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陈平回忆录合著人回头看

官世峰 · 2011-04-23 · 来源:21世纪老友网站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陈平回忆录合着人回头看

前英国记者沃德(左)与前马共总书记陈平,花费3年合着《我方的历史》,提供了我国紧急状态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该书英文版2003年面市,翌年推出中文译本。

2011年4月20日•《东方网》•《东方日报》•首页•脉动/专题 •

官世峰

前英国记者沃德(左)与前马共总书记陈平,花费3年合着《我方的历史》,提供了我国紧急状态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该书英文版2003年面市,翌年推出中文译本。

创党于1930年的马来亚共产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现代政党。本月30日,是前马共成立81周年,但这个「最老政党」在大马正史的地位,不是「暴徒」就是「叛国者」,教科书至今也是这样告诉莘莘学子。要全面认识马共,国人始终缺乏管道,仅能从野史中加以了解。目前已有许多关于马共历史的书籍出版,这或许就是大部分人仅有的重新认识和诠释马共的机会了。本报越洋访问陈平回忆录《我方的历史》合着人沃德,听这位曾与马共总书记相处多年的前英国记者,讲述大马人理应抱着怎样心态去看待这段历史。

从我国英殖民时期,再到独立后,马来亚共产党与当权者一直处于敌对关系,并陷入长期武装斗争,因此马共在官方历史中被标签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一方。

对于一面倒的指责,前马共总书记陈平在两位来自西方的前媒体工作者的协助下,撰写并在2003年出版了回忆录《我方的历史》,促成了历史的辩证,人们有了替代的马来亚紧急时期史料。

《我方的历史》的两位合著者──前英国记者沃德与妻子米拉芙,在退休后积极投入历史研究工作,尤其是我国紧急时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更让他俩感到兴趣。

历史多面向拒绝神话

沃德最近接受本报越洋访问时说:「历史应有多个面向,现有的历史总是渲染胜利者的丰功伟绩,以致神话故事过于频繁。」

他说,历年来有许多关于反共斗争的书籍相继出版,毫无例外多数都倾向于一方的论据,但这些作者却把自己的作品称之为「真实的历史」。

「陈平当时已有好几十年不曾公开露面,他的名字竟然被用于恐吓人们,他一路来的坚持也遭到了鄙视。

我们觉得这不仅仅是对陈平个人而已,而是对整个历史的记述都很不公平。」

沃德说,历史的阐述永远没有一个极限,它充满个人的观察、意见和参与,由各种不同的观点创建而成。这也是为何陈平的回忆录不能以「真实的历史」命名,只因这本书纯粹记载着陈平与马共同志们的历史观。

英国殖民政府在1948年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与马共开战。英军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心态,屠杀雪兰莪峇冬加里24名手无寸铁村民,报章还把有关行动宣称为「歼灭恶匪最成功的一次」,但在游击战一般上不会有这么多死亡人数,涉案的英军也在1970年承认他们的屠杀行为,惟这样的官方说辞却一直延续了多年。

在埋首《我方的历史》研究工作期间,沃德夫妇有机会来到了峇冬加里,也让他们萌起调查峇冬加里屠杀案的念头,继续撰写另一本着作《峇冬加里的屠杀与欺诈》。这本书同样呈现了我国紧急时期历史的另一面,让历史论述更接近事实,更成了屠杀案罹难者后代讨回公道的重要文献。

政见不同合写书,严谨不怕蒙蔽

2011年4月20日•《东方网》•《东方日报》•首页•脉动/专题•

当年,前英国记者沃德及妻子,与前马共总书记陈平合着《我方的历史》,其实双方政治立场是相反的。陈平在该书前言提到双方合作写书缘起时,这样「介绍」曾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担任记者的沃德──在上述死硬派保守党的英国报章工作了25年。

2000年沃德联络陈平,表示对大马紧急时期深感兴趣。陈平这么写道:「既然那是一场游击战,就本质而言,紧急状态必有不为人知的一面,而我正是探索这个未勘察过的地带的钥匙。他要听听我的故事,但他补充,他的政治立场并没有改变。」

