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萨苏:写作时我控制不了我的笔

萨苏 · 2011-02-25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萨苏:写作时我控制不了我的笔   

黑居易按:年前,我与萨苏老师于京城相会,倍感高兴,亲身感受到萨苏的儒雅风度,真是万分仰慕。感谢萨苏忙里偷闲陪我们游北京,领略北京的人文地理气息。此次中国网访谈,萨苏谈到了我,让我更加敬重萨苏的大家风范。这句话其实源于在一年前我与萨苏的一次关于中日青年的未来的闲聊。萨苏很细心,对观点的捕捉能力很敏感,感悟颇深。实际上,与萨苏的几次亲近接触,我受益匪浅,我的一些思想价值观开始悄然改变,特别是我渐渐淡化了自己以往的悲观色彩,剥掉了灰色的雾,开始更加用五彩缤纷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普希金有一首流播甚广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以前,我可体会不到这首诗的情深意切,如今,我开始渐渐懂得了诗人内心的深沉与明媚了。感谢萨苏,感谢萨苏让我明白,学会用一种更积极的视角看待人生与世界,如此人生才会更精彩。

2011.2.9

 http://cul.china.com.cn/book/2011-01/31/content_3992849.htm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1-01-31 10:24  责任编辑: 钟明

 

熟悉萨苏的人都说他是一位“文坛外的高手”,文字幽默流畅,语气轻松坦率,亦不乏文字背后的性情与思考。举凡旧京掌故、父辈往事、儿时记忆、个人经历皆可入文,读他的书、看他的博客文章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休闲活动。 

近期,由李峰、萨苏合著的《中国海魂——从郑和到钓鱼岛》出版面世,书中从郑和时代的历史经验讲到了当代中国面临的海上困局,其天下家国胸怀,堪可敬佩。

就在201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间隙时间,我们采访到了这位文坛高手,听他给我们讲他的写作与他现在的生活。

中国网:恭喜萨苏老师与李峰老师合著的《中国海魂——从郑和到钓鱼岛》出版面世。我看了一下这本书的目录,从郑和下西洋一直写到钓鱼岛的领土争端,作为作者之一,您想向读者传达哪些信息?

萨苏:在历史上,有很多先行者,都是中国人。中国也曾经是十分先进的海洋文明国家之一,但随着后期封建专制社会的闭关锁国的国策,把我们同海洋文明隔开了,我们的文明逐渐退缩到海岸线之后。当我们重新走向大海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大海,了解中国在大海上能够得到的利益。

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明白,中国未来要变成一个海洋国家,对于这种信念要有更多的认识。我们以后要成为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在理念上需要有更新。也就是说,要了解一个真正的海洋国家是什么样子。

中国网:近年来您关注的历史上的“战争”题材比较多,做了深入细致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是怎样看待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发生的这几场战争的?

萨苏:1840年至1949年发生在中国的这几次大规模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直到1949年以后,我们才逐渐将中国同“战场”这两个字分离开来。在这之前。中国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一次战争,而每次战争都不是我们到人家家里去打,而是人家到我们家里来打,这意味着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应战。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我们都吃了很大的亏,但从文明的意义上看,又让我们往前走了一步。

鸦片战争,西方人用大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但是在炮弹打开的弹洞上面,我们也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于是开始了中华民族寻求近代化的历程。每一次战争都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上追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我们常常说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国民政府是失败的,但是人类的历史不是“弹皮球”,而是像阶梯一样在发展。每一次失败其实都是向着文明进步一个台阶。我们用痛苦奠定我们发展的基础,我们一步步朝上走,一步步离世界文明越来越近,以至于在某些领域我们超越了世界文明的平均程度——这些成就,也都是我们一个一个台阶走上来的。

中国网:说中国的事,就避不开日本。您现在旅居日本,平时都接触哪些日本朋友?您跟他们怎么相处?

