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知乎上为何这么多人站队王文军呢?

白头豕 · 2016-11-12 · 来源:知乎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你如何评价王文军的审判, 关键看你所在的阶级, 所服务的阶级, 需不需要"领导的艺术" .

  知乎上为何这么多人站队王文军呢? 道理很简单. "He is SOP, but he's Our SOP"

(知乎其他回答,见这个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52503849

  汉武帝时, 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五万大军, 花费亿万, 远征西域四年. 结果只获得了骏马三十匹, 将士物资大多折损, 而且李广利"私罪甚多". 有大臣弹劾李广利, 汉武帝认为" 万里征伐, 不录其过", 反而封侯拜相一大批人. 领导的艺术.

  东汉末年, 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吴汉率军讨伐割据四川的公孙述. 吴汉打了几个败仗, 最后攻克成都后, 搞了个成都大屠杀, 顺便把公孙述的一家都杀光了. 还沿途纵容军士抢劫. 刘秀怎么看呢? 他写了一封信给吴汉的副将刘尚, 对刘尚大骂了一通: "良失斩将吊民之义也!" 领导的艺术.

  三国魏时, 贾氏一族世代为魏重臣. 到了贾充的时候, 司马氏专权, 贾充依附司马家. 曹魏末代皇帝忍不下去, 在宫中起兵讨伐, 贾充带兵抗拒. 面对弑君大罪, 谁都不敢动手. 这时军头成济问贾充怎么办, 贾充骂道司马家养你们这么久, 不就为了此时! 于是成济手刃了高贵乡公. 事后朝臣认为应该诛杀贾充, 而司马昭不同意, 只是杀了成济, 贾充反而步步高升. 领导的艺术.

  历史的例子太多了. 不一一赘述. 等说到吃人守城的张巡, 大清柱国曾屠夫, 就扯太远了. 道理大家都懂, 领导的艺术.

  在央视焦点访谈放出的视频中, 王文军恶警的嘴脸一目了然. 然而知乎上的列位精粹明白, 这是典型的Our Son Of [*] . 他办事不利, 惹来了如此大的舆论压力. 但另一方面呢, 不站队又不行, 否则寒了广大"执法队伍"的心. 两者利弊权衡, 就不得不发挥"领导的艺术"了.

  你如何评价王文军的审判, 关键看你所在的阶级, 所服务的阶级, 需不需要"领导的艺术" .

  好比说警察对王文军的评价吧.

  出勤农民工讨薪事件, 暴力折断妇女颈部, 把农民工带回警察局, 私刑殴打致伤. 我熟悉的一位长辈就是七十年代的老一辈警察, 看到这新闻, 满腔愤怒, 深以为耻.

  可知乎上的年轻一辈警察呢, 以这个问题下的某个@霍sir 为例吧. 为王文军被判刑感同身受, 一种被出卖被背叛的怨念跃然纸上, 对对对, 就像成济似的.

  这个差异很好理解. 两个年代, 警察服务的阶级已经不一样了.

  啊? 怎么? 你们说王文军是处理那些狂妄自大的刁民, 在被袭击后为了维护法律而自卫? 焦点访谈看破了一切的真相?

  好吧, 让我们再看看当年的焦点访谈的几个问题吧 ( 引用文章: Sina Visitor System:

  点评《焦点访谈》报道周秀云事件——翻转的是舆论还是良知)

  几大硬伤:

  1. 号称矛盾的起因是国企施工现场很规范, 但实际上是非法用工, 谈什么规范?

  2. 通过剪切的艺术, 只给警察,保安,包工头, 路人的说辞, 工人的辩护词却一个镜头都不给

  3. 让涉事保安刻意穿戴整齐出场摆拍, 接受采访. 却罔顾两个事实: 讨薪当天, 保安也没戴安全帽, 吊儿郎当的样子. 第二, 采访当天, 工地都彻底停工了. 还要穿戴整齐摆拍

  4. 在周秀云死亡的前几天, 这批农民工已经去讨薪过几次. 工地早已停工, 没有一次要求过戴安全帽.

  5. 从讨薪工友手机拍摄的视频中可以明显看到, 涉事保安曾扬言" 我弄死你们" , 才导致工人聚集. 而且工人在保安室里抱怨, 三句话不离讨薪.

