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2006年3月4日“改革”“精英”们在北京杏林山庄综合楼六层会议室召开了一个“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 (简称3月4日西山会议)。 “精英”们在这次会议上共同阐述着他们的基本理论:改革中出现的分配不公问题,以及看病难、上学难问题,不是因为实行了市场化,不是因为市场对资源的配
2013-04-22
互动:34
2006年2月23日《南方周末》一口气发表了《一封信挡住物权法草案?》、《巩献田:英雄还是罪人?》、《外科手术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与皇甫平对话:<改革不可动摇>发表前后》四篇文章。这组文章既是强行通过《物权法》的动员令,又是强行通过《物权法》的“作战任务书”,详细道出了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对策。
具体来讲, &ld
2013-04-21
互动:25
2005年12月《南方周末》等报,点名报导有关对巩献田教授及其公开信的评论。此外,在网络、民法研究会研讨会上及100多人“联名上书”中,点名批判巩献田,断言“物权法让此人给搅黄了”。同年10月19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物权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对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给予肯定。之后,巩献田被指“否定
2013-04-18
互动:20
2006年01月25日,皇甫平发表了《改革不可动摇》一文,打着捍卫改革的旗号,指责有人在“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皇甫平用了三大招数证明他所谓的“改革”竟是如此地神圣、如此地“不可动摇”:第一种是拉大旗做虎皮,把“动摇改革”的“思潮”上纲为“左”,然后扑而击之,必
2013-04-17
互动:30
袁伟时教授批判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如果当时的中国人不去做那些挑衅洋人的事情,火烧圆明园并不是无法避免的。比如说,在如果能够在法国马赖神父的问题上“程序正义优先”的话;比如说,当时的中国人像现在的中国人一样高高兴兴地欢迎英国人进入广州城的话;比如说,当时允许公使愿意走哪条道就走哪条道的话;
2013-04-15
互动:18
最近,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大论战。论战一方是马克思主义者,另一方是新自由主义者,出阵者大都是重量级人物,从会议打到网络,从网络打到报刊,令观者惊心动魄。
高尚全对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否认了基本事实,如把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当成了主要矛盾了,并进而认为这个矛盾是由于行政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的。这里至少有两层错误
2013-04-15
互动:23
改革开放20年来,西方经济学在我国逐渐取得了一统天下的“话语霸权”,以至于斯密、哈耶克、弗里德曼、科斯们的“话语”几近于“圣经”。人们在嘲笑旧的迷信的同时,一种新的迷信似乎正在偶然生成和建立。举其大要,当今我国主流经济学存在着三大迷信:判断角度的“GDP迷信”、分析起点的&ld
2013-04-14
互动:25
毛主席重视群众的智慧和群众的首创性,珍视人群中的异端思想,期待群众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辩论,主张在这种辩论中,“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毒素的东西;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既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批评批评者的自由;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r
2013-04-11
互动:26
文化大革命中农村的学毛著运动,使得毛泽东的话在文革中的确成了普通农民手中的武器,进而与当权派辩论,写大字报批判当权派,这实际上是一场政治教育运动,帮助农民了解他们应有的政治权利,并学会使用这些政治权利,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在文革中得到了提高。
红卫兵运动看似过火,但在对推翻农村旧的权力结构、旧的思想意识,建立新的权力结
2013-04-10
互动:21
最近十几年来,国内要求在宪法中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呼吁不绝于耳。实际上,在宪法中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更不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制宪与修宪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抛弃的过时的有害于公共福利的观念。
譬如,法国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
2013-04-09
互动:22
