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在将雇佣劳动这种普遍性对抗关系作为政治治理对象和作为意识形态教化对象的前提下,“文化自信”是个好东西,但往前走半步,就会堕落成文化蒙昧主义。自从“文化自信”在中国成为一种思潮以来,文化蒙昧主义随即盛行。这两者的并行难以避免,我们既不能对这种现象过于大意,也不必要过于恐慌。
2017-12-19
范仄
互动:40
以“王道政治”反对当今世界的“霸道政治”,是文明中国论富于批判性和革命性的一面,而试图仅仅在观念领域去把握和消化它,以及对于认识中国历史的延续与断裂的问题上,文明论仍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
2017-12-12
刘复生
互动:38
“中国中医类医院的数量接近美国所有类型医院总数的70%。”和《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JACM)总编约翰·威克斯先生的对话缘起于今年2月他在该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的社论,白皮书披露的中国中医医疗服务总量令他惊讶。威克斯说:“美国和欧洲学者们应该睁开眼睛看看中国中医药的发展。” 这位第一次踏足中国内地的美国学者曾是
2017-12-01
互动:137
用唯物辩证法解析《道德经》之第一章 ——蔡长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注释】: ①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是名词,是指:道这个东西,或道这个概念的意思。 ②第二个“道
2017-12-01
互动:112
儒家在当代中国首先要完成世界化过程。我们已经从九州时代走到七洲时代。儒家不在一个新的世界范围得到弘扬,在当代就会遭遇根本困境。儒家世界化的含义之一,也是主要含义,即儒家必须能够处理七大洲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不同利益格局等之间的冲突;它必须具备这种处理和包容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儒家在当代遭遇的根本困境,就会显示为源自自身的障碍,并因此被质疑;在对《中庸》的解读中也将发现这一点。这是
2017-11-21
范仄
互动:44
这是在我的微信群中,对两位“弘扬传统文化”学者对何新《法家之学源出儒家》一文的评论的反驳。为了使之象篇文章,便于阅读,发表时有补充。 一、学者郑某:法家源出儒家,其鼻祖荀子惟孔子是尊。这是先秦思想史的一个基本事实,只是一般人不清楚。何新先生说这是他的“发现”,也可以。但他说历史上的儒法斗争是是虚构的,能提出这个观点,颇有胆识。孔子作为集大成
2017-10-11
互动:163
自20世纪40年代迄今,海内外学界一直流行着中国哲学无“真理”概念的观点,这些观点完全不合乎事实。“实事求是”乃是中国哲学认识论中最值得珍视的精髓,被走在世界哲学前沿的人士看作可以免除人类的狂热和灾难的最重要的哲学方法。
2017-10-09
许苏民
互动:53
亚洲古地理与中华民族发祥——兼论中华先民在太平洋地区的迁徙及其世界意义张文木一、人猿相揖别:亚洲古气候演化与中华古人类诞生(一)部落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的形成(二)人猿相揖别:亚洲古气候演化与中华古人类诞生二、第四纪:中华古人的远征及其苦难辉煌(一)远征,从青藏高原出发——中华先祖的远古足音(二)远征,从青藏高原出发——中华古人的大迁徙
2017-10-02
互动:103
不能歪曲孟子“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本意 最近,一些人常常拿出孟子当年说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来宣传保护私有产权的重要性。他们说,按照孟子关于“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思想,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保护产权,否则,如果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的私有财产没有长久永恒的权利,那么人们就会没有创业创新和努力赚取财富的决心和恒心,只会鼓励短期行为
2017-09-28
互动:168
叶适的思想除了其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外,在对儒学传统及政治历史的思考方面也有重要的理论建树,表现出宋代特有的理性和怀疑精神。他对《中庸》的辩难揭示了其逻辑矛盾,把中庸理解成道的辩证变化过程,其内外交相成之道为更完整地理解儒学作出了贡献。
2017-09-17
陈锐
互动:28
本文整理自2017年4月16日举行的东方历史沙龙(第125期):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嘉宾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牛军教授与王栋副教授。 主持人:首先介绍一下今天的两位嘉宾。一位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牛军老师,牛老师在冷战史、党史和国际关系史领域都有许多非常棒的文章。另一位年轻的学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栋老师。今天的沙龙主题与王栋老师的文章有
2017-08-25
互动:72
前一篇提到,马列主义进入中国后,越过了上层社会直接渗透到下层社会中,与“下层社会儒家传统”发生了结合。 正是在这个结合中,马列主义实现了中国化,传统“中国思想”开始复活,诞生出一套全新的“中国思想”。其主体,就是被称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一种革命思想,其中的革命观念,既来自于马列主义,也
2017-08-25
互动:137
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合规律性地驾驭二者交互作用的过程,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而且还将影响到中国的发展方向、道路和未来,因此必须进行认真的探讨。 一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前者为主的对立统一关系。要实现对于这一关系的具体的科学把握,必须十分
2017-08-23
互动:90
