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医药

中华医药

1314 篇文章

辉瑞新冠特效药逼近3000元一盒,小叔真心建议不要买

  大家有没有关注这样一个消息,美国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生产的新冠特效药在中国开卖了,一盒逼近3000元。辉瑞选择的时机太好了,恰好中国刚刚开放,人人自危,又加之很多中成药买不到,于是乎赶紧售卖自己所谓的特效药。  小叔可以说,辉瑞是明目张胆地抢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吗?你们会买吗?小叔真心不建议买,都说现在的新冠与流感差不多了,一盒治疗流感的中成药不过二三十块钱,即便连花清瘟买不
2022-12-16 互动:98

感染新冠发烧了为什么会怕冷?各种症状怎么应对?

  全国各地感染新冠的人数暴涨,典型症状都有发烧、浑身痛等等。但是,发烧了体温39°甚至40°,感觉却是怕冷,还要多穿衣服、多盖被子。这是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因为新冠是寒性病邪。  同样是感染了后发烧,却有发热怕冷、发热怕热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根据病原体入侵人体后的症状,中医把病邪分为寒、热两种。非典、新冠病毒都是寒性病邪,而乙脑、麻疹病毒等等则是热性病邪。 
2022-12-16 互动:141

一场巨大的阴谋:当前疫情让美国看到中医价值,誓将其资本化!

  上个世纪末,如果你问一名西医学生对中医的看法,那么大概率将会得到一个嗤之以鼻的答案。因为他们在课堂上的西医学教授们,几乎都是这么教他们的。而且,学习西医会让他们拥有一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尤其是面对现代人难以说出所谓“科学道理”的中医时,这种优越感表现得更为强烈。  而展示这种优越感的方式之一,就是在言行上对中医学毫无根据地贬低。  这种现象尤其以留
2022-12-15 互动:204

张伯礼支招如何应对疫情,给出寒假防疫小妙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十条”后,天津大学空中课堂在线近日邀请了“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就如何应对疫情问题为师生答疑解惑。他告诉年轻的大学生朋友,抗疫精神是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并给出了寒假防疫小妙方。  “走小步、不停步”是为了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张
2022-12-14 互动:187

一位北京妈妈用中医外治法助阳了的孩子顺利过关

  这是一位在北京的朋友分享的案例,她家6岁孩子被感染后,她在一位中医朋友的指导帮助下全程使用中医外治方法给孩子调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关。期间她自己也出现了一些反应,通过积极应对,目前状态正常。  她的经验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内容很详细,请认真看完,最后总结部分也有很多值得注意和参考的地方。  让我们用正确的方法积极预防积极应对。  思来想去还是按时间先后顺序
2022-12-13 互动:93

对中西医药学的考察与分析浅见

2022-12-13 段修斌 互动:4

疫苗核酸落幕,中医药开始主导防疫

  骗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把你的钱都骗光了你还对骗子感恩戴德。怎么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呢?需要靠话术来让受害者把所有坏的结果归结为自己造成的,把所有好的结果都归结为骗子造就的。  简单说,就是要把问题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好事都是因为我,坏事都与我无关。要说到怎么去争功免责,某些疫苗和核酸企业的能力可谓登峰造极。  我们先来说说疫苗,新冠疫苗有个独有的特点,就是研发
2022-12-12 互动:221

半副药退高烧!感染奥密克戎后你也可以这样做

  由于家人嗓子疼痛难忍,刚刚去附近的好几家药店想买点润喉片之类的药物,但都没有,就连抗原试剂盒、退烧药、感冒药也已断货。再三询问,药店说下午会到货一批,但具体什么时间到和都有什么药品不好说。  三甲觉得,出现这样的现象,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感染的人越来越多,药物需求量越来越大。再一个,恐慌情绪使一些民众盲目大量囤药,导致真正需要的人无药可用。  很多医院的发热门
2022-12-11 互动:168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一、治疗方案  (一)成人治疗方案  1.症见发热、恶风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颗粒)、荆防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等。  2.症见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风
2022-12-11 互动:65

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毒株很有效!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经过三年的变化,与疫情初期的原始毒株相比,临床显示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部位主要是上呼吸道,导致下呼吸道肺炎的比例非常低,其致病性、重症化的比例已明显降低。针对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6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就公众如何做好防护的社会关注予以解答。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病毒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
2022-12-10 互动:88

中医药是疫情防控“中国方案”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疫情防控三年来,中医药被称为疫情防治的“中国方案”。12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保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对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答记者问。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贾忠武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入到疫情防控当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
2022-12-10 互动:101

公知不演了开始力推西方“特效药”,但请记住,中医药比西方“特效药”靠谱得多!