  6. 焦点访谈为了否认讨薪的存在, 还放出了包工头已经给农民工预支薪水的证据 ---- 你仔细看会发现, 那是张借条, 农民工问包工头借钱的借条 . 包工头没有给农民工发薪, 而是"借钱"给农民工, 让他们有买车票回家的钱.

  7. 就是包工头开的这张" 借条" , 也是前几天农民工去工地讨薪( 并没戴安全帽 )才得到的. 焦点访谈却另外放了一个笔录, 上面工人承认自己拿到了薪水. 可这个笔录的时间是在王友志等人在警察局被王文军用了私刑之后.

  8. 焦点访谈那期节目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无耻的一条是:

  节目通过剪辑暗示, 工人和保安争论一番后, 本来已经安静下来了.( 片段1 ). 而过了一阵之后, 周秀云又继续言辞激烈, 重新把事态变恶劣( 片段2) . 从而塑造了一个不依不饶的泼妇形象.

  然而你们只要看到了原始视频, 就会惊呼焦点访谈的无耻.

  片段2 在片段1的前面, 两个片段连起来才一两分钟!

  片段2 在片段1的前面, 两个片段连起来才一两分钟!

  片段2 在片段1的前面, 两个片段连起来才一两分钟!

  真实的对话是:

  保安:绝对不会让你们进,不戴安全帽

  周秀云:那你自己刚才怎么不戴?你自己不戴就可以进?(工友:你自己不戴就可以进?你自己可以不戴?)你为啥可以不戴?

  工友:这公司真牛逼啊,干了活不给钱还打人

  周秀云:是这保安牛逼,不是人公司的事。看了个门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周秀云:三句话不说就说要弄死我,“我弄死你”

  工友:这保安马上要赶上城管了

  9. 警察刚来的时候, 工人以为警察是来解决保安打人的事情的. 而警察到场不分青红皂白, 问都不问, 就要处置工人, 说工人是" 欠收拾" 的"犯罪嫌疑人" , 才导致工人不服警察. 然后视频里警察直接动手打人了, 工人在高喊" 警察打人了" , 才有后面的故事.

  整个焦点访谈的洗地水平很高, 这个回答问题下的其他人, 应该好好学学这种" 领导的艺术"

  ====================================================

  视频中强调了该项目是国企承建项目。于是有网络评论跳出来,说国企施工如何正规,暗示安全帽有更严格规范,或不存在讨薪矛盾。例如:

  一个“正规”的国企施工现场,为何会雇佣没有签署合同的农民工呢?这无非说明了一个现象,管它国有不国有,现在的开发商,承建商和施工队都在违法不正规地雇佣农民工,为的是降低工资和保险开销,提高利润。“正规”说明不了更安全、不欠薪,只能说明更无耻。

  ====================================================

  这一段,焦点访谈旁白说:“王奎林和几位工友外出购物回来,想穿过工地回驻地时,遇到了保安的阻拦。”

  从这一段开始,这期焦点访谈重复地在做一件破绽很明显的事情,就是涉及矛盾冲突时,引用保安的说法,路人的说法,警察的说法,却完全不引用工友一方的说辞。本该形成“对质的语境”,被巧妙地转化成了不易引起人注意的“陈述语境”。

  让我们看看工友的说法:

  这里,没有【10余名河南籍民工准备于次日返乡,需回住地整理行李】等内容,而是变成了【走近路】,对此你怎么看?

  答:说我们【准备于次日返乡,需回住地整理行李】太荒唐,因此太原市政府新闻办1月16日的通报里就没有这些内容了。说我们要【走近路】之类真是无稽之谈,我们是要进去问工资到底啥时候能给我们发,在街上我们就商量回去早点,去项目部问工资,完全没有走近路回宿舍的意思。如果没有欠薪问题,我们根本不会因为所谓的“走近路”没戴安全帽问题与保安产生那么大的争执。

  工友的观点很明确,“戴安全帽”只是保安阻拦讨薪的一个托辞。焦点访谈想要调查清楚这个问题,第一步自然是摆出双方的观点,然后寻找证据。可工友的观点完全被节目抹消了。抹消了之后,自然也可以偷偷地含混过去,不必对质细节了。

