谓的“以中解西”,在于强调《资本论》的“工作意译性”,即以中华的“思想高地”(如共同体、心、人民)对接《资本论》的价值阐述和资本阐述,彰显中华共同体社会发展形态的生产特性、组织特性与对经济范畴的认知特性;所谓的“以西解中”,就是对中华经济形态(突出的形态是“家”“国”主导的经济体制)进行合乎世界学术规范的新阐释,从中应深刻体会到中华研究对象的学科逻辑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逻辑的内在一致性。
2019-04-25
许光伟
互动:75
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陈思 2019年04月24日08:07 来源:学习时报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9/0424/c85037-31046400.html 原标题: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北宋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世经典。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的研究持续了一生,他从这部史学巨著中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战争、吏
2019-04-24
互动:141
毛泽东与《西游记》 陈思 2019年04月03日08:01 来源:学习时报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9/0403/c85037-31010431.html 原标题:毛泽东与《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毛泽东是《西游记》的忠实读者,他在长期革命生涯中,对这部书作了不少精辟的评述。他对唐僧取经的精神赞赏有加,以此鼓舞全党斗志;他希望同志们要学习孙悟
2019-04-24
互动:103
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1017号墓是霸伯尚墓。墓中所出器物,除个别器物,如五件饕餮纹方鼎,可能是其祖考即早期霸伯的遗物,年代可以早到西周早期,大多属于西周中期。此墓既有西周早期流行的饕餮纹,也有西周中期流行的垂冠大鸟纹,还有开风气之先,此时已经出现,并被西周晚期沿用的山纹、窃曲纹、垂鳞纹、瓦文等。各种纹饰集中于一墓,对西周纹饰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测点。
2019-04-23
李零
互动:37
《党建》杂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忧患意识 汪建新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8/0711/c85037-30139901.html 2018年07月11日08:42 来源:党建 原标题:毛泽东诗词中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曾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千年古训。古语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r
2019-04-22
互动:158
光明日报:毛泽东诗词中的树木 汪建新 2016年04月15日10:44 来源:光明日报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415/c1003-28279464.html 原标题:毛泽东诗词中的树木 芙蓉国里尽朝晖 傅抱石/作 春风杨柳千万条 傅抱石/作 毛泽东出生于山区,从小就熟悉山、喜爱山。毛泽东在诗词中反复吟咏山,有专门以山为题的诗作,如《西江月·井冈山》《清
2019-04-22
互动:122
毛泽东与《聊斋志异》 陈思 2019年04月17日08:10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毛泽东与《聊斋志异》(原文地址: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9/0417/c85037-31033881.html)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文言短篇小说。毛泽东对该书的认识视角独特,而且能够透析其历史背景、当时的社会状况、每个故事所要反映的思想,对书中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加以现代视角的解读,
2019-04-17
互动:121
托古改制,自欺欺人的阐释,全是无聊把戏,对中国的形象,有百弊而无一利。不是爱中国,而是害中国。
2019-04-10
李零
互动:320
点击阅读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4/01/c_1124302916.htm
2019-04-09
互动:17
李学勤(左二)研究团队正在研究清华简。资料图片 【学人追忆】 简帛学是在20世纪兴起的一门新学问,它以地下发现的简牍、帛书为研究对象。近代以来的简帛发现,以20世纪初在西北地区获得的汉晋简牍为始。这些简牍的数量虽然不多,内容也以边境屯戍机构的行政文书为主,但已经被王国维先生视为可以与甲骨文、敦煌卷子和明清档案并列的四大新发现之一。在此之后,不仅在西北地区发现了
2019-04-09
互动:29
姑且不讲全中国,即使未讲秦汉以来的历代中原王朝,专讲汉族地区,二千年来既没有一种纵贯各时代的同一,更没有一种广被各地区的同一文化。虽然学说一直是二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从没有建立起它的一统天下,犹如基督教之于欧洲诸国,伊斯兰教之于穆斯林国家那样。
2019-04-06
谭其骧
互动:39
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中列出中国历史上非汉人建立政权时期的族际交融表104个,生动地展示这些建立政权体制的边疆异族统治集团讲汉语、改汉名、娶汉女、重用汉人官员的普遍程度。下面仅以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和满洲人建立的清朝为例来说明边疆部族“入主中原”后的政权体制与文化演变。
2019-04-01
马戎
互动:32
2019年03月27日08:07 来源:学习时报原文:毛泽东与 《三国演义》 著名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不仅在华语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也产生了世界性的深远影响。毛泽东研读《三国演义》中所载的政治、军事斗争及谋略故事,并对其进行科学地参考与运用。他不但研究其中的战争和战法,还研究其组织、矛盾和特点。毛泽东时常引用《三国演义》中的历史故事借古喻今,说明一定的道理,
2019-03-28
互动:99
毛泽东诗词与传统文化汪建新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8/0330/c85037-29897831.html2018年03月30日08:10 来源:学习时报 广为流传的毛泽东诗词不过几十首,但思想深刻、意境高远、博大精深。究其原因,毛泽东诗词不仅高度浓缩了毛泽东的人生追求、伟大实践和深邃思想,而且也艺术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样和勃勃生机。解读毛泽东诗词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
2019-03-25
互动:185
毛泽东诗词中的江徐廷华2019年03月22日08:15 来源:学习时报原标题:毛泽东诗词中的江 江者,水也。 毛泽东一生戎马倥偬,为中国革命,运筹帷幄,迎硝烟,战烽火,走江跨河,临湖赴海,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毛泽东第一次见识到的江水是长沙的湘江,江水宽阔、清澈、宁静,缓缓地流向前方。成就他远离故乡的是他的表兄王季范。那时13岁的毛泽东停止了在私塾的学业,在家中帮助父亲务农。热爱
2019-03-22
互动:262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又是才华横溢、独领风骚的诗人、书法家。 不管是戎马倥偬岁月,还是日理万机之余,毛主席总是诗情勃发、激扬文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还有大气磅礴、出神入化的“毛体”书法。 其实,毛主席不但自创书法诗词作品颇丰,还喜爱手书古诗词。从内容看,上起先秦,下至晚清,均有涉猎,尤以唐代作品
2019-03-20
互动:205
近些年,不少学者指出中原文化———有些论作称之为“河洛文化”的重要性不应被忽略。这不是要恢复中原中心论,而是说明一个不可抹杀的事实,即在历史的若干关键性的当口,特定的地区会起特殊的作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都表明,我们的先人真正脱离原始的状态而进入文明的门槛,正是在中原地区。
2019-02-26
李学勤
互动: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