受托为诸玄识先生新著《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写个序,深感不胜任。但阅后感慨万千,还是写几句。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一本颠覆性的书,颠覆大量的“常识”,将150多年来西方灌输给我们的“西方文明史”(及伴生的“中国专制史”),整个掀翻在地! 诸先生寓居伦敦,中西贯通,博引西籍中典,文笔平和,但笔底激荡风雷,振聋发聩。 事实上,学术界已经有人质疑西
2017-08-21
互动:189
在白银货币体系确立、社会流动性增强、庶民社会初步形成的晚明,“欲望的解放”成为时代精神主题,既有的社会与价值秩序难以安顿个体生命并赋予其意义。对此,阳明学构想了关于社会重构的一整套理论方案,确立了“良知”的意义,意使个体重新落实伦理价值,在充实自我的同时,承担起世界的责任。重温“良知”的发现及其文明史意义,对于当代的文化重建和价值重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7-08-09
张志强
互动:3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素质为要; 素质教育,教师为本! 一、伏羲教育发展现状 2006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吴鸿清教授义务到甘肃省甘谷县土桥小学创办了“伏羲班”,用六年的时间,探索出一条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道路,伏羲班的实践经验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家长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从2013年秋季至今,仅仅四年的时间,
2017-08-08
互动:54
政治场域的机会主义现象,自古就存在,但是从来都没有像今天的中国这样:对于这个问题的各种错误认识,成为学术进步和认识提高的压倒性障碍。为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政治-机会主义是如何在历史中间出场的,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看待和分析这一历史和政治现象的。在先秦诸子那里,官场出现与机会主义盛行,是一个跟随着国家权力出现而出现的历史性现象,在这个方面还不能说今天学术界的认识,已经超
2017-07-05
互动:252
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实践哲学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无论在民族性、时代性以及内容和形式上都存有极大差异,但二者共同的重实践、重现实的思想指向,使得毛泽东极易通达马克思实践哲学,并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在这两种哲学相契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造,对中国古代的实践哲学进行超越和升华,树立了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典范。
2017-07-03
王玉平
互动:52
蒋庆所提出的一系列所谓儒家的政治制度设计恰恰是对中国革命的否定,对中国革命的遗产的否定,试图恢复世袭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只能是书斋里的空想。
2017-06-21
萧武
互动:92
《资本论》是时代性作品,对其阅读相应具有时代的烙印。在当下,需要在继续关注马克思主义感召路径的中国传统研究的同时,适时加强对“国学感召”路径下《资本论》研究的重视,并发掘其对“中国化研究进程”所发挥的应有积极作用。
2017-05-26
许光伟
互动:96
《资本论》发表150周年
近日,江西九江学院举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公益讲座上,演讲者丁璇老师提及“女人衣着暴露易失身”、“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等言论引发热议。一时间,舆论喧嚣,甚至有的网友表示“这些言论是对女性的歧视和禁锢”。 该场讲座的主题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公益讲座——做新时代的窈窕淑女”,这本来是一场普通的讲座。大家都知道
2017-05-24
互动:123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毛泽东作为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不仅从小就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而且终生重视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使古老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生命力。 毛泽东在私塾读书的6年里,接受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读《三字经》《百家姓》开始,继而
2017-05-23
互动:209
蔡启璧:“中国人没有信仰”?——远离“一神教”,国家之幸、民族之幸、文明之幸! 2002年世界主要宗教信仰分布图(2003年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绘制) 最新中国宗教地图 关于“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说法,早已在社会泛滥多时。 中国人怎么就没有信仰了?是谁给中国人贴的这样一个标签? 西方人说之,对中国人似有不屑
2017-05-19
互动:130
《道德经》与《资本论》关系简说 ——论中国经济学的思维和语言 许光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摘 要:从《道德经》到《资本论》是术语的传承和革命,是思想领域发生的一次次重大变革,延续了历史的生生不息。可对接之点包括:(1)以《道德经》释解《资本论》架构之谜,显露发生学工作逻辑规定性;(2)在历史探究中衔接“农业史的经典”和“
2017-05-03
互动:113
中国古代奴隶之称自夏朝始用。夏商周社会,由全无人身自由的奴隶和半无人身自由的庶民,共同构成奴隶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奴隶来源于战俘和罪犯,不但客观存在,且数量巨大。作为奴隶主附属物的奴隶殉葬,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重要特征。
2017-05-01
宋晓萍
互动:55
