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清华学姐的鸡汤与北大学长的醒酒药——贬值的学历与阶级固化

换了人间 · 2017-03-21 · 来源:艾劳动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近几天,“清华学历为什么不如学区房值钱”这个诺贝尔奖级的经济学难题引起大家纷纷议论,热度不减。昨天,一篇清华学姐的《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又火爆朋友圈。文章中,建筑系学姐用自己10年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一个清华毕业的学生而言,能不能买得起房子不重要,只要有爱,就能生活得幸福。

  

1.jpg

  看完这篇文章,我默默翻出了几天前火爆朋友圈的另一篇北大博士的文章《清华硕士集体逃离北京!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 我为什么选择离开...》 ,而这篇文章中,北大学长用3年的心酸经历告诉我们:房价已经逼得北大清华的学生难以在京生活下去。正是由于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人的爱,他在北京生活得如此痛苦,最终选择逃离。

  

2.jpg

  

3.jpg

  一、笑着走的清华学姐vs哭着逃的北大学长

  一个清华学姐,一个北大学长,都来自中国最顶尖的高校。

  一个曾在北京顶尖开发商负责高端住宅,一个曾在中科院某研究所,深得资深院士青睐。

  清华的学姐,9年搬了6次家;北大的学长,三年搬了三次家。

  清华学姐,最终选择了离开北京,前往武汉;而北大学长也选择离开北京,转战南京。

  相似的光环,相似的经历,本该有相似的心境。

  然而,学姐离开北京时,是开开心心的,她告诉我们的是:

  “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至于我们的孩子,若是始终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那他或在北京,或在武汉,或进渣小,或上牛中,或居豪宅,或居陋巷又怎样?他始终处在一个比所谓有房阶层更高的,永远不用担心滑落的被爱的阶层!”

  而学长离开北京前后,却哭了两次。一次是离京前和80多岁的老院士打报告,一次是离京后和儿子的谈话。学长的心声是:

  上学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是不要拜金,知识才是财富;搞研究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是不要浮躁要坐得住冷板凳;入职的时候领导讲搞科研不是升官发财,心要静……。我都照做了。结果到买房子的时候现实告诉我知识不是财富,因为既不能当首付也不能抵押贷款;评职称的时候才发现坐冷板凳的发不了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自然就评不上高级职称;给子女抢所内教育名额的时候才发现人家就是按官职或职称来排队的,或者排不上没关系,有钱也可以:科学院自己办的6万一年的私立学校也为你敞开,升官的或者发财的都有出路。所以搞来搞去,合着自己才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反面教材!

  是北大学长心态不好吗?是北大学长没有爱吗?

  恰恰相反,北大博士学长对家人表现出了高度的爱与责任。他才拼命地去为孩子的未来教育奔波,为了孩子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他尝试了一切办法。但这些都被现实击得粉碎。

  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学姐离开北京前是这样一种状况: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们的收入也渐渐宽裕。想着父母快退休,孩子大了需要独立房间,去年把手头的小房子卖掉作为首付,贷款买了一个四居。

  这是一个已经“有房有户口有事业” 的学姐,学姐已经摆脱了买房无望的的煎熬,而北大学长还在bottom中苦苦挣扎。

  学姐已经在追求“诗和远方”,而学长还生活在“眼前的苟且”中。

  学姐在高山之巅教导我们:登上山顶并不重要,爱才是最重要的。而学长在半山腰中艰难地攀爬:登山的台阶已经被登山山顶的人毁掉,山路经过雨水的冲刷,已经如此泥泞不堪。

  我们大多数人,还在山脚下。

  学姐的爱,是为了真正享受家人的爱;而学长的爱,是为了获得能和家人享受爱的权利。

  同样是爱,却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所以,清华学姐笑着前往武汉,北大学长哭着逃离北京。

  二、爱才是最重要的?补品还是毒药

  这个社会、充斥了太多的心灵鸡汤。清华学姐的这碗鸡汤,究竟是补品还是毒药?

  努力,乐观,奋斗固然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成功还需要很关键(有些时候是决定性的)一点:社会环境。

  1980年代,卖茶叶蛋也能成为万元户,成为时代的佼佼者,闯荡者大多能成功。而今天,任凭互联网+吹得天花乱坠,无数创业者还是死在了沙滩上,因为互联网三巨头bat的垄断已经形成,机会几乎没有了。

  关于这一点,上海交大的某校友分析得尤其深刻:

  

4.jpg

  

5.jpg

  顺应历史进程的鸡汤,是补品,我们的人生将因爱和奋斗更加精彩。

  违逆历史进程的鸡汤,是毒药,爱和奋斗只能成为大多数人每天的自我麻醉。

  并非爱和奋斗完全没有作用,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它已经成为次要的因素。鸡汤还是有营养的,只是已经加了毒药。

  闭眼不看学姐已经“有房有车”的现实,空谈“爱才是最重要的”,注定要跌落在山脚下。

  仿佛房奴之所以承受压力,只是因为他们心态不好。

  这碗毒鸡汤,还是倒掉吧!