  早上,网上突然出现“大规模放开其实还有四个事情待做”的“通稿”,如果这些人真的有什么好的建议的话,那咱自然是拍手欢迎,但遗憾的是,所谓的“四个事情”没有一个靠谱的。这让我忍不住想问,这才几天啊,至于这么迫不及待吗?  第一条引进“辉瑞等MRNA疫苗”以及“特效药物”就极其不靠谱。这么说吧,如果辉瑞疫苗真那么有效,美国至
2022-12-10 互动:248

《柳叶刀》公布数据​,高度警惕“长新冠”后遗问题,别让中医再次被埋没!

  还记得2020年-2021年的时候,从武汉措手不及的遭遇战,到后面大大小小的零星疫情的防控,中医药走到哪里,疫情就会扑灭在哪里,成绩有目共睹!  在央视报道清肺排毒汤时,罕见的连续用了三个“最”来形容: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的中药方剂。并且据公开数据,重症患者西医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而单独使用清肺排毒汤,药费不到100元,且起效更迅速。  中医药效果
2022-12-09 互动:114

中医药的伟大历史成就和现实价值

近两三年来,在防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医药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面对新冠肺炎,西医药,包括欧美的西医药,不知道有什么特效药没有?
2022-12-09 shengminwujiang 互动:72

壬岷:“新十条”后,什么时候可以放开被“封印”的基层中医力量?

  今天上午看到了一则消息,一位身在帝都的中医博主(看介绍,是在体制内中医院工作的)昨晚发博表示:被封印的中医力量终于要释放,可以正面作战了。靠一两个“英雄”是改变不了局势的,只有整个行业,人民自发的力量,才是伟大的!  他附了一张图,是北京市卫健委发的一则通知函《关于调整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通知》显示:1、暂停全市诊所诊疗人次的日报工
2022-12-08 互动:90

9个月死亡200万人,每月再死8万,你能接受吗?

  提要:防疫和救治,缺一不可。放开,要控制在救治能力范围之内;救治,中医药主导可以几乎零死亡。  不要扯什么奥米克隆无害化了,不会治一样大量死人。有多少人敢说,你们当地的西医资源比香港还厉害?  最近14天,740万人的香港新冠死亡219人,相当于14亿人两周死亡4.1万人,每月8.2万人。  就是砖家口中“毒性大降”的奥米克隆,在9个月内让香港死了10,800多人,相当于14亿人死亡2
2022-12-07 互动:340

放开,要控制在救治能力之内;不死人,要靠中医药

  提要:防疫和救治,缺一不可。放开,至少要控制在救治能力范围之内;中医药主导之下,可以接近零死亡。  不要扯什么奥米克隆无害化了,不会治一样死人。最近30天,740万人口的香港新冠死了387人,相当于14亿人一个月死亡7.3万人。那么你当地的西医资源比现在的香港好吗?  在过去一个月中,奥米克隆让6700万人口的英国死了3500多人,让3.3亿人口多美国死了约1万人。相当于14亿人每月新冠死亡4
2022-12-07 互动:194

中药方来了!吉林省公布新冠病毒肺炎中医预防及治疗方案

  为应对吉林省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组织中医专家、一线抗疫医生,结合吉林省本轮新冠肺炎患者疾病特点和易感人群体质特点,依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制定了《吉林省新冠病毒肺炎中医预防及治疗方案》。  一、居家防护建议  (一)加强防护  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  2、外出时
2022-12-06 互动:132

德叔:广州抗疫中医药效果非常好,大多数24-36小时缓解症状

  最近,各地都在优化防疫措施,实际上就是在试着逐步放开。  广州是其中的代表城市之一。  12月2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此轮疫*情广州市已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达到16.27万例。而这超过16万例的感染者中,约9成是无症状感染者,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  这样的真实世界数据,也说明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和此前的毒株相比,有了大幅降低。  不过广州
2022-12-06 互动:97

广东省长亲自要求中医药在新冠全程发挥更大作用…背后大有深意!

