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显示最新发布的 500 篇文章

    周浩然:中美相交,美国奉行极端“利己主义”,中国不能惯着

      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大国博弈进入新阶段。在中美竞争局势不断升级广度、烈度情况下,中国倡导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善意满满。而美国唯独在金融、军事两大领域,有意愿、有温情、有耐性谈交流,话合作。扒一扒美国的老底,便可知其真诚度没有几何。  世人皆知的是,年初以来美国麻烦缠身。多家银行倒闭,波及甚广;美元
    2023-12-01 互动:31

    秦安:建立美舰侵闯我领海的“三不”原则,让兴奋的美军不敢越界

      今天唠叨一则消息,是美海军部长在韩国访问时说的,为中国军方的决定感到兴奋!兴奋什么呢?原来是中国答应解放军与美军重启电话沟通机制。美国为何如此在意两军的电话沟通呢?目的很明确,就是为自己建立“安全护栏”,在其耀武扬威穿航台湾海峡,甚至闯入中国领海的时候自己平安无事!恰在此时,美军故伎重演,军舰竟然又一次直接
    2023-12-01 互动:133

    卢克文|别了,基辛格

      1923年,世界动荡不宁。  法国和比利时占领德国的鲁尔区,以迫使德国履行赔款协议。  凯末尔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但国土相比奥斯曼时代,已经缩小数倍。  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强烈地震,伤亡约10万人。  德国陷入空前的通货膨胀,买一个面包,需要200亿马克。  在一片混乱中,德国巴伐利亚州一个小城菲尔特市中,诞生了一个
    2023-12-01 互动:20

    铁穆臻|影评|观《开国将帅授衔1955》

      看了这部电影,谈几点看法。  这部电影的题目显示其要展现的核心历史事件是开国将帅授衔,但是其中很多剧情,主要也是展现牺牲的革命英烈(伍若兰、方志敏、叶挺、杨开慧、毛泽覃、毛岸英、毛泽民、董振堂,我记忆里是这八位,其中四位是毛主席的亲属)令人肃然起敬的一生。然而这些英烈并没有参加授衔仪式。如果影片名称改为《革命
    2023-12-01 互动:32

    基辛格去世,美国去“势”

      基辛格喜欢讲“势”,他的预测还是挺准的。  他这一死,说明美国冷战以来的最后一股理性力量烟消云散了,犹太政商联合体最坚固的一个精神堡垒崩塌了,美国大"势"已去。  之所以咱们对这个老犹太人还保留那么一点点尊重,不是因为他总是来中国,更不是因为他是什么“中国人民的朋友”,而是因为他算是一个靠谱
    2023-12-01 互动:43

    张顺洪发言:毛主席的万世伟绩: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毛主席的评价  是我们认识毛泽东同志伟大历史功绩和崇高历史地位的指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
    2023-12-01 互动:23 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张海鹏发言: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那一刻起,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纪元。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新中国的缔造者。这些历史是人们熟知的。  在这里我要强调,新中国成立所反映的国家政权性质(包括国体和政体),从理论上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表现。我们今天讲马克思
    2023-12-01 互动:15 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基辛格去世,如何评价这位世界著名地缘战略家?

      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基辛格的家人将为他举行私人葬礼,随后将在纽约举办追悼会。虽然这位老人已经百岁,听到他去世的消息仍感到有些突兀。  今年7月份,基辛格在中国访问时,中国给他过了一个最高规格的百岁生日宴,这是他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地缘战略家一生最后的高光时刻,显示这位美国地缘战略家的地缘
    2023-12-01 互动:11

    百年英国共产主义政党历史演变与衰败的原因

      【内容提要】英国共产主义政党虽然日渐式微,影响力有限,但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观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政党发展趋势的窗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英国共产主义政党长期分裂衰败的内部原因主要有六点:一是创始阶段思想分歧严重,未形成统一的政治目标;二是逐步偏离马克思列宁主义
    2023-12-01 互动:3

    郭松民 | “基辛格定律”的启示

      百岁老人基辛格去世了。  基辛格的特点,在于他不仅长寿,而且一直很活跃,和他同时代的政治家、外交家都早已故去,这使他简直像是从历史教科书中走出的人物。  中国媒体提到基辛格,往往称他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这个称呼相当亲切,庶几也可以说是准确的,毕竟中国人熟悉他已经很多年了,毕竟他曾经100多次访问
    2023-12-01 互动:26

    基辛格死了!

