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老骥:借批“愤青”好投降

老骥 · 2016-04-29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袁文的出炉,是冲着当前中国外交政策发生的辩论而来的,前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跳了出来,直接向罗援将军和环球时报胡锡进主编叫阵,引起了网民的热议。袁南生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他的同僚助阵的,借批“愤青”,借批古人,实际是批主战派,批今人,针对的是包括罗援、胡锡进在内的对外交持不同意见的人士。

借批愤青好投降

老 骥

  不久前网上转载了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袁南生的文章《中国外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引起了较大的反弹,遭到了广大网友的批判。因为,这篇文章明显存在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妖魔化“愤青”,“愤青”本来是一个好词,是指关心国家大事,反对社会不公的热血青年,但到了袁南生笔下,却变成了“是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沙文主义思想、言论和行动的青年”,帽子大得吓人;篡改历史,什么宋代“愤青”误国、明朝“愤青”亡国,纯粹是无稽之谈,宋代和明朝亡国原因历史早有定论,袁南生的所谓“愤青”无非是指主战派,但从没有任何历史结论将它们的亡国归咎于主战派,袁南生的杜撰完全是信口雌黄;借古讽今,借批“千年‘愤青’现象”贩卖投降主义的外交理论。

  一、愤青是指主战派

  众所周知“愤青”是个现代词汇,在古代是没有的。那么,袁南生笔下的“愤青”所指何人呢?我们不难看出是指主战派,或者是强硬派。如,他写道:“中国千年外交史上的‘愤青’现象无论古今,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在和战问题上一味主战,谁主和谁就是卖国;在对外交往问题上一味主张强硬,遇有谈判,不顾自身实力和对方诉求,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视任何妥协为软弱。”

  既然是指主战派,为什么不直说,非要用“愤青”来牵强附会呢?这其实就是心虚的表现,虽然袁南生内心深处是厌恶主战派的,但他并不敢明目张胆的攻击主战派,攻击主战派就是挑战历史正义,必定遭到舆论的谴责,所以,他将主战派换成了“愤青”。为什么换成“愤青”?因为,这个国际上本来褒义的名词,在中国虚无主义的妖魔化下,一度被骂成“粪青”变成了贬义词,只是近年来在批判虚无主义的浪潮下才得以洗刷,但并未完全平反,“愤青”已由过去的好词变成了毁誉参半的中性词。袁南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用“愤青”来诋毁主战派的,由此可见他借“愤青”说事是动了心思的。

  二、主战派亡国是胡扯

  袁南生是个外交官不是历史学家,从他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既不熟悉历史也不尊重历史,为了借古讽今,站在外交官的角度上以偏概全地曲解历史。他认为南宋、明朝是因为主战派亡国,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纯粹是胡说八道。二十四史有这个结论吗?历史学家们有这个共识吗?都没有!

  那么它们是如何亡国的呢?

  宋朝是个最软弱的朝代,被史学家比作“宋鼻涕”,意思是指积贫积弱,被人打的涕泗横流。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全国各要冲地区,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边境上只驻少量的禁军,对辽、西夏逐渐采取被动防守方针。宋太宗曾这样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前几年常挂在嘴上的“稳定压倒一切”)。这是造成宋朝自始至终软弱无力、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北宋就是这样灭亡的,然而南宋并没有接受教训,继续实行文官制度,武官受到轻视,主战派往往被不懂打仗的文官排斥。宋高宗害怕被金国掠到北方的钦宗复辟,内心里不愿意北伐,奸相秦桧抓住高宗这个心理,充当金国的内奸,害死主战派岳飞父子。

  袁南生说:“如果当时南宋对蒙古的灭金战争选择不作为,至少可以赢得三十年的准备时间。”这是真的吗?

  这种说法与历史不符,蒙古攻金,南宋内部对外政策产生了争议,联金抗蒙和联蒙灭金两派争执不下,长期无休止的争论使宋朝在这两种意见之间摇摆不定,于是宋朝既不联金抗蒙也不联蒙灭金,实际就是选择了不作为。只等到蒙金战争接近尾声,金国败局已定的时候,宋理宗才决策出兵。应该说南宋君臣对蒙金战争的政策是正确的,选择灭金的时机也是恰当的,不可能在金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仍然无动于衷,如果那样的话,蒙古就会将金国的版图全部纳入囊中,绝不会答应将河南归还宋朝。袁南生要求宋朝自始至终都对蒙古灭金战争不作为,是不懂军事的表现。

  袁南生还说:“一个‘愤青’”提出了著名的‘据关阻河,光复三京’,北伐蒙古的议案。”就是这个议案引发了蒙古和南宋的的战争,导致了南宋的灭亡。果真如此吗?