  三、贬值的学历与阶级固化

  拒绝了鸡汤,我们才能真正看清这个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

  什么样的变化呢?

  十年前,清华的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跟学生说,你们完全不用担心房子的问题,如果连清华的学生都买不起房子了,那么这个社会就离崩溃不远了。

  十年后的现实证明,这个老师错了。

  就在去年,我认识了一个在清华打工的老太太,她和丈夫都是退休老师,每月有4000+的退休金,儿子和儿媳都是清华硕士毕业。我很奇怪,问她为什么出来做这么辛苦的工作。她的回答是:给儿子攒首付。心里瞬间不是滋味。

  买房有这么艰难吗?我们来粗略算一下在北京的购房成本:

  

6.jpg

  按照均价来算,意味着一个清华本科毕业的学生,除了要拿出144万的首付之外,未来的30年,每月要还18000元。

  那清华毕业生的收入水平怎么样呢?下图是top5专业的毕业五年平均月薪。

  

7.png

  最高的管理学平均收入是16000元/月,已经低于18000元的月供了。

  你可以说,没关系,我读完博士再工作,收入不就高了吗?

  。。。

  清华的学历,曾被认为是走向top社会的一块敲门砖,我们被社会家庭赋予了太多的期望。这种期望,大多来源于10年前或更早之前的模糊印象。在早期的观点里,清华学历代表了稳定的工作,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崇高的社会地位。这种曾经真实但已经变得虚幻的印象一旦碰到冰冷的现实,瞬间化为乌有。

  清华的学生在北京买不起房子,居无定所,终生要为物质生活而奔波了。清华的学历已经贬值了,而且在加速贬值的过程中。

  也许,更为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的社会地位没有变,依然是那top1%-10%的人。只是以前的机会,资源和财富向top10%的人聚集,而现在向top1%的人聚集。

  这个社会有一道大门,里面的人靠剥夺外面的人积累财富。以前,这道门对top10%的人都是开着的,而现在,这扇门正在逐渐关闭,门外的那top10%向那1%流动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我们一直被教育着:随着社会的繁荣,每个人的生活将变得越来越好,然而现实往往是:

  

8.png

  清华学子正在变成上面的空杯子。

  四、门外的其它人

  只要我们把视野稍微扩展开来,就能发现门外还站着许多其它人。

  

7.jpg

  紫荆宿舍楼下的保安,领着微薄的工资,住着拥挤的地下室,吃着紫荆园三层不到3元的素菜。那些40岁以上的叔叔阿姨,有很多人每天打两份工,工作15个小时,全年没有一天休息,才能获得4000+的月工资。许多人是为了孩子上学攒钱,为了孩子结婚攒钱,拼命地工作。

  和清华建筑系学姐一样,他们充满了对家人的爱,只是没有选择买房与否的可能性。

  他们是创造社会财富最多的一群人,也是拥有社会财富最少的一群人。

  不知道你是否曾有过一丝这样的想法:我之所以比他们及他们的子女生活得好,是因为我是那10%的人,他们被甩到了后面,理应接受这样的生活。

  我见过一些清华学生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这些人不知道,当接受这套社会逻辑的时候,某一天他们自身也会被更前面的人甩得更远。

  房价疯狂上涨,之所以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不是因为它把top1%-top10%挡在了门外,而是因为它把bottom99%一起挡在了门外。

  五、结语

  泡沫终究是泡沫,社会终有回归理性的一天。这种回归,是以剧烈的方式,还是以平缓的方式,不只决定着你我住房的问题,而且也将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变革。

  我们不需要毒鸡汤,不需要空洞的爱。我们需要的不是用爱与奋斗的劣酒一次又一次地灌醉自己,而是擦亮眼睛,看清事物的本质,积极承担革除社会弊病的时代使命,将曾经的污浊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迎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毛主席为什么要取消高考
  2. 谁动了我们的田地——从“包产到户”到“新农人”,农民为什么一直富不起来
  3. 写在高考前:一场关于教育的集体误会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我不是失败者,是这世界出了问题
  6.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7. 公孙鞅之叹
  8. 祭品女孩蒋雨融,被哈佛卖了还在沾沾自喜
  9.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10. 带着仇恨抹黑污蔑伟人,你的良心跑到狗肚子里了?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9. 毛泽东为什么能赢?不是他讲得多,而是他做得对
  10.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失去的四十多年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欧洲金靴 |永远和孩子们站在一起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5. 何承高:沉痛悼念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林敏捷老师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