  这一段采访的拼贴,把保安和王奎林的对话,都局限在“安全帽”上。效果很不错,但破绽也特别明显。那就是王奎林接受央视采访时,无论任何一种原因,他都必然会说进去是为了讨薪。而王奎林讨薪这个动机描述,被焦点访谈给刻意删除了。随之删除掉的,自然还有工友的基本观点:戴安全帽就是个阻碍讨薪的说辞。

  ====================================================

  焦点访谈这一段摆拍了工地安全帽提示,背景声音是“请戴好安全帽”。

  为什么说是摆拍呢?因为视频里也反复提到了,工地已经停工良久。

  这一段旁白说:“这是一个国有建筑企业的工地,工地管理比较规范。”暗示戴安全帽是管理比较规范的一部分。

  但这一段又有两个破绽。第一个破绽,上文提到了,工地雇佣的仍是不给保险不给签订正规合同的农民工。这已经说明了所谓的“规范”毫无意义,这就是一个不按劳动法雇佣农民工施工的工地,凭什么说规范?

  第二个破绽,则是安全帽本身。

  焦点访谈为了摆拍效果,特地让涉事保安一身正装穿戴安全帽出场。

  比如这样:

  比如这样:

  比如这样:

  但在事件发生的当天,他们的打扮却是这样:

  焦点访谈让保安穿戴标准接受摆拍的效果适得其反,恰恰反衬出了保安当时着装毫不正规,安全帽只是托辞而已。

  而且现场工友手机视频里,可以看到保安室内就有一柜子的安全帽:

  这些安全帽 不仅保安自己没有佩戴,也不让执意要进工地的工友佩戴。这进一步说明了让不让进工地的矛盾起因和安全帽无关,否则早就可以通过安全帽来解决。

  ====================================================

  另一个被焦点访谈忽略的观点是,周秀云死亡事件发生在12月13日,在此前一天,12月12日,王友志班组13人已经到项目部讨薪过——而这一次,安全帽完全没有成为问题:

  问:2014年12月12号(12·13命案的前一天)王友志班组13个农民工进工地项目组办公室讨要欠薪时是否带了安全帽?

  答:12号去项目部没有戴安全帽,我们和四川工友一起去的,四川工友也没戴安全帽。由于是放假期间人员外出从常理上讲 是不会戴安全帽的。所以13号保安以未戴安全帽为由阻止我们进入的行为很明显就是要阻止我们去讨要工资。

  焦点访谈对此也是完全回避的,没有放出采访任何讨薪当事人的视频,连四川工友也没有采访过。

  央视配图和旁白进一步强调了,王奎林等人要求进入,只是为了更快捷到达生活区。但焦点访谈明显必然而不谈的,是王奎林等工友一方的观点。他们从未主张自己要去的是生活区,而是说他们是打算去项目部:

  问:在新华网的报道中,新华网记者从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了解到“王奎林与工友李康、孟林、徐前进四人外出购物返回太原市小店区“龙瑞苑”工地,想从北门进入工地,走近路到位于东门外的生活区”这段描述是否准确?他们是要回生活区还是要去问发工资的事?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答:不正确,我们是要进去问工资,在街上我们就商量回去早点,去项目部问工资,完全没有走近路回宿舍的意思。如果没有欠薪问题,我们根本不会因为所谓的“走近路”没戴安全帽问题与保安产生那么大的争执。太原有关部门在撒谎!

  从焦点访谈的立场上看,即便反对王奎林一方,也应该对王奎林去项目部讨薪的说法证伪。而焦点访谈完全忽略了这一种观点,只是用平铺直叙的做法讲述另一种观点,这是明显的诱导观众手法。

  =======================================================

  焦点访谈这一段旁白说,“从视频内容,以及当事者的描述可以看出,周秀云认为自己的儿子王奎林吃了亏,是来为王奎林讨说法的”。

  这段旁白本身,就是一种诱导观众的恶意做法。因为从“视频内容”来看,当事人马上就提到了来讨薪的目的;而这个“当事者的描述”,必然只是保安的描述,因为当事的工友至今都认定是来讨薪的。

