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在京首发

刘瑞生 · 2011-07-11 · 来源:乌有之乡
美国文化冷战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在京首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于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联合举办《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出版发布会。

会议时间: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9:00-11:00

会议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购书: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中心 陈雪 010-59367127

主编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协编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大学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基地

数据支持:北京缔元信(万瑞数据)

主编  尹韵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副主编  吴信训   上海大学文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编  刘瑞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撰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即将于2011年7月出版。该书是国内唯一的新媒体蓝皮书,以年度报告形式梳理中国新媒体的全面发展状况,并发表最前沿的新媒体深度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通过专业视角和学者声音,基于事实、数据和深度,解读新媒体大势,纵论新媒体之道,盘点2010年以来的新媒体热点。

·主要议题:2010年以来中国新媒体的三大发展特征,三网融合的国内进程和国外经验,美国政府大搞对华网络外交,美国之音“拟停对华广播”的真相及背后西方对华意识形态战的转型,微博“热”的“冷”解析,解密“维基解密”,中国网络舆论重大事件的传播特征,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网络文化的九种形式及其特质,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媒介素养与传播特征,中外电子书产业发展……。

·2010年是新媒体发展史上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继续高歌猛进,快速向全球扩张,纵深向社会渗透,新媒体领域“革命”不断、热点频发,新媒体发展出现了质的跨越。

·全球视野下,中国新媒体2010年表现出三个重要发展特征:新媒体的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彰显;在社会化、融合化中的主流作用凸显;普及化中的有序性渐显。

·在发展广度上, 2010年全球互联网网民已突破20亿、手机用户超过50亿,中国互联网网民超过4.5亿,手机用户超过8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在发展形态方面,中国三网融合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宽带、移动互联网以及3G网络的蔓延下,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掌上电脑等新媒体终端极为多样化,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应用层出不穷,社交网站、微博、新闻网站、新媒体音视频、手机报、电纸书等新媒体形态推陈出新、日益丰富。

·在发展深度上,中国新媒体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经济、网络民主、新媒体颜色革命、网络意识形态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路流行语的“火热”则让新媒体纵深渗透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

·2010年以来新媒体领域极为活跃,热点频发,反映了新媒体的深刻变革。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目录

总报告

1.中国新媒体的本土化与社会化--2010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特征、传播影响与热点解析…………………………………………………………尹韵公  刘瑞生                     

热点篇

2.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美国之音“拟停对华广播”背后的西方对华传播战略转型…………………………………………………刘瑞生 周世禄 甄宇鹏

3.美国政府的对华网络外交…………………………………………………闵大洪  

4.1998-2010年中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与传播特征…………… 钟瑛、余秀才              

5.2010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李文革季琳 栾军波

6.中国“三网融合”发展历程、问题及政策建议………………丰家卫  姜飞7.“三网融合”试点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

--以山西省为个案……………………………姜飞 胡虎  丰家卫

8.解密“维基解密”…………………………………………………………季为民

9.“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 ………………………………杨斌艳

10.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到虚拟经济--新媒体盈利能力分析…………郭志法

11.网络社会网民媒介素养探析……………………………………冷冶夫 刘新传

12.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  向 芬

网络媒体篇

13.2010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闵大洪

14.网络文化的主要形式及其特质…………………………………………彭 兰

15.2010年中国新闻网站发展报告…………………………………………杨斌艳 

16.微博“热”的“冷”解析

--中国微博发展态势、传播功能及社会影响…………周世禄 刘瑞生 王文博

17.搜索引擎发展报告………………………………………………………王凤翔

18.2010年博客发展报告……………………………………………………张化冰

19.2010年网络论坛社区和社交网站发展报告………………………刘瑞生赵康 

20.2010年新媒体视频发展报告………………………………………殷乐徐曼曼  

21.网络游戏的正负效应及规制策略…………………………………………雷霞

22.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钟瑛 李亚玲李贞芳 刘瑛

23.基于不同平台的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特征初探……………………………向芬

24中国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媒介素养调查…………………………余红杨学丽 

25.2010年中国网络传播法规发展报告………………………………………王颖 

移动与电子媒体篇

26.2010年中外电子书产业发展报告……………………………吴信训 吴小坤

27.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与IPTV发展报告………………吴信训 王建磊 高红波 

28.2010年我国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报告…………………………………袁光曦 

29.2010年我国手机电视运营分析……………………………………………江凌 

30.2010年中国手机报发展报告………………………………………………宋超 

31.2010年度中外数字报纸发展报告…………………………………………李珠 

32.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冷凇

借鉴篇

33.三网融合:国外的规制与我国的融合监管策略………………………郭小平

34.美国联邦政府对网络传播的法律规制…………………………………张满丽

35.2010年美国社交媒体发展报告…………………………………………殷 乐

36.俄罗斯网络新媒体发展报告(2000-2010)……………………………张 丹 

37.雅虎:创新困境中的变革与奋争………………………………………杨瑞明 

38.2010年美国新闻网站发展报告…………………………………………贾金玺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4.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5.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6. 一座小院
  7.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8.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9. 有钱打仗,没钱收尸!
  10. 董小姐蒋小姐之后,重新审视高考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9.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10.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