  在金国灭亡后,宋蒙双方都清楚开战是迟早的事,一个崛起的游牧帝国,另一个是不忘故土文明王朝,一点火星就能点燃战争的导火索。在宋军还没有开进中原时,蒙古谋臣耶律楚材就向窩阔台呈报《平南之策》;谋士李实也“劝其先谋犯蜀,顺流而下窥江南”。就在宋军发起“端平入洛”战役的同时,会上窝阔台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尽以臣服,惟江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大将塔察尔回答道:“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浙淮,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也。”作为刚刚兴起的游牧民族,强烈的扩张野心,根本不需要什么败不败盟,侵宋的计划早已在其庙算之中。

  “据关阻河,光复三京”的战略并没有错,只有这样才能利用黄河天险和中原宽阔的地带,作为军事屏障和战略缓冲,彻底改变过去与金国对峙时的被动局面,将蒙古阻挡在黄河北岸。“端平入洛”之所以失败,不是战略上的失误而是战术上的不当,违背了“军马未到,粮草先行的原则”,也中了蒙军的埋伏。历史上有很多事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袁南生倒果为因,把蒙古可汗的预谋说成是南宋主战派贪得无厌和违背盟约,简直就是个书呆子,对侵略成性的游牧民族没有足够的认识,充分暴露出袁南生这类人对侵略者缺乏基本的警惕性,怪不得总把美国当成朋友和夫妻了。铁木真及其子孙对外征战中,开拓了东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南至波斯湾的辽阔疆域,国土横跨欧亚大陆,面积达三千多万平方公里,除了元朝,还建立了四个可汗国,难道它侵占的几十个国家都是主战派的过错吗?

  南宋亡国除了遇到了强大的蒙古帝国这个对手,还因君主荒淫、宰相奸佞。宋理宗执政后期沉湎于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手中,国势急衰。1259年忽必烈攻打鄂州,突遇蒙古大本营变故,需立即撤军回师争夺可汗大位,奸相贾似道不仅不趁势反击,反而和蒙军议和,以宋理宗的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1264年度宗继位,由于其母在怀他的期间用过堕胎药,因此先天不足、智力低下。在位不理朝政,整日里沉湎在声色犬马之中,奸相贾似道因此擅权、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终日在葛岭别墅中与妻妾玩乐。由于他好斗蟋蟀,时人称他为“蟋蟀宰相”。蒙古大军围困襄樊两城达三年之久,贾似道对国家封锁消息对度宗进行隐瞒,最后城破,防线瓦解,南宋迅即灭亡。这与主战派有什么相干呢?

  至于明朝亡国更与主战派扯不上关系,而是二百多年积累下来的社会矛盾的总爆发造成的。虽然崇祯皇帝并非亡国之君,但国家已呈亡国之象,大臣皆为亡国之臣。大旱不断,瘟疫爆发,民不聊生,外有清军犯边,内有饥民暴动,内外交困,朝不保夕。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躬亲,但他治国无谋、用人乏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则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令人不寒而栗。

  特别是崇祯中了后金的反间之计,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将其凌迟,然后传首边关示众,尸体被不明真相的北京民众争买而食,家被抄但家无余资。袁崇焕死后,其副将祖大寿闻讯大惊,率领部下毁坏三海关而出,直奔锦州投靠后金,祖大寿还给她的外甥吴三桂写了一封招降书,虽然这次吴三桂尙不从,但为其后引清军入关埋下了伏笔。

  袁南生认为是主战派破坏了老天给明朝的四次机会,将崇祯逼上了煤山。这种观点只有袁南生才具有,其实都不值一驳。这里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辨析,只就其中两次“机会”谈谈看法:

  第一次“机会”是说明朝应该给后金(清)两任首领封王,由于主战派的干扰都没有实施。作为外交官袁南生应该知道,汉武帝为何不给匈奴封王却要派外交家张骞,绕道匈奴后方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如果明朝要给后金首领封王,不但不会对其有所羁縻反而还会帮助其更快更好的消灭其他部落,统一东北壮大实力,更早地入主中原,推翻明朝的统治。只有脑子进水的人才有这种愚蠢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无奈满朝文武之中,持这种见解的人少之又少”的原因。看来袁南生不仅不懂军事,而且也没有战略头脑,可笑的是这样的人竟然当上了中国外交最高学府的掌门人。令人担忧的是,他还承担着为中央领导授课的任务,俨然是位“帝师”,这岂不要误人子弟吗?难怪中国要承认美国世界老大的地位,承认美国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原来是“封王”情节在作祟呀。

  第三次“机会”是迁都。崇祯朝廷对清国的政策,群臣虽分主战派和主和派,但对于迁都并不是主战派都反对,主和派都支持,而是参差不齐,并非袁南生指责的那样都是主战派从中作梗。其实,即使崇祯南迁又能如何?江南不也成立了南明小朝廷、拥立了新皇帝,继续与清军抗衡吗?结果还不是很快被清军剿灭,按照历史的说法,这是大明气数已尽,不是迁都就可以挽救的。

  三、为啥不敢提近现代

  袁南生笔下的千年“愤青”现象是从宋朝开始到今天的,时间果然是千年之久,然而奇怪的是袁文中所举“愤青”的例子只有宋明两朝,并且是舍近求远,对人们熟悉的近现代历史只字不提。这是为何?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时间越久越好糊弄人。毕竟了解历史的人是少数,特别是对古代历史知之者更少,糊弄起来比较容易。

