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美丽的新终结者:转基因作物对农民的威胁

皮埃尔 苏瑞特 · 2010-03-12 · 来源:乌有之乡
转基因主粮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美丽的新终结者

与其说转基因植物是幸运契机,倒不如说它是恶性威胁。

——《美丽的新种子

 

向大家推荐这本《美丽的新种子》,这是一本关于转基因问题的好书。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展开,人类已经开始进入风险社会。与传统风险相比,现代风险存在一些本质上不同的特点,包括风险的不可感知性、不确定性、全球性、整体性等。转基因生物技术就是这样一种现代风险,它对人类健康和生物环境的影响是间接的、长远的,却又是跨国界的。自1983年第一种转基因植物产生以来,短短十年,转基因植物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又短短十年,就占到了全球保护作物市场价值的15%,占到了同类植物全球种植面积的55%。

  面临这样一种势头迅猛的高风险技术,人们对它的担忧和争论也与日俱增。英国的转基因土豆事件(1998)、美国的斑蝶事件(1999)、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2000)、墨西哥玉米污染事件(2001)和中国的bt棉事件(2005)相继发生,转基因食品已被相当一些人称为“弗兰肯斯坦”食品。但是争论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技术本身的风险。

  然而,在广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转基因技术作深刻反思,其实更未必要。《美丽的新种子——转基因作物对农民的威胁》正是这样一本书,它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警示世人:转基因技术不是解决饥饿问题的“泰坦尼克号上惟一的救生艇”,而是农民自主和生物多样性的“终结者”。

  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1998年12月在印度瑞什克士召开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农村社区的权利与遗传修饰生物体的内涵”的研讨会。《美丽的新种子》“提供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介绍遗传修饰生物体的建设性方案。”(p.6)确切地说,本书是为南方国家的农村社区拒绝转基因技术提供理由和手段。

  本书取名为《美丽的新种子》(Brave New Seeds),巧妙化用了阿道斯·赫胥黎的名著《美丽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的书名,它也确实将《美丽的新世界》对生物技术乌托邦的强烈质疑精神贯穿于本书始末。

  《美丽的新种子》一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全书首先声明了对转基因技术进行讨论的五条原则,然后提出了拒绝转基因技术的具体方法。生物多样性是这本书关注的焦点。种子属于农民,因为“是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们保持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在世界别的地方是没有的。”(p.92) 而转基因种子不育的“终结者”技术阻止农民保留或是交换种子,迫使他们每个季节都购买新的种子。“生物专利化往往伴随着对知识经验和独一无二的植物遗产的拼命劫掠。有些人把这看成是殖民主义的另一种形式。”(p.92)

  《美丽的新种子》将《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与转基因相关专利制度斗争的工具。170个国家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强调对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公众集体性权利,并承认农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多样性不仅仅是自然的礼物,还是农村社区努力的结果。而发达国家竭力推行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是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精神相违背的,其目的在于将独占性的私有知识产权强加于生物多样性之上。因此,《生物多样性公约》成为对抗植物品种私有化的有力工具。“和世贸组织相比,生物多样性公约具有法律保障和更多的签约国。”(p.124)但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只是提供了一般原则,没有具体的办法来保护本地公众的权利,对抗植物品种的私有化。而“知识产权协定比生物多样性公约建立得更为稳固,可能是因为美国超级强权完全支持知识产权的协议,反之它甚至没有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pp.126-127)

  转基因食品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技术是不是解决饥饿问题的惟一或者最好途径?

  现在世界上有8亿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这其中有1/2的五岁以下儿童在南亚地区,1/3的五岁以下儿童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造成这两个地区饥饿的根本原因,有人认为是贫穷和不公,是全球粮食分配不均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当地的低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贫穷与饥饿往往是互为因果,讨论是不是贫穷导致饥饿没有多大意义。而不公平即便是导致饥饿的原因,但是却无法克服这个原因。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分配不均现象不可能解决,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国家的粮食援助常常又是出于政治需要。

  要解决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饥饿问题,必须提高这些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如何提高生产力水平呢?《美丽的新种子》给出了一种答案,它认为转基因技术并不像生物公司所宣称的那样,为“供养天下”提供了最真实的解决途径。因为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种子只是为了迎合发达国家的需要而设计的,而不是为了发展中国家。“消除饥饿和贫困还要依靠其他几种方法同时进行,包括取消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土地的重新分配;包括采用适合于当地条件,却不伤害环境的新技术。”(p.73)书中举出了尼泊尔的持久性栽培计划,作为有机耕种的成功样本。

