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9 篇文章
原编者按:医疗卫生事业是国家发展道路、执政理念、社会文化的集中反映。57年前的6月26日,毛主席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1965年9月起,中共中央又连续发出文件,部署城市医务人员下乡,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这些措施显著地改善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面貌。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成为中国医疗卫生保障模式的重要内容,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赞誉。本文主
2022-12-10
作者:李玲
互动:112
或许谁都没有预测到,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三年之久;在2020年成功抗疫之后,今年我们又面临更大的挑战。百年未有之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冠疫情、经济疫情、社会疫情、政治疫情,以及地缘政治疫情交织叠加,让我们看到一个正在飞速变化的世界,并且这种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抗疫是世界各国的制度竞
2022-11-22
作者:李玲
互动:76
“原编者按” 保马今日推送观察者网对李玲老师的一篇访谈《从“赤脚医生”到“健康中国”,我们为世界提供一个新参考》。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城市和农村都有独立的医疗机构。城市的医院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乡村的赤脚医生也在大家不常注意到的地方用一把草药,一根银针,维护几亿农民的健康。中国多年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定下了“预
2022-11-13
作者:李玲
互动:80
回望10多年的医改,几乎每一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有争议,也有迂回,但不变的是服务百姓健康这一方向。 作为医改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一直深度参与医改的进程,她调研各地的医改实践,并进行实施效果研究,向政府提出推进医改的建议。李玲认为,医疗是严重市场失灵的领域,她提出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和公平性,坚持政府主导方向。 “十四五&rd
2022-07-23
作者:李玲
互动:115
一、为什么我们中国要搞医改?原因在八十年代中期。 1949年建国的时候,医疗是福利事业,最开始没有,在50、60年代吃不饱饭的时候,全国建了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等公立医院,都是政府包办的。过去医生为什么不开大药方、大检查?没必要,他拿着国家给他的工资,是国家干部的待遇。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我们国家财政比较吃紧,特殊时候采用特殊政策,医院要创收,学校也要创收,你们在座的有
2022-07-06
作者:李玲
互动:498
为什么三明医改的争议会这么大?原因就在于,改革实际是一个利益的再分配,医改会损害少数人的利益,而如果只照顾少数人的利益,就将危害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考察医改时说,我非常关注你们的医改,这是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觉悟和担当。 什么是真正的民心?老百姓现在对民生最急难愁盼的就是医疗、教育、养老以及住房问题。要把握民心,就要重视
2022-01-08
作者:李玲
互动:176
军队现在不允许经商,学校基础教育国家也都养起来,不允许老师创收了。但是我们医疗、医院到今天还在创收,所以2009年的医改要改医院的创收机制,来的病人他都当成创收工具,这个机制要改。 李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我要讲的是“医疗信息化需要顶层设计”。这不是我发明的词,是我从国外舶来的,英文叫top design,我翻译
2021-11-19
作者:李玲
互动:422
中国走到今天,在民生保障方面曾经走出一条适应国情、适应我们制度安排的路。但后来在民生领域盲目“与国际接轨”,导致今天形成了“四座大山”——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住房难。 我们曾经笃信市场,以为市场真的能搞定一切,然而,市场却往往失灵,特别是在民生领域与社会建设上。现在仍有不少人依旧沉浸在市场迷思之中,这是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需
2021-11-17
作者:李玲
互动:899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刚公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看,这是一份非常好的历史总结,为百年大党的成熟和智慧点赞!以下是几点学习体会: 1. 用大视野、大格局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纵看近代历史,横看世界变迁,立体、全面、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此次比较大的
2021-11-12
作者:李玲
互动:752
摘要:与一百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和西方互换了位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党,而是中国五千年文明、马列主义、现代文明等所有先进文明的集大成者,有先进的理论、先进的组织、先进的人、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方法,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先进制度。这些先进集成的磅礴力量使新中国以短短七十多年时间跨越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奇
2021-11-12
作者:李玲
互动:322
献给亲爱的父亲—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 李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2020年10月25日 转自李玲教授博客http://blog.sina.com.cn/pkull 我父亲是参加了抗美援朝的老兵,在纪念抗美援朝70年之际,向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致敬!70年前你们用最原始的武器装备打服了当时最先进强大的“联合国”军队,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立
2020-10-26
作者:李玲
互动:337
“中国抗疫的成绩和经验,证明我们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只要团结协作,而不是‘甩锅’和不作为,人类就可以战胜病毒。”在8月14日举行的“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全球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公共
2020-08-16
作者:李玲
互动:109
李玲:退出WHO解决不了美国问题,美国医疗体系不值得中国学习 李玲(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7月6日,美国通知联合国秘书长,美国从2021年7月6日起退出世界卫生组织(下文简称世卫)。 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罗伯特·梅嫩德斯社交账号 在全球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美国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退出世卫,不仅会削弱全球共同防疫抗疫,
2020-07-08
作者:李玲
互动:205
【编者按】本文为李玲教授6月27日在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召开的“百年大变局与中国共产党”研讨会上的发言。作者在文中提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社会更加有利于中国的制度成为人类最先进的制度。这次抗疫已经彰显,中国和西方的发展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了,我们的‘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lsquo
2020-07-07
作者:李玲
互动:192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这场大考,让全国上下对公共卫生体系都重视起来。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拥有哪些优势,帮助我们在疫情防
2020-06-14
作者:李玲
互动: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