  而焦点访谈接下来的内容,也为矛盾的爆发提供了很好的旁证:

  很明显,如果对这段话不提出异议的话,当时的保安对工人的态度,是“三句话不说,就说要弄死工人”。保安这种恶霸般的态度,弄死人的口头威胁,也反映了事件爆发的起因和责任方。之所以在保安室里形成了对质,显然是大量工友聚集后,保安不再敢轻举妄动了。这也说明了当事工人并没有因人多而殴打报复,只是对质中等待警察到来主持公道。这恰恰说明了工友不是“撒泼”的一方,而是义愤的一方。

  由于工友自己拍摄的现场视频流传广泛,焦点访谈不得不提及这一段视频。从王友志的对白中,很明显地看到了他们关心的就是工钱的问题。事件由讨薪引发已经很难否定了,除非说成根本不存在欠薪问题。

  =====================================================

  结果焦点访谈就这么做了:

  

  这一段焦点访谈旁白轻描淡写地说“之前已经给付了一万三”,却闭口不谈给付的原因。而律师李劲松的说法则是:

  (3)王友志等木工班组农民工是2014年“9月29日”……被小包工头周理品安排住进了工地简易宿舍(有……这两如山铁证可证)的,根本不是什么2014年“11月7日”。

  (4)王友志木工班组是2014年11月28日便完成了……工程量的,根本不是什么“实际于2014年12月8日完工”。

  (5)……11月28日……至2014年12月12日期间,王友志等是一直在持续向小包工头周理品催要结清欠薪,但小包工头周理品一直都是不停地以口头承诺过两天就结清搪塞,根本不是什么“双方事前有支付时间约定”。

  (6)2014年12月12日,王友志班组13个农民工忍无可忍,于2014年12月12日(即1213命案的前一天)上午9点30之前,“集体走向《山西国瑞企业总部基地龙瑞苑项目》建设工程工地项目部办公室讨要欠薪”;工地项目部办公室内“讨要欠薪长达数小时(从上午9点30左右进项目部办公室内至项目部办公室内的项目部工作人员都已经开始吃中午饭后)”但仍是“讨薪无果”,才于数小时后“集体无奈离开《山西国瑞企业总部基地龙瑞苑项目》建设工程工地项目部办公室”

  (有工地摄像头监控录像这一如山铁证及当日在办公室内亲眼目睹的项目部多位工作人员可证)。

  很明显,工友的观点是班组工程量早已完工,欠薪很久了。好不容易给的点钱,还是12月12日集体讨要的结果。这些都是非常容易验证是非的说辞。

  焦点访谈在一起疑似欠薪事件中,单方面给出了被讨薪对象、包工头周理品的一面之词。而工友一方的不同说法被忽略掉了。事实是工友这边的说法,焦点访谈完全有能力调查清楚,给出采访结果的。无论如何,焦点访谈单方面取信疑似欠薪包工头的说法来做旁证,是可耻的。

  焦点访谈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回避周秀云死亡事件中“讨薪”的起因。

  -===============================================

  焦点访谈在一起疑似欠薪事件中,单方面给出了被讨薪对象、包工头周理品的一面之词。而工友一方的不同说法被忽略掉了。事实是工友这边的说法,焦点访谈完全有能力调查清楚,给出采访结果的。无论如何,焦点访谈单方面取信疑似欠薪包工头的说法来做旁证,是可耻的。

  焦点访谈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回避周秀云死亡事件中“讨薪”的起因。

  焦点访谈又拿出了一个号称有“王友志签名”的事情过程说明,着重强调了“未戴安全帽发生争执”。

  但这个说明中对王友志班组通称“他们”,显然不是王友志自己所述。那么问题来了,第一,这个说明是谁写的呢?第二,这个说明王友志等人是否仍然承认呢?

  王友志等人完全有资格不承认这个说明。因为他们在派出所遭到了非人的虐待

  “对带回派出所的王友志,李康等人进行报复性殴打”

  焦点访谈有没有解释一下,他们引用的那个过程说明,是谁写的?在什么情况下签字的?这个说明是不是警察刑求的结果?