  转基因技术所引发的社会争议背后,有关于两种关系的争议: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支持者认为它增加了自然的功效,反对者则认为转基因食品侵犯了一些重要的“自然的”和“非自然的”伦理界限,意味着我们对自然界的不敬和侵犯。《美丽的新种子》认为转基因技术违反了自然的法则:“对基因的轻举妄动,可能会使我们偏离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本质,偏离形成农业(我们的粮食)和地球的特定关系的一些基础性东西。”“通过对基因的改造,修改生物特定的本质并将其市场化,农业社会……失去了它原来拥有的和生物世界特定的关系。”(p.88)

  而转基因技术争议的过程,正是科技民主化的过程。民众如何参与科学决策的问题在转基因争论中凸现出来。“而民众的觉醒要依靠信息的交流,需要振聋发聩的信息才能警世。而困难就在于农民艰苦的生存条件让他们除了能够艰难度日外,再也无暇顾及其他。”“(并且因为他们)没有经济、社会、政治力量来提高其公民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这种危机,国际公民社会必须更积极地显示其团结性,主动去帮助他们。”(p.84)这也正是《美丽的新种子》的出发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建设性方案。

  希望这本为农民利益而写的书,也能够在我们中国——拥有8亿弱势农民群体的世界第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起到振聋发聩的警世作用。

  

载2006年10月6日《文汇读书周报》

附:

美丽的新种子:转基因作物对农民的威胁

丛书名: 全球化新热点译丛

作  者: 皮埃尔,苏瑞特 著,许云锴 译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5-8-1

I S B N : 9787100042420

定价:¥12.00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全球的农业发展中的新问题,即转基因作物对农民的威胁。全书内容涉及农业作物育种工作、不育种子的威胁、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集约化生产、单性生殖基因等方面。

  四千年的历史正渐被湮没,转瞬之间它们就会被遗忘。从印度农业的起源,更确切地说,从印巴次大陆首株谷类作物的栽培算起,已经过去四千年了。在这四千年当中,无数的农民为着一项庞大的工程辛勤劳作着,那就是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每一代人都为此贡献着绵薄之力:将一个品种同另一个品种杂交;选择最佳改良性状;他们怀着对土地和生活的敬意,为可持续农业不断改良技术。然而,三十年前,原本稳定向前发展的进步模式被强行遏止了。在进步和高产的幌子下,“绿色革命”推广了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他们把高产品种、化肥、杀虫剂抬到至高之位。许多印度农民渐渐地放弃了可持续耕作的原则,转向集约耕作,将人类四千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抛进遗忘的深渊。

但是这些变革并没有兑现它最初所作的承诺。开发耕种的土地增加了;但是生产力,虽然在变革初期确有上升,后来却难以遏制地节节下滑。化肥和杀虫剂的消费量大大提高,而可栽培的植物品种数目却骤减。一言以蔽之,情况十分不妙。然而随着铺天盖地的遗传修饰生物体(GMO)的侵袭,耕作单一化的行为却有愈演愈烈之势。遗传修饰生物体是指遗传基因被修饰之后,能够被赋予新的特性:如抗除草剂,抗虫害或者是抗寒。在这次变革(即所谓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当中,植物的遗传性状受到威胁,人们要清除掉那些由印度农民积累至今的丰富的植物遗传性状,而强行用转基因植物的单一标准取而代之。

 目录

前言

种子保护者

通告南方国家的社区

瑞什克士宣言

一 种子属于农民

基因修饰性种子在南方国家农业中的没落

农民多年以来的育种工作

生命的私有化

更进一步的经济依赖

按计划取缔小农户

从农民到分子的生产者

南方国家的生态危机

小麦中的可可?

对生物侵权大声抗议

二 终结者,走开!

不育的种子威胁到农民的自主

终结者:活生物体的绝育

农民在其中一无所获

一项不无风险的技术

对终结者绝不能心慈手软

最坏的结果终究要到来吗?

单性生殖基因——被人们忽视的风险

三 预防的原则

生态和健康风险迫在眉睫

缺乏足够的远见

商业上的成功

基因流动——一个主要的环境风险

昆虫的抵抗力加强

濒危的生物多样性

对南方国家农业系统越来越大的影响

人类面临的危险

呼吁预防原则

四 更高的透明度

遗传修饰生物体保密的政治学

解决饥饿问题的虚假办法

可持续发展,还是第二次绿色革命?

