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旧调新弹   白话六国论

嘉诚 · 2010-06-22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且观当今之天下,与彼时何其相似!纵使千古江山,当真“东西合壁”?

                                                                                       (一)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可叹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苏洵)

 

                                                                                             (二)

 

          春秋末期,战国初始,各个诸侯卿相,都争着收养人才来为自己谋划。那些有谋士说客、善于文饰的、善于辩论的,下到武士剑士、小贼小盗,(诸侯)没有不用对待门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安置在上位,(其中)数不胜数。越王勾践有门客六千,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都有门客三千,田文在薛地招纳了侠客奸人之流有六万,齐国稷下地方聚谈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也都招纳了无数门客。到了秦汉时期,张耳陈余号称人才济济,他们供养的门客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横也有五百士人。这些大多见于传记。估计传记上未记载的门客应当有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这些都是通过奴役其他人来供养的,(否则)国家又怎能承受得了呢?苏子说:这些是先王不可避免的。国家有坏人,像鸟兽中有猛鸷,昆虫中有毒螫一样。把他们分开安置,各安本位,那么这些人都有用了;完全铲除他们,是没有道理的。我曾考察过世代的兴废,认为六国之所以久存,秦朝之所以速亡,原因大概都在这里,不能不注意。有知识、有勇气、有辩才、有力气的人,都是民中的杰出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都是要奴役他人来奉养自己的。所以先帝分国家之财和这四种人共享。这些人不失业,国家便安定了。四种人虽然不同,可是先帝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使他们(的才能)都显现出来。三代以上是从学席中出身,战国到秦代的是从门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的举荐中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的铨授出身,隋唐至现在,是由科举考试中出身。虽不完全是这样,但大部分而言是这样的。六国之君暴政,不亚于秦二世,然而当时百姓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都被当作门客奉养起来,有事可干。那些努力耕作奉养贵族的,都是一些愚钝无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首先站出来,这是六国能够稍稍安定而不快速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一开始想驱逐门客,但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停止。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门客已无用处,于是由法律而不由才;认为人民可以靠法律来统治,官吏无需有才能,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就行了。所以毁坏名城,杀戮豪杰,人民中的优秀有才干的人,都被遣散还乡。(这样一来,)从前依靠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是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秦朝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但是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担心这四种人,而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快。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让它们忍受饥饿,不知道它们将来要不要吃人。世人以为秦始皇聪明,我不相信。 

       楚汉战争的灾祸,老百姓几乎完全毁灭,豪杰大概也没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陈豨经过代国时,载着门客侍从的车辆仍然成千,萧何与曹参这两位相国先后当政,没有加以禁止。到了汉文帝、景帝、武帝的时代,法令已经相当严密,可是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争着招纳门客。这难道是警惕秦朝的祸乱,因为单靠官位钱财不能完全舒服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宽一点,使有的人能够从此中显现么? 

        先帝的政治就不是这样,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被指使。”哎,这难道是从秦朝和汉朝中所能学习到的吗?               (苏轼)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伪深刻、伪深情”的高考作文
  6. 陈世美死得冤!要是投湖,能把包拯拉下马
  7.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8. 殖人的天塌了!
  9. 祁建平|他们的真实面目就隔着一张窗户纸
  10. 井冈山观心|你所自豪的国民、人民军队,可能正是镇压你的暴力机器:评美国洛杉矶“骚乱”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3.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6.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7.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8.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9.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10.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3.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