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食品国标应保消费者还是生产经营者利益?

坚守良知 · 2011-06-22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食品国标应保消费者还是生产经营者利益?

                         作者 坚守良知

   据新京报报道,我国现行的乳业标准中,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200万个/毫升,是欧美标准的20倍,而此前的标准是50万个。不过,有关乳液社团人士辩解,若提高标准,许多散户奶农达不到,其利益将受损。

   食品国标是什么东西?虽然有的人不知道,但一个基本的概念应该是,食品是拿来吃的,而根据病从口入的原理,食品国标要求食品不仅要确保营养,而且还应确保食品安全。若食品造成了对消费者的人身损害,再营养的食品,也是不合格的食品。说得严重点,这样的食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冷酷的杀人工具,它可能慢慢地摧残特定的消费者群体,损害其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生命结束。

   众所周知,细菌既有利也有害,但是,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破伤风、伤寒、肺炎、梅毒、霍乱、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它引发的。因此,国标是该提高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还是应降低其标准?

   对于散户奶农达不到标准之说,我们既理解,也不能苟同。或许,在许多食品的产业链中,最基础的生产者,即种养殖产品的创造者,付出最多,获利却最少,而收益最多的则是成品加工者和经销者。比如乳制品,奶农生产的原奶,交给乳制品生产者加工成成品,然后通过经销商卖到消费者手中,不知是不是也符合这一价值原理?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奶农的利益并非最大的利益,且原奶细菌数应该是可以通过加工环节降低的。即使不能降低,也不能因为奶农的利益而降低国标,从而导致众多的消费者受损。

   乳制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概念,其中蕴含着很深很深的意义,相信大家不言自明。要知道,乳制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作为下一代的婴幼儿,我们不能因为利益而危害下一代,威胁国民健康。若用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来比喻,或许并不过分,若有闪失,获利将远远低于付出的代价。生产经营为的是获利,而国标为的是国民营养和健康,在二者之间,我们无法舍弃其中的一方,那么,就只能二者兼顾。于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帮助奶农降低细菌数,提高营养成分,政府相关部门和成品加工者就不能推卸应有的责任,立即积极作为。因为这也是法律和时代赋予你们的神圣使命,因为同胞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就在一念之差中起落。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4.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5.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6. 一座小院
  7.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8.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9. 有钱打仗,没钱收尸!
  10. 董小姐蒋小姐之后,重新审视高考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