      基辛格死了,100岁。  网络上,诸多各色人又开始忙着悼念了。最典型的就是转发下死亡消息,算是最廉价的悼念方式。这也是新的风俗,一旦有名人,无论是众所周知的名人,还是小圈子熟知的名人,总是会有人在其死讯传来立刻网上悼念一番。看来,要想出名,在网络上有痕迹,死,也是一个妙哉的途径。这算是继承了国人国之大事维祀与戎的旧传统
    2023-12-01 互动:32

    基辛格去世,敲响的是一个时代的丧钟!

      我们中国人习惯“盖棺论定”。  传统文化还讲究天人感应。  当地时间11月28日,美国白宫门前的国家圣诞树倒塌,美国人特别是特朗普共和党相当幸灾乐祸,称之为拜登政府的不祥之兆。  紧接着:  当地时间11月29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对外发布新闻稿称,有美国投资天才之称,享誉华尔街和全球经济界的芒格于
    2023-12-01 互动:27

    吴铭|基辛格去世,一个时代的结束

      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去世了。据说,美国官方的讣告中11次提到中国。可见,基辛格本人在美国霸权的对华战略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鉴于基辛格是六十年中美关系的见证人,我们也应该对基辛格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进行一番分析。笔者认为,基辛格是继乔治•凯南之后,美国所谓世界战略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基
    2023-12-01 互动:26

    祁建平:“精神空虚”何以弥漫中国社会

      一个外国小伙,坐在地铁里手捧《毛主席语录》,全神贯注地学习。  这是最近在网络上很火的一段小视频。每当看到这个视频就由衷感慨不由地在想:他们在追求真理的时候,我们又在追求什么?  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总体上日益走向精神荒漠的深处,空虚、迷茫、压抑、焦虑和无助弥漫整个社会,理想被虚无掩埋,高尚被低俗取代,正义被邪恶践
    2023-11-30 互动:259

    邵建忠:警惕恒大恶意设局负债的作法发酵曼延

      负债两个多万亿的恒大集团,这个昔日无限风光,在其身上曾经有过的许多“美丽”耀眼的光环,如今全都烟消云散,化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它带给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和破坏性后果,随着国家对相关行业的宏观调控和治理不久就会显现出来。  一部恒大的发迹史,就是以许家印为代表的恒大集团的犯
    2023-11-30 互动:83 恒大崩盘启示录

今日头条

文章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阿里公务员献血”事件背后的八大龌龊真相!
  3.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4. 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5. “血槽姐”事件,是捅向我们心里的一把刀!
  6. 1967年,毛主席为什么说陶铸问题很严重?
  7. 意想不到!美国媒体这样评论毛主席
  8. 一个时代的落幕,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诞生
  9. 邓论学习 之三
  10. 地狱的讣告:细数美国统治阶级佞幸的战犯基辛格的累累罪行
  1.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2. 明德先生|中植系高管的贪婪和无耻,远超你的想象!
  3.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4. 为何毛主席能统率群雄?看看元帅们怎么说
  5. 反传统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再说《亮剑》之谬
  6. 钱学森谈“摸石头过河”,振聋发聩!
  7. 这一次的大论战,意义太重大了
  8. 不寒而栗!美又演练新的大流行,这次针对儿童和年轻人!
  9. 毛主席为什么从来不韬光养晦?从这一点来领悟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10. 如此挑战人民的底线,究竟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胆?
  1. 高层或隐藏大量战略汉奸
  2. 内部是有坏人的
  3. 1958年,毛主席写给赵紫阳同志这封信,特证清白!
  4. 毛泽东: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5. 张文木|跪着造反及其升级版
  6.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7.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8.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9. 刮骨!断腕!这篇文章出来了,那件大事也就落地了
  10.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1. 郭松民 | 73年了,他仍在前线……
  2. 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3. 钱学森谈“摸石头过河”,振聋发聩!
  4. 《邓选》学习 (二)
  5. “血槽姐”事件,是捅向我们心里的一把刀!
  6. 如此挑战人民的底线,究竟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胆?
1 2 3 4 5 6 7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