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推荐文章 > 思想·学术

思想·学术

500 篇文章

大数据拜物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精神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种新型资本形态——数据资本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而诞生,逐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大数据资本主义时代。“越来越多的算法和数字机器正在生成、收集、存储、处理和评估大数据,并做出使人类在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处于边
2023-03-10 互动:42

现代性: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联姻

  就世界范围来说,现时代仍是以利润为本的资本主义时代。无视资本主义而空谈人本主义,这是迄今为止现代性研究的最大败笔。本文试图以唯物史观的视角解读现代性,以证明所谓超越了现代性的“后现代社会”不过是因彻底资本化而酝酿着更多现代灾难的“更现代社会”,故若不从实践上颠覆资本霸权,那么即使最深刻的现代性批判亦无异于自欺欺人。  一、现代性:资本与
2023-03-10 互动:18

从“陆地三分说”看欧洲中心主义下的洲际想象

  在陆地表面区域划分问题上,洲是沿用至今最重要的地理单位之一,它作为不可置疑的“地理常识”几乎被人们广泛接受。从源头上看,所谓“欧洲”、“亚洲”、“非洲”概念及其划分,来自古希腊罗马人把已知世界分为三部分的观念,即“陆地三分说”(Tripartite Division of the Earth)。在希腊化时代,它被犹太思想家拿来与挪亚三个儿子划
2023-03-09 互动:22

工资平等还是劳动平等——从马克思对蒲鲁东工资平等理论的批判说起

  在《什么是所有权?》中,蒲鲁东提出了一个最直观的问题:“资本家用5万法郎购买生产原料,用3万法郎支付工资,却得到20万法郎的利润。为什么工人阶级不断的劳动,还依旧赤贫?”[1](225)这一问题直接道出了政治经济学工资理论的矛盾——个人所得的报酬与其付出的劳动不相等的矛盾。蒲鲁东认为,这是引发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和回避。这一问题也是蒲鲁东之
2023-03-09 互动:21

郝贵生:王长江教授如何用“人性自私论”歪曲雷锋精神?

  王长江教授如何用“人性自私论”歪曲雷锋精神?  郝贵生  今年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3月2日笔者在多家网站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什么?”的文章,着重从周总理的题词内容谈雷锋精神的实质及学习雷锋的具体内容等。因篇幅所限,其中一个问题没有涉及到,就是对原中央党校王长江教授对雷锋精神的歪曲和丑化没有专题批判。  可能许

2023-03-08 互动:206

新中国成立初期动员组织城市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妇女被严重束缚在家庭之中,参与公共劳动的机会较少,在经济方面也多依附于男性,严重阻碍了妇女全面解放的实现。同时,随着党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城市,为尽快恢复与发展城市生产,党广泛动员城市群众参与到城市生产建设之中,城市妇女是党动员的重要对象之一。1949年 9月 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2023-03-08 互动:13

“我”不只是妻子、母亲、儿媳,还是村庄建设者

  一  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妇女能顶半边天”为宣言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性别不平等状况。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1]。”妇女公共参与的重要性被高度强调。  不过,从当前中国农村妇女的现状来看,在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大部分农村妇女仍面临着不
2023-03-08 互动:33

革命如何内在于乡土——以孙犁小说《光荣》为中心

  从20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来看,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乡村革命实践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经验形态,既不同于五四时期自上而下的启蒙和改造,也不能简单地用自外而内的政治号召或情感动员来解释。中共战略思想转向之后在物质和精神上对根据地的高度依赖,使得乡村在政治体系中的位置发生根本变化。对乡村自身传统资源的发现和重视,以及与伦理本位的乡土社会的对话机制的构建
2023-03-07 互动:14

袁立国 |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命政治批判

  摘要:晚近数十年来福柯等人对生命政治学的探讨,唤醒了人们反思现代自由主义国家的治理限度,确立了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新支点。鉴于福柯的生命政治学主要是以政治经济学考古的形式展开的,这为我们今天回到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考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生命政治批判维度提供了重要启示。在马克思从异化范式向生产范式的迁跃中,不仅透过国民经济学批判揭示了资本作为“生命权
2023-03-07 互动:7

刘华军: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利息观的批判

  [摘 要]资产阶级经济学在“三位一体”形式之上讨论利息,这种做法不合理。资本作为商品,与作为资本自身,在说明资本价值增殖时的结论明显不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将资本放在商品的概念框架下。“资本—利息”的表述充满矛盾,在资本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增殖中纠缠不清。必须回到资本的概念框架,重新界定资本,重新表征利息。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资本的核心,利息是剩余
2023-03-07 互动:13

郗戈 | “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

  摘要:与传统哲学教科书模式所表述的“超历史”的“普遍原理体系”不同,历史唯物主义有其时代性的问题意识。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克服资本主义所导致的诸种对抗性、分裂性矛盾,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不是贯穿于任何历史时代、地域文明的“普遍历史过程”,而是“资本主义现代性&rd
2023-03-06 互动:11

颜晓峰 | 雷锋精神是忠实传承党的初心使命的精神高地

  作者简介:颜晓峰,天津大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03月05日 第14版)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同时也是党的伟大精神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雷锋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成果。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迎来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
2023-03-06 互动:28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利息观的批判

  利息的考察大多是争辩亚里士多德所谓“重利盘剥不自然”的正确性。进而,在“自然”与“不自然”之间选择,要利息,或是不要利息,实践上规定利息,或是取缔利息。利息问题被庞巴维克理解成“是”与“应该”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本有利息?应该,利息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引申到相关伦理问题。  历史上,利息问题的严重性出自高利贷。
2023-03-05 互动:23

被遮蔽的劳动:ChatGPT爆火背后的数字劳工问题

  文 / 玛丽· L.格雷、西达尔特·苏里译 / 左安浦  真正驱动许多手机应用程序、网站和人工智能(AI)系统运行的竟是人类的劳动力,但我们很难发现——事实上,这些劳动力往往是被故意隐藏起来的。这是个不透明的雇佣世界,我们称之为“幽灵工作”(ghost work)。  想想你最近一次在网上搜索。也许是一则热门新闻话题、最喜爱球队的最新消息,或是新鲜
2023-03-04 互动:18

“未竟”的创造:《创业史》与当代文学中的“风景政治”

  引言:“社会主义风景”的开启  讨论《创业史》中的“风景政治”及其意义,柳青1955年12月12日为苏联《文学报》所作之文章《中国热火朝天》的开篇文字,是极具象征意味的“出发点”:  十二月的阳光,好像母亲的手一样,温暖地抚摩着渭河平原上一片翠绿的麦田。秦岭的山峰已经是白雪皑皑了,山脚下的镐河边上,最耐寒的榆树叶也将要落尽了。往年,这是大地
2023-03-04 互动:24

点击排行

  • 两天
  • 一周
  • 一月
1 2 3 4 5 6 7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