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章

34 篇文章

历史地看待革命与改良

  20世纪末东欧剧变后,国际上掀起一股反对革命的浪潮,这一浪潮也波及中国。一些人全盘否定近代中国的革命,不加分析地推崇一切体制内的改良。革命和改良是人类社会变革的两种方式,对近代中国改良的盲目肯定,实际是反对革命的同义语;无原则地歌颂改良,是反历史主义的做法。因此,必须正确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革命和改良,具体地看待二者的作用,而不能抽象地谈论革命和改良的优劣。  改良
2023-03-23 作者:龚云 互动:55

新时代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农村非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是实现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基础。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关
2022-07-02 作者:龚云 互动:59

龚云 | 毛泽东与中国农民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农民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奴役之下,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模式,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沉重的剥削,使农民的生活陷入极度贫困。正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通过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政治革命,实现农民翻身解放,通过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1970年代末启动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重新恢复到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生产
2019-12-27 作者:龚云 互动:135

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是20世纪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翻身解放和共同富裕。如何解决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毛泽东,这位20世纪中国的伟人,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在解决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方面,既经历了巨大的成功,也走过了曲折的弯路。正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中国农民才永远地站起来,开始堂堂正正地做人,并迈开了通向共同富裕的大步。
2019-10-15 作者:龚云 互动:109

正确评价夹边沟事件

  夹边沟事件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发生在甘肃省酒泉市夹边沟农场饿死人的事件。这个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是在一些媒体和文学作品中不断被炒起,如《夹边沟纪事》、《告别夹边沟》、《风雪夹边沟》、《回眸夹边沟》。特别是《夹边沟纪事》,被多个出版社出版,印刷十几次,并被改编为电影,作者在凤凰卫视做了访谈,影响很大。国内外少数敌对势力不断借此事攻击中国共产党
2018-07-10 作者:龚云 互动:818

龚云: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五大特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特指一种主要借否定和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思潮。这种思潮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动向,危害更大,严重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安全,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分布地域跨境化  历史虚无主义本来就不孤立存在于境内。近些年,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
2018-04-23 作者:龚云 互动:92

龚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后,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保证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是一个关乎改革成败和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改革正确方向的重要论述,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
2016-09-30 作者:龚云 互动:51

龚云:从希拉里“邮件门”看“美式民主”的困境

  以总统选举为标志的“美式民主”,长期以来被树为全球民主政治的“典范”,成为美国人引以为豪的资本,也迷惑了不少向往西方民主的人们。但是清醒的人们早都看出美国民主的真实面目。一百多年前,美国著名的小说家马克·吐温就曾以诙谐幽默的手法揭露了美国民主政治的丑陋。一百多年过去了,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再次暴露出“美式民主”的困窘。

2016-08-17 作者:龚云 互动:31

龚云: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内容提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滋生和蔓延,严重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损害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威胁到党执政的历史合法性。从历史观上说,历史虚无主义放弃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要从根本上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必须从人民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上全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坚定用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信心,坚持历史唯
2016-07-19 作者:龚云 互动:40

龚云:不忘初心 向人民交出更满意的答卷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讲话站位非常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他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把我们共产党的事业放到历史长河中去看。  第二,他把我们中国共产党95年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这个视野就很开阔。很多
2016-07-05 作者:龚云 互动:55

龚云:毛泽东如何处理农民问题

毛泽东一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对我们今天解决农民问题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历史启示。从历史长河来看,毛泽东探索中国农民问题的经验,都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正确对待的宝贵的历史财富。毛泽东为我们今天根本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2015-12-26 作者:龚云 互动:89

龚云:毛泽东与中国农民问题

  人民食物主权论坛编者按  近代以来,中国农民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奴役之下,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模式,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沉重的剥削,使农民的生活陷入极度贫困。正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通过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政治革命,实现农民翻身解放,通过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1970年代末启动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重新恢复
2015-12-23 作者:龚云 互动:87

龚云:民国时期“黄金时代”论的要害是否定党和革命

  近些年,在互联网上出现了所谓的“民国热”。这种思潮对民国时期进行美化描述,称赞民国时期是个“民主”、“自由”,而且“崇尚知识”的时代,是“黄金时代”。这种观点是主观虚构,其旨趣在于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依据。本文以大量事实,对这种观点进行驳斥。  民国大饥荒惨景 
2015-10-20 作者:龚云 互动:85

龚云:延安时期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是近年来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在2012年,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一些学者借所谓的“王实味问题”来歪曲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本文试图结合史料,实事求是地叙述延安时期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特别是与文艺知识分子的关系,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1943年4月22日,新华社播发了一篇
2015-09-10 作者:龚云 互动:45

龚云:坚持阶级斗争学说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观的伟大变革,但不会是结束变革的变革。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不是一种僵化的、封闭的学说。这决定了,我们只有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从认识上有效遏制历史虚无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同时指出,要高度重视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
2015-08-27 作者:龚云 互动:13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