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贺雪峰:坚持农民经营主体地位不动摇

贺雪峰 · 2013-12-25 · 来源:贺雪峰的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切切不可将农业现代化与小农经济对立起来。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与底色。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抓手,推进农业机械化,为农民提供进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基本公共品(水利、技术等),从而在既提高农民收入,又提高农产品产出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改革内参》(2012年第38期)发表了陈锡文在“2012年中国农业发展高层论坛第三届”上的演讲,题为“让农民种自己的地”,读后有感,述评如下:

  一、

  “让农民种自己的地”一文重申了陈锡文一贯坚持的农村家庭承包制度不能动摇的观点,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讲,农业家庭经营有效率,这是由农业自身规律决定的,具体地说,农业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产业,其劳动对象是活的生命,是生命的生产活动,这使得农业的标准化和工业的标准化有很大差异。在田上劳动,要靠农民的自觉性,企业监督、激励和约束员工的办法在农业领域很难行得通。因此,陈锡文认为,“我想给当前公司经营农业一片火热的情况泼点冷水,想让大家能够认识农业自身规律,总结人类社会农业发展的经验,不要盲目。如果不让农民种自己的地,不让农民打自己的粮”,最后结果肯定是不好的。而“公司企业应该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作用,一家一户做不了的事情,需要公司去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储运设施、营销加工,让农产品增值,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公司企业在这方面做好,对中国农业作的贡献就非常大”。

  第二个部分是讲,全球农业虽然都以家庭为基础,但还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这样的国家和地区,人多地少,集村庄而群居,用村庄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在这样的国家,农业不仅是经济学的东西,而且是社会学的东西,有村庄。另一类是南北美洲,大洋洲,人少地多,家庭农场规模很大,家庭和家庭相距遥远,看不到村庄,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和公司企业的服务。中国黑龙江是人少地多的地方,有大规模农场,可以做到像美国农场一样。可是,如果中国农村都搞大规模家庭农场,都由公司进入农业,中国18亿亩土地只需要很少农户,目前中国2亿农户,6亿多人口在农村生活,他们能到哪里去?做什么?

  陈锡文的意思是说,即使公司进入农业效益很好,我们也应看到中国人多地少,尤其是当前需要依托农业的农村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中国不仅有农业问题,而且是“三农”问题。

  第三部分是结论。陈锡文说:“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五年、十年以后中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到底是公司企业大规模以资本为主导的雇工农场,还是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农民合作,进行社会化服务?到了我们认真思考的阶段了。我的看法是,让农民种自己的地,打自己的粮,提高组织化行为,提高经济技术,变得更强,一定能够种好”。

  二、

  陈锡文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公司规模化经营农业既无效率又无条件。反过来就是,农业家庭经营既有效率又有需要。当前地方政府在理解中央提出的农业现代化时,片面将农业现代化与规模经营和资本下乡等同起来,并因此在全国掀起了资本下乡的高潮。但从笔者在全国的调研来看,资本下乡和规模经营,盈利的几乎没有,粮食单产也远远低于家庭经营。成都市自2003年开始推动“三集中”,其中第三个集中就是“耕地向规模集中”,政府为了推动资本下乡和规模经营,还设立了各种农业基金来支持资本下乡。但据常年在成都农村调研的成都大学吴建瓴教授讲,他至今未发现一例资本下乡规模经营的成功案例。笔者调研的安徽、湖北、河南、江苏农村,所发现的也都是资本下乡规模经营的失败案例。

  因为资本下乡规模经营不成功,有人总结原因是中国小农经营不计成本:农户种自己的田,不交租金,自己为自己劳动,不付工资,所以资本竞争不过小农,所以政府应该为资本下乡种田提供必要的经济上的支持。但既然小农很有效率,为什么政府要资助资本下乡打败小农?

  且正如陈锡文所讲,中国2亿农户和6亿多生活在农村的人口,还要依托农业获取收入,依托村庄进行生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仅提供了大量农产品而且可以农业就业,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如此,我们为何非得去推动资本下乡和规模经营呢?

  因此,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需要我们在认真研究中国农业内在规律、农村社会内在机制和农民生活状况的基础上,再作回答。依笔者的意见,在未来三十年,中国还有6亿甚至8亿多农民需要依托农业和农村来获取进行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础条件,在中国6~8亿农民中的大多数可以不再依托农业和农村之前,小农经济和小规模经营就有合理性。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抓手,推进农业机械化,为农民提供进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基本公共品(水利、技术等),从而在既提高农民收入,又提高农产品产出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切切不可将农业现代化与小农经济对立起来。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与底色。

  三、

  小农经营与资本下乡的规模经营还有一个重大差异,即小农经营一般是精耕细作,主要靠劳动投入。资本下乡的规模经营,因为已经将农业劳动者与农业劳动对象之间的利益联系割断,而农业生产环境几乎无法监督,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规模经营必以资本密集来代替劳动密集,从而导致不仅是对劳动的排斥,而且带来对环境的破坏。温铁军指出:“在有限的耕地上进行大农场农业生产,以化学化的方式搞农业生产,已经使得很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了。而这个现代农业所造成的成本将使得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不可持续”。这个意义上,小农经济在生态上优于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温铁军还指出,“中国对世界减贫贡献高达67%的伟大成就,并不来自于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也不是市场化的私有农业的结果,而是1978年农村改革后,2亿农户8亿农民分散经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创造出来的奇迹”。因此,“我国拥有小农村社制经济的基础,贯彻生态化的理念,注重小农经济发展和农业的多功能性发挥,意义重大。”(《农村工作通讯》(2011.12)观点栏目。)

  2012年11月5日下午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