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年复一年,但对二战的认识仍然有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二战性质的讨论、如何看二战后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问题、二战胜利的积极意义及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等问题上。
具体来讲,二战的性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阵营内部法西斯分子和绥靖分子共同策动的,它虽区别于一战,但本质上依
2013-04-08
互动:21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人们都一直在谈论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如果按照一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和既得利益集团代表人物的如意算盘,既然经济发展走上了原始资本积累,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那么政治体制改革也只需要照搬美国的模式。然而,如果中国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走上了权贵资本主义的另一个极端,社会问题和阶级斗争只
2013-04-07
互动:14
在俄罗斯的私有化过程中,俄国政府没有一边倒,政府的许多私有化法规常常能考虑到大众的利益;而在学者方面,也很少听到经济学界的学者同企业家合谋掠夺国有资产、参与分赃的报道。俄国学者对国企私有化的关注、呼吁、努力,也间接造就了今天俄政府对寡头们的清算。
而当今中国的许多知识精英们却站在大众的对立面。我们的专家学者对
2013-04-06
互动:30
“三农问题”的研究思路,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着眼。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问题。这个矛盾是不可逆的,它直接制约了中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中国进行“三农问题”的制度性选择,就必须真正结合资源约束条件和追赶工业化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是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基
2013-04-02
互动:17
打破资本逻辑,以国家安全为中心进行全面战略调整 ――与王思睿先生讨论 一.王思睿先生约我写一篇关于大国的文章,但我耽误数月,期间阅读了王先生大量论文,受益非浅,甚感钦佩。多年以来他能够潜心读书,系统研究中国之发展战略,跟踪评述中国社会思潮,思路和资料都有相当系统的整理,在学术方面在已为“中国改革开放思想
2013-04-01
互动:23
2004年12月26日,中国经营报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1周年座谈会。与会学者薛旭、杨帆等就毛泽东思想以弱胜强、不以强者规则为主导的精髓,发表精彩见解。
其中,薛旭教授指出,毛泽东如何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一次次以弱者身份博弈强者,实现战略性的突破、转折,把一个学生社团锻炼成为一个革命党、执政党,需要从管理学
2013-04-01
互动:17
柳传志神话中的“联想之路”是一条错误的路,错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对联想的发展道路作了错误的描述;另一方面,它主张一条错误的高科技企业发展道路。这两方面错误集中在三个要点上:
第一, 把联想集团的成长归功于“贸工技发展路线”,主张走“贸工技”的路子。1995年倪光南被撤销联想的总工程师职位
2013-03-31
互动:107
今天我终于又见到了毛主席当年的《党内通信》,结合当年感受到的事实,我也讲一讲自己感受到的真实性。比如说:有人说那时工人农民都是被迫从事奴隶般的劳动。我实在不明白,这算什么样的奴隶?没有任何人强迫我们;有人说那时毛主席不让学生读书,光让他们劳动和参加社会活动。那是瞎说!我们的学习根本没有拉下。事实上还搞了很多的学习
2013-03-28
互动:129
洛阳是一个工业实力雄厚,高科技力量较强的新兴工业基地。然而,在私有化大潮中,大量国有企业被贱卖和被少数人掠夺,大量工人下岗,生活水平急剧恶化。以洛阳黄河水泥集团公司为例,其两亿国有资产竟被作为359 万贱卖。工厂职工们知道后,他们团结起来商量对策,经过与厂领导一系列艰难复杂的斗争后,终于为国家挽回了两亿元的国有资产,但相关
2013-03-27
互动:134
2004年8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上发难,矛头直指海尔、TCL、格林柯尔三家中国上市公司,认为海尔集团的管理层用职工持股会方式转移国有资产,格林柯尔公司通过调整财务数据侵吞被收购公司的国有资产,TCL公司1996年后的管理协议是变相侵占国有资产。郎咸平认为,这几家企业出现的问题绝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现象
2013-03-26
互动:99
1980年代,毛泽东坚持要走的道路被精英们说的一团漆黑,同时他们又用“伤痕文学”欺骗老百姓,博取同情,并致使毛泽东的威望跌入谷底。
到90年代晚期,社会现实教育了中国老百姓,精英们原形毕露,他们所谓的先进制度、经济发展等都坑害了老百姓,而恰恰是他们所“控诉”的僵化、独裁的毛泽东时代维持了老百姓最基本的
2013-03-24
互动: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