  青松看到中国中医官方公众号报道:12月4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先后走进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院白云分院等医疗机构,认真听取专家、医生意见建议,详细了解发热门诊设置、定点医院建设、中医医疗救治、医疗资源储备等情况……  王伟中强调,要完整、全面、准确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动摇、不走样,坚持人民至上

2022-12-06 互动:112

张忠德 :广州这波疫情核心病机是风热夹湿,中医药干预大多快速见效

    本轮疫情的核心病机找到了吗?中医药治疗方案是怎样的?既然本轮疫情9成以上为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可将奥密克戎变异株视为“流感”?  12月2日晚,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线上媒体访谈会上,广东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接受了记者采访,对于以上公众关注的热门问题,逐一讲解分析。  核心病机是风热夹湿
2022-12-04 互动:119

这不是啥“益生菌”,当然也并不需要害怕

  还真是薛定谔的“后遗症”。  关于所谓的“后遗症”,12月1日的一篇文章中,国内有专家认为是没有。  然而,11月25日,新华社一篇科普文章则认为“长新冠”的影响不可忽视,其引用的数据和定义分别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英国国民保健制度。  这种对冲,在混沌但逐步走向松动的当下,着实令人深思。此种国内与国外的不同,或者是为配合变化
2022-12-04 互动:68

许玉杰:疫苗防疫收效甚微,中医药应该扛起大旗

  中国有句古话:“大疫不过三”。为什么我们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三年了,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感染率和病死率在世界上都是最低的。这是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坚持动态清零方针,适时实行隔离,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代的价换来的。但疫情仍然不断爆发,似乎看不到终点。虽然说奥密克戎的致毒性减小了,但它的传染速度还是很快的。  为什么疫情迟迟不能结

2022-12-04 互动:289

是时候放开中医接诊“十大症状”了!

  寒潮来了,这个冬天早早地进入了严寒。  这两天,各地也在反复调整,许多决定让人觉得突然:  比如,广州昨天多个区直接放开,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成都进入小区不再查验核酸报告,一夜之间核酸检测几乎只留下了医院、卫生院、社区诊所,但是工厂、超市等上班的核酸查验要求依然未变,然后寒风之中绝大多数人测核酸所花的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以上,而此前超过二十分钟都算长的;北京朝阳,直接跳过第三
2022-12-03 互动:140

日本实验证实,中医药对新冠感染者有良好的疗效

2  据日本《河北新报》12月2日消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期服用中药,能降低重症率。  文章大意如下:  这是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系的高山真特命团队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表明,中药对缓解新冠感染者的发热和抑制重症化是有效的。  这项研究为该小组于2021年2月至22年2月,他们与东北大学医院(仙台市)等7家日本国内的医院合作,针对161名感染者进行了实验。病人分为每天服用3次中药葛根汤
2022-12-03 互动:81

随着放开,也应该解开对中医的束缚!

  这几天,风向转得比较快。  不过,双十一发布的“二十条”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预告。  国际庄先是试了一下,算是一个预热。  11月的最后几天,人们都在关注张核子、张XX实控或关联的核酸检测公司,因为这些核酸检测公司有不少出现了问题,曾多次被处罚。有人发现似乎张核子实控的深圳核子基因分公司开到哪里,疫*情似乎就出现在哪里,而一直没有第三方核酸检测公司参与,核酸
2022-12-03 互动:146

天津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巩固提高中医药防治“天津模式”

  日前,天津贯彻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相关文件,进行政策优化调整和完善,全面统筹、科学精准推进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保障,明确将巩固提高“天津模式”,筑牢中医药防治屏障。  天津将继续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巩固提高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天津模式”,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全病程中医药管理。  第一时间启动中医
2022-12-03 互动:91

什么样的人会有新冠后遗症

  有一篇文章从西医思维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冠病毒:  我们面对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毒?  但是我们这些具备中医观点一看就看出门道来了。基本可以解释里面所有的疑问和群体之间或者个体之间的差异。因为这些疑问常有读者问,因此打算就一个个问题来回答。本篇谈后遗症问题。  从上面文章挑一个对感染部位的描述然后看看中医如何看:  引文:  “新冠病毒通过
2022-12-03 互动:69

石家庄一位无症状感染者的方舱经历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位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普博主@三个老爸实验室发的一则石家庄网友的方舱经历,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这位网友是在医院陪护他的母亲时感染了新冠,因为出现了院内感染,先是他的妈妈阳了,然后他也阳了。  后来他去了方舱,是作为无症状感染者进去的。  这位网友大概是11月13日去方舱的,到目前2周了,但还没有转阴,还在方舱没出来,人倒是挺乐观的。  他写了个
2022-11-30 互动:153

吴文新:中医药独特优势何以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医药独特优势何以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

  【摘要】2020年春初一场新冠疫情突袭中国,在全民抗疫中,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取得了优良的防治效果,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中医药以生命-生态性的复杂系统思维方式,对治疫古方化裁而成具有特效的“三药三方”,整体性而又个性化地诊治患者,具有无可置疑的更为先进的科学性。中医药这种生命、身心和天人整体观及其预防诊治康复技术体系有来自于具有同样世
2022-11-30 互动:38

邓铁涛:为什么中医没有细菌学说,却能治疗传染病?

