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模范”乡村代课老师:暑假煤窑打工补贴贫困生(图)

记者 · 2015-11-03 · 来源:华西都市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26年来,张云熬先后转战了近10所村小,一直都在曹家乡最偏远的小学任教。  

  暑假打工的张云熬。 万燕鸣供图

  原标题:拿出工资给学生买书包

  “当一名教师,好好教孩子们,是我童年的梦想。”万源市曹家乡称杆坝小学44岁的代课老师张云熬说。26年来,张云熬先后转战了近10所村小,一直都在曹家乡最偏远的小学任教。每年暑假,他都要坚持到建筑工地或煤窑上打工挣钱。虽然家境清贫,但他却时不时拿一些钱来给学生买一些必需品。

  26年辗转近10所村小

  当教师是张云熬从小的愿望,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中考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他与中师失之交臂。继续读高中,而举步维艰的家庭经济,让他不久就辍学回家。后来,张云熬意外得到了圆梦的机会,当时曹家小学的校长请其到曹家最偏远、海拔最高的龙角寨小学当一名代课教师。

  当他走了近4个小时山路来到学校时,眼前的校舍却让他有些灰心: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斑驳的泥墙,寝室里,从屋顶可以看见蓝天,一张缺腿的办公桌歪斜在墙角;教室里坑坑洼洼,缺脚少腿的桌凳东倒西歪。如此场景,让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他最终决定留下来。当代课老师26年,张云熬先后辗转近十所村小任教,始终坚守在曹家最偏僻的、最贫穷的山村里任教,但他从无怨言。

  赊账给学生买书包

  代课26年来,工资从最开始的每月45块钱到120元,再到400元,然后涨到800元,现在他的工资是1100元。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负担,每到暑假,张云熬都要出去打短工,或到建筑工地,或到煤窑,尽管他打工一月的收入快赶上自己半年的工资,但是只要到了开学的时间,他都会准时回到学校,继续着他的工作。

  本就不多的工资,张云熬还拿来补贴更加贫困的学生。2002年一天放学后,突发的大雨让学生用简易塑料袋做的书包在慌乱中被树枝挂烂。趁着周末,张云熬去商店赊来了20多个书包,当学生领到书包的时候,脸上都笑开了花。但是欠下的书包钱,张云熬却花了三个月才还清。

  另一个学生阳秀贵,因为交不起170元学费面临辍学,张云熬在自身债务尚未还清的情况下,不得已把妻子打工的路费拿来给交了学费,妻子知晓后大发雷霆。“眼看一个学生就要失学了,我有过失学的经历,不能眼睁睁地看到我的学生重蹈覆辙,你叫我怎么办?”张云熬这样对妻子说道。

  放不下孩子选择坚守

  张云熬曾经几次被乡里推选为村干部,也曾几次外出打工被老板看中,但是他对山乡教育一往情深,不忍离去。“尽管我如此的清贫,但是我非常欣慰,能够感受到教书给我带来乐趣,我没有半点儿后悔。把书教好,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张云熬说,家里就靠妻子一人打工挣钱,生活清贫压力很大,他也曾想出去挣钱,却又舍不得孩子们,最终选择坚守。

  26年来,张云熬一直从事复式班教学工作,教学成绩均名列全乡前茅。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2014年5月被评为“达州市劳动模范”,9月被评为“万源市优秀乡村教师”。

 

链接+

  【评论】贫困学子的路为什么越走越难

  2015-10-19 来源:新京报 杨耕身 

  贫困学子的“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和35年前潘晓的“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如出一辙。或许对“潘晓之问”,这一代贫困学子仍未找到笃定的答案。

  一则媒体报道日前引发广泛共鸣,报道称,有针对1200名接受过资助的贫困学子的调查显示,受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困难,呈现“常态化贫困”趋势。调研报告指出:“他们(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曾经将希望寄托于教育,然而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

  与之前一些地方重新流行的“读书无用论”不同,报道向我们展示另一种真实的图景:在贵州省道真县民众有句俗话——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读书,在这国家级贫困县的人们看来,是摆脱贫穷的最好通道。“最好通道”是不是也意味着,它其实就是最后的通道?至少我没有看出,当毕业即失业成为有些贫困学子的宿命,许多贫困人口及其家庭还有什么通道可改变那种“常态化贫困”。

  贫困学子的高失业率及阶层板结化的情状,倒不是今天才广为人知。该报道真正让人产生击中痛点之感的一句话,是那句“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的感慨或判断。这样一句话,与35年前那句“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何其神似。在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随即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这封信道出了当时亿万青年的彷徨、苦闷、迷惘。

  35年后,类似感喟再现,这延续的,是怎样一种吊诡与隐秘?潘晓与今日贫困学子的诉求或有不同之处,但从“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到“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除了诉求出发点不同外,他们的苦闷没有二致,他们的彷徨如出一辙。“潘晓”们曾“为了寻求人生意义的答案”的努力,这一代的贫困学子是否有了笃定的答案?“潘晓”们曾经渴望的“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这一代的贫困学子是否得以实现?时间浩荡地演进着,物质社会发生着神奇的改变,然而,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心灵秩序却并不乐观。他们左冲右突,却总没能走出那样一种悲愤而迷茫。

  曾经的潘晓,和今天“只怕没机会”的贫困学子,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他们的梦想还未出发,在现实面前就已折戟,当“富(官)二代”与“贫二代”的划界渐成一种常态,只能表明某种倒置。而从社会公正角度而言,一种“作为公平的正义”,不仅应当机会平等,而且应使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获得最大利益。这也正是美洲开发银行在“经济和社会进步”报告中指出的,“贫穷和不公正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需要外来力量干预的问题,是因为这些现象并非个人选择的结果,而是那些超出个人控制能力的因素作用的结果,或者是过去遗留的一些问题所造成的后遗症。”

  当“教育改变命运”这条路也越走越难,贫困学子的人生路越走越窄,只能表明公共政策与制度建设在改善阶层固化方面乏善可陈。如果仅仅是就业难,或许并不是最为严峻的现实。真正严峻的,是如何才能真正改变越来越板结化的阶层壁垒,怎样建立更加具有活力的社会流通机制,从而让一代又一代不甘于贫困与现状的青年人找到信心的寄托,找到公平正义的“入场券”。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笑鹄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毛主席为什么要取消高考
  3. 谁动了我们的田地——从“包产到户”到“新农人”,农民为什么一直富不起来
  4. 写在高考前:一场关于教育的集体误会
  5. 我不是失败者,是这世界出了问题
  6. 公孙鞅之叹
  7.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8.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9. 祭品女孩蒋雨融,被哈佛卖了还在沾沾自喜
  10.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8.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9. 毛泽东为什么能赢?不是他讲得多,而是他做得对
  10.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失去的四十多年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