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就近居住是治理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

magister · 2011-03-09 · 来源:乌有之乡
房地产绑架了中国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根据网络查询的有关统计数据: 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约1800万,比2000年增加了约400万人,而2010北京市公共交通日运送人次却比2000年增加了1320万人次(2010年北京公共交通日运送1860万,2000年为1100万,上述数字为公交与轨道交通运送之和);2000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50万辆,而2010年为480万辆,比10年前增加了330万辆,2010年北京市机动车日运送人次比10年前增加约660万人次(按每车每天运送2人次计算)。因此,尽管10年来北京市公共交通设施发展迅速,道路桥梁数量突飞猛进,然而,由于北京市的日出行人次却比10年前多了1300多万,而且,交通拥堵便成为必然。   

进而,为何北京市日出行人次比十年前能够多出1300万之巨?这1300多万“流动人口”是哪里来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现行住房制度造成的。  

众所周知,我国从1998年进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开始确立了由房地产开发商供应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住房模式,而无论哪种模式,几乎所有上班族都远离单位,北京市有近3000万人需要每天需要在城里来回移动,交通哪有不堵之道理?  

由于北京市有近3000万人需要每天需要在城里来回移动,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地铁十三号线、五号线、八通线很快就突破原先设计运力,早晚高峰时那么拥挤不堪了。  

由于现行住房制度造成的上班路途遥远,很多人买车是“迫不得已”,以至造成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较快,不得已采取了限制购买的政策,据有关报道,因为汽车限购影响北京市汽车产业产值约1300亿元,而北京市2010年的卖地收入才1500亿元。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政府为了治理交通拥堵需要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这些资金需要通过卖地获得,而卖地制度(或住房制度)造成了全体市民交通出行需要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现在住房制度是一种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严重影响汽车等产业发展的恶性制度。  

如果要改变交通拥堵——加快交通建设——需要资金——卖地获取——远离单位——造成交通拥堵这种恶性循环,必须改变现行居住模式,如果北京市有50%的常住人口实现就近居住,或者说,将现有每天3000万的出行人次降低为1500万人,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将大大缓解。就近居住后,机动车使用频次将成倍降低,不但有利于节能环保,也完全可以放开汽车限购,让需要的人自由购买,届时,真正因为上班路途遥远而购买汽车的人也将大为减少。  

北京如此,上海、广州、深圳等其他大城市何尝不是因为现行住房制度造成了交通拥堵!  

期待尽快改革现行住房制度,早日实现就近居住,切实解决交通拥堵!!!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shijia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4.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5.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6.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7.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8.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9. 一座小院
  10.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