一个古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故事 ——李学俊《“道政”:匡正世界》序 田辰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李学俊先生从《管子》《史记》《汉书》和四书五经等大量古典著作中叙述出一个中国古代“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故事,并尝试回答中华文明为何数千年绵延不绝,为何马克思社会主义诞生
2017-04-23
互动:73
原标题: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 ■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
2017-04-17
互动:280
今天学习一段,孔子论父母之仇。 【礼记原文】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注解】子夏:即卜商,孔子门下著名课代表。居:对于。仇:仇人。寝苫(shān):睡在草垫子上。这是为父母守丧的习俗。枕干(zhèngān):头枕着盾牌而睡。提醒自己父母之仇未报。不仕,不当官,不以官身报私仇。弗
2017-03-29
互动:637
★★★替“皇帝们”反思 一般来说,反思历史的工作不是由官家来做,便是由史家来做,很少有平民来给官史写反思框架。然而,翻开所有的历史反思,你会悟出,反思从来都只是形式,并不能真的成为镜子,大多为了给新的“皇帝”铺路,结论自然未必正确。 时至今日,我们能看到的历史反思无数,亲历的“反思”也不少,如果能以平民视角撇开皇权需要寻找历史的真相,会
2017-03-17
互动:131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国刚先生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载,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二十个关键点,以现世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精髓,追寻政治得失、王朝兴衰之迹,探究修身齐家、经世治国之道,著成《〈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书。 该书从《资治通鉴》文本出发,观照影响家国大政之关键节点,言简意赅地讲述由三家分晋至
2017-03-07
互动:66
所谓优秀文化传承,就是传承以“一多不分”哲学作为文化最基本的基因的、生生不已、传承不已的宇宙观、认知观、思维方式、珍重取向以及作为它的载体的语言话语叙事。对于生生不已、浑然一体的文化,一以贯之的“一多不分”经脉,遍布通行、纵横交错、沟通内外。
2017-03-05
田辰山
互动:33
关于汉语傲视世界所有语言的优势,贫道几乎在第一篇就进行了确定,这是不是有些托大?就像开篇就讲的:贫道既不懂英语也不懂其他语言(贫道高中六八届,学了4年俄语。七七级大学生,学了两年英语),就这语言知识敢说其他语言达不到汉语词汇清晰的矩阵结构和语法的同构水平?不过贫道并不心虚,因为正如第一篇讲的,这是个普通语言学问题。只要把握一些顶层的逻辑,其他知识不起决定作用。 比
2017-03-04
互动:136
上篇文章说到,汉语与其他语言相比,有便于学习、记忆和容易应用的特点。主要原因是汉语的词汇有清晰的矩阵构成,理解和记忆非常方便;同时汉语在的词法和句法逻辑一致,容易掌握。 接着的问题是,为什么汉语的词汇能形成清晰的矩阵关系,以及为什么汉语可以完全用合成法构词以使词法和句法同构?本文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人类在逐步认识世界的同时,要不断创造新“词”来描
2017-03-03
互动:182
群里转来一篇文章,题目是“汉语是地球上最先进的语言,没有之一”。文章基本看法与贫道所见略同,只是逻辑和事实上都还需要更讲究些。 贫道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说起来有些偶然。很多年前贫道与哥哥姐姐开车出去玩儿,他俩认为汉语没有英语表达更充分更准确,因此英语更先进。贫道不同意他们的看法,说不存在一种语言比另一种语言更先进,所有语言都有能力充分、准确表达另
2017-03-03
互动:207
在北京生活就是这样,春节一来,大家各自回故乡陪父母亲过年,春节过后,北京的朋友才有机会见面聊天吃饭,以弥补春节没有见面的缺憾。 这几天,参加了好几次朋友聚会,饭桌上都要争论朝鲜问题。有主张通过严厉制裁迫使朝鲜弃核的,也有认为朝鲜弃核已无可能,应顺势而为,默认朝鲜的核国家地位以打破僵局的。虽然双方观点严重对立,但大家一个共同的看法是,朝鲜问题已经积重难返,颇为棘手。
2017-02-27
互动:335
久违了,中华文明! --仁厚豪迈的新生中华古文明登顶世界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瑞士的主旨演讲,标志新生的中华古文明,再次登顶世界,以中华德慧指出今后人类何去何从,并庄严宣告中国的承担和责任。 龚忠武 目录 1、青出于蓝 2、展现中国风格气派、洋溢中华风采神韵 3、济世良策 4、任重道远 注释 图片 附录:中国历代的儒法之争·《悉信亦非&midd
2017-02-27
互动:81
按语:该文是张文茂同志近来读史的一些思考。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我国与西方历史发展的根本区別是早以形成的大一统格局;中华大一统格局形成经历了炎黄时代的部落联盟、夏商周时代的分封制和秦汉以来的郡县制三个阶段,是一个不断升级完善的过程;而中华传统文化正是这一历史过程的集中反映。在丰富的优秀传统文中,张文茂认为最核心的概念是公与道,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讲公不
2017-02-21
互动:218
“孔孟民主”论将孔孟之道与帝制皇权切割开来的各种解释方式,既违背历史事实,也违背政治常识。在人类政治史上,还没有发生过这样一种现象:在漫长且广阔的历史时空内,一种政治制度及其统治者把对这种制度具有颠覆性的思想体系奉为官方学说并大加宣扬。帝制统治者对孔孟之道坚定不移的选择、历时久远的推崇和千方百计的弘扬,恰恰是判定“孔孟专制”的最重要的事实依据。
2017-02-04
张分田
互动:94
人类的历史经验早给人以启示,人民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不容易,总是有人冒出来想改宪法,改成另外性质的国家。因为不许问姓社姓资的头脑不清行为,已经被实践检验导致了越来越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越来越背离中国思想文化,越来越不是社会主义,人民越来越不高兴,越来越不赞成。
2017-01-14
田辰山
互动: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