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若执政者无德,何来法治?

文心 · 2013-08-27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然而能够实现真正法治的条件,是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就是善恶之分,是非之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道德的一般概念,更高尚的道德则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翻成白话就是大公无私吧。要想创造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一个关键在于执政者自身的德行。

  很多人说,中国人法治观念不强、人情味太重是中国目前出现官员大面积腐败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个观点正确吗?不少人还有这样的感慨:中国的法律条例越完善,社会就越多矛盾,执法越严,违法者越多。

  毛泽东时代据说是个无法无天的时代,但事实却是那时候的社会治安环境最好。现在的法律比当年完善严峻得多,然而社会治安却大大地恶化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很多在读研究生的同学,试着问他们法治的意义,基本是茫然无知。如果有人想去图书馆里找一本法学书来,试图稍微了解一些法律的常识,他一定会被那些书籍吓傻:整整两大排柜、成千上万本各种法学书籍推挤在一起,名目样式还互相仿佛,让人无从下手。拿出几本翻翻,一段段突兀狰狞的,有岩石质感的文字扑面而来,让人马上有头痛欲裂感。多数人最后的结论也许是:法学恐怕和法律一样是碰不得的吧。更吊诡的是,这些法学书大部分都没把法律这东西讲清楚,这些专家自己都是一盆浆糊,难怪中国无法法治也。

  要了解法治的意义,首先要搞清法律的起源。思想家尼采在他的杰作《论道德的谱系》中,对此做出了最深刻的解析:法律起源于商品交换和买卖关系!如果离开了商品交换和债务逻辑,我们非但不能解释法律的起源,甚至不会知道什么是法律。至于公平和公正,就更不是天然的法律用语,而是商品交换过程对双方意愿的描述。法律的前提,就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价格,所有东西都可以清偿。”这些东西里包括财产、生命、爱情、名誉等等的一切。立法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某个事物估价的过程。

  那么对事物的估价是依据什么度量来进行的呢?一个主要的依据就是社团成员的道德观,绝大部分“自然法”都是由道德观念转化而来。各个国家或社区在法律上的不同,很大程度是由它们在道德观上的各种差异造成,因为它们对同一类事物的估价完全不同。譬如在某些国家,偷窃会用砍掉双手这样的刑罚来清偿,而在另一些国家,这个行为可能仅仅受到道德上的谴责。某些国家中,通奸者会被处以极刑,而另一些国家此事甚至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此外我们还看到,当一个国家或社区的道德观念改变后,相应的法律也将会改变或废除。

  另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法律和道德共享着一套辞汇,比如义务、责任、权利、公平、公正和正义。正义这个纯粹意义上的道德用词,又是诸道德用语中最具有法律性格的。

  我们可以推想一下,一个个体道德普遍堕落的社会,能够真正法治起来吗?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诚哉斯言!

  从法律的来源上看,它可以分为自然法和制定法(实在法)两大类。自然法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道德观。而制定法则大多源于另一个方面: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并以国家这个暴力机器来确保实施,因而制定法是有明显的阶级性的。制定法主要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道德观。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以大量经济现象对“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论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它指出“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列宁对此的阐述是:“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政权阶级的意志表现。”

  制定法学派的鼻祖,著名法学家约翰.奥斯丁对法的制定原则阐述如下:1.法律包括神法、制定法、实在道德和比喻意义的法。2.严格意义的法是制定法,它是主权者的命令。3、当制定法与自然法相冲突时,应服从制定法。在这一阐述中,神法、实在道德和比喻意义的法,就相当于自然法吧。西方国家普遍将奥斯丁的这一定义奉为金科玉律。

