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在饭桌上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吃货、没出息,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略饮薄酒”粹死,本不是件光彩的事,但更不光彩的是有人居然把这种事当成一种“精神”大肆渲染,难道还要发扬下去吗?我对死者并人并无成见,也知道在社会大环境下发生这种不幸事件是难免的,但大吃大喝风决不能发扬下去。沈公去了,其实他也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摘录一些网友留言并
2010-01-11
互动:41
小岗村:沈浩带着对“十八懒汉精神”的迷茫痛苦地死去
2010-01-10
互动:473
关于沈浩事迹的报道搜狐没有新浪好
2010-01-10
互动:13
其实,中国历来不缺少“红手印”的故事。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改朝换代的需要,或自己或后代或其御用文人,编造了大量“红手印”的故事,尽管这些故事在今天看来“很黄很雷人”,但是,在文盲遍地、奴性十足的旧中国,这些“红手印”确实为其编造者奴役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0-01-09
互动:16
由全国主流媒体宣传沈浩想到的
2010-01-08
互动:22
我真的佩服‘新华社’记者们的‘拿着不是当理说’的能力与胆略。《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就是他们‘拿着不是当理说’的一个杰作,一个‘永远的拿着不是当理说’的杰作。
2010-01-06
互动:21
分析沈浩事迹报道中的小岗村情况,发掘其思想和时代根源
2010-01-05
互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