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重庆红歌不是白唱的

一二三五 · 2011-04-04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重庆红歌不是白唱的  

在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问题上,别说死旁“经济发展目标” 绝大部份城市,就连一枝独秀提出“稳中有降”的北京,与重庆把“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放在首位的做法相比,境界差异同样如天上人间。  

据新华社4月3日电,重庆市政府近日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落实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有关问题,市长黄奇帆称,商品房房价调控要求主城区双职工家庭平均六七年收入能买套普通商品房。重庆市商品房调控要把握好两个指标:一是城镇双职工家庭平均6-7年收入能买套60-7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房;二是新建住房价格增速低于主城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要力争降低增速,使房价少增或不增,保持长期稳定。  

黄奇帆提出的这个要求,在其他城市可能是天方夜谭,但在重庆则可能手到擒来。因为,“据统计,重庆主城区目前职工家庭平均7年左右的收入能买套60-7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房” 。很显然,重庆主城区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已经是与黄奇帆提出的要求相匹配了。  

记得在2009年,重庆就围绕“宜居重庆”,提出过“让年轻人工作10年就能买房”的口号。当时的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回应“重庆房价是否还会涨?”问题时表示,重庆政府调控房价在全国诸城中效果显著,若房价过高,超出多数市民的收入水平,就不是“宜居重庆”,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是: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  

当时,本人在《到重庆去,那里是年轻人的天堂》中感慨道,政府真正坚守为民宗旨,官员真正心系民生需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最大受益都必然是百姓。在这方面,重庆已经成为全国的典范,也难怪有人把现在的重庆比作当年的延安。重庆有了薄熙来,是重庆百姓的福气,其他省市的百姓大概只有羡慕的份了。面对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曾有人喊出到重庆去做重庆人的口号。面对“让年轻人工作10年就能买房”,年轻人也可能产生这样的念想:到重庆去,那里是年轻人的天堂!因为,在重庆,丈母娘用不着逼女婿买房子,你心爱的姑娘不会只嫁黄世仁。  

现在看来,重庆的这个目标基本没有变,是坚定的。对百姓来说,“双职工家庭平均六七年收入能买套普通商品房”这样的目标,既听得懂、弄得明白,也看得见、摸得着,没有给政府留下忽悠的空间、掏浆糊的余地。公众由此也纳了焖了,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政府,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想来想去,重庆与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敢于高调“打黑唱红”。 打黑打得一点也不含糊,唱红更是唱得一点也不空洞。从重庆把“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放在首位的做法上看出,红歌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因而,重庆红歌不是白唱的,百姓唱得是由衷的爱党爱国歌,政府唱的是实在的爱民曲。  

 2011年4月4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利永贞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4.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5.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6.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7.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8.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9. 一座小院
  10.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