  另一位西方法学泰斗H.L.A.哈特则指出,只要存在一个占优势地位的阶级,该国的大部分道德就会体现该阶级的利益,并反映到该国的法律之中。

  因而,观察一个国家的法律倾向于保护什么阶级的利益,是确定该国真正实施什么政治体制的有效方法。

  当统治阶级过度地将本阶级的利益诉求加入法律中时,就会出现恶法”“暴政这些执政者就相当于欺行霸市的恶商,强买强卖,这样制定出的法律,能反映“公平”“公正”“正义”吗?这样的法律越严峻,社会秩序就越乱。这样的法律越多,就越容易出现自掌正义的侠客,进而出现暴乱。是故有“恶法非法”一说也。

  不少人认为,只要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能够实现法治,我们还常听到“依法治国、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等很“给力”的口号,似乎这些就是法治的内涵。但是如果法律本身就是不公的,如何能治人治国?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有人认为在立法者偏私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公正的法官,那简直是愚蠢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法律本身是不公的,何来大公无私的判决?再‘公正’的法官也只能一丝不苟地表达这些法律的不公。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公正只是判决的形式,而决不是它的内容。”

  因而,我们还必须强调“依法立法”的理念。立法与执法,无论哪一个环节不合民意,都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治的。

  如何保证立法公平?首先执政者应该有为政以德的执政观,就是说要保证执政者的道德修养比较高才行。西方国家靠民选政党来保证执政者一定的道德水平,我国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其次,在立法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民意。立法也就是一个国家与社会成员“谈判”的过程,法律条文就是二者协商签订一个“契约”,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任何一方违反这个契约,都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法律应该高于国家和所有社会成员。

  为了保证国家体制的延续,1950年代开始,毛泽东开始制定新中国宪法,并于1970年代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这两次的制宪都是充分听取社会各阶层呼声后进行的。它的着眼点,在于建立一个“劳动者精神”主宰的国家。而在1980年代后的几次修宪及多项立法中,国家就不再倾听所有群众的呼声,而是以努力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为名,有选择地与特定利益群体谈判了。因而在近三十年内制定的法律的主要目标,就是努力形成一个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民社会。然而这些新制定的法律中,有多少是违反我们的宪法,不依法立法的呢?

  真正意义的法治,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秩序。而良好的社会秩序可以极大地增强国家的组织能力及动员能力。一个国家的组织能力可决定它的兴亡,此论可以明清帝国之覆灭鉴。在目前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现代国家如欲取胜,都必须实行法治以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也就是说法治是现代国家崛起的必须条件。

  然而能够实现真正法治的条件,是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就是善恶之分,是非之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道德的一般概念,更高尚的道德则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翻成白话就是大公无私吧。

  要想创造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一个关键在于执政者自身的德行。

  子曰:“政者正也”(执政的关键在于正直和正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执政的关键在于执政者之德,就像北极星一样,只要自己站正了位置,大家就都能守秩序也。)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上风必偃。”(执政者之德如风,民众之德如草,草是随风向而改变自己的方向的,民德也如是。)

  孔子像应该立在国务院里,圣贤的话,是说给执政者们听的,不是拿来忽悠百姓的。中国目前社会的道德堕落状况,与执政者的道德水平堕落有直接关系。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身不正的执政者,他颁布的法令能行吗?

  能影响社会道德的还有知识分子阶层。“儒以文乱法”,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是通过文章故事来改变社会的道德观,从而改变国家法治的。知识分子阶层本身的道德水平,深深影响着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如果知识分子阶层腐败而执政者不查,则可导致整个社会的腐败,最终礼崩乐坏,社会崩溃,执政者本身也将被取代,历史多有前车之鉴。中国现在就有不少知识分子出于各种目的,极尽造谣诬蔑之能,将国人的道德观一步步地毁坏,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中国的法学家们总试图证明法治与德治是对立的,且常把德治与人治混为一谈,对民意持否定态度。而西方法学家们则常常将法律和道德相提并论,经常探讨法律与民主的关系。这也许是中国总想学习西方的法治却总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实现真正的法治,光靠政府、法学家是远远不够的。法治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营造;需要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来净化社会道德环境,为民请命;需要执政者与广大群众在立法执法过程的良性互动。

  德治是法治之本也。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9.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10.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