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3 篇文章
苏联东欧解体留下了庞大的实体资产,工业资产,它所占有的这块庞大国土面积上的资源性资产都没有货币化,这个机会是空前的。 这就好比留下了一块巨大的韭菜地,那谁来收割呢?美元来收割,马克来收割,法郎、意大利里拉等等都涌入了整个苏联东欧体系。 我是这个过程的亲历者。 文 | 温铁军 苏联解体促使西方经济超前繁荣 1991年我在美国进修,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
2020-10-26
作者:温铁军
互动:153
经济危机一定会转化为社会矛盾甚至冲突,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用中国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解释当代历史上60多年来的政治矛盾及社会冲突等情况。 图上那2张纸是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参与者们写的为什么参与这个运动,下面是盖洛普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美国贫困率大幅度上升,中国的贫困率显著下降。 在东亚的日韩,中国大陆、台湾,还包括越南,都叫做稳态社会结构,为什么?因
2020-10-09
作者:温铁军
互动:374
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调整是生态文明战略转型。 指导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上推进“生态资源价值化实现”的是“两山思想”;这种生态化战略下要做的“山水田林湖草沙”空间生态资源开发依托的社会载体,只能是以“地缘关系”为资源产权边界的乡村聚落。由此,国家2017年确立的乡村振兴战略就尤其需要与城乡融合相适应的制度
2020-09-27
作者:温铁军
互动:50
2020年7月23日,温铁军教授在第七届南南论坛延伸活动上,直播讲述了“新冷战的前世今生”。以下内容为文字实录。 新冷战的前世今生 温铁军 主持人严晓辉: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温老师、健芝老师,大家晚上好,我是严晓辉,在全球大学和国仁乡建工作,很荣幸主持今晚的活动。这里是南南论坛的Zoom会议室,我们同步转播到B站,非常感谢各位师友和网友的支持。 第七届南
2020-07-31
作者:温铁军
互动:72
每当中国面临重大危机,乡村都是危机软着陆的重要载体,如同这次疫情危机,只有乡村可以最低成本实现对疫情的群防群控。 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名家讲坛”以“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为主题进行线上直播,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温铁军深入分析了当前疫情扩散之下发生的“全球化危机”的客观规律,提出中国应对危
2020-06-28
作者:温铁军
互动:76
当前关于转基因的讨论,应该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 首先,转基因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大多数科学界人士认为转基因问题是科学问题。如是这样,那么大多非科学界人士应该没什么发言权。但是,大多数对转基因持反对意见的人不把它当作科学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或者是食品安全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问题。 这个时期,有的政治家或者投资家认为这是生物产
2020-06-24
作者:温铁军
互动:641
✪ 温铁军 |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 ✪ 刘文娟 | 整理 【导读】人们透过世纪疫情看到了这个时代积累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关注,疫情过后的世界将会怎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认为: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去中国化”将是必然,这种以政治划线为标准的非理性行为,恐怕是我们无法阻挡的。在美中两国“硬脱钩”的现实下,中国基础建设原材料进
2020-05-25
作者:温铁军
互动:319
疫情反思系列 # 第四十二篇 POURMARX # 2020年5月3日 编者按 5月1日,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助手们私下讨论了关于剥夺中国“主权豁免权”一事,以使美国政府或新冠疫情受害者能够对中国提起诉讼。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当局正在以一种新冷战意识形态处理中美关系?而这是否也意味着全球化危机的进一步扩大?正如本文作者所说,“今天这个变化
2020-05-03
作者:温铁军
互动:226
导语 如本次疫情一样,每次重大危机来临时,中国是如何高效动员、化危为机的?2月24日晚7点,“三农”研究学者温铁军教授再次做客“今日头条”直播间,作题为《疫情影响下,我们该如何回看20世纪末期的“化危为机”与结构性制度变迁》直播,讲述“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接收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中国八十年代农村的突破性改革、九十年代跌宕起伏的伟
2020-02-26
作者:温铁军
互动:112
导语 2020年2月17日晚19:00,著名经济学家、“三农”研究学者温铁军教授在“今日头条”直播间,作题为《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化危机》的首场直播讲座,分享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此次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化危机,以及中国站在最大风险挑战十字路口下的应对策略。我们特此根据直播内容梳理出文字版本,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在此,非常感谢温铁军老师及其团队将
2020-02-19
作者:温铁军
互动:156
编者按:1月26日国新办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官员表示,农村疫情防控要加强力度。一月以来,新型肺炎病毒感染者的确诊人数一直在增加,感染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与2003年的SARS相比,今天的乡村市场化程度提高,防疫难度增加;而与城市相比,乡村的防疫控疫意识相对较弱。因此,农村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任务更加艰巨。近日,《新京报》就相
2020-01-27
作者:温铁军
互动:89
在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11期活动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发表了主题为《金融全球化成本向新兴国家转嫁与中国生态文明战略》的演讲,本文节选其演讲中关于“实现三大差别的再平衡”的部分,供各位读者探讨~ 经济危机一定会转化为社会矛盾甚至冲突,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用中国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解释当代历史上60多年来
2019-10-12
作者:温铁军
互动:557
自从2017年乡村振兴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我被邀请到村子里去参加的全国性会议多了起来。于是,这段文字就写在了因“五大气候带覆盖下的浅表地理资源条件不同”而千差万别的山水乡村的行走之间…… 开头这个小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言简意赅地表述了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在新时代要通过乡村振兴才能实现向生态文明的伟大转变——被钢筋水泥堆砌的
2019-09-30
作者:温铁军
互动:70
《去依附》:温铁军新书出版,聚焦新中国第一场经济战 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经济波动下行及其内生的社会变化波诡云谲,全球危机的挑战也如约而至。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之下,把70年前应对建国初期危机的经验过程归纳出来,无外乎是希望读者理解:70年前“去依附”的成功经验对今日世界仍有借鉴和启发。 2019年9月,温铁军教授的新书《去依附
2019-09-20
作者:温铁军
互动:145
原编者按 刘老石对推进乡村建设事业与大学生支农培训有着筚路蓝缕之功,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行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的导师温铁军教授曾在“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清明节悼念刘相波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他的精神遗产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在刘相波老师逝世八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聊表纪念! 刘老石(1968-2011),本名刘相波, 1968年3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伊春市。1
2019-03-25
作者:温铁军
互动: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