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推荐文章 > 思想·学术

思想·学术

500 篇文章

从我党如何解决解放全中国的战争开支得到的启迪

  一、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背景介绍  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后,长江以北的蒋匪军很快被消灭。然而,当时国民党集团在美帝支持下,不断释放和平烟幕,企图划江而治,建立所谓的南北朝。也有不少人试图依托长江天堑,进行殊死顽抗。为了打破敌人的幻想,毛泽东主张“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4月20日发起渡江战役,21日占领南京,开始了解决全中国的新
2023-03-01 互动:35

郭建波|一月革命引发全面夺权风暴

  编辑同志:  写了一篇研究文革的文章,不知是否可用?请酌定。如果采用,为了保持文章的完整性,请一次性发表为盼。  为醒目起见,代拟了一个编者按,仅供参考。  敬礼!  郭建波  二○二三年三月二日  编者按:  文化大革命中的全面夺权是从上海的一月革命引发的。从一九六七年一月到一九六八年八月前后二十个月,在神州大地上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夺权运动,建立了三结合的省市自治区

2023-03-01 互动:105

齐国如何引诱鲁国梁国放弃粮食种植的?

  弃粮种桑终误国  端牢自己的饭碗,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是一个强大国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管子·轻重戊》记载了一则“种桑误国”的典故,讲的就是手中无粮、遇事则慌,最终害民误国。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齐桓公采用管子的计谋,故意抬高绨(丝织品)的价格,引诱鲁、梁两国放弃粮食生产,举国种桑织绨,结果在短短三年内,鲁、梁两国因为粮食短缺造成内乱,最后被迫
2023-02-28 互动:93

胡晓杰、李笑春: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科威尔对资本的生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本文认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主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揭露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根本的对立与冲突,即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性。乔尔·科威尔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卓越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性理论一方面继承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普适性研究视域,另一方面也有其独特性的批判维度。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地梳
2023-02-28 互动:6

吴恩远:俄共对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评价的秘密报告的彻底否定

  摘要: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联共产党二十大上针对斯大林做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和1961年苏联共产党二十二大做出把斯大林灵柩从红场列宁墓中移出的决议,是当年震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件大事。然而近年来,苏联解体后苏联共产党的继承者俄罗斯共产党对相关问题有了重新认识,否定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俄罗斯社会主流意识对苏联解体
2023-02-27 互动:67

李甲才|蔡锷反袁世凯当皇帝的深远意义 ——追思打响反袁称帝第一枪的蔡锷诞辰140周年

  今天由已知的昨天而来,昨天自然从前天而生,以此类推,中华民族5000多年从未中断的人文历史,有无数先辈不屈不挠地追求社会发展进步相联系,由此追溯感怀万千,遐想联翩。蔡锷反袁世凯毁坏共和复辟帝制当皇帝,不求自己得逞有稀罕的革命意义。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字,松坡,湖南邵阳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军事家,被称为军神。青年时期置身于中华民族寻求救国救民真理
2023-02-26 互动:72

中国考古本身就是世界考古

  中国人的礼仪可以说就是拜“天地君亲师”  在宋代的城寨和一些石窟寺之外,我们这次还看了秦代的朝那湫和要册湫遗址——都是祭祀遗址。您开始关注祭祀问题应该是在1996年底写作《秦汉祠畤通考》(收入《中国方术续考》),搭建了文献上的框架,不久前,又发表了《秦汉祠畤的再认识——从考古发现看文献记载的秦汉祠畤》(北大文研院“历史记忆与考
2023-02-26 互动:41

“历史生成论”与“历史决定论”之辨

  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然而,就唯物史观产生的认识论根据来看,学术界却有着不同的声音。尽管马哲教科书认为,唯物史观的认知逻辑根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也有学者认为,唯物史观的认知逻辑与康德的二元论思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性。从后一种认知逻辑理解,用“历史决定论”来解释唯物史观就是不准确的,或者说,“历史决定论”是波普尔等学者歪曲
2023-02-26 互动:3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的三个维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青年马克思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内容十分丰富广博,除了对政治、经济及哲学方面的论述,还涵盖了包括自然、社会、制度在内的生态思想,在当今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情境下,重回马克思经典著作,从中汲取生态智慧,对于解决当今全球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023-02-26 互动:10

《资本论》中技术创新思想的辩证法

  技术创新作为《资本论》中隐含的一条重要思想脉络,这些年来理论经济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富有价值的研讨。要澄清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技术创新逻辑的内在机理,必须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视域中把创新过程内嵌于资本主义关系体系内加以审视。西方经济学试图根据普遍的经济规律或在自然科学、心理学的范式中理解技术创新的实质,导致只能在表象层面解答技术创新的客观效果。而马克思对于
2023-02-24 互动:10

弘毅:一场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尖锐交锋

  安徽庐江中学表彰大会,受邀演讲“毒教授”陈宏友发表惊人言论:“我们如果考了安徽的好大学,你就可以任意选安徽的男人和女人,如果你考了北京的好大学,那么你就可以选全中国的好男人、好女人,如果你考了美国的好大学,你就可以挑选全世界的男人女人”。一位男同学蒋振飞勇敢地冲上讲台:“他,眼睛里只有钱,学习就是为了钱。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
2023-02-23 互动:57

黄庭民:延安模式在金融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作者按】十年前,刘海波先生在《国企》杂志发表《“延安体系”浅论》指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遗产是“延安体系”,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应从研究“延安体系”开始。笔者受海波先生影响,研究延安模式的经济金融方面,形成此文。近日惊悉,海波先生已于19日凌晨因病去世,特此发表,以资纪念。  【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  一、延安模式
2023-02-23 互动:31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问题

  阶级问题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时代变迁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阶级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关系态势和表现形式。在全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再次凸显出阶级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应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怎样认识阶级研究和阶级分析的作用与意义?怎样认识全球资
2023-02-23 互动:31

原著丨恩格斯: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

  对德国的许多青年著作家来说,这个词大体上只是“唯物主义”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做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杠杆。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
2023-02-23 互动:18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影响及当代启示

  学术界关于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范式:一是文本诠释研究。主要阐发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说明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理论创新及思想史意义。二是文本来源及发展史研究。主要讨论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代表性文本《矛盾论》《实践论》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

2023-02-22 互动:22

点击排行

  • 两天
  • 一周
  • 一月
1 3 4 5 6 7 8 9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