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老骥:对蔡英文可先予薄惩

老骥 · 2016-05-23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对蔡英文可先予薄惩

老 骥

  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和预想的一样,就是不承认“九二共识”,这意味着民进党依然坚持“台独”立场,这样,大陆与台湾统独斗争在沉寂了8年之后又拉开了序幕,并且剧情将相当激烈。不过,怎么斗争我看大陆尚没想好,有一些犹豫,不是武力统一方面的犹豫,现在压根没往那上头想,而是和平统一方面的犹豫,即要不要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大陆似乎对蔡英文还没有绝望,想再等一等,所以将蔡英文的演讲称之为“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还想等着蔡英文继续回答。大陆对如何处理“台独”也没想好,一方面警告,不承认“九二共识”就要停止国台办和海协会与台湾陆委会和海基会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说:“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两岸同胞交流往来,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福祉和亲情,共同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真是奇妙的逆向思维,如果真要这麽干简直就是资敌,岂不笑煞天下人,有关部门难道是一群阿斗不成!

  看来对“台独”的制裁方案一时半会儿出不了台,为了不让“台独”政权过的潇洒,并准备迎接严惩措施的出台,应先对蔡英文予以薄惩,打一打他们的嚣张气焰,同时不让我们当冤大头,所以,建议大陆立即取消对台湾实行多年的一切优惠政策。

  2016年5月22日

  附:

惠台政策要与“九二共识”挂钩

老 骥

  据报道:为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便利台湾居民来往大陆,简化台湾居民来往手续,国务院近日出台了《关于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的修改决定》,《决定》对《管理办法》主要做了以下修改,一是取消了《管理办法》中涉及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办理签注以及签注管理相关规定。二是简化台湾居民申请台胞手续,取消了《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第三、四、五项规定提交的证明材料。《决定》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后,台湾居民可以凭有效台胞证,无需办理签注,即可经开放口岸来往大陆,并在大陆停留、居留。

  这项重大政策是典型的惠台政策,类似的惠台政策,几十年来我们不知道出台了多少条,可以说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比比皆是。特别是经济上最为突出。据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两岸贸易额为1983.1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62.8亿美元,自台进口1520.3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逾千亿,达1057.7亿美元。两岸定期客运航班增至每周840班,货运航班增至84班。大陆客运航点增至55个,货运航点增至10个。两岸人员往来总量941.1万人次,再创新高,其中台湾居民来大陆536.6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湾404.5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达到322万人次。大陆有关方面进一步为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提供便利,去年增设5个口岸台胞签证点,累计达到41个,新增开放10个赴台个人旅游城市,累计已达36个。

  这是什么概念呢?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曾作了一个对比,他说,2012年台湾与大陆的贸易额超过1400亿美元,加上香港、澳门3、4百亿美元,总额约1700亿美元。同一时期,台湾与日本的贸易额670亿美元,与美国是570亿美元,台湾与大陆贸易额超过对日美贸易的总和。蒋孝严说,台湾是海岛经济,飞机往来密切的区域同时也是重要的贸易合作对象。台湾与大陆一周670班,而与欧洲是一周150班,与美国一周340班,与日本一周470班。

  国务院发言人马晓光还表示,2014年1—12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17个,环比上升6.4%,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4亿美元,环比上升16.4%,截止2014年12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2336个,实际使用台资611.5亿美元,按大陆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湾占大陆累计实际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4%。

  应该说,大陆改革开放的初期,台资对大陆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弥补部分外资不足的作用,同时,大陆也向台资提供了土地、税收、工商、廉价劳动力等方面的减免优惠政策,双方的关系属于互利互惠的关系。后来,随着美国西方世界的资金纷纷投资中国市场,外资不足的现象不复存在,并且还出现了外资过剩的情况,巨额的外汇储备和美欧日国债就是证明。台资即使在大陆格外优惠的情况下,也仅占大陆境外投资总额的4%,2014年大陆与台湾贸易总额也只占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4.6%。这些数字对大陆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对台湾而言则是性命攸关的问题,因为台湾与大陆的贸易和投资估计要占其总额的半数以上,鸡蛋的大部分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了,可以说,如果台湾离开大陆,已经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一旦没有大陆的支持,台湾立马就会发生经济危机,而无论是美国或者是日本都救不了它,就像欧盟救不了希腊一样。

