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基层药监空壳化之忧

李扬 · 2010-07-28 · 来源:中国财富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基层药监空壳化之忧

    □ 本刊特约记者 |

“过渡期实在是太长了。”山西省一位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食药监局”)工作人员程万里(化名)如此感叹。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123号文,取消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行的省级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改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

    然而,改革的推进却十分缓慢,2009年8月,山西省机构改革方案缓慢出台。又过了半年,即2010年3月,晋城市推出改革方案,但何时轮到他们县呢?半年之后,还是更长时间?

    据程万里了解,山西省其他城市出台机构改革方案的并不多,大部分市和县还在“彷徨地等”。

    记者从浙江、江苏、广西等省份的基层药监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机构改革的推进速度同样十分缓慢。浙江省的省级改革方案颁布时间为2009年“十·一”以后,江苏省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更是迟至2009年底才揭开帷幕。

    等不起的员工

    “人心惶惶,无心工作,各找出路。”程万里用12个字来描述自己所在的食药监局的工作状态。

    程万里告诉记者,此次改革对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打击太大。他是2003年大学毕业通过山西省人事厅统一招考到食药监局的,当时是满怀激情,希望干一份事业。

    然而,辛苦干了七年,不但一朝之间所有的努力化为了泡影,还没有了工资。从2010年1月至今,他没有再领到一分钱工资——因为省级财政不给了,地方还没有接收。他现在和同学调侃说,早知药监如此,还不如去当个村官呢。

    江苏省一位县级药监工作人员对记者说,2008年机构改革方案出台以后,省、市级的食药监局就不再给县级食药监局考核指标了,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工作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虽然不是无人管,但是不少人消极怠工。

    广西一位市级药监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目前不少药监人员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很多分局都不办案件了,“都在观望,等待改革方案出台”。

    机构改革的缓慢,不仅对食药监局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让一些基层食药监管机构面临大量的人员流失。

    浙江省某市药监局一位管理者张图(化名)告诉记者,人员的流失已经相当普遍,仅他所在的法规处就已先后有5个人离开了。

    内蒙古一位县级食药监局局长雷军(化名)向记者透露的情况更为严重。他说,他们当地2007年招录的基层药监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异地的。此外,为了保证药监的独立性,药监系统还着力推行了异地任职。他们当地异地任职的非常普遍,大约占60%以上。

    雷军即是一例。如果垂直管理,调任很容易。他本以为工作几年就能回家,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然而,现在食药监局要归地方了,回家根本无望。因此,现在很多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到处想办法离开。

    雷军预计,改革后,由于异地的原因可能导致部分基层食药监局成为空壳,只剩下一个局长,工作人员全部走了。

    此时人员流失还为食药监局后期的人员招录带来麻烦。因为,有的地方走的不仅仅是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还有编制,各省市县的编制皆是固定的,即使别的地方愿意接收,也不一定有编制。

    “归地方就归地方吧,不要再拖着了。”程万里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尽快结束不生不死的状态。

   漫长的过渡

    “地方政府不愿意要我们。”对于改革推进缓慢的原因,雷军如此认为。

    如果当地县里有药厂,地方还欢迎食药监管部门归来;如果没有药厂的话,食药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而言就只是负担。对重视短期经济效益的地方政府来说,食药监管部门不像税务局等部门可以给地方政府直接带来经济收益,食药监管部门的归来,增加的只是政府的财政负担,包括人员工资,执法、检验制备支出等。

    此外,药品和食品监管的效果不易显现:无假药、无食品安全事故是政府职责所在;一旦出问题,却又成为矛头所指。

    “我们食药监局是高危部门。”雷军感叹道。

    记者随即从广西药监局某市分局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由于药监归地方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当地意见很大。以药检所为例,目前他们有8个药检所,因为不够用,还要再成立几个,土地、房子、设备、人员皆需要投入,地方经费很难保障。已经有传言,改革方案是小一点的县撤销食药监局,只在大县保留食药监局。

    “一旦取消,国家前期的投入就打了水漂。”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张图分析认为,机构改革全国并无统一模式,现在是各省省一级有一套方案,市一级、县一级还有一套方案,改革是层层协商,推进缓慢是意料之中的事。

    张图认为,改革的方向不明是改革推进缓慢的另一原因。食药监管成立之初是为了对药品和食品进行独立、专业的监管,推行垂直管理即是为此。但是现在又要把食药监管归入地方,同时还要求保持食药监管的独立性。2009年《食品安全法》推行后,又把食品安全的执法权放给了药监部门。

    “到底是要取消食药监管,还是要加强食药监管的执法能力呢?”张图现在很困惑。他同时说,当政策不明朗,而中央又没有统一政策的时候,各省、市、县只能寻找折中的、成本最低的方案执行。

    改革所涉及到利益纠葛亦加大了改革的难度。

    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的时候,将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从食药监局转到了卫生部,同时又将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品、化妆品监管的职责划入了食药监局,并要求食药监局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行整合。

    经过如此调整,食药监管部门就成为了食品、保健品等行业监管的具体执法部门。而在现行体制下,上述具体监管职能一般是由卫生管理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卫生监督所执行的。但是,对于已经出台改革方案的地方来说,职能的交接并不简单。

    “盼了一年多,去年年底总算是出台改革方案了,但是职能却一直没有交接,工作还是没有办法开展。”雷军说。

    以申办新餐馆为例。《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工商局只认食药监局盖章的卫生许可证,但是,以前审批权归卫生监督所。现在应该移交给食药监局但又没有移交,盖的还是卫生监督所的章,新餐馆就无法申请开办了。

    雷军认为,没有实现交接的原因是职能的交接还牵涉到人员接收、确定编制等一系列问题,到底保留多少,增加还是减少,目前国家没有统一措施给予指导,地方无所适从。

    除了职能交接难之外,食品药品监管权力的弱化是很多食药监管工作人员的另一担忧。

    江苏省一位食药监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是和卫生局官员、医院院长们一起开会,用他们的话说,现在是一家人了,还怎么对医院进行监管,而中国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使用的。

    地方财政的经费保障是食药监管工作人员的另一隐忧。食药监管工作是需要投入的,检测设备等都需要钱,而一些欠发达地区,连人员工资都很难保证,还能够奢望他们对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增加投入吗?

    雷军分析认为,过渡期太长,归地方以后,财政和地方保护的隐忧,已经让执法力度的减弱和执法案件的减少成为必然。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改革时间过长还导致了有法可依却无人执行的尴尬。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食药监局为执法主体,但是由于食药监局深陷改革之中,迄今为止,仍未建立执法队伍,法律成了一纸空文。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路甬祥对《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报告显示,《食品安全法》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食药监体制改革未成被认为是原因之一。

    报告称,尽管中央层面的监管机构改革已经完成,但是省级机构层面,改革还在进行当中,监管职能调整没有完成,大多数市、县级体制改革还未启动。有的机构职能调整后,相应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未健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给法律执行造成一定困难。

    “这对老百姓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和损害,但是责任不在我们。过渡期太长,我们只是被改革的对象。”张图显得很无奈。

   《中国财富》 (责任编辑 姚卜成)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伪深刻、伪深情”的高考作文
  6. 陈世美死得冤!要是投湖,能把包拯拉下马
  7.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8. 殖人的天塌了!
  9. 祁建平|他们的真实面目就隔着一张窗户纸
  10. 井冈山观心|你所自豪的国民、人民军队,可能正是镇压你的暴力机器:评美国洛杉矶“骚乱”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3.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6.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7.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8.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9.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10.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3.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