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公车改革要在“很少用到”上下工夫

一二三五 · 2011-03-02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公车改革要在“很少用到”上下工夫  

   

昨天看了一则关于日本东京治理交通拥堵的报道,感触良多。  

给中国公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可能不是东京以“疏”为主导的治堵之策,而是“1万公务员只有10辆公车”且“很少用到”。  

因为,若是中国地方政府官员去东京考察,最感兴趣的可能是“市区停车费高得吓人”,带回来的可能是东京治堵30年已一一放弃的提高停车费、收汽附加税、收环境税、限购等提高收费、加大限止的举措,而对“1万公务员只有10辆公车”则可能是噤如塞蝉。  

东京人车比为1300∶523,每2~3人就拥有一辆汽车,人、车数都远超我国很多大城市。
30年治堵前后车速比为8∶17,30年间城市急剧膨胀,交通却提速了一倍有余。能取得这样的成效,与东京的政府机关官员在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上以身作则、治堵不添堵关系很大。
    据报道,“在东京,造成堵车的主要是私家车,政府提倡公务员不用公务车。”汤川雅史说,东京的政府公车数量极少。“以东京都厅为例,只有都知事这样的级别才可以配车。”(注:日本的都知事相当于中国的市长。)
  “绝大部分公务员如果办公需要开车,一般是先坐地铁到单位,再去申请开车办事。公事办完后将车子开回单位,然后再乘地铁回家。”整个东京都厅有1万多名公务员,但是公务车的数量却仅有10辆左右,因为“很少用到”。  

反观中国,无论是治理公车私用,还是治理交通拥堵,都频繁激起要求限止、减少公车改革的呼声。一些地方政府是作出了回应,但结果都是无果而终,反而是公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公车私用现象愈演烈,不仅给百姓心里添堵,而且给本已不堪负重的城市交通添了堵。  

当然,这并不说明中国对公车问题不重视。去年底,这个问题都上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被列入党中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头戏,研究部署进行专项治理,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治理公务车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但从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去年12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媒体相关问题的情形看,治理的力度与百姓的期望值相远甚远。吴玉良说,公车问题是明年中央纪委监察部要作为专项清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要出台有关公车配备使用的新规定,这个规定比过去更加严格,比如对省部级干部公车配备的标准排气量和购置税都比过去严格了,对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的编制也比过去严格了。也就是说,公车配备的标准和公车的总数量是要下降的。  

也就说,如同面对百姓降房价的要求,却执着于维持房价的“稳定”,中国的公车改革依然纠结于公车的配备标准和配备数量上,依然是在做着“稳定”公车数量的大文章。  

全国“两会”将召开,这里吁请代表委员能代为多提建议,公车改革不能止步于此,应学一学东京,在“很少用到”公车上多下一点功夫。如此才能真正减少、杜绝公车私有、特权车现象,并让拥挤的城市交通里少一点腐败因素。  

   

   

   

2011年3月2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4.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7.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8.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9. 一座小院
  10.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