沃德接受本报访问时提及这段让人「匪夷所思」的合作过程。「我们建立起相互信任,但不表示我们在这过程中,没有对该如何记录和呈现这段历史引发争论。当然有,而且很多!」

「但从一开始,我们就建立最根本的基础,即这本书是陈平的故事!我和妻子只从旁协助呈现这段过去。」过程中,陈平也很了解,书中记录的事件将成为日后重要史料,更能让后人了解马来亚紧急状态。

意见相左的两派人联合撰写一部历史,沃德又如何去证实陈平所言的准确度?「我和妻子亲自到大马、新加坡、伦敦、澳洲、泰国等地做研究。」他也收集大量当年共产党重要文件。

沃德强调,他们做这些考究不是要求证陈平的说法。「陈平任何时候都没欺骗我们,相反,他很乐于助人,因为他相信我们和他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我们也绝不会去破坏这种关系。」

沃德补充,在写书过程,他们进行了多次复查。「这也不是因为担心陈平试图蒙蔽我们,我们只纯粹要让写出来的东西更有准确度!」看来,两个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并没因此出现重大矛盾,相反,沃德和妻子的反复查证,让历史呈现得尽可能全面。

(转引自马来西亚“21世纪老友网站”)

 附文:

四民间团体吁请政府让陈平回国安度晚年

          来源:马来西亚21世纪老友网站 (2011-4-20)

据报道,我国政府再度宣示禁止陈平回国。对此,我等深感不解,愿在此吁请政府宽容看待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让陈平回国安度晚年。

报章消息指出,本月11日,为配合庆祝彭亨州苏丹阿末沙80大寿华诞,彭亨州当局举办了一个表彰退休警官和警员宴会。未克出席该宴会的内政部长希山慕丁发表了讲稿,由副内政部长拿督阿布瑟曼代读。

内政部长希山慕丁的讲稿表示,只要陈平一天不向国家及君主效忠,和放弃共产党理念,陈平就不能重返我国。又说,允许陈平回国,只会对各方造成伤害,尤其是对曾经与共产党抗争至死的英雄。讲稿还强调说,开放允许陈平回国的谈话空间,就仿佛在歌颂他,犹如把他定位成为国家独立的英雄,等等。

我等深感不解的是,无论是1989年12月签署的《合艾和平协议》,还是陈平本身在协议签署当天的致词,都明确保证他们效忠国家元首陛下、效忠祖国马来西亚,并立意遵守马来西亚的联邦宪法和法律。2009年,在纪念合艾协议签署20周年时,陈平20年如一日,再度保证他们效忠国家元首陛下、效忠祖国马来西亚,并表明崇尚和平与民主。基于此,我等吁请政府放宽胸怀,按照本身在《合艾和平协议》的承诺,即不会因为他们过去所从事的与马共有关的活动而实施任何法律于他们身上。既往不咎,取信于世,有利于全国各方。

有需看到,2009年在纪念合艾协议签署20周年时,回顾了战争年代情景,陈平为三方许多人员的伤亡感到极为难过之余,并为此起立默哀,祝愿三方所有离世者得到安息。

关于我国独立的取得,这是多方面努力奋斗的结果,全体人民的光荣。正如在促成《合艾和平协议》的“普吉和谈”上,马来西亚政府代表拉欣•诺尔的书面讲话就清楚指出,政府承认马共对独立的贡献,并且可让历史学家作出各自的评价,政府不会阻扰。

我等高度评价所有争取国家独立的英雄,祈望政府当局宽宏大量,让年事已达87高龄的陈平回国安度晚年。

马来西亚凤凰友好联谊会
马来西亚七州老友联谊会联委会
马来西亚21世纪联谊会
马来西亚爱国和平基金会(即爱国工委会)

2011年4月12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4.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5.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6.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7. 一座小院
  8.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9.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10.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