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蒋高明:过分强调SCI阻碍科技创新

蒋高明 · 2010-08-18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过分强调SCI阻碍科技创新

蒋高明

        目前的科研评估使用最频繁的两个指标,一是SCI,二是科研经费,其余科学家的贡献都是忽略不计的。

        关于SCI,对于其优点和缺点,已有不少话题讨论。这里,我想从科技创新方面,谈谈这个指标的不利影响。

        我们目前要建立创新型国家,目的是使中华民族重新立于民族之林,或者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引领人类进步,引领地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古代中国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今我们在科学上相对于西人似乎落伍了。科技进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适当的科研评估有助于我们认清差距,找出不足,然而,目前我们过分依赖SCI评估体制,一切都与这个指标挂钩,这就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背道而驰了。试分析如下:

        第一,研究人员的思路被禁锢。国内科研人员,尤其那些从国外回来的科研人员,在国外得到的训练就是发表SCI, 其思路多为西方导师的,或者追踪国际好的SCI刊物,重复设计实验,或者干脆将国外做过的实验扩大规模继续做,基本没有原始的创新。发表SCI,必须有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而申请经费,必须要通过专家这一关,专家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而标准中,SCI先入为主,占了很大的分量。如果研究人员有很好的思路,但是在 SCI上没有突破,或者其思路与已经发表的SCI观点不一样,就难以获得批准。没有经费支持,就做不了实验,科研人员的一些想法就难以实现。从经费申请到论文发表,这已经形成了流程,容不得你有太多的创新。

        第二,科研人员的精力被浪费,最好的创新年华交给了SCI文章。一个人最好的创造力应当是在30岁到40岁之间,这个时候人的精力最旺盛,想法最多,也想做一番事业。然而,目前的体制,让科研人员自己挣工资,能不能发出工资来,或者发多少,其评价标准就是那些SCI指标。这样,科研人员生活就没有保障,整天提心吊胆,担心失业下岗,不可能用心搞什么有风险的创新,只好为了完成任务,将大文章切成碎片发表。科研人员为保证基本的人格尊严和生活需求,不惜沦落为成SCI的奴隶。SCI成了禁锢当代科研人员的“洋八股”、“洋紧箍咒”,其危害可与古代的八股文“媲美”,这是几十年来中国科技界不能出大成果的最终原因。古代中国科学对人类有贡献,其实,很多科学家本身不是专职的,多为官员,或者生活有保障的技工,他们不为生活发愁,才有精力有兴趣去稿发明创造。现在的科研跟经费跑,经费跟SCI跑,哪里允许你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发展。工作无法保障,加上科研不能凭兴趣,这两条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原始创新。

        第三,全民学英语,浪费了巨大的国有资源。目前中国人学英语的时间,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学英语占据了研究生一半以上的时间,研究人员的成果还要求用SCI发表,而SCI刊物多为英文刊物,文章发表了,国内人再看,反而要给人家交版权费,要组织人再翻译回来,这就限制了中华民族整体科研思想的传播。其实,中国人发表了SCI反而人家不太相信,而拒绝引用,这对中国科技资源造成的巨大浪费。

        第四,科学家研究的仪器设备被人家垄断,国产仪器研发被压制。要写SCI,科学家必须有数据,而数据需要科研仪器,而科研仪器就目前的质量水平看,肯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好,中国学者要发表 SCI, 就得买人家的仪器,这样,就永远打压了国产仪器研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发明与改良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然而,中国科学家为了发表SCI,一是不愿意高这样的创新,二是不愿意买国产仪器。许多国家开放实验室,动辄拥有几千万元的仪器,但国产的几乎没有。以前,我们测定光合作用,还用国产仪器,而今,国产仪器早让国外仪器淘汰了, LI-6400, LCA-4, GFS-3000,这些仪器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制造的。

        第五,国内刊物被打压,以发表低水平重复性文章为主业。由于许多单位规定发表国内学报文章不算数,于是好的文章都“出了国”,那些出国被拒绝的文章,才回来光顾国内刊物。国内刊物发表文章是满足国内毕业研究生博士生发表论文需要,这样的文章多为模仿SCI刊物所写的,从实验设计,到实验过程,到数据整理,观点多不新鲜,为低水平重复。这样办刊物,国内刊物很难走向国际。

        第六,科学家不愿意作为新发明的“评判员”,不愿意做那些与SCI无关的科技公益事业。办学术刊物,开学术会议,出版学术专著,申请科技成果,人才培养,发明技术专利,等等,这些与国家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科研活动,因为不算绩效,没有人愿意去做。许多学者宁愿去审理国外的SCI刊物(那样做可以为自己发表SCI留后路),也不愿意为国内刊物审稿(审稿是无用功)。这样,国家的整体科研与学术水平就停留在低水平上重复,自娱自乐。科学家本身的水平交给国外的刊物去评判,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悲哀,也是中国科技界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目前的SCI评估体制,使得中国科技界非常非常被动,思路被人家引领,仪器要买人家的,成果要发表人家的刊物上,大的奖项如诺奖,还是人家说了算。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科学家永远是打工的角色,许多人浪费了青春乃至终身,一无所获,退休前就守着那些可怜的SCI,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

       要摆脱这种被动地位,中国科学家应当“重抖擞”,树立科研信心,敢于创新,不随波逐流,不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做学问。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将科研人员的工资保障了,不要让他们“为五斗米而折腰”,沦为SCI的奴隶,沦为科技官僚的奴隶,后者手里挥舞的大棒就是SCI。中国科学院,还有国内重点高校,应当严把入门关,从通过政策渠道稳定这些研究队伍,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敢于挑战权威;在应用上瞄准国际重大需求,以任务带学科,最终实现科研创新与突破。

    过分强调SCI是自己的科研没有信心的直接表现,科学研究“言必称美国”,哪里来的科学信心?一个没有科研自信的民族,何谈立于民族之林,让人家尊重?更不要奢谈什么引领人类进步了。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伪深刻、伪深情”的高考作文
  6. 陈世美死得冤!要是投湖,能把包拯拉下马
  7.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8. 殖人的天塌了!
  9. 祁建平|他们的真实面目就隔着一张窗户纸
  10. 井冈山观心|你所自豪的国民、人民军队,可能正是镇压你的暴力机器:评美国洛杉矶“骚乱”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3.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6.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7.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8.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9.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10.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3.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