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古老阳光的末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部环保著作

汤姆·哈特曼 · 2011-05-04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按:之所以说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部环保著作,是因为它不仅指出的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文化根源,而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本性解决环境问题的事办法。  

   

《古老阳光的末日》序:为什么写这本书?  

  “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若不能设计出更好更公平的系统,哈米吉多顿①之战就在眼前。”   

——麦克阿瑟(1880—1964), 1945年9月2日    

  从昨天此时到现在的 24小时里,超过200  000英亩 雨林遭到破坏;1300百万吨毒性化学物质流入环境中;超过45 000人死于饥饿,其中38 000人为儿童;130种以上的植物或动物绝种(有如此快速之物种消失速度的最近一次,是在恐龙灭亡时)。以上种种事件都在短短一天内发生。   

  处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通常关心的是与糊口有关的日常生活,而几乎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形态。但也许,我们偶尔会靠近点听,深入点看,然后只消一点力气便可找到一些谈论未来劫数的杂音,从合理的到不太可能的都有。   

  日复一日我们可以在传播媒体中看、听或读到有关新的致命细菌或病毒、日益恶劣的气候与杀人风暴、四布的致癌污染物、粮食不继的警报,以及那些预警世界性经济崩溃与大衰退——或在哈米吉多顿的最后一役——为期不远的故事。   

  然而也有人告诉你:一切都好,谢谢你的关心,但没问题,你看,全世界人口可以装进佛罗里达州一般大小之地,未来科技会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这些有关世界的是与非的正反辩论中,主要的争议处乃在于,我们是否该做些什么?   

  但我认为这些论点大都忽略了以下四个基本事实:   

  (一)现代科技虽难辞其咎,但如今的困境与危险却非近来的变化造成之意外,乃是自7 000年前,第一个苏美尔人城邦建立以来,从人类的生活形态便可预测的结果;而且,是自从有人决定从部落移居到城邦后,伴随着这些城邦的兴衰循环而出现的。   

  (二)我们(及所有其他生物)乃由食物所构成,而食物乃以阳光为惟一的能量来源。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有大量的阳光与水,才有丰富的生命形式。因此,我们是由阳光构成的。我们如何运用这最基本的资源,正是反映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三)我们的问题并非来自科技、饮食、传播媒体中的暴力,或其他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乃源自于文化——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大多数解决危机的提案之所以不可行,乃是因为这些提案正与问题本身同源于一个世界观。你将从本书中得知,资源循环利用救不了这个世界,生育控制救不了这个世界,而拯救所剩不多的雨林也救不了这个世界。即使所有这些正面的方案都彻底实施了,我们的根本问题仍然存在且必然持续下去。甚至冷核聚变的发展、对石油之不再依赖,以及无尽的电力供给,都救不了这个世界;除了改变我们看待及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外,别无他法可以产生实际、有意义且持续的变化;而这变化会自然引导我们开始控制人口、拯救森林、重建社区,以及减低浪费。   

  (四)本书所建议的解决方案在人类历史中一点也不新奇或极端激进,而其实乃代表了维系、哺育人类数万至数十万年的世界观。在南美、北美、非洲、澳洲和早期亚洲的土著并未扩张人口或摧毁世界,虽然他们常有机会可以取得多于所需的资源;化石和史料也并未显示他们的生活真如媒体中所描绘的或一般人所想像的野蛮或险恶。真实的他们,看见这世界的神圣,看见造物主及神性之存在于万物中,而过着永续、满足的生活方式,享受着工业化国家上班族不敢奢想的悠闲。这类自觉和生活形态维系了其文化与族群百倍于美国历史之久,更继续在世界各地维系着他们。他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功课,虽然,如本书将提到的,我们这些“文明”人正在一步步地消灭他们,也因此正自食夺去其土地、语言和生命时所失去的知识宝藏之恶果。   

  当够多的人改变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时,答案常以我们未改变前难以想像的方式不言自明。由于文化形态使然,世界已被破坏许多;我们也可以借改变文化来拯救许多。从本书中你将得知,在我们祖先的文化根基里,可以找到保护人类及地球的知识之古钥,而无须回头住在洞穴或茅屋中,在有目的的且自发性的减低消费中,正摆着一条人类与地球的康庄大道。本书也会告诉你,如何在参与拯救人类和世界的同时,创造你自己更高品质的生命。   

  ◆ ◆ ◆   

  本书讲的是这世界正往何处去,而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结局是乐观的,但书中多处可见负面的事情,而若能借着了解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近在咫尺、正面的、改变人的工具——多与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相关——这些坏消息其实是好消息。   

  罪恶感和沮丧并非本书的目的,我是抱着创立正面且持续性变化的希望而写的。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为了此书而与我共事的人告诉我,书还没读完三分之一,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已全盘改变,对于为何事情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及若不赶紧有所行动,未来将会如何,他们有了新的、令他们不安却又无法逃避的看法。却也是在此时,因为感到不安与困扰,一些读者决定回头,不再继续走向刚发现的那条从过去直通未来的道路。   

  第二部分解释我们如何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我相信,知道这根本原因是拯救未来之钥,能打开新答案的大门,而这些答案已经证实为可行的。   

  最后一部分我们将检视,究竟能利用前面得来的新理解做什么。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得到切实的、以事实为根据的信心,知道只要我们做得对,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   

  请与我一同吧,正如吾友格温·费希尔所说的“希望乃成熟之基础”,这是一本希望的书,只要我们能了解现况及其来龙去脉,就能为更光明、更有意义与更快乐的未来提供具体答案。   

  汤姆·哈特曼 于美国佛蒙特州罗克斯伯里   

  注释:
  ①哈米吉多顿,《圣经》中所说的世界末日善恶的决战场。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4.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5.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6.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7. 一座小院
  8.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9.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10.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