  这么一推断,焦点访谈里否认王友志等人讨薪最重要的证据,就不成立了。

  ===============================================

  焦点访谈在暗示完王友志讨薪说法与事件无关之后,又回到了周秀云身上。这里焦点访谈使用了电影一般的叙事手法:

  

  这一段暗示保安和王友志都在耐心等待警察到来,只有周秀云还在不断“言辞激烈”,激化矛盾。

  这种暗示是很无耻的,很无耻,很无耻的。

  读者只要自己亲自看一看这个视频就行了:

  video_20141213_162812保安室1-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要点有三:

  1、周秀云这段对话,是视频开头30秒的事情,比王友志说不给钱的话还要早得多,根本就不是事后再挑起矛盾。

  2、周秀云这句话是借着别人的一句话的,别人说“你们这干了活不给钱还打人”,周秀云才说,“这是保安牛不是公司的事”。

  3、周秀云说完这句话之后,才说了焦点访谈前面演过的那段话,“保安三句话不说就要弄死我们”

  真实的对话过程是这样的:

  保安:绝对不会让你们进,不戴安全帽

  周秀云:那你自己刚才怎么不戴?你自己不戴就可以进?(工友:你自己不戴就可以进?你自己可以不戴?)你为啥可以不戴?

  工友:这公司真牛逼啊,干了活不给钱还打人

  周秀云:是这保安牛逼,不是人公司的事。看了个门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周秀云:三句话不说就说要弄死我,“我弄死你”

  工友:这保安马上要赶上城管了

  然后又过了一分多钟,保安才第二次打电话。

  周秀云这段话明明是她与保安对话的开端,却被焦点访谈经过精心剪切,断章取义,塑造成了事件的后续,变成“保安和王友志都冷静下来,周秀云还在激化矛盾”。

  那些居然轻信一个洗地视频的网友们,你们难道现在还不能看出焦点访谈的无耻?

  ========================================================

  接下来就是警察出警后的现场了。可以看出来,一开始工人是积极配合警察的,以为警察来能解决“保安打人”的事情:

  图中为王友志向警方说明情况。然而警察接下来是要保安小马过来,指认“谁打的你”。然后就索要身份证。这时王奎林盯着警察看:

  警察问王奎林,“看啥呢”?王奎林回答:

  然后边上一警察高喊:

  工友一听不乐意了:

  然后警察说:

  警察拉偏架,不问青红皂白就说工人是犯罪嫌疑人,袒护工地的态度,蛮横的作风,清晰可辨。

  这时才引起工人的不满:

  警察接下来的做法是:

  一个警察直接打王奎林脸上了。

  然后工友大喊派出所打人了,这个时候,警察的执法视频中断了。

  这一切很好地证明了工人的不配合态度,完全是被警察的拉偏架和蛮横所引发的。在此之前,不配合警察的只有一个人。而警察的态度暴露后,才导致人人不配合警察。

  ===================================================

  而且一直到这里,周秀云都并没有出现“阻挠”警察 "执法"。

  焦点访谈又一次忽略了工友一方当事人的陈词:

  ==================================================

  最后再谈谈我个人怎么看待王文军轻判吧.

  所谓领导的艺术, "以功覆过", 这是写在春秋注疏中的"领导的艺术", 为历代统治集团所熟知善用. 但领导的艺术, 从来阻挡不了历朝历代的" 不敢言而敢怒" .

  "树上有个鸟巢, 你捅了它, 雀儿也要叫几声"

  对于群众而言, 真正期待的领导艺术是这样的:

雷经天同志:

  你的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的自己行为决定的。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戒。请你在公审会上,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并宣布我这封信。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以安慰与抚恤。

0.jpg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毛主席为什么要取消高考
  3. 谁动了我们的田地——从“包产到户”到“新农人”,农民为什么一直富不起来
  4. 写在高考前:一场关于教育的集体误会
  5. 我不是失败者,是这世界出了问题
  6. 公孙鞅之叹
  7.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8. 祭品女孩蒋雨融,被哈佛卖了还在沾沾自喜
  9.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10.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8.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9. 毛泽东为什么能赢?不是他讲得多,而是他做得对
  10.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失去的四十多年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欧洲金靴 |永远和孩子们站在一起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5. 何承高:沉痛悼念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林敏捷老师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