  邓老指出中医虽然没有细菌学说,但是我们知道病毒进入了人体以后,人体和病毒作斗争的反应,然后因势利导就可以了。所以中医不仅能治疗传染病,而且对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以下为邓老的视频讲座及文字内容。  现代人不了解,为什么中医没有细菌学说却能治疗传染病,而且对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原因何在?因为中医走的是不同的
2022-11-29 互动:125

中医果真是慢郎中吗?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中医就是个慢郎中。  更有甚者,某些半吊子西医、媒体直接将中医给开除了急救行列。每一次中医大夫/护士/医学生用针刺、放血、拍打等手法对突发疾病的病人进行抢救,之后都会有人嘲讽,这一点不科学,仿佛急救就剩下了心肺复苏或AED之类的。  那么,中医就不能救急症吗?中医就一定是慢郎中吗?  我们可以看一下最近广州琶洲方舱医院的例子。  众所周知,最近全国
2022-11-24 互动:61

官方:应服尽服、愿服尽服!第十一版四川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发布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特色和优势,结合我省实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实践,11月21日,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对技术指南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十一版)》。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充分认识到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重要作用,以本指南为基础,按照国家《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指引》和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
2022-11-23 互动:103

朱树松:回顾中西医抗疫感作

2022-11-21 朱树松 互动:79

李克勤:老中医邓铁涛在非典横行时力挽狂澜

  【题记】老中医,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信誉的象征。2003年那个春天,当非典SARS在中国横行时,一位87岁,叫邓铁涛的老中医力挽狂澜,扭转了治疗那个急性传染病的被动局面。他主要用的方子叫“仙方活命饮”,并不神秘,但老中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大智大勇令人钦佩。邓老在那个特殊时期的道器变通,一时传为佳话,尤其是对临近广东的中国香港影响极大,因为同为非典重灾区的香港用西医防
2022-11-21 互动:169

江苏省中医药大会召开

2022-11-20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互动:58

中医药是中国人健康的最后屏障

  学习毛主席的人一定熟悉,主席一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十分关心和重视。一生都在大力推进中医药的挖掘和发展创新,保障中国广大人民的健康,尤其是基层和乡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现在拿出几个历史细节,我们用心感受下毛主席对中医药的情感和重视。  1949年9月,毛主席在接见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指出:“只有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
2022-11-19 互动:217

感冒家庭常备中成药的选择与使用

  感冒是由于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时行邪气侵袭身体而致病,常常表现为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等。  感冒是天下第一病,很多病都是从感冒而来,累积伤害我们的身体。《黄帝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  感冒在中医里又称表证,是机体抵挡邪气的第一道防线,正邪之力在表这里相争,机体想让邪气从表而解,但是又不能。我们用药的目的,就是调整
2022-11-19 互动:99

李华亭:抗疫的出路在哪里?

  《新抗疫二十条》没有中医,差矣!  昨天,全国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6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248例,常矣!  明天零时起本小区(水岸家园北区)封闭管理三天,烦矣!  全球持续不断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医学(西医)对于新冠病毒已经江郎才尽、束手无策了。抗生素?不起作用!抗生素对付细菌很拿手,但对付病毒----不灵。激素?不起作用!激素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
2022-11-17 互动:14

病毒来袭,中医如何应对?

  冬春之际,流感携带着新冠余波来袭。这是病毒与人类的战争,躺平是不可能的,我们唯有拿起武器战斗。  人类千百万年来,就是在和病毒的战斗中成长,但是速胜论,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做好与病毒的持久战。  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要为此有所准备。  面对病毒、细菌的攻击,身体的斗争是有规律可循的。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表症,也是我们常说的感冒,中医讲的外感病。这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犹如
2022-11-17 互动:41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河北制定发布新方案

  为进一步指导全省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做好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中的作用,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省中医药防控工作有关专家,在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医诊疗方案和总结我省中医药防控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当前疫情和气候特点,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具体内容如下。  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2-11-16 互动:45

还是抓紧时间学点中医吧!