  二是不敢提近现代对外斗争史。古代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虽然互有经略但又互相融合。而近现代的对外斗争则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性质截然不同。如果袁南生把反抗列强侵略的志士仁人骂作“愤青”,对主战派进行攻击,那么他的言论必定要遭到广大网友的一致声讨,不仅糊弄不了人,还会暴露出自己的真实目的。所以,他不敢把近现代的主战派骂作“愤青”,比如,他不敢骂林则徐是“愤青”,也不敢骂太平天国是“愤青”,甚至连那个被妖魔化为拳匪的义和团也不敢骂。其实在他心目中这些人都是“愤青”,最想骂的就是他们,把他们骂倒了再骂今天的“愤青”就容易多了。但他不敢骂,所以他不写。

  四、借批愤青好投降

  袁南生这篇文章的出炉,是冲着当前中国外交政策发生的辩论而来的,前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跳了出来,直接向罗援将军和环球时报胡锡进主编叫阵,引起了网民的热议。袁南生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他的同僚助阵的,借批“愤青”,借批古人,实际是批主战派,批今人,针对的是包括罗援、胡锡进在内的对外交持不同意见的人士。

  中国现在有主战派或者鹰派吗?恕我直言,民间有而官方无。罗将军、胡主编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主战派、鹰派,他们自己都不承认,他们不过是有一点不同看法而已。那么官方有主和派或者鸽派吗?恕我直言,基本没有,在外交部和军方高层中有的只是投降派。

  什么是投降派?就是不敢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向霸权主义屈膝投降。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台湾、南海、钓鱼岛等在内的领土主权,在这个问题上,为了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反对霸权主义的干涉和侵犯,无论是哪派,不管唱啥脸,都是必要的,都无可厚非。但是,外交部和军方的表现一直以来让国人失望。我们看到的是,无论美国怎样挑衅中国的领土主权,他们都不反抗。我们听到的是:外交高官将国家的核心利益界定为一条,即维护政权稳定,其余都不是核心利益;军方高官向世界宣布,即使涉及到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也绝不轻言动武。这些人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选择了不作为,选择了不向人民负责,在霸权主义面前他们选择了屈膝投降。

  他们也是中国人,都是堂堂的男子汉,为什么要当投降派,做缩头乌龟?只要看看令计划、郭伯雄、徐才厚等这些贪官和裸官就不言自明了。用袁南生批“愤青”的话讲,“如果南迁,官员们的美宅良田不可能带走,丢了北京还不知道便宜谁······如果南迁俺的位置还有没有,好不好?”这就是利益使然,你不让他们当投降派行吗!

  不过,投降派也怕别人说他是投降派,毕竟名誉难听,所以他们自己是不会承认的,至少不会公开承认。于是他们要把自己装扮成主和派、鸽派,并且以主和派、鸽派的身份攻击主战派、鹰派,以便贩卖他们的投降主义理论,奉行他们的投降主义外交路线,所以就有了袁南生这篇批判“愤青”的大文章。

  投降派也许不是卖国贼,但与卖国贼最多只有一步之遥,投降派如不悬崖勒马,最终的归宿一定是卖国贼,这是历史的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016年4月28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红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突发,蒙古访美抗衡中国,后院着火?
  2. 成都小心!高度警惕“零金牌”的美国队
  3. “民营企业”决不是“人民企业”
  4.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5. 郭松民|《罗刹海市》,一个夏天的寓言
  6. 聊一聊公知的“言论自由”
  7. ​胡锡进反对“全民抓间谍”,是无病呻吟,还是另有盘算?
  8. 惊涛骇浪,备战打仗,选人用人的标准只有一个:敢于斗争!
  9. 明德先生|河北日报发布抗洪救灾假新闻,是不是低级红、高级黑?
  10. 市场经济八瞥
  1.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2.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3. 今夕何夕、竟然遍街的黄世仁和他的狗腿子?
  4. 我们都被骗了!像“美国特工”见面会,说成耶伦与经济学家聚餐会
  5.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6. 老板们敢听《罗刹海市》看得懂《欢颜》?
  7.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8. 做梦解决不了房价下跌
  9. 孙锡良|举国烧钱不等于举国体制
  10. 张志坤|朝鲜真是够神奇的了
  1. 赵磊:可懂“惊险的一跃”?——评林毅夫“消费拉动误导中国”
  2. 对中国渗透没白费,美国扶持的“内鬼”,开始露头了
  3. 《罗刹海市》为什么突然爆火?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将要来临
  5. 不许援朝?34国施压中国,话音刚落,中方宣布将派高官赴朝访问
  6. 扒一扒北京耶伦女性精英饭局
  7. 刘振起:最痛的感受,剥功予罪,天下奇冤
  8.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9. 警惕“叶利钦式”人物:被外国收买、培养、扶持,对国家破坏极大
  10. 生育率降低这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啥?
  1.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2. 预测全错,反杀好莱坞
  3.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毛主席时代的《人民日报》准确预判当下中国
  6. 还在卖,国家的利益还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