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从旱涝急转看三峡工程的“机会成本”

陈健敏 · 2011-06-14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从旱涝急转看三峡工程的“机会成本”

  进入6月以来,南方降雨逐渐频繁,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接连遭遇两轮强降雨袭击。国家防总会商分析认为,近期降雨呈现范围集中、强度大、历时短等特点,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湖北、湖南、江西局部暴雨引发的灾情较为严重。气象专家说,目前如果降雨持续,旱涝急转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而从前些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大旱,现在又出现严重洪涝灾害等情况来看,三峡工程是没发挥多大防灾作用的。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少地方水利设施老化,又限制了当地防旱抗涝能力的发挥。湖北阳新县水利局副局长刘道荣说:“全县七成以上的小塘堰、小水库、小涵闸等小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大旱来了,发挥不了蓄水灌溉效益;强降水来了,淤塞的小塘堰不能满负荷蓄水,带病运行的小水库更不敢多蓄水。”

  笔者不禁设想,如果当初不是选择建设三峡工程,而是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加强中小水利建设,那么现在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衡量决策效益的机会成本问题。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其中的机会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而加强中小水利建设显然是水利建设中与三峡工程一样,可以选择的水利建设项目。

  虽然笔者能力有限,没有办法算出加强中小水利建设的综合价值会有多大。不过若是选择加强中小水利建设,起码不会有三峡工程那么大的生态等副作用,现在长江中下游各地的旱涝灾害应该也会轻一些,实际价值应该也会不错吧。因此三峡工程除了生态成本等外,如果再考虑到机会成本,那么就更难说是利大于弊了。

  不过就算加强中小水利建设对国家社会“纯收益”高于三峡工程又能怎么样呢?毕竟许多决策者并不会只考虑决策的国家社会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决策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比如早就知道财政资金过多用于三公消费,就会失去增加医疗、教育、科技投入等的机会,以致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但现在结果又能如何呢?

  况且三峡工程起码也算是直接效益巨大,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世界最大的水电站,综合工程规模最大等等。工程的综合形象可谓是世界第一,岂是那些中小水利工程所能比得上啊!

  当然,现行政府也还是在试图减少三公消费,节约财政开支的。不过在历行节约,减少财政资金浪费的同时,也需要多重视其他各类决策的机会成本问题,尽量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对国家社会综合效益更好的领域为好啊。

作者:陈健敏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4.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5.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6. 一座小院
  7.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8.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9. 有钱打仗,没钱收尸!
  10. 董小姐蒋小姐之后,重新审视高考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