  台湾与大陆在经济上建立起如此密切的关系,当然离不开政治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国共两党都坚持“九二共识”。什么是九二共识?就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可称为“两岸一中”,两岸一中有两个含义:一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二是两岸共同谋求国家终极统一。正是有了这个前提,大陆才乐于在国民党执政的期间不遗余力地出台了大量的惠台政策。

  按理说,这些惠台政策应该有利于促使台湾消除与大陆在政治上的隔阂,应该对受惠的台湾民众具有一定的向心力,至少应该让他们对大陆心存感激才对。但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坚持九二共识的国民党当局面临下台的危机,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有可能东山再起,台湾民众赞成统一的人数由上世纪80年代的80%锐减到现在的不到10%,并且,维持现状的人数在减少,支持台独的人数在增加,竞争下届台湾领导人的候选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依然要经过美国面试,国民党候选人、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稍有想法便立即遭到党内的批评和社会的质疑,说她是“急统”,于是赶紧与大陆“红帽子”撇清关系。整个台湾从政界到民间形成了端大陆的碗,砸大陆的锅的吊诡局面,实在让人费解和揪心。

  那么,如何破解这种局面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将惠台政策与九二共识挂钩。我们的惠台政策基本上都是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制定的,民进党执政期间少有惠台政策的出台,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今后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我们要把惠台政策当做一项原则,进行公开宣示,并坚决落实,对台湾当局,凡是赞成九二共识的我们就积极实施惠台政策,凡是反对九二共识的我们就暂停实施惠台政策。让台湾的政党和人民群众都认识到:大陆的惠台政策不是无条件的;不是雷打不动的;不是谁都可以享受的。如果民进党坚持台独立场不变,我们就要公开我们的立场,反对民进党执政,警告如若执政我们就暂停一切惠台政策。

  这样做,可以让民进党掂量掂量台独的代价是什么,从而打消用所谓“维持现状”糊弄大陆的幻想;也让台湾选民认识到选择民进党执政的后果是什么,民进党上台就意味着老百姓受苦;同时在客观上可以帮助国民党竞选获胜。我相信,只要让惠台政策与九二共识挂钩,台湾的政情民意将发生重大的转变,大陆在台湾人心目中的地位一定会大大提升,候选人面试的地点也不再是美国而是北京,两岸和平统一的大业才真正有了希望。不然的话,一旦台独势力得逞,我们不仅变成了冤大头,更有甚者,两岸还有爆发战争的危险。

  2015年7月2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红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突发,蒙古访美抗衡中国,后院着火?
  2. 成都小心!高度警惕“零金牌”的美国队
  3. “民营企业”决不是“人民企业”
  4.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5. 郭松民|《罗刹海市》,一个夏天的寓言
  6. 聊一聊公知的“言论自由”
  7. ​胡锡进反对“全民抓间谍”,是无病呻吟,还是另有盘算?
  8. 惊涛骇浪,备战打仗,选人用人的标准只有一个:敢于斗争!
  9. 明德先生|河北日报发布抗洪救灾假新闻,是不是低级红、高级黑?
  10. 市场经济八瞥
  1.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2.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3. 今夕何夕、竟然遍街的黄世仁和他的狗腿子?
  4. 我们都被骗了!像“美国特工”见面会,说成耶伦与经济学家聚餐会
  5.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6. 老板们敢听《罗刹海市》看得懂《欢颜》?
  7.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8. 做梦解决不了房价下跌
  9. 孙锡良|举国烧钱不等于举国体制
  10. 张志坤|朝鲜真是够神奇的了
  1. 赵磊:可懂“惊险的一跃”?——评林毅夫“消费拉动误导中国”
  2. 对中国渗透没白费,美国扶持的“内鬼”,开始露头了
  3. 《罗刹海市》为什么突然爆火?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将要来临
  5. 不许援朝?34国施压中国,话音刚落,中方宣布将派高官赴朝访问
  6. 扒一扒北京耶伦女性精英饭局
  7. 刘振起:最痛的感受,剥功予罪,天下奇冤
  8.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9. 警惕“叶利钦式”人物:被外国收买、培养、扶持,对国家破坏极大
  10. 生育率降低这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啥?
  1.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2. 预测全错,反杀好莱坞
  3.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毛主席时代的《人民日报》准确预判当下中国
  6. 还在卖,国家的利益还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