萨苏:国与国的相处,是国与国的相处方法;人与人的相处是人与人的方法。

前几天我跟吴建民先生做了一期节目,在节目当中,我们假设了这样一个场景:

大家知道美国有一位总统克林顿先生,这个人走路脚下“拌蒜”,自家的楼梯都能摔下来。我们由此设计了一个案例。

主持人问吴大使,假如当时把他派到美国去,在您递交国书的时候,美国总统脚下“拌蒜”往地下栽,吴大使该怎么办?

第一是扶他一把。可是人家没要摔,是不是有点儿“干涉别国内政”的意思。

第二是作为大使,站在那里不动,他爱摔摔他的。

第三种选择就是对方摔倒,我尽量让他往我这里摔,摔到我怀里以后两个人一齐倒地。

我当时选的就是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拿出“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架势来,总统倒地是贵方的事,我不干涉。

吴大使就当时的选择就是:一定要上前扶他一把。

事实上我是同意吴大使的做法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本质上来说就是善良的,看到别人摔倒,我因该上前扶他一把。这也是我跟我日本朋友的相处之道。

中国网:能跟说说您的妻子“小魔女”,还有孩子“小小魔女”么?

萨苏给我的太太起名“小魔女”的确是有典故的。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她中文讲得很好,我并没有意识到她是日本人。当我知道了她是日本人的时候,就想起我小时候印象中的两个典型日本女人形象:一个是山口百惠,另外就是世界上很有名的日本排球队里的“东洋魔女”,索性就叫我的太太“魔女”吧。但“魔女”不行,她还有一个姐姐,为了区分,她姐姐叫“大魔女”,她就叫“小魔女”(笑)……小魔女生的孩子还能叫什么呢?只能叫“小小魔女”了。

中国网:婚姻和子女对您的写作方向和写作态度有没有什么影响?

萨苏:一个人有家庭有妻子有孩子,首先会让他感受到很多温暖的东西。

作为男人来说,我们有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是刚性,但《易经》有云:刚不可久。一直这么刚烈下去的话,也不太对劲儿。男人只有在娶了妻子之后才意识到:女性对于世界来说意味着和平与一切温暖的颜色。

家里有了太太跟女儿以后,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激,充满了对世界的感激,觉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了。从她们身上,我得到了很多善良的东西。有时候我的思想走偏的时候,看到她们,我就会觉得,原来生活是这样的美好。

当然了,女性虽然代表一切温暖的颜色,有时也会变成斗公牛的“红斗篷”,那个时候你要注意,别让自己变成一头公牛哦!

 

中国网:80、9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他们正在慢慢走向成熟,作为成长的一代,您有什么话想要对他们讲的?

萨苏:80后是比我们这一代更正常的人。我出生在70年代,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很多的条条框框。树立这样那样的规则是想让大家沿着一条正确的路去走,但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只有在一个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里,让大家都沐浴在“阳光”之下的环境中,即便走错路,人们也会更积极地朝前走。我们这一代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朝外走,开始看到外面的世界,开始重新思索我们那一代人所经历的事情。

80后、90后,他们出生在宽松的社会环境里,他们可以有自己的“任性”,他们过着更为自由的生活,而我们是经过了改变后才走进了宽松自由的世界。我始终坚信,他们会比我们更有成就。

我记得武汉长江出版社有一位陈先生,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陈先生曾对我讲: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生长的环境,你不能用你的经验去教育下一代,毕竟社会环境变化确实有些大。

这些话让我现在想起来很“开窍”。

中国网:怎样评价自己多年的写作?

萨苏:我控制不了我的笔,对此我十分自豪。当我拿起我的笔,都是笔带着我在走。一旦我想要控制我的笔的时候,那就不是我自己了。(文/中国网记者钟明)

萨苏简介:

萨苏,著名军事评论家,其博客点击量近亿,人称“文坛外高手”、“会讲故事的人”。旅居日本多年,为中国人全方位了解日本人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堪称中国的本尼迪克特。著有《国破山河在》、《中国厨子》、《京味九侃》、《梦里关山走遍》、《北京段子》、《与“鬼”为邻》、《那些中国人》、《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等书,其中《与“鬼”为邻》被誉为中国版《菊与刀》。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4.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7.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8.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9. 一座小院
  10.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