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6 篇文章
1847年底,恩格斯开始为即将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纲领。他最初拟定的题目是《共产主义原理》,为使文章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恩格斯天才地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一口气给文稿设置了25个问题。但是,由于每个问题各不相同,而且包含的内容又太多,结果文章越写越长,问题越扯越多,以至于回答到第四个问题的时候,答案已经太长,整个文章完全不像是问答了。时间急迫,当时只有28岁的恩
2023-11-15
作者:韩毓海
互动:42
琉球国者,南海胜地也,而钟三韩之秀,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在此二中间涌出蓬莱仙岛。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异产至宝充满十方名刹。 琉球国者,南海胜地也,而钟三韩之秀,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在此二中间涌出蓬莱仙岛。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异产至宝充满十方名刹。 ——琉球国钟铭文(1570年前后铸造) 1490年,当欧洲人开始发现新大陆的航海活动的时候,这其实比明代开
2023-08-31
作者:韩毓海
互动:48
原编者按 保马今日推送韩毓海老师的文章《青春之我——邓中夏与初心》。 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理论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二十年代工人运动的领袖,邓中夏拒绝了留洋、做官的诱惑,坚持“首先得自己看得起自己的劳动者”的想法,举办工人夜校,领导了省港大罢工,去上海大学担任总务长。大革命失败之后,邓中夏率先提议举行南昌起义。有别于空想家和诗人,他重视实
2023-07-17
作者:韩毓海
互动:54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基础,是五四时期的社团,这些社团是年轻人创建的,《红楼》一书就是写这些年轻人,写这些“青春之我”——我在写作的时候,经常想象他们年轻时的模样,其中包括邓中夏。 我特别想写好邓中夏。一是因为他是我们北大中文系的,现在中文系的办公楼里挂了很多先贤的照片,但其中却没有邓中夏,而我以为,他始终是在的。二是说起五四运动,从一九一八年五
2023-07-06
作者:韩毓海
互动:69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19年5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二排左三为毛泽东。当时他是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实际领导人。 韩毓海:从大历史看毛泽东的思想遗产 01 “现代世界”历史进程的四个阶段 “现
2023-06-12
作者:韩毓海
互动:246
他的父母有万贯家产,他的姨妈与姨夫联手创办了著名的荷兰飞利浦公司;他娶了一位美若天仙的男爵小姐为妻,岳父是贵族高官,大舅子是普鲁士的内务大臣;他的朋友也都是达官贵人……他本来可以成为马克思“部长”、马克思“行长”,最不济也是马克思“教授”。 作为一个前途无量的“富二代”,他“背叛”了自己的出身,怀
2022-10-07
作者:韩毓海
互动:105
“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以为壮,况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以为壮乎。” 毛泽东走了。他离开我们独自波澜远行。 那个高呼人民万岁的人去了,留下了站起来的人民。 他从最有中国特色的“秋收暴动”中走来,带领中国红军击溃了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主义武力。 他从最能体现革命意志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走来,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战胜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2022-08-05
作者:韩毓海
互动:361
按语: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形态、民族心理和文化认同方式以及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基本位置,都发生了与20世纪迥然有别的重要变化。如何讲述和认知“中国”,成为不同研究领域、不同社会实践共同关注的总问题。但目前高校和学界的文化教育、学术研究仍旧主要以学科和专业为基本单位,跨专业、跨学科、跨区域的总体性探讨还有待深入。特别是对于高校学生的学术和思想训
2022-06-01
作者:韩毓海
互动:62
二〇二〇年我的陕西之行中,东升安排我去杨家沟参观,出门就下雨,他说:陕北的雨,都下不大,凡是干旱的地方,雨都下不长。结果是他这陕北人犯了经验主义错误,雨哗哗下了一天,是瓢泼大雨。我们淋成了水鸭子,浑身发抖,一双鞋里灌满了水,没法穿,只好拎着鞋参观。一场醍醐灌顶的雨,对我研究中国共产党,作用很大。 回来后,躺着睡不着,想了很多——主要想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为什么能成功
2022-05-18
作者:韩毓海
互动:120
“现代世界”历史进程的四个阶段 “现代世界”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纪的中国宋代,以宋神宗时代王安石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变法”为标志。从那时起,不但逐渐产生了一个与大地主、大封建领主利益相矛盾的国家机器,而且,这个“自相矛盾”的国家机器还日益采用着具有近代色彩的“重商主义”方式,与大地主的剥削形式进行斗
2022-05-08
作者:韩毓海
互动:757
1938年5月,毛泽东再次把自己关在了窑洞里,他七天七夜没有出门,除了一天两顿稀饭和咸菜外,就是不停地抽着劣质的纸烟,埋头写作,以至于连棉鞋被火盆烤着了,他也浑然不觉,警卫员贺清华后来说:“七天七夜不睡觉,就是铁人也要熬倒了啊,主席当时真是拼了命了。” 毛泽东就是在这七天七夜里写成了《论持久战》。 冯玉祥得到这本书后,立即自费印了3千册,分送国民党要人,而白崇禧读
2021-09-19
作者:韩毓海
互动:266
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内容。马克思说过,人们并不是像唯心主义所声称的那样“自己创造自己本身”,而是在生活和精神上“互相创造着”。因此,我也由衷希望能够在读者、编者和作者的互动中,共同“创造”这本书,希望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项工作,而不使这本书沦为作者一个人的“独白”。 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工作方式:就像建立一个“微信群&rd
2020-05-26
作者:韩毓海
互动:99
保马编者按 今年是《鲁滨逊漂流记》发表300周年,马克思曾将鲁滨逊视为“封建社会形式解体”与“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从“记账”开始鲁滨逊就已经宣告了自己与前现代社会的不同,他并非一个普遍的抽象个体。本文以笛福的个人经济理念与活动为个案,揭示出十七世纪末英国兴起的“咖啡馆”作为一个文化公共空间,使小商小贩、
2019-11-18
作者:韩毓海
互动:48
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国家究竟代表谁?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对于西方治理体系的描述最为周详。马克思公开发表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批判》,就是对该书的解读。 在黑格尔看来,现代国家代表了法。法的基础是什么?黑格尔说,法的基础是公平正义。世界上有没有普遍的公平正义?黑格尔的说法比较直率:似乎是没有。他说的公平正义是德意志民族的公平正义。这就
2019-11-14
作者:韩毓海
互动:314
《武训传》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为什么"带有根本性质"? 一、土地制度、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中国王朝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的基础是土地制度。 而王朝国家土地制度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西周的井田制到春秋的初税亩发端,秦的郡县土地国有制,其实就已终结了中国的土地封建制。而鉴于秦劳师戍边的教训,西汉武帝接受贾谊等人的建议,在新开拓的西部边疆
2019-06-08
作者:韩毓海
互动: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