  “优化”了,微调了。  昨天就有嗅觉灵敏的网友在自己公众号留言板块建议读者准备相关物资了。  今天网络上也满是讨论要不要抢购制氧机和呼吸机的声音。  看来,只要不是天真的人,都知道,新一波的冲击无可避免。虽然科罗娜女皇座下奥系家族的确往高传染性低毒性的变异方向走,但是看美日新等地的数据,反复感染+不正确的治疗,的确会有部分人群留下后遗症。  冲击之
2022-11-12 互动:134

中药配方颗粒拟禁止网售,互联网问诊还开得下去吗?

  本月3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政策法规明确禁止销售的药品包含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配方颗粒。  从评论区可以看出,部分网友对什么是中药配方颗粒,及为什么要禁止网络销售存在着不解。  有的人还将中药配方颗粒与中成药混淆了
2022-11-11 互动:72

数万人感染!全国疫情来势凶猛,回顾张伯礼的这个重磅建议,让人痛心!(附官方预防方)

  青松看到,这次河南、边疆、四川、内蒙、广东、甘肃的疫情来势汹汹,至今已有数万人感染,目前还处于上升期。  并且这次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症状感染者非常多,并且很多完全查不到源头!!  因为查找不到源头,无症状多,所以病毒的传播更加复杂而隐匿,防控难度大幅提升。  这很危险,因为无症状感染者同样具有超强传染力,病毒更容易在悄无声息间通过直接接触、空气气溶胶、接触传播的途径传
2022-11-10 互动:351

杨芳洲:难以实行严格隔离的集体单位更应以中医药为主积极防控疫情

  近来全国多地又爆发疫情,尤其是一些学校、企业等集体单位,这些单位由于其组织性质,人员聚集难以避免,无法实行全面严格隔离,但却恰恰可利用其高度组织性的特点,集中实行以下简单高效低成本的群防群治措施。(其实,防治新冠疫情(包括各种病毒变异)在中医看来都很简单,其证候皆属外感寒邪,辛温解表(身体及时获得热量)即可。)  如:1.大锅熬中药,一人一碗。(甘草干姜汤、姜糖水、麻杏石甘汤等。) 
2022-11-02 互动:128

“吃土”真的可以治疗肠道疾病?

  双十一快到了,某些管不住自己双手的人又到了穷得“吃土”的时候了。  然而,吃土真的能治病。  10月25日,发表在《自然-化学》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吃土”也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和治疗肠炎!  土壤被公认为地球系统生物多样性最为复杂和丰富的环境,每克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可达上百亿个、种类可达上百万种、成千上万的菌落、超过200米的菌丝等。目前
2022-10-29 互动:90

女子打卡286天坚持10点睡觉收获满满,熬夜和早睡怎么选?

  熬夜,几乎是现在人的通病,有关熬夜的话题时不时会上热搜。  10月26日,广州廖女士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10点睡觉第286天的打卡记录,这个消息这两天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围观者众多。  可见,早睡,坚持早睡,年轻人坚持早睡,在现代社会可能已经成了稀罕事件。  但早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据廖女士介绍,自己在上研一时曾因为生病差点休学,医生建议她不要熬夜,她也发现自己的黑眼圈和
2022-10-29 互动:82

应对会变异的病毒,中医药才是永久有效的“疫苗”!

  目前,按照西医的诊治模式,全世界都在抢疫苗接种,但是,变异的病毒正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虽然很辛苦,代价也很高。但是,事先研究的疫苗,难以预设病毒如何变异。因此,疫苗斗不过病毒变异,这是一场不难预期的斗争,却又不得已“不如此”的无奈举措。  这是没有中医药资源的国家,必然采取的选择,他们的无奈是因为“先天不足”,没有历史积淀,必须像引进
2022-10-28 互动:184

不是传统的,就一定是好的

  这几年,在某些人那里,似乎有这么些个倾向,西医一无是处,中医包治百病,传统的才是好的。甚至,有些人总是担心做得不到位,然后在操作的时候还要往极端里走,最终造成了大大小小本可避免的问题,有的甚至酿出了悲剧。  昨天,“飞龙中医”就再一次批评了某些地方坐月子的某些传统。  事情是这样的,他在治疗一个发育迟缓的婴儿时,一通问诊下来,发现又是黄酒煮鸡后遗症。这个婴儿九
2022-10-28 互动:71

学习时报刊发张伯礼院士文章:中医药如何守正创新,走向世界

  张伯礼,1948年2月出生,河北省宁晋县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2014年获得国家
2022-10-27 互动:75
1 2 3 4 5 6 7 27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