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三中全会恐难成为中国经济转折点

徐高 · 2013-11-13 · 来源:华尔街日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观察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在土地及生态这些地方,三中全会发出的信号超出了市场之前的预期,而在国企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城镇化方面似乎又有些不及预期。

  这次三中全会距离乐观者的预期还是有一些落差。如果在口号式的文字之外仔细梳理会议公报中的“干货”,会发现真正超预期的亮点似乎不是很多,更多的举措还是遵循着一直以来的基调,有的甚至有所回退。

  我们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第一印象是经济议题的重要性下降。三中全会一向以经济议题为主。比如,10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核心议题是名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文件,而2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讨论的核心内容总结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中。相比之前,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更加广泛,均浓缩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但在议题拓宽的同时,经济议题的重要性自然而然的下降。

  在缩水的经济议题中,最大的亮点、也是最超预期的地方莫过于土地制度。公报中提到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对熟悉土地政策的人来说,这无疑在说将来会启动农村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入市的改革。在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之下,城市用地归国家,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农村土地要变成城市用地、盖上商品房,必须经过国家“征地”这一过程。而国家向农民支付的征地补偿款都大大低于土地真实价值(现行法律规定,征地款不得超过土地从事1年农业生所得产值的30倍)。这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农民的利益。要改变这一点,就要更多地把土地的权利赋予给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给土地这种要素支付更加平等的对价。这一改革多半会从农民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开始,进而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土地增减挂钩──市郊良田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同时偏远地区宅基地退耕还田,从而保证良田总数不变──的市场化机制可能逐步浮现。这对放松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土地约束有明显好处。

  经济部分的第二个亮点在于“生态文明”部分。公报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意味着经济和企业发展将会更多考虑生态和环境成本。这虽然会推升生产成本,但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从长远来看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当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相关行业将会直接受益。这部分内容虽然在之前的政策文件中也有提及,但像此次公报这样提到这样的高度,这样详细地指出方向,应该还是第一次。因此,这可以算是经济部分第二个超预期的地方。

  在土地和生态之外,会议公报的经济内容部分很难再找出超出预期的地方。而在一些改革的提法上,此次会议甚至有所弱化。

  首先,“国退民进”的期待可能不太容易实现。此次会议公报中提出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与去年中共十八大的提法一致。但在10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只提到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并未说到控制力和影响力。看起来,领导似乎更在意增强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的掌控力。公报通篇未提及“国有资本”四个字,似乎意味着国有资本运营方面的改革(比如像383报告中说的那样建立国有投资基金)很难出现。我们还注意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还曾提出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而此次会议公报中甚至根本就没有“垄断”两个字。从这些迹象来看,此前某些观察者所期待的通过放开垄断行业,放松民资对国企入股等举措来实现的“国退民进”并不符合此次会议精神。

  其次,今年曾吸引不少注意力的城镇化在此次会议公报中着墨甚少。公报中只是用“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一笔带过。而在去年的十八大中,城镇化还被认为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点。而户籍制度放开这个城镇化的重要前提,在此次会议公报中也完全没有提及。公报中虽然以一段话谈到了超越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但字里行间体现出来更多的是加大对农村的资源投放,而不是加快农民进城的步伐。在通过建设农村来解决农村问题,或是通过城镇化来解决农村问题的这两条路中,此次三中全会似乎偏向于前一条。这与半年前的舆论导向有很大不同。

  除了以上这些内容之外,此次会议公报还涉及了财税改革、对外开放、民生等不少经济领域。但这些部分的政策表述相比之前没有太多不同,基本符合预期,所以我们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仅以经济内容来概括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些狭隘。正如前文所述,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之前几次的三中全会有很大不同,它在经济之外的议题也相当丰富。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标志着党中央对政治和经济的掌控力进一步加强。在目标正确的时候,这会让突破改革障碍变得更加容易。会议对司法、反腐、文化等制度建设的强调也同样值得关注。

  同样的,仅凭会议公报来推测领导的经济政策思路也有其局限。因为篇幅所限,会议公报高度凝练,因此可能掩盖了一些隐藏在细节中的重要变化。另一方面,因为时间所限,仅仅三天的三中全会不可能将未来几年的经济蓝图画得多么详尽。更多的政策措施还需要在未来的细化中逐步成型。

  因此,我们仅能通过对会议公报经济内容的分析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根据这些可得的信息,我们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传递的仍然是“渐进”改革的调子。在土地及生态这些地方,三中全会发出的信号超出了市场之前的预期,而在国企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城镇化方面似乎又有些不及预期。但这也正反映出了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的复杂。指望一次会议就能够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这些深层次障碍显然不太现实。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恐怕很难如乐观者所预期的那样成为中国经济的转折点。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经济还是那个既有动力、又有障碍的复杂体。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紧跟一个个具体政策来发掘投资机会,恐怕才是投资者更应该做的事情。

  (本文作者徐高是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及研究助理等职。他目前还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