以生物多样性为代价的集约化生产

缺乏透明度

公众得不到公平

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农民

迫切需要责任人

五 道德规范

篡改生命的基础

违反自然的法则

科学为利润服务

强占生命体

南北关系的不平衡

压力下的道德委员会

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疾呼

思想的基因,心灵的基因

六 推延商品化进程

设置规则

不可或缺的推延

推延之外

七 在知识产权上的斗争

生命物质变成了私人财产

专利权首当其冲

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27条

更多的专利=更少的创新?

专利还是专门制度?

什么是完善的专门制度体系

UPOV:对专利的欺骗性替代

UPOV不适合南方国家

生物多样性公约:前进一大步

一个并不完善的工具

现在还是永不

紧急通道?

唯一的专门制度

专门制度:泰国的方法

结论

岔路口上的瑞什克士

附录

附录1 如何获得更多信息

附录2 扩展阅读参考书目

附录3 1998年12月5-10日瑞什克士会议的参与者

附录4 基因修饰生物体和农村社区权利的专题讨论会报告 

美丽的新种子(转基因作物农民威胁) 文章节选

四千年的历史正渐被湮没,转瞬之间它们就会被遗忘。从印度农业的起源,更确切地说,从印巴次大陆首株谷类作物的栽培算起,已经过去四千年了。在这四千年当中,无数的农民为着一项庞大的工程辛勤劳作着,那就是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每一代人都为此贡献着绵薄之力:将一个品种同另一个品种杂交;选择最佳改良性状;他们怀着对土地和生活的敬意,为可持续农业不断改良技术。然而,三十年前,原本稳定向前发展的进步模式被强行遏止了。在进步和高产的幌子下,“绿色革命”推广了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他们把高产品种、化肥、杀虫剂抬到至高之位。许多印度农民渐渐地放弃了可持续耕作的原则,转向集约耕作,将人类四千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抛进遗忘的深渊。  

但是这些变革并没有兑现它最初所作的承诺。开发耕种的土地增加了;但是生产力,虽然在变革初期确有上升,后来却难以遏制地节节下滑。化肥和杀虫剂的消费量大大提高,而可栽培的植物品种数目却骤减。一言以蔽之,情况十分不妙。然而随着铺天盖地的遗传修饰生物体(GMO)的侵袭,耕作单一化的行为却有愈演愈烈之势。遗传修饰生物体是指遗传基因被修饰之后,能够被赋予新的特性:如抗除草剂,抗虫害或者是抗寒。在这次变革(即所谓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当中,植物的遗传性状受到威胁,人们要清除掉那些由印度农民积累至今的丰富的植物遗传性状,而强行用转基因植物的单一标准取而代之。

读者评论

揭示了世界另一个面孔的好书。作者:十年的水

发表于 2008-4-10 9:43:52

好书!

世界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它也是一种现实。

在科技的话语里,中华五千年、印度四千年的农耕技术都是落后的,因此需要不断超越和摒弃,于是有一轮一轮的革命,绿色革命、蓝色革命,到新近的转基因。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样的逻辑当然是无可质疑的,因为自己是利益享有者。但对于农民来说,抛弃自己所擅长的本土的技术而转求于外来的新技术,却是致命的。何况,这里发生的冲突远不是技术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作为全球化书丛的其中一本,这本书挖掘了在全球化大潮中被忽视的、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角落,写得有据有理,发人深省。

联系电话:010-62760856-11/0

邮   箱: wyzxsd@gmail.com

书店Q Q:  951172898

乌有之乡淘宝网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长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伪深刻、伪深情”的高考作文
  2. 殖人的天塌了!
  3. 毛主席为什么宁可粉身碎骨,也要为人民?
  4. 武兵|揭示真相,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二)
  5. 武兵|揭示真相,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一)
  6. 我们在讲,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
  7. 井冈山观心|你所自豪的国民、人民军队,可能正是镇压你的暴力机器:评美国洛杉矶“骚乱”
  8. “躺平”的命运,不是懒惰而是分配不公
  9. 一场“骚乱”,撕开了资本主义的遮羞布
  10. 布晴山数字集体农场的悲剧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伪深刻、伪深情”的高考作文
  6.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7.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8.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9.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10.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3.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罗帅宇妈妈的维权路为什么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