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00 篇文章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从一九四二年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收到巨大成效。”[1]这种成效集中表现为对党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锻造。[2]延安整风前,虽然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已经确立,但是其正确的决策和党中央的工作部署仍然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比如,学习运动的走偏和皖南事变的发生就是典
2022-10-04
互动:51
一、“早期社会主义”问题 本书尝试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背景下,通过与其他思想、运动的关联与对比,勾勒出日本的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之历史。早期社会主义在本书中意味着,从明治后期到日本共产党成立(1922年)为止的这一时期内,在日本所开展的社会主义性思想与运动。在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是第一场有意识的对抗资本主义的运动,至今仍受到诸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既有研
2022-10-04
互动:11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以外的第三方面力量曾一度倡导“中间路线”的政治主张。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中间路线”的性质也在变化。以胡绳为代表的理论工作者在中共的领导下,从历史与理论的不同维度对“中间路线”进行批判:指出此时倡导“中间路线”的实质是维护现存政权,分析其思想基础是一种伪自由主义。在此过程中,胡绳对&ldq
2022-10-03
互动:29
摘要:乡村秩序与农业生产活动高度相关,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反过来会影响到乡村社会秩序。正在发生的农业“第二次飞跃”以农村的人地关系重组为基本前提。通过土地流转,传统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正被适度规模经营所替代,部分农民逐步脱离农业生产和村庄去农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数千年以来的乡村文化根基和基层社会秩序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既是对农业经营
2022-10-03
互动:20
商品价值创造、价值转形与政治经济学重建(中)周承友摘要: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生产环节的价值转形方面的大争论情况,接着回到争论的源头,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价值转形原本,据此系统地批驳了国内外关于生产环节的价值转形方面争论中的错误及解法,指出了其错误的原因——“两大误解”。同时也概述和评论了商业资本加入、农业资本及土地私有权加入后新环节的价值转形方面
2022-10-03
互动:4
徐俊忠 | 研究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面向中国问题 徐俊忠 马克思主义 2022-10-03 00:00 发表于山西 徐俊忠 文 从英国访学回来的十几年间,我基本上是全身心投入毛泽东研究,对此我走的是一条“非正统、不学科”之路。十余年来我关注的基本上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毛泽东,我把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当做一个具有自觉哲学思维的治国理政的政治家来对待
2022-10-03
互动:41
*论我们当前的理论任务 ——对新时代新理论自觉的认识 秦龙 摘要:本文以认识我们当前的理论任务为对象,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需要,从新理论自觉的视角出发,对上述时代的理论任务进行一个总体性的理论研究和概括。 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学术视角的,具有鲜明的理论指向性和时代建
2022-10-03
互动:45
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以下简称《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对法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系统而具体的分析,这些分析为无产阶级开展“共产主义革命”提供理论前提并指明前进方向。这就决定了《法兰西阶级斗争》在马克思法哲学或者制度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拟以《法兰西阶级斗争》为例探讨马克思对法国社会各阶级所进行的分析及其理论意义。
2022-09-30
互动:23
内容提要 “科学种族主义”源于大西洋知识共同体对人类起源与人种演变问题的研究。他们根据自然史的物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人种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划分人类族群。这种理论伴随着“种族”概念的建构,反映了欧洲大国推行殖民统治的政治需求。18世纪启蒙时代的欧洲学术界对人类族群分类问题的思考,推动了以肤色评判种族优劣的种族主义取向在科学研究中的发
2022-09-29
互动:19
研究毛泽东著作,首先就要研究毛泽东本人编定的《毛泽东选集》的“开篇之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分析》)。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定稿中,毛泽东开门见山地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研究“开篇之作”与“首要问题”,既是毛泽东思想研究和中国共产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毛泽东著作版
2022-09-29
互动:70
建国后毛泽东对“敢讲话”、“讲真话”的思考和探索 ——读《毛泽东年谱(1949-1976)》 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让人“敢讲话”、“讲真话”是其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的重要前提。建国后,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敢讲话”、“
2022-09-28
互动:67
[摘要]日本新自由主义改革对工人阶级的结构造成了复杂的影响。从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再生产的视角来看,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改革依然是在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基本规律下进行,资本通过“增加并存工作日使资本增殖”,且增加了突破劳动力年龄上限的方式;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改革也暴露出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更加不在意劳动力再生产的问题,而福利制度改革增加的是家庭保障劳动力再
2022-09-27
互动:21
资本,是价值、生产要素、劳动吗?——与李惠斌先生商榷(之九)古家林 资本是什么?是价值,是生产要素,是劳动!这都是李惠斌先生在《企业劳动产权概论》一书中告诉我们的: “资本作为价值,它也是一种劳动,是一种凝结了的劳动,或者叫做物化劳动。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我们也同样可以说它是一种劳动。活劳动是劳动,物化劳动也同样是劳动。从价值的意义上看,这两种
2022-09-27
互动:47
摘要: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的存在问题,接着概述了早期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演变的历程,重点是分析了其经济转折之路,从历史事实和理论阐明中肯定了商品经济及价值转形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及界线。同时在其历史的经济转折的基础上系统地回顾和梳理了前苏联东欧国家和76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及其社会主义部分的重建,并对其重建给予了定性评价,最后提出了一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体系。
2022-09-27
互动:10
摘要:以时代的发展变化为起点,主要回顾了国内关于劳动价值论争论的基本情况,并对争论的问题作出了基本界线上的区分与评论,然后回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本和核心——商品价值创造,结合时代的新发展,分析了如何才能围绕核心真正完善劳动价值论,进而提出了一种新劳动价值论。同时也概略地评论和判定了有关的关于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
2022-09-26
互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