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教育部长回应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不必妄自菲薄

郭少峰 · 2010-11-11 · 来源:新京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教育部长回应钱学森 之问:中国教育 不必妄自菲薄
 
时间:2010-11-11
 
[提要]  今年是“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也是落实教改纲要的第一年。袁贵仁:“十一五”提出的关于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有的已提前实现,有的可望如期实现。袁贵仁: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也有很多成功做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国外相比是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今年是“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也是落实教改纲要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成就。

  针对“钱学森之问”,袁贵仁说,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22年全国普及义务教育

  记者:如果把“十一五”这五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你40多年教育工作生涯中去衡量,你会给出什么评价?

  袁贵仁:“十一五”提出的关于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有的已提前实现,有的可望如期实现。

  近五年,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可以概括为四方面:第一是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惠及1.6亿学生;第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提高,2009年在学总规模达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第三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职高职分别占据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第四是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最突出的是建立健全了国家教育资助体系。

  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转变。

  记者: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已提出免费义务教育,但为什么到“十一五”期间才真正实现?

  袁贵仁:我们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在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不仅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也减轻了亿万家庭经济负担,改善了民生。此外,免费义务教育还推动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

  记者:“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质量问题相应凸显出来,“十一五”时期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了哪些工作?

  袁贵仁:“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的“扩招”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我们必须充分肯定这项决策和成果。提高质量,不是说只有一个标准,而是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体现办学特色,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五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励1/2出自高校,社会科学领域2/3成果由高校完成。

  完善资助促进教育公平

  记者:过去5年,教育公平成为热词,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

  袁贵仁:一是以加快发展促公平,推动入学率进一步提高。二是以资源配置促公平,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三是以完善资助促公平。国家资助制度覆盖面更广、比例更大、标准更高。四是以规范管理促公平。通过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强收费管理,建立教育收费听证、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行风行纪已得到明显规范。2009年反映教育乱收费的举报同比下降20.9%。

  记者:从“钱学森之问”到11名教授联名给你写信,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受到了质疑,该如何看待?

  袁贵仁: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也有很多成功做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国外相比是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但我们也要放眼世界,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空间很大,应实事求是地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做法和经验,使教育改革更加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针对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已提出了思路举措,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激发创造力和积极性。

  对实现“4%”目标有信心

  记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有人对如期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忧虑。

  袁贵仁: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2012年要实现4%,并保持稳定增长。现在离2012年实现4%只有不到三个财政年度,我对4%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持乐观态度。

  中央领导都对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今后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同时开辟新的渠道。

  记者:最近媒体和社会各界都在热议教育部等部门出台10项硬招治理择校乱收费,感觉政府对治理乱收费第一次有了时间表。但也有不少人担忧,这是一个顽疾,3至5年见效恐怕难以实现。

  袁贵仁:择校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直接反映,择校引发了择校乱收费。经过共同努力,在义务教育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治理择校乱收费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不少地区,仍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最近,教育部具体提出10条措施,出重拳治理择校乱收费问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经过3到5年的努力,真正在全国范围内解决择校乱收费问题。

  首先,这次出台的10条措施针对性强,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套组合拳。此外,各地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社会各界也在大力支持。由于择校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必须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同时,欢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加强舆论监督。

  【本报记者】 郭少峰     【来源】:新京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6. 一座小院
  7.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8.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9. 韦东奕,你不欠这个时代任何表演!你只需要做你自己!
  10. 粮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动摇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3.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6.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7.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8.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9.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10.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